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钠都有点惊讶。
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毕业,分配部队后担任少尉很正常。
不过用少尉当车长,罗德西亚北部师还是有点奢侈。
这也是没办法,南部非洲连续三次大裁军,现在还能留在军中的都是精英,罗克和基钦钠面前的1123车组,除了布鲁斯之外还有两名军士长,只有炮手是上士。
“很好,继续你的任务——”罗克看一眼基钦钠,转身回到装甲指挥车上。
留下来没意义,帮不上忙不说还影响布鲁斯少尉的工作,不如趁早该干嘛干嘛去。
回到装甲指挥车上,基钦钠依然得意洋洋,从军数十载,基钦钠能成为元帅肯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些年基钦钠一直向写本书,把自己这些年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没想到在南部非洲成为现实。
这时候装甲指挥车继续前进,从一队步兵身边经过的时候,基钦钠注意到士兵装备的不同。
“那是什么?”基钦钠态度好,不懂就问。
“火箭筒,一种可以单兵发射的攻坚武器,就跟超级左轮差不多——”罗克看一眼,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实在是这些年,南部非洲军方列装的新武器实在是太多了,步兵方面罗克比较关注的是半自动步枪,对于火箭筒,罗克真没怎么关注过。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装甲武器,可以用来打坦克,也可以用来摧毁工事,和反坦克炮直射炮相比,火箭筒具有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等优势。
另一个时空的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的美国,因为外形和一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很相似,所以就叫“巴祖卡”。
南部非洲的火箭筒不叫“巴祖卡”,而是使用了另一个更赫赫有名的名字“铁拳”,这个也不用担心侵权,“铁拳”在另一个时空要等到1943年出现。
看基钦钠问起,罗克就对火箭筒多解释了几句。
然后基钦钠就一脸古怪:“南部非洲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坦克,现在你们又要研究针对坦克的反坦克武器——”
基钦钠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人家都是以子之矛攻彼之盾,南部非洲倒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各国都在加紧对坦克的研究,我们研究反坦克武器,也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罗克从不骄傲,南部非洲如果不努力,那么就会轻而易举丢掉先发优势。
在飞机和坦克上,南部非洲都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他各国还都是个人团队为主单打独斗的时候,罗克就已经开始集全国之力技术攻关,这才有了后来的领先优势。
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其实已经不是南部非洲的对手,罗克要注意的是美德苏,尤其是美国,别看美国现在连一个坦克工厂都没有,如果美国需要,那么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分分钟就能把整个美国变成一座巨大的兵营。
关键还是生产力,另一个时空的德国坦克也很厉害,但在面对苏联的T-34时,还是轻而易举被T-34凭借数量优势淹没。
这里没有贬低T-34的意思,T-34当然也是一辆战斗力非常出色的坦克,但如果德国有更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那么德国肯定能坚持更久。
南部非洲的“豹”式坦克,综合作战能力,大概就和二战初期苏联的T-34差不多。
对于罗克的解释,基钦钠只能摇头苦笑,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基钦钠熟悉的样子,基钦钠现在都还记得,世界大战爆发前,罗克向英国战争部推销坦克的时候,英国战争部拒绝的有多坚决。
让人尴尬的是,当初拒绝的时候有多坚决,后来真香的时候就有多羞耻,基钦钠万万没想到十年过去,回头再看居然小丑就是我。
“现在我们也在摸索对于装甲部队的正确使用方式,所以每年我们都会组织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进行联合对抗演习,有时候也会邀请南部非洲联盟部队参加——结果还是挺不错的,一个营的装甲部队,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没有装备反坦克武器的轻步兵,火箭筒就是为了弥补轻步兵反装甲火力的不足。”罗克还是有底线的,火箭筒这种大杀器,现在只装备南部非洲军队,概不外售。
别看南部非洲现在军队少,只要战争爆发,南部非洲随时能拉起上百万部队,虽然大部分军队肯定都是非洲裔士兵组成的“炮灰”部队,不过南部非洲的炮灰,也要发挥炮灰应有的作用,不是可以随意浪费的资源。
基钦钠不想说话,透过窗户看窗外的步兵,对于手枪的普及程度已经感到麻木。
南部非洲的步兵师,正常情况下一个师15000人装备大约2500支手枪。
实际上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军队的手枪普及程度几乎人手一支,不配发不要紧,士兵们就自己购买,反正价钱也没多贵,基本买得起。
然后新式的半自动步枪也引起了基钦钠的注意,在了解到新式半自动步枪也和李·恩菲尔德一样,口径同为7。7毫米之后,基钦钠稍稍放心了些。
南部非洲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标准和英国保持一致非常重要,这样在英军部队和南部非洲军队联合作战的时候,就能最大程度减轻后勤压力。
同时更深层次,保持同样的口径,也能部分反映南部非洲对英国政府的态度,如果南部非洲新式半自动步枪的口径不是7。7毫米,那英国政府就要注意了。
晚上参演部队来到预定位置设置临时驻地的时候,基钦钠对方便快捷的后勤餐车都已经见惯不怪,英国陆军还在点火堆煮咖啡的时候,南部非洲陆军已经用上了电咖啡壶,发电机就在营地一角,十几台发电机同时发电,整个营地顿时灯火辉煌。
坐在装甲指挥车带来的躺椅上,悠闲自得的喝着咖啡,旁边的录音机里传来悠扬的音乐,基钦钠有点郁闷,这和他印象中的战地一点都不一样。
第1458章 专业
基钦钠记忆中的战地是很辛苦的。
虽然英国贵族在作战时可以带着仆人,可以带十几箱行李,可以带自己的宠物,但是和正常的贵族生活相比,没有宫廷宴会,没有贵妇交际花,没有鹅肝鱼子酱的战地生活确实是有点艰苦。
基钦钠并不是个贪图享受的人,来到加丹加,基钦钠原本是想重新感受下军营的生活,重温那段铁马冰河的峥嵘岁月,没想到铁马冰河没找到,意外发现却不少,这让基钦钠也无所适从。
和英国陆军相比,罗德西亚北部师确实是更专业,更高效,这从临时营地的建设中不难发现。
和传统的临时营地不同,工兵部队的官兵从卡车上卸下来一些铁皮方桶,装上土之后在营地外围码起来,就成了最好的掩体。
这些铁皮方桶外还都有预制的卡槽,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几个方桶摞起来还可以当做瞭望塔用,工程兵开着挖掘机挖土的时候围着营地外围挖,铁皮桶装满的时候,营地外就有了一圈战壕,战壕外还要拉上挂了罐头盒的铁丝网,士兵可以依托着围墙和战壕构成立体防御体系,配合着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这个不知名的小山头就成了一个坚固堡垒。
工兵挖墙的时候,营地内的建设也在进行中。
基钦钠这时候才发现,罗德西亚北部师使用的很多装备都闻所未闻,帐篷肯定是见过的,不过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帐篷和英军部队使用的那种尖顶小帐篷不一样,卡其色的帐篷立起来就跟营房一样宽敞,上面居然还有窗户,一个帐篷住一个班都不觉得拥挤,士兵们只需要带一条毛毯一个睡袋,就能解决野外过夜的大部分问题。
方便快捷的移动餐车,半个小时就能做好一个连队需要的晚饭,不仅四个菜一个汤,主食都有两种,基钦钠刚刚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看着眼前的营地,基钦钠感慨万千,罗德西亚北部师表现出来的素质,让英军部队都望尘莫及。
至少在野外宿营这方面,罗德西亚北部师远远走在英军部队之前。
英军部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受限于野外露营的条件,不得不选择城镇作为宿营地,营房什么的都是随机征用当地的民宅,这就给执行任务带来巨大的不便。
如果英军部队也有罗德西亚北部师这种野外宿营的能力,那么英军部队就可以想走多远走多远,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
不过转头再看看营地停车场上的一千多辆汽车,基钦钠也只能是一声长叹。
别想了,想也买不起。
买得起也用不起。
一千多辆汽车装甲车坦克,跑一天油都要花多少钱的,也就不差油的南部非洲军队用得起。
让基钦钠赏心悦目的是,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好像都有强迫症一样,停车的时候排列的整整齐齐,连坦克炮管的高低角度都要完全一致,就跟拿尺子量出来的一样。
经过一天的行军,车辆就跟在泥坑里打了滚的萨摩耶一样让人心生嫌弃。
坦克手们不嫌弃,他们到了营地发动机还没凉就开始洗车,履带缝里的泥都要抠出来,完全没有战地伪装意识,洗的这么亮晶晶就跟刚出厂一样,上了战场就是最好的靶子。
当然这都是懒惰的借口,英军部队现在也装备了坦克和汽车,基钦钠就从来没有见过英军官兵这么爱惜装备。
这么一看,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全都长在基钦钠的审美上。
罗克没时间观察部队,正在行军帐篷里旁听总结会议。
这也是南部非洲部队的传统,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那厚厚一大本《陆军操典》就是这么总结出来的。
“今天一共有12辆坦克在行军过程中抛锚,后勤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看看到底是坦克自身问题,还是驾驶员操作不当,演习开始前所有参演车辆都刚刚进行过维护保养,为什么还会发生这些问题?”唐璜负责主持会议,基钦钠眼中接近完美的罗德西亚北部师,在唐璜看来还不够好,问题到处都是。
“这个故障率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是为了考验部队的作战能力,才设置这样的演习环节,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火车把装甲部队运送到预定作战位置——”杨素对部队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坦克的零部件也是有寿命的,尤其是发动机,战场那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动不动就是地板油,急启急停都是家常便饭,一台坦克发动机,寿命只有大约300小时就要更换。
不是报废啊,只是更换,换下来的发动机修一下,更换些磨损严重的零部件,还可以放到渔船上继续用,一定会榨干所有剩余价值。
所以演习这种事,真不是随随便便想搞就搞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发动机一响也同样是黄金万两,一场演习下来花费上百万很正常。
南部非洲军队,现在也有成为地主家傻儿子的潜质,要不是《步兵操典》严格规定,野外露营的时候,用来警戒的照明弹就能不间断的打一夜,仅此一项一夜下来就是好几千。
“坦克手的素质还要提升,要加强对坦克手的培训,维护保养也不能全部依赖后勤部门。”唐璜直接提要求,先进的武器装备对官兵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坦克手的综合素质就算达不到工程师,退伍之后找个和汽车相关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
“还要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演习这还没有正式开始呢,就有两名士兵受伤,类似事件一定要坚决杜绝——”杨素和唐璜一唱一和,上千台车辆一起出动,五千多人的部队,受伤也是家常便饭。
安全意识这方面,南部非洲做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没有发生过误击友军之类的事件。
这方面大英帝国也是奇葩,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时候,掩护登陆的军舰,就曾把炮弹打到刚刚登陆的澳新军团头上。
这其实也不能怪军舰,澳新军团是在错误的地点登陆,然后才遭到友军炮击。
然后也不能怪澳新军团,运输船把登陆部队送错了位置,澳新军团只能硬着头皮登陆。
也不能怪运输船,参谋部提供的错误地图,运输船也跑错了位置。
这么一看也不能怪参谋部,要怪只能怪军情局无能,连地图都能画错——
哦,也不能怪军情局,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发生的时候,军情局还没成立呢,达达尼尔海峡的地图,搞不好是基钦钠画的。
基钦钠?
好像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基钦钠绘制地图,那都是1874年的事了,当时基钦钠才刚刚参军。
就算地图是基钦钠画的,难道这几十年间,英国战争部就没有更新过达达尼尔海峡的地图?
破案了,还是战争部的锅。
有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前车之鉴,南部非洲国防部对于地图还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