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都懂。但往往实际拍摄的时候,脑海里一冒出新的想法,他就控制不住自己。
看他这样子,莱曼继续细心的跟他聊着。
新人吗,一腔热血的,总想事事都做的完美。
但电影,却必须有个突出主线,要有主次,不然分什么主要角色、次要角色啊。
一锅乱炖式的拍,样样都想说清楚的结果,往往就会把电影变得层次不明,观众看的也脑瓜疼。
说了一大通道理后,莱曼也给出了意见——角色可以挖掘,但不能过,要注意分寸,也要为那些辛苦拍摄的片场成员考虑,对不对。
温子仁倒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后,立马快速改正。
剧组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第194章 制片人中心制
在好莱坞的电影剧组,一向是以制片人为核心,也就是业内俗称的“制片人中心制”。
但法国又不是好莱坞,对这方面,没那么信重。
某些剧组,常常能看到导演兼任制片人的情况发生。吕克贝松也喜欢这样干。
而莱曼,身为一个导演,自然也是站在导演的立场上说话,因为感同身受,所以也是不乐意插手导演的工作。
基本上,《电锯惊魂》的拍摄都是温子仁在一手掌控。
但好莱坞能兴起这样的制度,自然也有人家的道理。
就比如导演拍摄的时候自嗨,不按照计划来拍,没个人能限制的话,对剧组、对电影也是一场灾难。
影史上,已经有无数个案例教训,告诉了那些电影公司,如果由着导演的想法去拍的话,多少钱都不够赔的。
坦白说,这样的监督肯定没坏处,但一味的限制导演的创作空间,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要知道导演都沦为拍片机器了,那样的作品真的还是所谓的“第七大艺术”吗。
灵性全无,不如说是工业生产线上的批量制作、流水化的产物。
而说起制片人中心制,不得不提到它的祖师爷——艾尔文…萨尔伯格,曾经执掌过环球、米高梅,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位制片出身的大佬。
公元1917年,欧洲正为“一战”打成一锅粥,中华民国才成立五周年,王朝时代的最后一位象征性人物爱新觉罗溥仪再一次退位。
整个世界就像是愈要沸腾的粥时,美国这边依旧歌舞升平,丝毫不被国际动荡的局势所打扰。
不过那时候,美国电影业的重心还在东海岸的纽约。
当时的艾尔文…萨尔伯格才刚刚得到一份月薪15美金的工作——环球影业驻纽约办公室的文秘。
慢慢的,公司资历稳步上升的同时,他进入了一个电影剧组《旋转木马》当制片人。
这是华纳自家投资的项目。
那时呢,大导演施特罗海姆也喜欢在拍摄的时候乱来——这在当时根本不算个事,就是不按照剧本拍吗,很多导演有新想法的时候,都这样干过。内地的“墨镜王”更是能现场写剧本,然后拍呢。虽说放在好莱坞,他连得到机会的前提都没有。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预算超支了吗。
可惜,施特罗海姆不是詹姆斯…卡梅隆,没学到人家赖皮的本事,这么一超支,艾尔文…萨尔伯格不干了,直接跑到华纳高层那里,说要解雇导演,让这种没有责任心的导演滚蛋。
华纳高层自然很有顾虑,你说这电影都拍了一大半了,突然把导演踹掉,那这项目还完不完成了,要不,忍一忍再给点投资就过去了——这也是当时大部分电影公司的想法。
但艾尔文…萨尔伯格显然是个有本事的,直接说剩下的他也能搞定,但这样的导演不能留。
后来,施特罗海姆直接就被解雇了。
而在《旋转木马》事件之后,艾尔文…萨尔伯格越加的受到华纳重用,人家也不含糊,直接主导并奠定了制片人中心制在好莱坞的地位,并且定义了这项制度的核心理念——控制预算,完成电影。
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对那些电影公司,也就是投资方来说,可谓是金玉良言,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的。
那有什么不能同意的呢?
于是乎,这样的剧组权力分配迅速的被电影业所接受,并奉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规则。
毕竟商业回报才是那些投资方第一考虑的东西吗。
什么艺术追求、什么题材创作、什么角色深度。。。。。。统统靠边站。
制片人们受此理念,也是更为看重影片的类型、演员主创的市场反应、内容题材的商业性,乃至于更加强调视觉、听觉的观众感官,更加注重故事的节奏以及流畅性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他们所关注的一切也都不是从个人审美的喜好出发,甚至不是为了电影本身,而是市场要求、市场潮流、特定人群的观影趋势。是有目的性的拍片。
也说不上来这种制度的好坏吧,但肯定是与导演有着不可避免的理念矛盾。
而以莱曼来说,他肯定不喜欢这种指手画脚拍摄工作的制度。
但制片人也确实需要有。
毕竟一位合格的制片人确实能为剧组的拍摄省下不少事。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能比导演更懂市场、比观众更懂流行、比投资人更懂资本。
。。。。。。
洛杉矶,华纳制片厂三号摄影棚。
温子仁瞅着刚刚拍好的镜头,又用导演监视器调出来反复观看几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莱曼自然是不大管他的拍摄工作的,只要能控制分寸,随便怎么浪。
而他也没辜负那一晚莱曼对他的劝告。
拍摄回归正轨之后,剧组的拍摄氛围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好。
进度顺利,他自己也高兴。
“好,过,准备下一条。”
连喊话的声音都带着欣喜与底气。
随手把扩音器放到一旁,又拿起拍摄计划继续揣摩。
说真的,温子仁对待拍摄是真挺用心。
一群人也是看在眼里。
他现在的心情或许就像当初莱曼第一次拍摄《活埋》时那样吧,总是充满干劲。
要不是莱曼前世就有过好几年片场经验,说不定也会跟他一样胡来。
第一次吗,总不能苛求太多。
何况,剧组的预算是够的,如果真是前世那可怜的120万美金,相信他被逼急了,也不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莱曼拍摄《活埋》时,不就常常为钱发愁吗。
心里只想着怎么顺利完成,那自然也没心思思考角色的动机与行事逻辑了。
回过头来,看看那部作品,莱曼也是能找到不少提升的点。
人吗,总得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莱曼是相信等温子仁多拍几部电影,有了经验后,会更加成熟的。
毕竟人家的天赋摆在那里,拍摄技巧与审美理念也独有一套。
至少,莱曼就很怀疑如果让他来拍摄《电锯惊魂》的话,会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那些精巧的杀人机关与线索安排,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第195章 剧组生活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
莱曼睡得很浅,雨点打的玻璃窗霹雳巴拉的,还不时伴有雷声,一被惊醒,就再难让他继续入睡。
他侧头看了看伊娃。
她还是睡得那样踏实,胳膊搭在他的腰侧,头发披散着,毫无半点美感。
可能是太累了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的声势已然停止,他才重新入眠。
最近几天,他都在学着干好一个制作人。
起码,能帮瑞恩分担一下,保证剧组的正常运转。
除了片场的事,还得伺候伊娃…格林。
额,好像这事是互相爽的。
她也在剧组,还客串了医生劳伦斯的小情人。
戏份超级简单,放在电影里,估计也是一两个镜头而已。
拍摄完毕后,也没走,帮着他一起处理一些琐事。
到了晚上,两人如果还有精力和兴致的话,又会滚个床单。
这可是由内而外的身心大消耗。
而姑娘呢,或许是经过了开发,激活了体内的战斗属性,对那事没羞没躁的,还特么很主动,感觉就像是好不容易开荤了,尝到了肉味。那种奇妙的滋味放不下?
这现象在刚刚接触这些的情侣之间倒也普遍。可伊娃每次都想要翻身做主人,当龙骑士,这事,莱曼可忍不了。
忍不了的后果就是要么不战,要么大操大干,必须镇压。。。。。。(咦,不知道过线没。)
“快点,都下来,速度快点。”
剧组租赁的普通酒店,瑞恩一如既往的准时扯着嗓子,在过道里催促。
旁边还站着雷…沃纳尔——也是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制片人。
“早。”
“早。”
剧组拍摄人员三三两两的从各房门出来,点头问候。
不多时,莱曼也起来了,拉着伊娃一起坐进车里。
瑞恩站在车边,眼睛来回扫视两遍——几辆车一溜排开,又确认人到齐了,便挥了下手臂,拉开车门坐上莱曼这车的副驾驶。
“可以走了。”
现在是洛杉矶的早上6点,天空仍然有些残云、阴沉沉的,感觉还会下雨。
但好在《电锯惊魂》都是室内戏,也影响不到什么。
今天要拍的是杰森…斯坦森和雨果…维文开场的那几幕戏,没有J…K西蒙斯什么事,本可以休息,但人家也跟了过来。
一会儿,车子就进入了华纳制片厂。
停好车,莱曼和瑞恩又组织人员搬卸器材。
随后,一些在家里住的剧组人员也全都赶到。三号摄影棚又迅速热闹起来。
忙活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前期的准备差不多了。
道具美工开始重新规划布景,灯光摄影也在温子仁的嘱咐下,完成他想要的拍摄效果。
在地下室布置了一番后,还原出了一个厕所场景。
剧务莱蒙斯蹲在地上,小心检查了接下来拍摄时需要用到的道具脚镣,大手不断从泛着金属质感的橡胶成品上拂过,确认足够光滑平整,不会伤到演员。
如果演员因为这些受伤,安联保险公司的代表肯定又会过来扯皮。
到时候真的麻烦起来,他这个检查的人也没好果汁吃。
温子仁穿着简单的长衫和牛仔长裤,戴着个帽子,坐在导演监视器后方,正在跟摄像师讨论镜头角度的安排。
不一会儿,演员也就位了。
杰森…斯坦森很明显能看出在眼窝处画了点淡妆,显得面色很憔悴。那种没睡好的感觉。当然,他自己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昨夜也确实熬了半宿。瞳孔里还带着血丝。此时被戴上脚镣,因为戏还没开拍,正拿着瓶水,喝着润一下嗓子。
雨果…维文倒没这样,只不过脸上刷白又穿着职业正装。感觉有股阴冷的气质,跟大家对医生的那种预期形象大相径庭。风格反差的相当诡异。
“action——”上午九点左右,一切准备就绪,温子仁立马拿起扩音器,大声的喊道。隐约能听出他很兴奋?
片场迅速安静,温子仁的眼神紧盯着监视器。
摄影指导提着个摄像机溜溜的站在墙壁那边的浴缸旁,透过浴缸略显浑浊的水,牢牢锁定杰森…斯坦森的身影。额,那个大光头在水里更上镜。
水流一阵的涟漪,四处溅射,杰森…斯坦森猛然坐了起来,发出剧烈的咳嗽。。。。。。
这场戏自然就是电影一开头的出场镜头,也就是竖锯自己得了癌症,脑子不正常以后实行的理念——劝告世人,珍爱生命。
所以亚当在醒来之后,看到眼前陌生的场景,是懵逼的,是恐惧的,尤其是自己的脚踝还被镣铐铐住了。
许是他的动静太大,劳伦斯也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看着周围的一切,还稍稍能保持镇定。角色设定上,他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咔。”
镜头完成,温子仁调出画面看了看,皱了皱眉头。
“灯光在调暗一点,在那边挡块板子。”
微调了一下,几分钟后,重新开始拍摄一遍。
可却还是感觉有哪里不对。
演员表演拿捏的还算到位,场景、灯光也没什么问题,但两者一融合,就会有种突兀感,显得画面与人物有些不协调。
怎么回事呢?
秉着不懂就问的原则,他把眼神看向了一旁的莱曼。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莱曼在心里暗叹了口气,得,还真是缺乏经验。
话说自己来这是干什么来了,不是挂名的吗,怎么又帮忙管理剧组后勤,现在还要解决拍摄?
“你看,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温子仁说着。莱曼也透过监视器,看了一下刚才的拍摄画面。
在微暗的打灯下,镜头成像也还是清晰,但因为四周都是“静”的,杰森…斯坦森醒过来是“动”的,要营造一种微妙的反差感。
此刻,显然是“动”的火候不够,看起来画面就四平八稳,没有生气。不够活。
他稍稍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