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新剧项目的事,他是有负责的。
“迈克尔怎么说?”
“他昨天在片场待了许久,离开时,多有欣喜之意,想来是十分满意的。再者,他的经纪人已经提出了执导条件。”
“提了些什么?”莱曼又问。
“导演薪资不低于每集80万,制片一职上要有个名字,还有,副导演的人选由他举荐。”
约瑟夫跳过一些比较常规的片场待遇,大致说了对方最在意的三点。
前者是钞票问题,中间是话语权和地位问题,后者是安排嫡系,或者说他有人情转赠。
“他要每集80万?我记得他好像身价没这么高,拍《迷失》之时,拍了中间两集也就只有80万吧。”莱曼抖了抖眉头。他当然不是全无了解其人。
“谈判吗,总是要多报些。”对此,约瑟夫思考道:“我觉得最多只要抬价到每集45万,他的经纪人想来就该达到心理价位了。”
“那就给他45万一集,其他都答应。”莱曼接着强调了一句,“让他在三月之前,最少剪出试播用的前两集,还有,如果项目完成得不错,续作也可以交给他,但这只是意向,能不能达成,看他表现。”
“放心,我会点明的。”
解决完这件事,约瑟夫离开的同时,莱曼出了公司,转道向科波拉庄园。
自从上次《她》杀青之际,莱曼有跟弗朗西斯…科波拉稍微聊了聊奥斯卡的事,也是许久没有关心了。
当然,奥斯卡只是锦上添花、外加提升公司厂牌形象的利益平台,其实也没必要多么在乎。
能拿最好,不能拿也没什么。
只不过太区别对待,让莱曼有些不舒服罢了。
要是堂堂正正比上一场,确实不如人家,谁不服气?可这算得了什么?
莱曼也没自大到自家公司出品的项目质量第一,可赤裸裸的排挤,好几次流局陪跑,还全是因为人脉不足、根基不够深厚的原因,那就挺让人不爽的。
换句话说,你可以不给,但特么别故意恶心人。
老是提名提名的,一到最后就双手空空,给个安慰奖项。
路上,莱曼也是心里叹气。
好好一个评选、应该被大众认可的活动,搞成了比拼家底人脉的公关,这可真是。。。。。。不得不顺应人家的规矩。
到了科波拉庄园,是索菲亚出门迎接的。
见面之后,兴致勃勃的聊起了《她》。
这部电影,索菲亚真的很满意,想说的有太多,尤其是拍摄时候的一些过程。
比如斯嘉丽的配音。
莱曼心里很想说,人家可是凭借这个,不露面就拿了罗马影后,可见有多受人喜欢。
不得不说,斯嘉丽很有磁性的声音注入,本就是影片的一大加分项。
一边聊,一边走,弗朗西斯…科波拉也早就准备好了。。。。。。
第729章 奥斯卡通行证
一沓厚厚的文件资料,却是奥斯卡公关所需要的通行证。
雪茄房内,弗朗西斯…科波拉拿出来的东西初看之时确实让莱曼很是震惊。
因为文件资料上所记载的是能获得选票的评委姓名、年龄以及相熟的关系。
虽然介绍不深,都是略略不多的几个字却勾勒出了一张公关的大网。
公关最难的是什么?
是把需求送到可以争取的人手上。
前者需要你对里面的成员构成很了解,至少能叫出名字,知道谁是谁,负责哪一块的,后者便是关系网,哪些才是有可能的盟友,有可能愿意给选票的。
这就好比选举。
拉拢你该拉拢的,争取你不一定拉拢得了的,只要基本盘够大、选票压过其他竞争者就行,没必要全掌握。
弗朗西斯就说了,做到这种程度的话应该会有所帮助。
莱曼一边惊讶的翻看,一边问道:“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吗?”
弗朗西斯笑了一下,解释道:“谁没事收集这玩意,里面的许多人都只是普通人、曾经的行业人士但又退休了的,平时谁会求到他们?但偏偏奥斯卡这种运行模式,又让他们手里的选票有了价值。既然有利可图,难免就会如此。。。。。。”
弗朗西斯没有多说,但意思却是讲得很清楚。
从奥斯卡开始实施学院制来选拨大奖归属之际,就会有聪明人以此牟利,想方设法的做成一门生意。再者,奥斯卡本就是一门生意了,其天然存在的利益链,别人想闭上眼当作看不见也不行啊。毕竟,你丫自己内部先瞎搞的。
所以,类似的小册子估摸着还是有人有的,比如全靠这个建立起厂牌利润的米拉麦克斯,不过去年年中,迪斯尼跟米拉麦克斯闹翻了,哈维的后台少了最硬的那个。。。。。。
不过,就算是出自上述原因和遗留问题,也是够让莱曼吃惊的。
至少,萤火虫有了这个,不至于连公关谁都搞不清楚。
弗朗西斯又说道:“要不是你申请提名的作品太多,我跟几位老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没必要这么麻烦。其他几家参奖的,肯定也会有所行动,不过这事,不是光有目标就能万无一失了,有些人很抱团的,搞不定就是搞不定。”
莱曼点点头,算是认可。
他当然知道。
光这份资料上,就有犹太裔、意大利裔、黑人以及本土白人和一部分英国评委,少部分其他地区但在美国定居的有色人种。
总之,那叫一个错综复杂。
当然,这份诚意莱曼肯定是欣然接受的。
萤火虫挺需要这么个平台增加影响力,就算不可能总是拿到大奖,但也不该总是被排除在大奖之外。
综合考虑之下,莱曼觉得跟科波拉家族的往来还是可以更密切,虽说不可能是什么推心置腹、交情深厚的类型,但是维持一个长期的相对良好熟悉的关系还是可以的。
因此,莱曼也说了,要去欧洲混资历,戛纳也别错过吧,那边我熟,到时候我跟主办方打声招呼,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个开幕式首映。
哎呀,弗朗西斯现在没别的,就是想多照顾女儿,毕竟导演这一行,还是个女性导演,没人扶持可太难走了,更别说索菲亚太好强,当初被颁发一个金酸梅之后,硬是不再银幕上露面,估计那次打击给人伤着了。
莱曼这个提议,让弗朗西斯心里很高兴。
毕竟,他在戛纳电影节的关系真不多。。。。。。
又坐了一会,聊了聊电影创作,莱曼就告辞离开了。
虽然弗朗西斯开口挽留莱曼一起用餐,或者干脆待一晚上,也有地方睡,但莱曼觉得不大方便,可能潜意识双方也没那么亲密,于是连连拒绝,开车回去了。
次日,《朱诺》剪好第一版正片后,贾森…雷特曼便主动邀请莱曼过去试看,嘴上虽然说着提点意见,但心里估计有些自得。
他觉得这是他拍戏这么多年,最有想法的一次发挥,而且在拍摄时候,因为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打扰,心情挺舒爽的,除了偶尔骂骂演员。。。。。。
当然,拍得确实不错。
《朱诺》的题材摆在那,而且现在的小青年们接触性知识越来越早,这中间呢就会有人尝试,尝试吧,就会出意外。。。。。。
此类剧情明显带有生活烙印,观众就算没接触过,肯定也听说过。
那么,如何处理这样的题材呢?
尖锐、抨击、反对。。。。。。。
都不太好,贾森导演给出的答案是用一种降低题材张力的手段处理。
看起来甚至带点青春片、有些琐碎的生活片段。
故事呢,主要以一个高中生从偷尝禁果,到成为母亲为主线,中间夹杂着小男友的心路转变、父母的建议、送养家庭等支线,然后贾森…雷特曼还加入了一些喜剧元素,比如俚语、反差,减弱戏剧冲突。
一开场,朱诺的人设便是大大咧咧、比较可爱的精灵鬼。
展现了一个女高中生身上特有的青春和魅力。
不过,朱诺正处在青春期到成人蜕变的年纪,有一天她突然做出决定:要和那个帅气的田径队员布里克共尝禁果。因为好几次她都有幻想过,未来的她要跟一个阳光帅气的人生活。
但他俩一不留心就怀孕了,且年龄尚小又都在上学,谈婚论嫁什么的,想想又觉得太早。
而朱诺,在知道自己怀孕后,更是表现出了远超其年龄的成熟与坦然,她可以叼着烟斗坐在男友家门前的沙发上认真的想办法,甚至开口先跟父母坦白,承认错误的同时依旧没想过堕胎。虽然这个方法其实很有效。
题材的浮躁,没影响到角色的平心静气。
这部影片自始至终保持着一份安然与恬淡。
而《朱诺》的成功就是十分巧妙地把观众的注意力从“性”转移到关于青少年成长,爱情与责任,自由选择的一系列思考中去。
或者说,《朱诺》里的男女主人公没有一味的逃避,更没有吵得闹得连日子都不想过了,寻死寻活之类的。
一群人一起想办法解决。
像是照B超那段,更是点睛之笔。
母亲说,无论如何,还是感谢上帝的这份馈赠。直接在B超室里跟护士争执以捍卫“年轻犯错”的女儿。台词的设计更是犀利无比,“你以为拍个片就可以很拽吗?”——不要瞎指责,你又能了解什么?
或许在一般人的眼里,一个母亲,在这样的时候,应该为自己的女儿感到羞愧,应该和别人一起指责自己的女儿。
可谁又知道朱诺不会是一个好母亲呢?人家愿意负责。
从朱诺的家人,到瓦内萨乃至到朱诺本人,片中最终表现出来的都是女性独有的博大胸怀和牺牲精神。
这是很正面的形象塑造。
当然,《朱诺》里并没有虚构出一个彻底美好的世界,里面也有许多现实的的一面,比如校园内的闲言碎语,一些人的指指点点。
但朱诺的独特性格使其不受影响。
这本就是一个勇敢、自我,大大咧咧的女高中生。
而且,影片也花了比较大篇幅的描写朱诺的肚子一天天变大的感受,细致地描绘了朱诺生孩子的过程。
这部分起到的作用则是美化。
想想看,小孩一天天长大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容易给观众留下可爱的印象,从而缓解之前的那些指责、偏见。
就像人们总是会对美好的事物怀揣希望,而婴儿,本就是最容易产生这种情绪的代表。
拍得很有爱,不是吗。
第730章 有爱的青春电影
平淡琐碎中所蕴含的情感是足够让人动容的。
婴儿,象征着希望,未来的希望。
正片结束后,虽然没有别的多余的观众在场,但唯一的看客莱曼还是主动鼓掌道:“雷特曼导演,你拍得很棒。”
“哈哈,这剧本题材我很喜欢。。。。。。”贾森…雷特曼笑着说了一句。
电影搞定后期,当然要安排档期推入院线。
《朱诺》虽然有不少亮点、幽默笑料,但整体上来说还是偏向剧情的,除了情绪上的起伏,没什么爽度高潮设计,也没什么大场面、大卡司,受众人群绝对偏向女性和成年人士,以25岁至35岁为主。
次要受众那便是对此有所感怀的青少年,而且是14至16岁左右的青春期人群。
这很好分析。
因为有些电影是面对特定观众的,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华纳就清楚的知道要积极靠拢青少年市场,连宣发都是为这方面服务。
再说回《朱诺》,与一般的商业爆米花比起来,它的角色太单薄,如果用文章小说来比拟的话,合格的商业爆米花都是爽文,主角必须牛掰,不说拯救宇宙,塑造个平民英雄那是相当常见的套路,这之中还有收获点爱情、美人,而《朱诺》更像是看着比较轻松的散文,笑过又给人以思考。
贾森…雷特曼无疑是“散文”大家,这货拍得电影总是用尖锐题材然后减少尖锐的讲一个有趣故事,但这类题材肯定别想着什么取悦太多的观众人群,因为它有一定的观影门槛。
当然,有观影门槛,不意味着失败,只是说市场限制有一些,广度没爽文市场那么大。
从剪辑室离开莱曼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本想去跟利亚姆商量商量《朱诺》的放映安排,助理梅斯又拿来一份文件。
粗略扫过几眼,莱曼有些喜意,立马吩咐道:“梅斯,你去请帕尔曼经理过来见我,我要问问他版权运营的事。”
梅斯听到版权二字,虽然不明白,但还是快步跑到隔间,如实拿起电话通知。
从04年开始,萤火虫就涉足线下市场和版权周边。
但那时还没稳定的北美发行渠道,海外更是不敢想,都是借助其他制片厂吃些剩下的。
这么一来,可想而知整个的线下收益一定会被层层瓜分,还留被萤火虫赚取的可能还不足整个项目的4分之一。
不过萤火虫才刚起步吗,吃点亏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