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们带的各种检测设备都是便携类型的,那么自然在性能上面就有些欠缺,因此刚才有毒物质检测设备毫无反应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退役一万步说,哪怕这些毒剂真的泄露问题也不大,毕竟梁恩他们穿着的是自带供氧的高等级防化服,听见仪器警报后撤离完全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
“这些毒气弹为什么会在这里?”路易有些不解的问道,“我的印象里二战德国人根本就没有在战场上用过化学武器啊。”
“但是他们产量可不少,每月都能生产数千吨甚至上万吨。”梁恩回答道,“但问题在于当时盟军和苏联也有同样的产能,同时在防护上德国人处在下风,所以才没用。”
德军不在二战中规模化使用化学武器总结起来就是2个字“平衡”,跟如今的“核平衡”是一个道理,没人希望同归于尽。
这也就是二战的时候日本鬼子敢于在华夏战场肆意使用生化武器,但不敢对美军使用的原因了,毕竟当时美国人面对生化袭击有报复的办法,但华夏人没有。
“好消息,除了装泄露毒气弹的箱子以外其他的箱子没有污染,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洗消。”检查过之后,一名专职的安保人员走到梁恩面前说道。
“那就好,接下来我们可以通知巴伐利亚这边负责部门过来了。”梁恩点了点头说道。毕竟这些东西想要光明正大拥有这个流程绝对不能少。
“对了,记得电话里通知他们这里有大量爆炸物和毒气弹,让他们联系专业人员来处理。这可不是普通的考古部门能解决的事情。”
出现大量的炮弹,尤其是毒气炮弹的这很快就引起了巴伐利亚洲方面的重视,仅仅半个小时之后,两架直升机就呼啸而来。
很快,两架直升机就轮流在这座小山谷中放落并卸下了八个人和相对应的物资,他们是德国联邦国防军派出的防化小组和爆炸物处理小组,专程来处理仓库中的危险品。
几分钟后,两名安保人员就和这两个国防军小组一起一起走进了作为弹药库的山洞之中,他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向这两个国防军小组介绍自己所发现的东西。
毕竟处理危险品的时候,多一点信息就会多一点安全,所以梁恩他们自然有义务把刚才所获得的有关于危险品的信息告知后边的处理小组。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中,梁恩的伙计们和之后赶来的联邦国防军小组一起把那些危险的物品装进专用车辆中运走,然后把那些现在属于梁恩的东西从山洞中运出来。
趁着这个机会,梁恩他们也仔细地检查起了这次的收获,比如说他们专门租来了一辆专用车辆,然后在安全的环境中打开那些箱子。
这里必须要感谢那些黄金黎明的成员,如果不是通过他们关系的话梁恩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居然能够有这种车辆能够使用。
所以第一时间梁恩就花了一笔不小的钱租来了这辆车辆,然后利用车上那些充满着惰性气体的操作台,然后检查起了那些有机文物。
显然,这些文物大部分都是先经过处理以便运输,比如说里面的油画通通没有画框,而是被取出画框后放在一个个密封的金属筒里。
相对于放在画框里面的常规做法,这种做法的确不利于油画的保存。但是如需要运输的话这更方便运输,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被损坏。
“好漂亮的油画,虽然看不懂这到底是什么风格,但是能看出这幅画的图案还是色调都非常的不错。”梁恩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块油画画布后,贞德透过透明玻璃看着画说到。
“这可是梵高的油画,而且是他最常画的风景画。”梁恩检查了一下这幅油画的风格和角落里的签名后说道。
自从获取了几位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后,梁恩最大的收获就是艺术鉴赏能力直线上升,比如说现在能够鉴定出这幅画的创作者艺术水平究竟如何。
而像梵高这样顶级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风格,对于艺术素养高的人来说很容易判断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出自梵高之手。
文森特·威廉·梵高,生于1853, 1890年逝世,荷兰人,最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也是这一艺术派别的代表性画家。
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北部一个牧师家庭,自幼性格孤僻、缄默而腼腆。18岁的梵高立志做一名画家。
家里的亲人都不支持,只有弟弟理解支持他。他起初师从海牙画家莫夫,后来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结识了一批印象派画家,深受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
等到1888年,梵高离开喧闹都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只不过好景不长,两年后因为精神疾病自杀。
不过和大部分的新闻中所说的情况不同,梵高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缺乏灵魂上共鸣者的缘故,在经济上他从未遇到过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考虑到梵高父母一共有六个孩子,但是包括梵高在内其中有四人有精神病史,家传的精神疾病很可能造成了梵高日后的悲剧。
至于他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其中最有名的则是《星月夜》和向日葵系列,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梁恩都在教科书上见过这两幅作品。
“那这幅画叫什么名字?”贞德好奇的问道?
“暂时不知道,不过梵每一幅画都有详细的记录,想我们应该很快就能够搞明白这幅画究竟是什么情况,好在我们可以确认这幅画并不在辣脆掠夺艺术品名录上。”
第612章 鲁格手枪
这次梁恩他们一共找到了十七副油画,其中有十一幅来自于类似于匈牙利油画家蒙卡奇或者捷克表现主义画家博胡米尔。库比斯塔这些东欧知名作家的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来自于穆夏的两幅版画,但是考虑到梁恩拥有海量的穆夏作品,外加上掌握了这位艺术大师的艺术水平,因此对他来说反而没有太大的震撼
。至于另外的六幅油画中除了有三副凡高的油画以外,还有一副伦勃朗的油画,一副莫奈的油画和一副华夏齐白石的国画。
“这里怎么会出现华夏人的画?”看着面前这副画上栩栩如生的墨虾,贞德有些不解的问道。
因为华夏那边的传统绘画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变得有名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而在此之前,欧洲人并不看重这些远东的艺术品。
实际上西方人是非常现实主义的,除了本国的艺术作品以外,他们对非本文明的艺术品并不怎么感兴趣。
因此国际市场上那些非西方艺术品价格往往和这个国家经济状况直接挂钩,对方炒高那些作品的价格并不是因为欣赏这些艺术,而纯粹是为了赚钱。
比如说随着华夏经济的发展与俄国经济的复苏,华夏和俄国的艺术品也逐渐被炒成了天价,但是几十年前,这些东西可能只有现在价格的几十分之一而已。
所以现在这个半个多世纪前的银行保险柜里面找到一副来自华夏的传统国画就显得有些奇怪了,因为在那个年代并不流行这些。
“我想这应该是能够理解的事情。”听了贞德的这个问题之后梁恩先是思考了几秒钟,然后给出了一个自己的回答。“
毕竟总会有人对外国的文化感兴趣,而当年齐白石是一名著名的商业画家,所以只要这幅图画的主人肯出钱的话想要买到这样一副国画并不困难。”
“至于对方选择齐白石的作品也非常简单,毕竟齐是那个年代华夏最有名的几位国画大师之一,所以很容易吸引那些在这方面不了解的人人去他那里购买画作。”
因此现在欧美地区也有不少齐白石的作品存在,所以梁恩这次能找到他的作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尤其是在齐白石生前的时候身为驻中国外交人员的捷克画家齐蒂尔在BJ美术专门学校兼任教职并认识了他,还带着他的画在欧洲展览。
也就是说当年齐白石的画进入欧洲第一站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因此位于条克斯洛伐克的军团银行里面找到齐白石的画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这幅画拿到华夏去大概能卖个30~40万欧元。”仔细的检查了一番后梁恩发现这幅画艺术水平的确不低。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幅画一副标准的商业作品,所以价格和一些精品相比总是差那么一点,毕真正的艺术精品和批量生产的商业作品还是有些区别的。
检查完了这些画之后也到了午餐时间,因为这几天这边有很多人忙碌的缘故,所以联邦国防军干脆开了一辆餐车上来,午餐要比前几天吃方便食品好了不少。
比如说今天中午就是酸菜炖猪肘,虽然配着酸菜吃都有些油腻,但是在冬天的山区里面吃这个能人很快就暖和起来。
“把嘴擦擦吧。”等大家都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梁恩拿出了手绢递给了贞德,贞德今天也吃了不少,对她这种活动量大的人来说如果吃的少根本就支撑不住。
“谢谢。”贞德接过手绢擦了擦嘴后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刚想说些什么就看见范猛带着一个大号的皮质枪套走了过来。
“梁,看看这是什么?”范猛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枪套,接着握着枪管的位置把整个枪套递了过来。
这个时候梁恩才发现这个枪炮和现枪套并不一样,在皮质枪套的一边有一块三角形的木板,看上去就好像步枪的枪托。
“鲁格P08手枪?”握住枪把,抽出手枪之后,梁恩拉了一下枪栓确定安全后说到,“不,这不是普通的鲁格手枪。”
鲁格手枪基本上成了二战德国手枪的代名词,虽然那个时候这种手枪已经因为制作繁琐保养困缘故退出了一线,但当时的盟军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一把这样的手枪。
而这一现象也在后世被各种文学影视作品呈现出来,比如说美剧兄弟连中101空降师在进攻德军一处105榴弹炮阵地时,士兵马拉其竟然为手枪冲进枪林弹雨中,结果捡到的却只是支手枪形状的气动喇叭。
更惨的则是另一名士兵胡伯幸运捡到一把鲁格,因为太喜欢这把枪所以他一直把枪放在裤子的口袋里。后来那把鲁格枪不幸走火,射断了他的大腿动脉导致了他死亡。
虽然说这是电视剧里的内容,但实际上都是真实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甚至美国现在一把品相不好的鲁格手枪都能卖出上万美元的价格。
至于梁恩手里的这把长枪管,且枪管上有标尺的手枪则是著名的炮兵型,是在一战中生产过,产量在两万只左右,算鲁格手枪量产货里面的珍品。
这把枪其实可以看做今天PDW(单兵自卫武器)的前身,在鲁格P08刚成为德国陆军制式装备的时候,德国人就开始思考如何武装这些炮兵。
重炮部队问题好解决,毕竟他们不会靠近前线,也不需要大规模战场机动,所以带着短步枪就够了,炮兵干活的时候可以把枪丢一边轻装打炮。
但是野战炮兵不能这么做,他们的中小口径火炮射程不远,而且以直射为主,因此这批炮兵是和步兵一起布置在前线阵地的,就得带上枪械自卫。
标准型的鲁格P08这种手枪只有100mm枪管,射程太短,一般只适合军官拿来枪毙人或者装X。但带着短步枪对炮兵来说很碍事,所以一般堆在边上。
但问题是进入堑壕战之前野战炮兵很容易正面遭遇敌人骑兵,人家骑兵一冲过来还去拿堆在边上的短步枪不现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影战马开头那群英国突袭德国人宿营地的时候,德国人根本就来不及从边上抓起步枪进行反击。
于是德国人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弄一杆介于手枪和短步枪之间,但又能随身携带,并且具有枪托,起码能打准100米的轻便武器。
于是鲁格公司就把原来民用的鲁格卡宾手枪枪管缩短到200mm后命名为08式长手枪(Lange Pistole 08,或者可以叫LP08),并丢给了轻型野战炮兵,就是梁恩手里的这支。
结果一战打成了堑壕战,炮兵往往被敌人的炮兵干掉,这些手枪最终没能派上用场。
倒是后来的堑壕战弄得大家都很头痛,所以从1915年开始,德国人就尝试性的投入风暴突击队这一精锐破口部队。
而这种冲入堑壕近距离作战的部队特别需要自动装填武器,然后炮兵鲁格被风暴突击队征用了不少。
到1916年,风暴突击队又嫌鲁格的8发弹匣太少,让军部给准备了32发的蜗型弹鼓。但等到1918年全自动的MP18冲锋枪问世之后,炮兵鲁格也停产了,蜗型弹鼓则继承给了MP18。
另一方面,鲁格炮兵在早期也装备过空军,毕竟一战刚开打大家也不知道空战咋打,各种武器一起上,像用手枪的都属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