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8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克也只是说说而已,放任俄罗斯人突破黑海,南部非洲的利益同样会受到影响。
  “总统先生连续两天和俄罗斯人共进晚餐——”西德尼·米尔纳对罗斯福的信任也有限。
  罗克不知道罗斯福和大胡子谈了什么,转天的会议上,罗斯福的态度悄然发生改变。
  “俄罗斯为了赢得胜利付出巨大代价,有资格要求获得公平对待。”罗斯福的态度不再反对,这不是个好信号。
  这也可以理解。
  美国在地中海针插不进,干脆就把俄罗斯放出来,把水彻底搅浑,那说不定就会有机会出现。
  “那么奥斯曼的利益谁来保证?”罗克不反对给俄罗斯补偿,但是不能建立在影响其他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除非是在波兰问题上,罗克可以给俄罗斯一些让步。
  在近东和远东方向,罗克绝对不会让步,这些地区都关系到南部非洲的核心利益。
  南部非洲现在也有确认核心利益的资格了。
  “奥斯曼对于胜利的贡献,有俄罗斯哪怕万分之一大吗?”大胡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跟罗克不一样。
  奥斯曼对于胜利的贡献确实没有俄罗斯大。
  但是要说连万分之一都不到,那也不太可能,至少奥斯曼共和国吸引了轴心国一部分兵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大胡子也应该对奥斯曼共和国心存感激。
  奥斯曼人肯定想不到,俄罗斯人感激他们的方式,是从他们手中将黑海出海口夺走。
  这跟美国设立感恩节,感谢印第安人的收留,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同盟国的成员,享受的权力应该是同样的。”罗克坚持。
  “哈,让奥斯曼这样的国家,享有和俄罗斯同样的权力,这本身就是笑话。”大胡子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另一个时空罗克每次看到波罗的海三国那样的国家,跳出来向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张牙舞爪,就感觉好笑。
  可这就是现实。
  “如果我们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不再好笑。”温斯顿跟罗克立场一致。
  “好吧,你们可以不同意,但是我会用俄罗斯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大胡子凶相毕露。
  当天晚上,罗克接到消息,一支正在向德国推进的俄罗斯装甲部队突然调转方向,向巴尔干半岛移动。
  这个情况马上就引起了亚瑟的注意,亚瑟率领的第五集团军也在和德军作战,第五集团军的战线,已经和俄罗斯军队的战线连接到一起。
  “俄罗斯人正在铤而走险,事情正在向最糟糕的情况发展,如果有冲突发生,我们是否要向俄罗斯人让步?”罗克主动找温斯顿,这锅不能让罗克一个人背。
  “当然不能,我们应该给俄罗斯人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俄罗斯人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温斯顿表情阴沉,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和罗克都身处险地。
  一旦有冲突爆发,罗克和温斯顿搞不好还真有危险。
  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大胡子就算再膨胀,也不会对罗克和温斯顿动手,那样肯定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大胡子现在就是赌罗克和温斯顿不敢动手,那样的话,俄罗斯人就将顺理成章接管黑海出海口。
  “不不不,情况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匆匆赶来的罗斯福心神不宁,他也是被大胡子打了个措手不及。
  都知道大胡子野心膨胀。
  可万万没想到膨胀到这种程度。
  “俄罗斯已经脱离战场,向自己的盟友发起进攻,这难道还不够严重吗?”温斯顿火上浇油,罗克这才发现找温斯顿是个错误,这家伙巴不得南部非洲跟俄罗斯打起来。
  就算不打起来,矛盾进一步激化,对于大英帝国也是有利的。
  “第五集团军派出了一个装甲师,对俄罗斯军队进行拦截。”罗克就算再不想,这时候也不能退让。
  奥斯曼共和国的成立是南部非洲一手促成的,如果南部非洲不能保证奥斯曼共和国的安全,那罗克也别提什么规则制定权了,不如老老实实退回南部非洲种地。
  “没错,就是要这样做!”温斯顿为罗克鼓掌,满脸喜色的样子,怎么看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洛克,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罗斯福激动地差点从轮椅上跳起来。
  “别太担心,那是个奥斯曼人的装甲师。”罗克有分寸,只要不是南部非洲军队跟俄罗斯军队直接对抗,这事就没到直接撕破脸的程度。
  更何况亚瑟的命令也只是拦截,并不是狙击。
  罗斯福这口气并没有松下来。
  亚瑟更紧张。
  俄罗斯现在可是真的有千万大军,上万辆坦克,上万架飞机,以及数以十万记的火炮——
  现在俄罗斯军队的实力和规模,已经超过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的德军,而且俄罗斯人的坦克和飞机还都是最先进的,即便面对南部非洲军队也不存在代差。
  这让亚瑟压力巨大,亚瑟还从来没有面对过这种局面。
  说起来有点让人难以启齿,世界大战打了这么长时间,南部非洲军队还没有面对过势均力敌的敌人,大多数情况下,南部非洲军队都可以凭借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空中优势,对敌人形成全方位碾压,所以仗才打的这么顺。
  东亚就不用说了,就算日本的零式,在南部非洲空军面前也从来没有获得过优势,称霸一时的联合舰队更是在战争爆发初期就损失惨重,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或者说是没有起到日本人期待中的作用。
  欧洲这边其实也一样。
  德军真正的精锐都在俄罗斯,南部非洲不管在北非还是在法国,面对的都是德军二线部队,或者根本就是装备和战斗意志更差的仆从军,南部非洲军队可以轻松获胜。
  俄罗斯军队和南部非洲之前遭遇过的敌人都不一样。
  经历了俄罗斯战场洗礼的俄罗斯军队凤凰涅槃,早就不是战争初期那支空有勇气,经验和装备都严重不足的童子军了。
  没错,就是童子军。
  参考俄罗斯军队在俄芬战争中的表现,就跟童子军一样稚嫩。
  现在俄罗斯军队是一支真正的钢铁雄狮,经验和勇气达到顶峰,俄罗斯士兵驾驶的坦克也不再是老旧的T26,而是装备了122毫米坦克炮的IS-2,122毫米也是全世界口径最大的坦克炮,威力无与伦比。
  IS-2的战斗全重超过46吨,它装备的122毫米坦克炮是从122毫米舰炮演变而成的,这款火炮的性能非常优秀,俄罗斯人在火炮这方面天赋异禀,跟德国人有一拼。
  其他方面就差了点。
  和德国的“虎王”一样,IS-2在灵活性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
  “虎王”使用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700马力,俄罗斯人受限于发动机技术不足,只能为IS-2安装了一台最大功率500马力的发动机,这就导致IS-2的最快速度只能达到37公里每小时。
  重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南部非洲“狮”式坦克的最快公路速度可以达到70公里。
  这也充分证明南部非洲在发动机技术方面的优势。
  正在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前进的这个俄罗斯装甲师,配备的坦克是IS-2和T34/85,这两款坦克现在都是俄军主战坦克。
  “给俄罗斯人发电报,警告他们不要进入我军防区,如果由此引发误会,那么一切后果都将由他们自己承担。”奉命拦截的奥斯曼第3师师长陈岩虎态度强硬,这支部队的所有高级军官都是南部非洲人,常年的战乱导致奥斯曼共和国缺乏有经验的装甲兵指挥官。
  一战结束这二十年,小亚细亚半岛战争不断,人都快死光了,军队根本就没有体系可言。
  奥斯曼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经验最丰富的奥斯曼指挥官,也没有指挥过一千人以上的经验,装甲兵则是根本就没有这个编制,连坦克手都是这几个月突击培训的。
  坦克手可以突击培训,指挥官没有数年时间的系统培训根本无法胜任,所以只能从南部非洲“雇佣”指挥官。
  “俄罗斯人疯了吗?他们要干什么?”参谋长萨罗梅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几个小时之前,奥斯曼军队和俄罗斯军队还是盟友呢,现在却可能兵戎相见,这家伙性格都这么火爆的么。
  “我估计俄罗斯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陈岩虎居然有点兴奋,终于有了可堪一战的对手。
  轴心国在奥斯曼共和国这边派的全部都是仆从军部队。
  仆从军打顺风仗可以,打逆风仗一盘散沙,德国眼看就要输掉战争,仆从军无心恋战,第五集团军参战后,一路势如破竹,连一个能让人兴奋起来的对手都没有。
  跟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些仆从军相比,俄罗斯军队才是真正的对手,值得认真起来。
  陈岩虎猜的没错,他对面的近卫第78坦克师师长伊格纳舍维奇也是一头雾水。
  伊格纳舍维奇接到的命令很简单,自接到命令即日起,率部前往博斯普鲁斯海峡接收防务,既没说从谁手里交接,也没说在遇到问题之后怎么处理。
  “我们要得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了吗?”伊格纳舍维奇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所有俄罗斯人几百年来的愿望即将实现。
  上一次世界大战,是俄罗斯人最接近梦想的时刻,如果俄罗斯人坚持到最后,那么说不定就能一举拿下黑海出海口。
  可惜俄罗斯中途退出战争,别说瓜分战后胜利果实,为了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当时的俄罗斯领导人,甚至愿意主动放弃一部分沙俄时期吞并的领土,可即便如此,还是没能阻止后来的干涉战争。
  干涉战争结束后,俄罗斯认清现实,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黑海出海口也成了可望不可即的天堑。
  “我觉得这个命令有问题,奥斯曼人会将国土中精华地带割让给我们吗?”伊格纳舍维奇的参谋长安德烈内心充满怀疑,黑海出海口对于奥斯曼共和国来说,重要程度相当于中部三州之于南部非洲。
  很难想象南部非洲会把尼亚萨兰、罗德西亚、和德兰士瓦割让给其他国家。
  所以奥斯曼共和国也不会送出加里波第半岛的。


第2430章 别逼我扔原子弹
  奥斯曼共和国的精华地带就在黑海出海口那一线,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在这,没了这一片,奥斯曼人只能跑到小亚西亚半岛当野人。
  所以安德烈的怀疑是有理由的,奥斯曼共和国绝对不可能把黑海出海口割让给俄罗斯。
  这样一来,圣彼得堡的命令就很游戏。
  接收——
  怎么接收?
  在接到命令的时候,近卫第78坦克师已经攻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在共产国际领导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有力配合苏军进攻,形势一片大好。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也是个悲剧,他出生在一个手工业者家庭,12岁就进入工厂工作,1913年当选国会议员,随后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人。
  另一个时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领导保加利亚人推翻鲍里斯三世的封建统治,成立祖国阵线政府,加入俄罗斯阵营。
  季米特洛夫是个有理想的人,他希望在巴尔干半岛成立巴尔干联邦,彻底摆脱大国控制,随后在1949年病死于俄罗斯。
  诡异的是,季米特洛夫死后,一向对遗体保存技术进行严密封锁的俄罗斯,三天之内就建好了季米特洛夫的陵墓,遗体的所有防腐工作也全部是由俄罗斯人完成的,保加利亚人根本没有接近季米特洛夫遗体的机会。
  此后在1990年东欧剧变期间,季米特洛夫的遗体被火化。
  近卫第78坦克师接到命令之后,随即脱离战场向博斯普鲁斯海峡挺近。
  庞大而又沉重的IS-2速度缓慢,成为部队前进的累赘,也给了亚瑟调动部队的机会,当近卫第78坦克师抵达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共和国边境的时候,奥斯曼第三师已经提前抵达。
  “请他们让开道路,我们要前往博斯普鲁斯海峡执行命令。”伊格纳舍维奇不想和奥斯曼军队发生冲突,奥斯曼第三师装备的坦克虽然是外贸缩水版,其他重武器配备齐全,战斗力并不弱。
  坦克的使用受环境限制极大,库尔斯克那种平原地区,非常适合坦克大兵团作战,巴尔干半岛的地形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坦克在这种环境下受到极大限制,沉重的IS-2甚至因为道路桥梁受限,根本没有随部队行动,T34坦克对于奥斯曼军队来说并不是束手无策。
  战斗全重只有30吨的T34,防御力还没有到变态的程度,88毫米坦克炮和高射炮在近距离可以轻松撕开T34的装甲。
  “前面以前是国际联盟部队的防区,世界大战爆发后,这里只爆发过一两次营级战斗,你看那边的火炮阵地,我敢保证,那些阵地自从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