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传奇导演-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滤镜。 
  这种趋势是迪斯尼不愿接受的,哪怕《加勒比海盗4:惊涛骇浪》有可能成为该系列第二部 破10亿的作品,但也无法弥补乐园方面的利空。 
  对比一串很直观的数据就知道了——
  2003年,迪斯尼斥资1。5亿美金,第一部 北美首周末票房4663万票房碾压题材接近的同期对手肖恩康纳利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天降奇兵》;最后这部海盗电影最后北美狂收3亿,位列年度排名第3,前两位分别是《指环王3:王者归来》和《海底总动员1》。全球票房是6亿。 
  2006年,第二部 《聚魂棺》成本飙升至2。25亿,北美首周末1。35亿票房,超过2002年的《蜘蛛侠》和2005年《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成为当时的北美历史首周末票房第一,最终北美票房4。23亿,问鼎北美年度第一,全球票房达到10亿,位列历史票房榜第三。 
  2007年,跟第二部 套拍了一部分镜头的《世界的尽头》,因为戴普经纪人的谈判涨价,成本达到令人咋舌的3亿美金,超过同年上映的托比…马奎尔《蜘蛛侠3》的2。98亿和《泰坦尼克号》的2。94亿成为当时影史第一烧钱电影,北美首周末票房为1。14亿,同比下滑18%,北美最终累计3亿多,没有达到投资方预期的4亿,全球票房9。6亿美金,由此展开了第一轮迪斯尼的谈判反击。 
  2011年,《惊涛骇浪》配角大换血后,奥兰多、凯拉两个人的角色出局,经过重重考量,迪斯尼依旧确信德普船长才是演员方面唯一的灵魂人物,省了一部分钱、腾出了薪约还是重装砸下2。5亿美金,结果北美上映首周9000万美金,马马虎虎的开局之后,就被其他大片分流——此时影片的北美票房刚过2亿,基本无望2。5亿,幸好日本、中国等海外市场给力,繁荣兴盛对类似的情怀牌几乎没有反抗能力,全球票房还是过了10亿。
  但问题是,什么时候,《加勒比海盗》项目想赚钱已经到了必须仰赖中日两国的市场了?
  也就是说这个系列还能不能玩下去全看中日影迷是否买账。
  再者,就算不考虑通货膨胀,不考虑其他外因,中国也没有迪斯尼的乐园项目,纯看票房又被抽走一大截,它最在乎的成体系的生态开发的大头不还是在本土。
  而从上述数据的推演也能看出来,美国影迷对该题材一直拿不出太多新鲜玩意,逐渐有人厌烦了,收益结构不如意,迪斯尼当然会想点办法。
  什么呢?故事不敢改动,题材方向已经定型,只能从最能拿钱的两位灵魂人物下手,继续谈判施压。
  那这一次急得可就不是迪斯尼了,甚至说他们已经做好了搁置项目的心理准备,所以很有侵略性。
  当然,约翰逊…戴普也不急,他是演员,是巨星,真不缺工作机会,也不缺收入来源,迪斯尼觉得必须冷静的话,刚好他就不用重复的诠释同一个角色,换些花样。
  嗯,急得是杰克…布鲁克海默。《波斯王子:时之刃》、《魔法师的学徒》这两部A类大作砸他手里,他就已经不是圈内备受追捧的金牌制片,如果《加勒比海盗》系列再被拖延冷藏,那他还怎么挽回自己的口碑招牌?
  近年来,他的产出已经很低了,好莱坞又势利,老头肯定不想丢脸。
  于是乎,在两边周旋就成了他近期最常干的事,一边劝德普降薪,一边劝迪斯尼给出立项规划。
  纸包不住火。不知是从哪泄露的消息,一时间,影迷因为得知《加勒比海盗》有可能不再启动炸了锅,舆论压力竟反过来给到了迪斯尼。
  观众很淳朴,你不立项,就是你的错。
  这一下反倒使得迪斯尼越发认真的评估冷静市场的设想,因为他们觉得是“劳方”施压,本质上没同意降低成本。
  而如果不降成本,迪斯尼当然不干,在他们看来,第四部 口碑不好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就算第五部启动也要引导舆论,且如果再搞砸,乐园方面的压力更大,还不如搁置不拍,主题乐园反倒不用担心第五部放映之后有可能的负面影响。 
  于是,该系列彻底悲剧了,迪斯尼打定主意冷却一下观众受众方面的负面观感,布鲁克海默东跑西跑其他公司也很难放心再敲定他推出的A类大作,估摸着中低成本还有些可能。
  临近九月。
  莱曼探班了一段时间《银河护卫队》的拍摄,等回来后,《斯巴达300勇士2》的宣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预告、海报、硬广、网上等推广渠道尽出,倒也炒作出了一番声势。
  毕竟第一部 的成绩还不错,下映后流入DVD市场又积累了一批观众,等到第二部启动宣传时,这些人都是最容易被打动的受众人群。 
  “嗨,吉米,要去看《斯巴达2》吗?”
  “当然,扎导的戏我可不能错过。”
  “……”


第1146章 《斯巴达2》
  在诸如此类的呼声中,9月2日,影片正式登陆北美院线,在3470家影院里拿到了超过5300块荧屏。
  然后……然后很快就引得议论纷纷。
  而且,第二部 的际遇跟第一部的市场反馈又略显不同——当然,第二部跟第一部一样的是,一上映,影评人就恶评如潮,他们评价这片子充满庸俗的肉体炫耀和无节制的血腥场面。 
  这句话其实很好的概括了这个系列的核心卖点。
  你以为斯巴达是还原历史?你以为《薛西斯》是展示国家争斗?
  NO,还就那个妹子看肌肉,猛…男看慢镜头语言表述下的带点古希腊雕塑风的血腥美学,图一乐而已。
  引用某影评人称瞎了眼的痛苦总结,这就是一场“史诗涂鸦”。
  果然,文化人骂人还是狠,直接开创了一个新的题材名词出来,但影评人这么骂,对观众市场的影响大吗?
  有影响,但不致命,甚至说有部分观众还被激起了逆反心理,本来不想看的,你骂个“史诗涂鸦”还就把观众的兴致撩上来了。
  至于什么肌肉?裸了还炫耀?而且无节制?
  部分想光明正大欣赏男色养养眼的妹子想不看都不行了。
  跟第一部 像好啊,风格完美延续,该去看的受众也完美延续。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还是很多人进了影院,看了两小时的内…裤男海战,该片很快窜上北美实时票房第一名。
  气愤吗?有人很气愤。
  《斯巴达》的存在不亚于那什么郭导的裸男流派,这么一想,观众有一万个理由相信郭小四是从《斯巴达》大卖里得到的圈钱圣经。
  不就是卖肉吗,亚洲区难道比欧美区差?
  要不是怕审核通不过,你信不信郭小四也敢让那些人穿个内…裤拍戏?
  当然,扯淡了,郭小四想跟扎导比美学风格可能还差了几条街,但骨子里其实都是迎合、是比较烂的噱头流量。
  客观的说,整个片子每一个登场的男性都至少一米八、一张英朗面容加一身油光发亮的腱子肉配毫无遮掩的新一季ck金属镶嵌皮革裤衩,连大反派那个叛徒丑八怪的罗锅上都肌肉发达而且内…裤款式毫不含糊的造型就够雷人了。
  让人充分怀疑那时候的军队是不是还统一身高了。
  可装逼一点的说,这片子美术这一块的确不拉跨,抛开人物看构图还是宏大的,色调如油画,每一帧质感都还在线,不然也不会被人冠以“史诗涂鸦”的称号。违和感就在这,它有那种战争史诗风,海战镜头拍得也让人有种情绪在心里面,但偏偏人物不着调、造型不着调。
  当然,好莱坞电影向来缺乏对历史的敬畏,这个事情也怨不得他们。这事就跟韩国人拍国王吃饭摆上七八盘泡菜估计也觉得相当大气,澳大利亚观众看个甄嬛传的服化道也会觉得历史考究得不行,有些东西因为缺乏,所以自然认知有限。
  很负责任的说,这是地域环境带给人的影响,怪不得导演,因为你就算让扎导好好拍历史片,给他完整的《花木兰》剧本,他估计也不会对服化道上心,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思维局限带去的短板,就像你不能强行要求游泳的比长跑,长跑的比硬拉,硬拉的比柔韧……
  一拍脑袋做出来的考量难免出问题。
  不过,连导演这种上层工作者都对历史瞎编无所谓,观众难道会很在乎《薛西斯》是不是“薛西斯”?自然是不会的。
  所以首周末过后,影片拿到了4505万美金的票房收入。
  这个首映成绩虽然相较于前作《300勇士》首周开画的7000多万少了近32%,但是考虑到演员大换血以及时隔4年才恰烂流量,这个成绩也不算差。至少,影片海外首周收入8780万美金,比前作同期增加了10%。
  再考虑到本片的投资不过9500万,宣传费用花得也不多,很节省,只说盈利还是能做到,哪怕会被狮门、幕宝这些发行商以及扎导的工作室分一分,赚不了什么钱,琥珀视频也需要这种特别的电影吸引用户扩充片库。总有作用。
  《猩球崛起》片场。
  被影评人追着骂的扎导也不生气,他的成长轨迹就满是跟金钱打交道、等待,熬得一个人早就市侩了,很多时候注意的也不是口碑而是KPI,那拍出去的东西能赚钱,有观众接受,他就无所谓。
  众人热闹一阵,各自散去,说起来《猩球崛起》不也快杀青了,这片的主题倒比《薛西斯》丰满些,不容易招揽太多骂声。
  ……
  上午九点,拉斯特庄园。
  最近没啥事,一觉都能睡到自然醒,精神充沛,连刷牙都格外有力些。
  说实话,莱曼是没太关注《斯巴达2》,这片无论如何都会被骂,骂声越多关注度还越高,倒是不需要特意引导什么。
  简单的吃点早餐,出了门,大晴天的,照得浑身舒服。
  进了公司,梅斯已经早早在他办公室外的办公间沟通记录一些行程。
  见他走进,立马起身跟入,手上整理的一份影市资料顺势递去。
  “嚯,还不赖。”
  随意的翻了两下,看了看汇总的数字,莱曼也就丢到一边不管了。
  正以为今日又是看报读报的一天时,布莱克突然打来一个电话。
  “BOSS,你登陆一下奈飞网站,有大发现。”他语气欣喜。
  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学习进步,莱曼当然是有订阅奈飞的,还是最高级的会员,方便他浏览。
  而见布莱克这意思,好像有同行的乐子可看,莱曼自然打开了电脑。
  好家伙,果然是同行给机会,却见奈飞给每个访问的用户发了一条邮件,大致意思是:经过反复的沟通,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的视频用户,所以他们决定将原有的9。9美金DVD租赁+在线视频订阅套餐拆分为7。99美元DVD租赁和7。99美元在线视频订阅两个套餐,无需捆绑,任意选择。
  只听后两句话,搞得好像是真为用户考虑,毕竟奈飞确实存在只看视频不想买租碟服务的人,此举能让他们每月省2美金,但问题是,本质上不还是损害了那些有两项需求的用户权益。
  莱曼一看就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奈飞估计要被骂了。
  毕竟,任一行业的受众对于涨价都是敏感的,更别提近年来,美国失业率就没降下来过,连带着美国民众对于超前消费这一扎根在潜意识里认为正确的行为都限制了许多,如此情况下,奈飞此举不就是主动给理由被人喷——
  你都还没完全占领流媒体市场呢,就敢涨价,这不得学学某团、某饿来一波默契配合,先把其他人扫出局,再干这事,到时候你奈飞握有最多的活跃流量,再把镰刀朝着用户、内容方两头割,还能有多少风浪?理由都给你想好了,系成本问题,不涨价活不了,引导内容方和观众对立,稳坐钓鱼台,甚至做得再过分一点,超前点播、有了会员还得花钱看片不是不能搞吗。
  但现在大家还有选择,琥珀、Hulu、亚马逊,以及前段时间谷歌下场的GoogleTV,以及其他一票同行虎视眈眈,你这么搞,真是基数很大给你的勇气。
  很快,奈飞主动递刀躺平任踩的机会莱曼当然不会放过,其实也不用他提醒,布莱克已经联系水军开始顺应那些愤怒的用户对奈飞发起攻击、抹黑……


第1147章 限制要提升
  推特、脸书一片热闹。
  骂奈飞、奈飞拆分套餐等帖子瞬间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估摸着谷歌、亚马逊等巨头也暗自动手,乐于看笑话。
  而在“某知情人士”在媒体放出Starz跟奈飞谈判失败,相关内容年后下架等消息,几个小时后奈飞股价下挫将近8%,
  9月6日早晨,盘后开价奈飞再次大跌8。51%,四天后,奈飞每股落至213。42美金,流媒体板块短短几日蒸发了8、90万忠实用户(也就是会员用户),白嫖党离开的更多,访问量创下当月新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