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传奇导演-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去炒作,基本都先谈了再执行,所有宣传过程中的花销都有各自承担的部分。
  这也是美国制片厂还不热心中国市场的一个因素,像一开始的漫威,基本主创宣传在欧洲到处飞,都不来中国一趟,因为不值得,连《哈利波特》在华的宣传,也是宁愿派一个华裔带队,可见他们的态度,如此对比,华语电影人就对哥伦比亚更喜欢了。
  可如今在莱曼的策略下,萤火虫能够被引进的电影,几乎都是自掏腰包配合行动,主创亮相那更是家常便饭,使得萤火虫也逐渐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另一个时空中,迪斯尼收购漫威,然后开始慢慢拥抱中国地区所获得的巨大回报,便是明证。
  换句话说,莱曼知道什么方法会让人家舒服,那么也就不会错过提前下注的机会。
  所以,安德鲁是亲自被嘱咐要每年参与一部分的华语电影美国发行,扩大这部分的影响力同样很重要。
  为此,莱曼还给了他一些建议,像优先古装、动作,优先张(国师)、陈(凯歌)、陈(可新)等大导演的作品,优先口碑好、有深度的文艺作品这三优先筛选条例。
  这些都是莱曼上一世在行业内听说总结的经验,华语片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本就少,能出成绩的更少,想少花冤枉钱,根据这三个范畴挑就行了。
  也是因为是大老板的吩咐,安德鲁才会看上《十月围城》——古装动作片,题材对了;拍摄团队和监制汇集了港岛、内地的顶尖人才,人也对上了;而且开画票房不低,口碑不错,质量在同类型的题材中算能打的。
  于是乎,安德鲁才会在开价的时候,打败了哥伦比亚,开出了220万美金拿下此片的美国地区发行权,虽然他对回本完全没信心,但至少是完全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做的,只有功,没有过。。。。。。


第954章 档期
  就在合拍事宜牵动着许多人视线的时候,跟包了一架飞机的《阿凡达》主创一起飞过来的莱曼正和陀螺聊着项目筹备的事。
  和前世一样,《环太平洋》的拍摄工作莱曼交给了陀螺,毕竟这货最喜欢鼓捣些怪物形象,怪兽自然也在他的爱好范围之内。
  等下了飞机,在中影一方的接待人员以及安德鲁的陪送下,一行人去到了酒店。
  除了因为《阿凡达》主创露面时,引起了一部分影迷的注意,整个接机过程显得很低调——至少表现上看是如此,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提前知会媒体。
  然而,等休息好后,该有的宣传却迅速启动。
  只不过莱曼的重点也不是《阿凡达》的推广工作,次日上午,应付了一些人的客套,莱曼就在中影的办公室见到了韩厂长。
  座位上,互相寒暄之际,莱曼抬眼打量了几下这位中国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韩厂长虽然是56岁,但看起来也就是四十出头,面容和蔼,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而他们能聊得话题重点自然也是《环太平洋》。
  提案早就交了上去,双方都对此事抱着落实的想法,现在还未谈妥的无非几个点,一是资金、分账方面;二是建组人员;三是取景问题;四是预计档期。
  听着莱曼把容易有隐患的地方一一例举出来,韩厂长也发现这位同样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不过合拍吗,牵扯到境内外的摄制工作,不谈清楚些,的确行不通。
  毕竟近些日子,中影的内部会议上,也基本是这几个问题,该怎么划分,双方肯定得达成共识。
  莱曼接着就道:“导演的话,我已经有人选了,相信昨天你们也见过,预算的话,我们大致计算的是1。5亿左右,中方出资不会少于5000万,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因为一些后续作品的调整,我们会引入东宝映画同样作为该项目的制片方,至于其他方面,都好商量。”
  听到莱曼这么说,韩厂长眼神一亮,也不客气,直接把自己顾虑的几个点提了出来,“我希望项目资金和往来收益由我们聘请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财务核算。”
  “没问题,我们除了完片担保会聘请消防员保险,财务分账也会聘请普华永道结算,这很能保证我们双方的投资成果不会出现隐瞒现象。”
  “导演团队里,我们想有人员安排?”
  “陀螺导演有自己的副手,不过除了他的班底之外,可以加入两人。”
  “摄像、灯光等幕后岗位。。。。。。”
  “你们可以安排一部分,我们是联合摄制,有硬性规矩我们肯定遵守。”
  “演员方面呢,男女主。。。。。。”
  “不不不,女主可以用内地演员,男主不行。”
  关于这些问题,莱曼早在决定之后就都有想过,此时谈下来,还是很有正确的认知。
  虽说《环太平洋》是面向亚洲地区,但也不意味它就要放弃美国和欧洲市场,何况如果男主是华人面孔,韩国观众和日本观众怎么想?会不会抵制?这都是问题。
  相反,男主如果是美国本土演员,就取巧多了,而在戏份安排上,适当照顾亚洲市场那便已经足够。
  他又不是真的来送福利,忽略大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才是他的目标。
  事实上,连主战机甲和人员配备他都有计划了,中方的暴风赤红、美方的流浪者、日方的探戈狼、俄方的切尔诺阿尔法,再加澳洲的尤里卡突袭者,这些机甲驾驶员都有戏份描写,哪怕是配角也是照顾到环太平洋沿岸城市观众群,总比其他大片的地区代入感强些。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好莱坞外壳下的大杂烩,用成熟的制作体系拍出能被亚洲观众买账的大片电影,然后利用其中的人员配置,打地区感情牌都能炒作话题,顺便还能借助渠道商的资源扩宽己方渠道,打响厂牌。
  莱曼这么想得,也是这么做得,韩厂长见状也是主动略过了演员事宜,在他心里,莱曼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只要能做到中方参与制作拍摄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幕后肯定比台前好,当然,台前也必须要有中方演员的面孔,但也只是要有就行了。
  “如果前面都没问题的话,那接下来就聊聊取景的事。”
  莱曼轻轻抬手,比划道:“正如片名一样,因为背景设定的缘故,外景地会是太平洋沿岸城市,内地这边,我考虑的是去澳、广取景,主要还是在澳门,那边是旅游城市吗,剧组去那里封路拍摄的话,不会太过影响什么,也能带动旅游业,想必能得到政策支持。”
  听莱曼这么说,韩厂长不免多看了他一眼,他本以为这个洋鬼子已经是少有的能客观对待中方的境外导演,结果对内地的地理文化了解也这么深?
  不过这话分析得确实有道理,一开始,韩厂长还以为他会选择在港岛取景呢,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手,但韩厂长很清楚,去澳门取景,肯定能讨好更多的内地观众。
  话说,他现在是越发满意了,与莱曼的一番交谈,打消了他本就不多的顾虑,而且还兴起了给予更多资源支持的念头。
  这次的合拍本就是要做成典范,但既然人家这么识趣,从剧本方面来说,也是标准的商业套路,万一票房大爆,那可就真是政绩中的政绩,所以,韩厂长也是暗暗在心里琢磨,如果成片质量有一定保证的话,日后宣发那绝对是最高标准——九成排片了解下,去了电影院,只有《环太平洋》可以看,那想不卖座都难。
  不过想到档期,有些时间段并不好安排。
  当然,莱曼是不知道韩厂长心里的想法,他只是自顾自的把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继续说道:“我们准备最迟4月开机,7月转入后期,档期的话,应该是10月放映,正好,10月有个国庆假期吗,也不缺观众基数,如何?”
  10月?那成了,韩厂长如此想道。


第955章 刺激
  韩厂长去了心底疑惑后,谈兴更高,与莱曼聊了许久,才结束此次见面。
  只不过莱曼不知道的是,当他走进中影大楼的那一刻起,就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华艺大楼内。
  艺人部门联席总经理刘陶这两天就接到了大老板老王同志的命令,让他协调旗下艺人的档期,其目的便是盯上了《环太平洋》的参演角色。
  是的,参投不参投放一边,艺人资源华艺还是蛮丰富的。
  刚上市没几个月的华艺,影响力直接达到了顶峰,网罗了一大批圈内有实力、有名气的演员,人才济济。
  这日上午,刘陶刚跟几位内部的经纪山头打过招呼,就去了老王同志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都吩咐下去了,不过,我们主推谁?”
  “你有什么建议?”
  “李兵兵吧,她比较合适。”
  “嗯,你带她多活动活动,具体怎么样,还得看中影和萤火虫的想法,我们尽量争取即可。”
  身为内地一线女星,又有过好莱坞的剧组经验,在华艺内部也是艺人头牌,综合这些方面,她的确最有胜算。
  “老板,听说那边已经跟中影正式谈了?”
  “嗯,今晚会为《阿凡达》主创举办一个酒会,那边也会出席,到时候,我就带你跟李兵兵一起去,具体怎么接触,留下好印象,你自己看着办。”
  。。。。。。
  晚上的时候,走马观花一般的交际让适应了这种场所的莱曼依旧感到一丝疲惫。
  除了中影一方,内地有实力的娱乐公司几乎都有人来,反倒是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星,莱曼并没有多少注意,在好莱坞待久了,这点粉红攻击对莱曼没有什么作用,他反倒是与大小王同志、伯纳老总于东相聊甚欢。
  没别得,韩厂长也提过中方资金里,伯纳和华艺会联投,但不占据版权,是以地区联合制作方的身份参与项目。
  而到了次日,经过中影与各地影院的大力推广之下,《阿凡达》的放映顺利引起了极大的声势。
  。。。。。。
  在酒店,莱曼正跟陀螺聊着拍摄。
  这货现在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手里拿着剧本正在脑子里构思具体的成像效果,因为是合拍,分镜的制定要更详细的能让拍摄人员了解。
  他坐在沙发上,和自己工作室的剧务在讨论着什么,莱曼不时也提些意见。
  “。。。。。。拉斯特先生,人员配置方面怎么安排?那些中方拍摄人员怎么管理?”
  “放心,你就管好我们这边的人,他们那边中影负责。”
  莱曼的意见很简单,分开管理,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拍摄习惯不同所带来的矛盾。
  别的不说,好莱坞的人员可懒散多了,超过时间都算加班,而且还不一定乐意,再者,双方的饮食习惯也不同,伙食肯定也得区别开,林林总总一大堆琐事,还不如各管各的,反正拍摄时大家能合理分工,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其他都无所谓。
  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莱曼这边又跟中影一方大会小会开了好几次,很快就搭好了剧组框架。
  不过在这个过程里,《阿凡达》在内地爆发的能量还是超过了太多人的预料。
  1月7号凌晨。
  首日公映后的票房很快就汇总到了很多媒体人手里——单日3500万,这直接带动了内地电影市场单日票房纪录,更可怕的是,其他影片被压缩得全部加起来累计票房都不足100万,以至于在统计报表上可以忽略不计。
  是的,真要说明的话,这一天好像全中国的院线观众都在看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阿凡达》。
  “这样的表现,《十月围城》完了。”某新闻编辑部的电影区,有人摇了摇头,“超8成的下滑,顶不住咯。”
  虽说前几天,萤火虫才跟伯纳达成了合作交易,也买断了此片的美国发行权,但等到《阿凡达》放映后,《十月围城》便成了档期炮灰,从还有盈利的可能被宣判了死刑,也是老倒霉蛋了。
  等到内地和日本大爆的消息传回美国,又深深刺激了那边的制片厂老板们。
  没办法,《阿凡达》的跌幅本就小,甚至经常出现零跌幅、逆跌幅,自17天破10亿之后,突然又有人告诉他们,中国和日本联手又贡献了单日860万美金的票房,那便显得越加夸张。
  更重要的是,从中显露的一个信息让人吃惊——中国影市已经连续几年翻倍式的递增,而从10年一开年就爆发了如此市场潜力,颇有种雪球越滚越大的趋势,还真不好说《阿凡达》的上限在哪。。。。。。
  不过有一点,美国的电影媒体都知道了,放映还不到四周,《阿凡达》的票房已经逼近15亿大关,对于破掉《泰坦尼克号》的记录,悬念突然一下没那么高了。
  毕竟,按照这个趋势——都这么多天了,3D场次依旧爆满,一票难求,可想而知观众的观影欲望多么强烈,换句话说,海外地区的票仓国家如英、法、德、意以及中、日、韩等地区各贡献一亿美金量级的票房看着非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