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天戈也觉得这有点难为,这样充塞到公司的人,对公司没有任何贡献,缺少责任,更谈不上依存和忠心。偏偏还想学到一个公司的核心管理,的确有些为难胡老了。
“小陈,你对他们现在的知识结构了解吗?”
陈天戈没说话,只是看着陪着来的原燕和党琴。
“胡老,小琴原本就是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几个因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带着问题学习,现在基本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有些也能跟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吻合上,再加上小戈这一年不停的引导我们的思维。从实际能力上可能还比不上正经的科班生,倒也能应付一般工作。”
原燕说话很是斟酌了,不能夸大,又不想贬低,想准确的表述自己这群人的水平,用词上挺费脑。
这也就是这两年跟了陈天戈,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搁以前,她才懒得用脑子,有啥说啥是啥说啥。
“小戈,你书房的设计是一种联席会议式的议事模式吧?”
“胡老,差不多是那个模式,也不全是。那里面我侧重于咱们传统文化的模糊思维和整体观念,跟纯粹的联席会议不完全一样。”
“小戈,我老头子有个想法,提出来你们先合计合计。至于他们去我公司实习的事儿,这不算什么事,好说。”
“我想用这次赌档赢来的部分资金跟你们合作,也就是说我想入股你们天源资本。”
“同时,我邀请天源资本入股我的集团。直接入股集团可以,单纯入股某个产业也可以,咱们交叉持股。这样也是我老头子表明的诚意。”
“至于二哥那边……他也提出过,这需要他来跟你谈。”
这想法……对陈天戈来说太突然,他能判断出这是好事。但根本没有过这样的考虑,即便他智近乎妖也很难做到短时间做出决定。
“胡老,您准备入股天源的资金额是多少?孔老那边又是多少?准备占多大的股份?您给我个大概的范围,我需要斟酌,同时也需要跟大伙商量,甚至大家可以坐一起商量。”
生意就是生意不能谈交情。陈天戈还是分得清。
自己来拜访,请求胡志东接收这十几个人,想学学现代化公司的管理。这是凭交情。
而谈及双方交叉持股,这就是生意了。生意就该用谈生意的方式,抛开交情谈。
他不可能放开对于天源资本的控制,并不是他有什么权利**,他压根烦这些。但他得保证这两个……三个女人在他离开后不被踢出局,不会被架空。否则,他还得往来这边处理,静不了心去混吃等死。
胡志东很欣赏陈天戈的做法,说白了他想持股天源资本也是想投资陈天戈这个人,以及他设计的那个传统思维模式的联席会议议事方式。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天源资本前途无量,很有介入的必要。
而此时,在天源资本尚未大规模开展业务之前介入,无疑是最合适的时机。说不定几年以后,自己想介入都不可能了。
拜访也就成了纯粹的拜访,扯闲篇唠家常的拜访。
一旦交叉持股,成为合作的双方,所谓进入公司了解并掌握管理制度,那就不再用交情了,就可以算是员工培训了。
………………………………
第322章 未雨绸缪不是私心作祟
在陈天戈回到别墅时,孔啸风已经等着了。他也很急迫。
一样的措辞,但绝不是推辞,真的是需要征得所有人同意。
陈天戈从来没有号令众人的想法,从来就觉得这是大伙儿的事儿就该由大伙儿来定。
关键是他懒,还有就是他并没有永远留在这边的想法,师父的遗愿他还是得去尝试着完成。
他希望离开之前,天源资本能真正的形成一种集思广益的决策模式。
“咱们总计有多少资金了?”
陈天戈任何事都记得清,可就是对到底多少钱一直糊涂着,纯粹是懒,懒得记这些。
“五十多亿吧。”
“嗯?吕子颜他们这次操作的不怎么样呀,几乎是独家消息,居然只翻了五倍。”
“小戈,是美金!还是税后收益!”
呃……
就是在香港也没那家财团能有这么多的现金,胡志东掺和赌档都是拆借的资金。这回是真耍大了!
“大伙儿说说吧,对于胡老和孔老入股,以及咱们入股胡氏集团的事,一块都说说。”
很固定的模式,所有人开始查阅胡氏集团的资料,以及胡志东的简介。
至于孔啸风,在经济领域没什么作为,他这次更像是代表要洗白了上岸。
“在保证咱们绝对控股的情况下,可以接纳他们。如果资金有富裕,最好能在胡氏有一定的话语权。”
“从这几年胡氏投资项目来看,侧重于内地,甚至有点收缩在东南亚的投资。这与咱们最终回到内地的想法一致。”
“咱们的议事模式不能因为他们加入而改变,也就是说只是让他们进入咱们的体系,权重不能超过陈老弟。”
……
“大家在同意接纳他们这点上一致。股份比例嘛,我建议不超过三成。”
“另外就是,咱们每个人的资产按现在公司的资产折算。这次胡老和孔老入股,会稀释所有的股份,但资产总额不会减少。”
“撤出来的资金入股胡氏集团,统一以天源资本的名义入股。如果谁有意撤出资金,也可以,将相应的减少在天源资本的占股。在胡氏,所有人都是一个整体,不涉及个人占股的问题。”
这样的决定,陈天戈是想彻底把他们这群人的利益捆绑,不至于以后在胡氏会被拆散了,分化了,从而产生一些暴露人性的意外。
“但是,在天源资本每个人都代表自己本身,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有表达的权利。在胡氏没有,在胡氏公司的代理人代表所有人。”
这样绕着,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捆绑,把这群人彻底捆绑在一起。天源资本的决策是否一致,或许会受到在胡氏是一体的影响,同时在胡氏的一个声音,又会影响他们在天源决策时的立场。
“另外,这次擂台对赌的一千五百万美金,也作为公司资产,但不入账。”
“这部分钱将购买三套二百平米的房子,分别给崔宝庆、雷鸣和褚国亮夫妻。同时空出来的房子由暂时没有成家的人,每人一套。”
“装饰和家具如果需要更换,找我姐,统一由对赌收益支付。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这是最后一次以公司名义给大伙儿谋生活福利,在胡老和孔老入股后,必要有严格的公司财务制度。”
“对赌资金用不完,大伙儿先分了,手头留些闲余钱。一旦公司正常经营,将会有具体的章程,薪水也会根据各自的职位发放。”
“战老,您看这样成不?”
“陈先生,这样挺好!我老战能有幸认识你是我的福气,没想到临老了,还能在事业上有一次腾飞!我完全赞同!”
既然内部统一了,剩下的就是跟胡志东和孔啸风谈判了。
其实也不算是谈判,双方的诚意都足,并且都有让利的本意,或许根本就不用谈判,只是双方协商着走一趟程序。
只是在运作过程中,吕子颜和秦航居然也提出了想融进这个团体的意愿。
在外人看来,天源资本的股份很分散的,只有在他们自己人心里才明白,他们根本就是一个整体。
多了吕子颜和秦航,这个量级的资金,根本对天源资本的股权结构没有任何影响。
不只是专业人士的原因,也算是了解的人。
就这样,吕子颜和秦航也成了天源资本的股东。
天源资本股权结构有了些变化。
最大的股东还是陈天戈,尽管他分出一部分股东给了党琴,仍然是最大股东。
这也是胡志东无意取代他的意愿。
接下来是胡氏,然后战魁、孔啸风代表的社团,再然后是原燕、蒙莲,崔宝庆哥仨,原燕的那些小姐妹以及党琴,最后是吕子颜和秦航。
股权结构中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陈天戈在调整股权比例是最为看重的。
陈天戈加上三个女人的股份,无论是搭配崔宝庆哥仨,还是搭配战魁叔侄,都可以达到绝对控股。
这样,不管是崔宝庆哥仨跟原燕和蒙莲的江湖道义,还是原燕和小琳的姐妹情义,都可以确保天源资本最终控制权在这三个女人手里。
剩下的就等着天源资本的办公场所完工了。同时这群学生也都进入了胡氏集团,在各级各类的岗位上开始熟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
肖成汉彻底闲赋在家了。从顾问委员会撤销以后,他再没有去关注过武汉的执政情况。
虽然每月都有像早年时抵报形式的告知,他也就是随便浏览一下,很少出言掺和。
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是共识,再没有任何不同的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业已成型,并且提升到一个高度。
同时将私有制经济的地位在法律上给予了肯定。
国家选拔了一大批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知识结构合理,有闯劲,敢打敢拼勇于担当的同志主政一方。
一切都是向好的,中华民族的崛起指日可待。自己退下来了,有这样的接班人,也可以真的放心安享晚年了。
赵锦成可没他这样的福气,差不多是同年,肖成汉可以安享晚年了,可赵锦成还得为锦成集团操心。
“肖书记,真羡慕您这样的生活。”
“这句话错的太多!我肖成汉不再是书记,这称呼错了。你是闲不住,并没有真正的羡慕我这样的生活。”
“十几年前你就享受过这样的日子了,最后你还不是折腾起来了?”
这话也对,赵锦成确实十几年前就退休了。
………………………………
第323章 人情不该是万能的
赵锦成真希望自己来找肖成汉是叙旧的,两个七十岁的老头,一起回忆往昔才是这年龄该做的事。可是,不成啊!
自己早年间在官面上也就跟肖成汉熟悉,跟其他的官员也就见面打个招呼,没有深交。再说,调离的调离了,退休的退休了。现在在官面上那就是两眼一抹黑。
自家的儿子能搭交上的只是些执行者,还够不着决策者那个层面。可车辆厂产权问题,最终还不是执行者能解决的。
“肖老,我现在是真想闲下来了。谁知道当初的一个念头居然折腾出这么大的摊子,儿女都还扛不起来,想闲也闲不下来呀!”
“说吧,是不是为锦成的外贸许可找我?”
肖成汉也是随意浏览过那些新的政策,知道国家允许民营企业从事外贸,当然,这需要资格许可。
锦成集团算得上武汉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贸易公司,倘若对民营企业审核认定外贸资格,他认为锦成集团具备这样的条件。
锦成作为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民营企业,他还是有感情的,不违背原则,适当递个话完全可以。
“外贸资格?这……”
“嗯?不是?难道这政策还没有公布?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操心?”
“可能是市里还没有出台具体方案和细则吧,公司没接到通知。肖老,这对锦成来说不算是最紧要的,毕竟锦成做了多年贸易,渠道和人脉都没说的,即便自己没有资格,跟其他公司合作也不是难事。”
“我来找您真不是为这事。”
“找我老头子聊天?”
“不是,肖老,您别……诶!是这样:锦成准备在车辆厂上马摩托车和助力自行车项目,但因为产权的事儿,需要计委和工业局的首肯。”
“项目倒是都没有异议,只是在产权上有分歧。锦成跟计委和工业局已经扯皮半年多了,一直谈不妥。”
车辆厂并不是支柱产业,也不是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
对于车辆厂肖成汉还是了解的,这是他在位时第一家试点承包制的国有企业,并且是在濒临倒闭时对外承包的。
承包制的经营方式的确使车辆厂焕发了生机,一跃成为武汉市的利税大户。
赵锦成父子先后在车辆厂的工作经历,也让他们在对待车辆厂职工上念些旧情,福利待遇也逐年升高,甚至在整个武汉都算冒尖的了。
肖成汉不是那种思想僵化的老顽固。从几十年前跟李锦时结交,到解放后启用冯锦飞,他从来就是个豁达的性子。
他认为有些产业是完全可以放给私人企业的,当然国家必须确保一些涉及国计民生行业的话语权。对于一点,他也曾向上面写过信……
至于车辆厂……恐怕是在某些人眼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