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吧,如果你坚持的话——”罗克不反对,美国人既然觉得自己头铁那就去试试,反正南部非洲肯定不是输家。
南部非洲已经跟意大利人秘密接触了很长时间,只是条件分歧太大,才没有谈出结果。
南部非洲要求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意大利人的要求和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不接受任何条件,而且战后意大利作为胜利国,要享受胜利国拥有的所有权力。
这纯属痴心妄想,上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和法国自身实力不济,所以才给了意大利偷鸡的机会。
现在意大利还想故技重施,那得看南部非洲是不是同意。
如果意大利人这一次还能得手,那么就坏了,以后再有战争,国家可以随便站队,反正随时可以跳反,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英国国内那么多的流亡政府,其实目的跟意大利一样,都等着战后抢夺胜利果实呢,想得美。
等战争结束后,除了法国之外,其他成立流亡政府的国家,大概率无法抢到足够的胜利果实,必须为战争期间的行为付出代价。
法国现在已经付出了代价,戴高乐如果不让出法属印度支那,也不会得到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全力支持。
伏尔加格勒战役结束后,意大利人的要求依然没变,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耐心正在快速减少。
莫斯科战役结束的时候,意大利人判断失误还可以理解,毕竟当时德军还掌握着俄罗斯战场的主导权。
伏尔加格勒战役结束后,意大利人还执迷不悟,那就属于严重判断失误。
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同时,比勒陀利亚,南部非洲和意大利的接触还在进行中。
托尼·皮奥拉最近很难受,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给他的待遇正在降低,而且要求托尼·皮奥拉配合南部非洲相关部门的工作,否则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就按照一般俘虏的标准对待托尼·皮奥拉。
所谓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也不是好吃好喝供着,什么都不用做。
意大利王国为军队提供后勤补给,是希望军队为国家作战,要卖命的。
欧洲之所以形成这种传统,是因为贵族在战争中被俘虏,要缴纳和身份相符的赎身费,所以才有这种传统。
不掏钱赎身的都被吊死了。
向南部非洲军队投降的轴心国战俘,必须接受战俘营的工作安排,才能享受到正常的俘虏待遇,否则就等着饿死吧,战俘营可不是慈善机构。
普通轴心国战俘,必须工作才能换取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
托尼·皮奥拉这些高级军官,则是必须配合南部非洲宣传机构进行宣传,否则一样等着饿死吧。
“我是代表意大利王国在和你们谈判,难道不应该享受到外交人员的待遇吗?”托尼·皮奥拉很不满,他最近的晚餐连葡萄酒都没有了,这分明是故意怠慢。
来到比勒陀利亚这么长时间,托尼·皮奥拉对南部非洲人的生活水平也终于有了深刻的了解。
托尼·皮奥拉在比勒陀利亚不仅仅参观博物馆,也会走入南部非洲普通家庭,了解南部非洲人的生活水平。
农场就不用说了。
南部非洲的农场主个个都是隐形富豪,用托尼·皮奥拉的话说,意大利乡村的那些普通贵族家庭,生活水准都不如南部非洲的普通农场主。
城市家庭的条件比农场主们差一些,主要反映在居住面积上。
不过城市家庭有着更便捷的生活服务,各有优劣。
即便最贫困的南部非洲家庭,生活水准也大约相当于意大利的中等水平,至少男主人在吃晚饭的时候,佐餐酒还是能喝得起的。
“皮奥拉将军,我首先纠正你一点,我们之间并不是谈判,只是在就意大利退出战争的可能性进行友好交流,而且你也不是外交人员,你是我们的俘虏——”翻译维塔利没有好脸色,托尼·皮奥拉明显是心里没个数。
托尼·皮奥拉刚来到比勒陀利亚的时候,出面接待托尼·皮奥拉的是南部非洲外交次长,对托尼·皮奥拉很重视。
次长的工作也是很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负责跟托尼·皮奥拉沟通的换成秘书,而且是从一等换到三等,现在这个工作主要是由维塔利负责。
谈又谈不出结果,一味狮子大开口,只想获取利益不想付出代价,再多的耐心也会彻底耗光。
“呵,维塔利先生,难道你们认为,意大利王国已经无足轻重,不足以让你们付出巨大代价了吗?看看意大利军队在伏尔加格勒的表现吧,意大利绝对有资格成为胜利国之一。”托尼·皮奥拉趾高气昂,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并不限制托尼·皮奥拉获得消息的渠道,托尼·皮奥拉可以轻松买到各种报刊杂志,他的房间里甚至还有收音机和电视,以及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
南部非洲的电器行业,这些年发展迅速,尤其家用电器,在南部非洲经济领域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世界大战爆发前,广播才刚刚普及,电视还是新鲜事物,固定播出电视节目的频道都没几个,节目的种类也很少。
现在南部非洲已经有了近百家电视态,比勒陀利亚光是拥有1000个以上用户的电视台就有4个,再把电影搬到电视上之后,连续剧成为电视的新宠,电视购物也开始出现,百花齐放。
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对舆论的控制,也不利于电视台的成长。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对电视台进行整合,未来南部非洲可能只会留下实力最强的几个频道,规模最大的肯定要控制在联邦政府手中。
“得了吧将军阁下,在北非,可是刚刚有25万意大利军人放下武器,意大利国内现在还有25万军队吗?”维塔利是意大利裔,对意大利却没有太多感情。
在南部非洲强调族裔没意义,人口最多的华裔,和曾经宗主国的英裔也不是天龙人,犯罪的话一样受惩罚,不会发生同样罪行,华裔判三个月,德裔判三年这种情况。
维塔利二十年前就随家人移民南部非洲,当时年龄太小,对意大利没有任何记忆,没感情很正常。
意大利现在的情况也很糟糕。
二战正式爆发前,意大利就频频出手,在西班牙内战和北非到处煽风点火。
西班牙内战高峰期,意大利有超过20万军队参与,占据弗朗哥叛军总数的大约三分之一。
入侵阿比西尼亚帝国,胖光头派出了50万人,这批人全部折损在阿比西尼亚和北非。
现在意大利国内,算上今年刚刚征招的新兵,数量大概在30万人左右,要不然胖光头也不至于在北非战役最关键的时候无兵可派。
美国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才跃跃欲试要在西西里岛登陆,真就吃柿子捡软的捏。
“胡说,意大利有4500万人口,我们随时可以征招数以千万计的军队。”托尼·皮奥拉这话说得自己都心虚。
第2290章 都在努力自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意大利人口4500万。
参考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可以动员的兵力大概在600万左右。
别惊讶,就是能动员这么多,任何国家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战争潜力都是极其恐怖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战前人口约3。55亿,动员兵力为4257。8万。
同盟国战前人口共1。4亿,动员兵力共计2285万。
俄德战争爆发时,俄罗斯人口1。9亿,最终动员兵力2700万。
德国在二战前总人口大约8000万,动员兵力大约1700万。
参考德国的动员力度,意大利可以动员的兵力接近1000万。
所以理论上来说,托尼·皮奥拉说的也没错。
但是在实际中,托尼·皮奥拉就是把牛皮吹上天。
另一个时空,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总兵力一共200万。
这200万包括意大利派到北非的60万人,以及派到阿比西尼亚的50万人。
英国现在已经动员了500人加入军队,这个数据包括英国从殖民地和海外领征招的仆从军。
南部非洲现在已经征召了大约550万人,其中包括南部非洲联盟国家部队。
美国现在征召了650万人,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
所以说技术,说资源都没说到点子上,盟军能赢得胜利,靠的就是人多。
意大利要是穷兵黩武,确实能征一千万人,不过征完之后意大利人估计要造反,意大利人就是这么爱好和平。
托尼·皮奥拉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就是在忽悠维塔利,能吓住最好,吓不住再说。
维塔利无所谓,他只是执行者,没权利做出决定,有权利做决定的人在卡萨布兰卡。
其实托尼·皮奥拉自己也知道,他现在情况不妙。
阿尼姆和梅赛先后投降,这俩的重要性比托尼·皮奥拉高很多。
尤其是梅赛,伏尔加格勒战役结束后,梅赛已经成为意大利的英雄,在意大利国内的影响力大增,要不然胖光头也不至于匆忙把梅赛派到北非。
梅赛和阿尼姆现在已经被送往卡萨布兰卡,他们也必须和盟军合作,才能获得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罗斯福抵达卡萨布兰卡的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的第一个成果是英、美、南一致决定,要加大对俄罗斯的援助力度,帮助俄罗斯尽快击败德国,彻底扭转战争局面。
这个要求是莫洛托夫提出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和德国空军在北高加索地区展开激烈空战,双方都伤亡惨重,俄罗斯亟需空中援助。
俄罗斯现在缺少的不仅是先进战机,而且还严重缺少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刚刚从航空学校毕业的新手飞行员,在空中遭遇德军的王牌飞行员,结果通常很糟糕。
德国的埃里希·哈特曼,就是在这一时期涌现的。
今年才21岁的埃里希·哈特曼,去年10月第一次参加空战,11月拿到第一个战果,现在已经成为王牌飞行员,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王牌飞行员之一。
另一个时空,埃里希·哈特曼一共击落了352架飞机,创造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世界纪录。
莫洛托夫希望得到更多战斗机援助的同时,也希望南部非洲和美国能派出飞行员前往俄罗斯直接参战,尤其是南部非洲,拥有的飞行员数量全世界第一。
一直以来,南部非洲都很重视对飞行员的培养,飞机刚出现不久,南部非洲就出现了很多飞行俱乐部,这些飞行俱乐部得到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时南部非洲的飞机限制出口,很多军方淘汰的战斗机被折价卖给飞行俱乐部,南部非洲军方的很多优秀飞行员,就是飞行俱乐部培养出来的。
南部非洲的飞行员雇佣兵也历史悠久,早在意土战争期间,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就分别前往南部非洲招募飞行员雇佣兵,以至于北非战场上一度出现南部非洲飞行员分别驾驶着意大利飞机和奥斯曼帝国飞机作战的奇观。
不得对跳伞的飞行员射击这个规则,最初就是在北非形成的。
毕竟参战双方的很多飞行员都是南部非洲人,虽然雇佣兵们都有战死的觉悟,但可以避免的伤亡还是要尽量减少。
罗克部分同意莫洛托夫的要求,可以援助给俄罗斯更多的战斗机,但是不同意派出飞行员前往俄罗斯战场作战。
不是罗克不关心俄罗斯,而是罗克不喜欢俄罗斯人赢得胜利的方式。
南部非洲一向是能用武器装备优势赢得的胜利,从来不用人命去堆。
俄罗斯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让罗克无法接受,对待敌人就像秋风所落叶一样无情也就算了,对待自己人也冷酷无情就让罗克实在无法接受。
不知道大胡子看到战报上一行行冰冷的数字是什么心情。
罗克的心情很难过。
如果俄罗斯是实力不济,真的打不过德国人也就认了,换成南部非洲也会战斗到底,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赢得最后胜利。
俄罗斯原本是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偏偏把仗打成这样,罗克担心南部非洲飞行员到了俄罗斯,也会被大胡子当成耗材使用,所以援助装备可以,人就算了。
巧合的是,罗斯福的决定和罗克差不多,也是同意援助武器装备,不同意派飞行员直接参战。
相对来说,莫洛托夫对美国装备的热情,比南部非洲装备少很多。
美国人援助俄罗斯,其实也夹杂了很多私货,《租借法案》名义上是援助,其实每一粒子弹都是要付钱的,而且还得加上利息。
甚至美国人还以次充好,租借给俄罗斯的战斗机都是比较落后的型号,换句话说就是清库存。
美国援助俄罗斯的战斗机大多是P-36、P-40这些老旧型号,根本无法抗衡德国的BF-109,俄罗斯人迫于无奈才不得不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