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猫鼠游戏开始-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尼用刀挖出科迪斯家成员的芯脏,让人有些接受不了外。

    对付曼佐尼家族的经过,不仅借了FBI的手,过程虽然心狠手辣,但送人全家团聚的过程并不血腥。

    而是做的极为隐秘。

    到现在别说查出如何做的,就是送人上路的地点在哪都不知道。

    既然情报极少,构不成闲时的谈资,很多人没多久就会忘了。

    至于岛国的宫木家,子杀父,手下再干掉宫木太郎。

    最后干掉整个宫木组的高层,再次让没查不出任何线索。

    并且利用米国这边的势力,打的岛国人自己投降的手段,虽然同样酷烈,延续了喜欢送人一家团聚,不留后患的做派。

    但岛国本来就不放在米国人眼里,同时更多的算计,也让很多人觉得,李长亨已经开始成熟起来。

    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的同时,反过来说,享受权利不是没有代价的。

    至少用了特权,遵循游戏规则的同时,也得维护这个利益群体。

    加上之后先是入股传媒集团,现在又打算入股花旗,明显就是明白家族已经到了需要融入米国上流社会的时候。

    这让不少人感觉来了个新竞争对手的同时,纽约本地的势力,欢迎他的势力倒是占巨大多数。

    原因也很简单,既然大家都是一个群体,合作的机会就变多了。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什么生意都自己一个做,连喝汤的机会都不给。

    而且,说真的,李长亨这些年就和丹泽尔…卢卡斯一样,基本上没一个上层社会的仇人。

    当然,一些竞争还是有的。

    熊猫餐厅、因特尔不是没有对手。

    但只要不涉及财团的核心利益,傻子才会主动招惹,有时候像豺狼,有时候像毒蛇,报复心超级重,手段又极强的李长亨。

    而一些小势力,光看看李长亨身价几十亿,不到生死存亡之刻,真没几个人原意和他结仇。

    这就和千万富翁,面对十亿、百亿身价的富豪时,结仇大概是最后的办法了。

    但李长亨和丹泽尔…卢卡斯的结果会不同,除了李长亨更聪明、还有知道未来大致走势这个外挂。

    最大不同点就是,他们俩一个白、一个黑。

    可笑吧?

    但这就是现实。

    即便是未来几十年后,唯一改变的仅仅是某些东西,藏的更深了而已。

    政治上的不说,也没法说。

    光看财富排行榜就知道,有人身价上千亿美金,黑叔叔中连十亿身价的都没几个。

    而且看看他们从事的行业,除了体育、服装外,其他的全是拿着少量股份的打工仔。

    想在媒体、金融、科技领域搞事,还是洗洗睡吧。

    因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人收购,或者收编。

    当然,李长亨原则上是支持黑叔叔们崛起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种新崛起的挂比,此时虽然小心翼翼的没触动大财团的核心利益。

    因特尔也占了先发优势,就算到了现在,很多财团眼里只有IBM这个行业巨无霸。

    就觉得计算机行业未来的前景堪忧,更看不到计算机处理器,会成为有垄断地位的重中之重。

    但未来李长亨肯定会挡住反应迟钝,缺乏创新意识,但不缺钱、也不缺势力,仅仅只缺眼光的老势力的路。

    可惜丹泽尔…卢卡斯只是个面粉商,这种黑历史绝洗不掉,也不应该被洗掉。

    李长亨从来都没想过和他有任何明面上的瓜葛。

    会和柯里昂家族暗地里合作,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碰面粉。

    而赌和黄颜色,在米国很多地方都是合法的。

    既然生在米国,不违法就能做。

    让巴尼和战壕干掉雷蒙德和迈克尔,真要说起来,李长亨手里是有授权的。

    唯一的问题,无非就是巴尼和战壕带领的战斗组,算不算FBI聘请的人手。

    但既然骑士盾隶属于李长亨,手里又有米国军方授权的合法军事承包资格。

    补签一份文件,那么这事至少不违法。

    至于是不是违规、是不是不符合程序,那是律师团的问题。

    反正打官司,李长亨不怕,律师团更巴不得月月有官司。

    而且,战斗一结束,车辆,还有巴尼等人身上的任何武器装备,甚至战斗服、靴子等等穿戴,全交给了老图处理。

    浑身脱的只剩下内裤,就算有人背叛了他,也没机会留下录音,甚至录像等证据。

    之后装备、衣物一把火全烧了,武器用机器压扁枪管,甚至用钻机破话膛线。

    只要无法测试弹道,就等于无法找到凶器,最后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746 投其所好

    

光有人证而没其他证据,形成不了完整的证据链,别说警察和检查官会不会受理,李长亨自己就明白,这官司百分百能赢。

    而他不主动爆料出来。

    除了担心在纽约动用武力,会让一些人担忧之外。

    却又真真切切的想让米国的势力明白,在入股花旗的特殊时期,逼急了他,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所以,很多知情人倒是没觉得李长亨这么做,有多大的问题。

    毕竟这是十几亿美金的谈判,又涉及十几个欢迎他入股花旗的大大小小的势力。

    放在谁头上,都会和李长亨一样,而且,这事又没妨碍大部分人的利益。

    谁也不会没好处,就去指责一个注定会成为大佬的年轻人。

    可就算这样,还是让一些人不安的是,两个能干掉8个警察,3个特警,还重伤4个特警的超级悍匪。

    居然仅仅只逃了不到4个小时,就被李长亨的手下给干掉。

    而且,最厉害的匪徒,被两个狙击手在黑暗环境中同时击中。

    这是不是说,李长亨想干掉谁,大家都极难躲过?

    就算暗杀这种事犯忌讳,可任谁知道竞争对手,手下有很强狙击手,心里都不会舒服。

    至于这事到底是不是李长亨做了,大家都不傻。

    谁受益,谁有这个动机,谁有这个能力,那谁就是主谋。

    根本不用管你承不承认,更不用在意能不能查到证据。

    基本上所有知情人都认定,这事就是他做的。

    好在,有坏处,肯定就有好的一面。

    昨晚参加玻音前副总裁、现在的花旗副总裁泰勒…加内尔,在自己家里举行的宴会的花旗股东们。

    在得知李长亨一晚上就破了案,还把凶手给干掉了。

    心里一紧的同时,又觉得李长亨不愧是最近5年里,能崛起的新势力。

    这武力在花旗的股东里,大概也就玻音、摩根和洛克菲勒有。

    就连股份不到10%的最大股东,手里除了护卫和几个做黑活的人手外。

    连个正规的狙击手都拿不出来。

    当然,不是这些人培养不出来。

    也不是他们没钱培养。

    更不是出了军方外,就没厉害的狙击手。

    实在是此时的米国,和四、五十年前那个混乱的年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既然用不上,真会培养的势力就没几个。

    就连做代理人的军火商都明白,他们之间开战,最大的问题不是人手和装备。

    而是大家的子弹都打不完,真开战,就不是小孩子打架,输了还能投降。

    所以,对很多觉得自己没必要拥有武力的花旗股东来说,昨晚雷蒙德和迈克尔在上城区,干掉8个警察的事。

    确实吓到了他们。

    而李长亨的出现,或许就弥补了大家在这方面的缺失。

    虽然要是不雇佣骑士盾的人保护自己,看起来没什么用处,但只要交好李长亨,万一自己出事。

    至少有个武力强的朋友、盟友,救下自己的概率就大增。

    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朋友的力量,等于半个自己的力量。

    就算没法直接借用,威慑总可以吧!

    和李长亨关系越好,那些打自己注意的势力甚至绑匪,就不得不考虑,手里拥有几百号雇佣兵的军事承包商会不会插手。

    当然,不欢迎的股东除外。

    刚洗完澡,带着安妮下楼吃早餐时,李长亨就接到泰勒…加内尔代表的十几个股东的电话。

    敦促他尽快搞定向董事会公布的入股和投资方案,要不然等太久了,杀人立威的效果就没那么强了。

    而且泰勒还透露出,此时已经有至少71%股份的股东,已经明确认可他入股花旗的事。

    李长亨感谢了好几句,挂断电话,心里高兴的同时,却没笃定董事会不会出问题。

    不过,搞定已经合作过一次的洛克菲勒的信心他还是有的,唯一麻烦的是摩根。

    进入银行业只是第一步,因为花旗的主业是商业银行,看起来和投行差不多。

    但真实的业务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

    而自己进入投行,未来肯定会和摩根有竞争,甚至矛盾。

    唯一让他安心的是,不管摩根史丹利和大通是不是还被摩根控制,但现实的情况是,一言堂早就没了。

    既然一切都是利益,那么总会有人目光短浅的只看眼前的利益,而暂时站在李长亨这边。

    但还有个麻烦就是,要是找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中的大小股东谈。

    却不找摩根本家谈,就等于直接传递出,自己一开始就把摩根当成了对手。

    反而会逼着或许此时还没想过立马打压李长亨,敌意也不强的摩根,不得不提前把他当成竞争对手。

    李长亨默默思索了好一会,忽然眼睛一亮的笑了起来。

    说真的,不管是通用电气、通用电力,还是米国钢铁、通用汽车和最大的计算机零配件生产商的商业机器公司。

    最大的对手并不仅仅是米国国内的企业,岛国在崛起,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

    这让李长亨和摩根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一起对付岛国企业的可能。

    不过,在入股花旗的特殊时期,直接谈合作,显得目的性太强,说不定反而会让摩根看不起他的同时,又怀疑他的诚意。

    想到这,李长亨嘴角一笑,脑子里很快就想到一篇,《汽车产业生产中心东西转移》的评论。

    只说岛国人会抢米国的市场,真实却有些片面,又会让人觉得自己就在专门针对岛国。

    所以,干脆把同样会崛起的西德也拉进来,一起做对比。

    而且,这几年底特律的生产不断减少,工人失业增加,成本快速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西德和岛国在紧密仪器和汽车行业竞争力强之外,岛国还在家电、存储器等方面一直拿米国企业做对手。

    相对来说,当然是国家没分成两块,国内稳定的岛国的威胁更大。

    要不是不管是岛国和西德,都担负了一定程度抵挡红色北极熊的担子。

    李长亨都有信心短时间内,联合各大势力在岛国实业刚崛起的时机,一举打垮岛国几大新兴企业。

    不过,这篇发表在媒体上的评论,倒是可以暂时迷惑住摩根。



    747 开打前的预演

    

李长亨喜欢找岛国人的麻烦,在不少人眼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这就会让不管是摩根内部,吃了岛国产品苦头的势力,还是社会上其他和岛国产品有竞争关系的企业。

    今后一旦竞争越来越激烈,米国这边的市场,真的被岛国企业一点点吞噬。

    这些吃了苦头,丢了市场的米国企业,肯定会拿他当盟友。

    甚至因为李长亨的名头最大,也证明了眼光最好,说不定会把他当成领头。

    至于洛克菲勒,只要自己不进入石油、航空等核心领域,他们说不定巴不得有人一起分担摩根在金融领域的压力。

    那篇汽车产业中心东西转移的评论,在当天中午,就出现在赫斯特旗下十几份大大小小的报纸上。

    甚至电台、电视都很快就有主持人。

    以新闻、趣谈,或者干脆骂他多管闲事的方式,出现在全米国人的面前。

    让李长亨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就算有人骂自己,也不会太多。

    可大概是羡慕、嫉妒他的人实在太多了。

    打电话去电台的人里,十个至少有4个指责和诋毁他。

    这让赫斯特觉得必须停下这些话题,免得李长亨形象大跌,进而影响到生意。

    但经历过未来信息大爆炸的李长亨,心里很清楚。

    有时候骂的人越多,话题性就越强,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就越广

    除了赫斯特集团外,绝大部分媒体集团为了报纸的销量,自己就会跳进这场全民讨论中。

    无形中就等于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