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领导说的不错,这些产品确实不是南湾汽车制造的,因为那个时候南湾汽车还不存在。我是八五里离开洼后机械厂才创立南湾汽车的。”
  “万峰同志,我问一下,这个洼后机械厂和南湾汽车与你是什么关系?”卢长宁插了一句。
  “严格的说,洼后机械厂也是在我的建议下创立的,那些产品都是我设计的。”
  万峰这句话一说出来,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万峰同志,那个时候你多大?”终于有人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建洼后机械厂的时候我十五岁,创立南湾汽车的时候我十八岁。”
  “十五岁你就用手扶拖拉机改出了四轮子?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如果有人不信还好事儿的话可以到我们那个小村子去打听,随便叫起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证明。”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吸气的声音。
  “人才呀!”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我从来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天才这种说法,但是现在我觉得我这个观点得改一改了。”
  对这些惊讶的话万峰表情淡然。
  心里对这些人有些鄙视,连天才都没见过。
  天才他可是见得多了,南湾集团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天才,比如顾红忠,文光华和依梦,甚至许美琳都是。
  不过这些人里真正耀眼的是顾红忠,一个仅仅中学还不知道毕没毕业的人,现在干着大学生都干不出来的东西,而且还干成功了好几样。
  这才是真正的天才。
  同样文光华和依梦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文化并不高,虽然将来达到的高度也不会太高,但以他们的学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够惊世骇俗了。
  与他们相比,万峰不觉得自己是天才,自己怎么回事儿自己还不知道吗。


第2000章 关于造车的故事
  万峰的故事吸引住了这些机械工业部门的上位者们,他们对万峰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好奇。
  “那个摩托车也是你研究出来的?”卢长宁耐心地问。
  “这个不是,这个是我们集团研究出来的,当时我们用一台嘉陵50做参照物,先是生产出了将威50摩托,然后才发展出将威70摩托的。”
  这个万峰就尽量少说自己了,不能让自己显得太妖孽,否则有些事情最后圆不回去。
  将威70摩托现在虽然还在生产但已经不是洼后机械厂的支柱产品了,摩托车市场的变化它们已经跟不上潮流了,不过有铲车接过了摩托车的大旗成为了洼后机械厂的支柱产业。
  洼后机械厂的铲车销路还不错,一年都能买个千八台的。
  因为自己的企业不生产产生,因此对于洼后的铲车生产南湾集团还是鼎力支持的。
  它们一些从苏系卡车上关于发动机和液压系统的技术很多都应用在了铲车上,这让洼后机械厂生产的系列铲车在技术上一点不逊色于行业老大柳工。
  虽然将威70摩托车还在生产,但一年的产量也就两三万辆,凭着比较低廉的售价支撑着。
  万峰曾经问过栾长远,如果洼后还有生产摩托的心思,他可以把AX100转一条线过去。
  AX100还能卖个五年左右。
  栾长远没敢做主,正在和洼后小队的人研究。
  卢长宁点头:“是这么回事呀,你继续说。”
  “八四年左右我回龙江念书,等毕业后全家搬迁到北辽的时候就创立了南湾厂,一开始我们是生产一种四不像车,也是一种农用车。在八五年我到常春的时候意外地得知常春有一个企业进口了一套AX100摩托车的流水线和产品图纸要转让,我就改变了主意,借钱把这条流水线买下了,等南湾厂建立后我们就开始鼓捣生产AX100摩托车,好像是八七年上市的。”
  与会者有人点头,他们当中有人对八七年出现在市场上的AX100,摩托记忆犹新。
  “在八六到八八年间,我在黑禾和苏联人搞以货易货交易,苏联当时社会很混乱物资供应很匮乏,我就用以货易货的手段从苏联手里换回了很多卡车方面的资料实车和图纸什么的,这些换回来的东西对我们后期制造卡车助力不少。我们造摩托车的时候就计划将来要进入卡车市场,因此那几年我们把这些苏联卡车进行了系统的拆解分析改良优化,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可以这么说,南湾汽车生产的小翻斗和两款卡车都是脱胎于苏联的卡玛斯和玛斯等车型。”
  “你们生产的两款卡车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人又提问了。
  虽然九四年的时候知识产权只是一个词语而已,但是拥有这玩意对一个企业的逼格还是有提升的。
  “南湾汽车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卡车有自己的自主产权,我们拥有各种卡车专利两千一百多项,涵盖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和其它辅助设备。”
  在座的很多人互相交换眼神。
  这个南湾汽车给让他们感到特别的新奇和惊讶。
  “说下去。”
  “好像是九二年的时候,不好意思,年限上我记得可能有些混乱,真是记得不是太确切。”
  “没问题,你只要说事儿就行。”
  “我们厂有个工人就对我说,能不能用480的柴油发动机造一款能拉货的像轿车一样的车,于是,我们就自己设计造出了那款破卡。”
  “然后以这款皮卡为契机你们就准备进入轿车领域?”
  万峰摇头:“那时还没有,产生生产轿车想法是九一年还是九二年的事情,我记得不太清楚,就是日本股市坍塌那一年。我在香港有个贸易伙伴巨创集团。巨创集团是搞房地产的,我有几个朋友在深镇搞这玩意儿,巨创集团的前身在七八十年代是搞贸易的,后期转行主要做房地产。巨创集团总裁有一个女儿在英国留学毕业后就接下来巨创集团原来的贸易公司,和我有些业务上的往来,她有一个日本好友叫浅田和子。有一次我到香港去谈贸易,碰巧这个浅田和子就在香港,我们属于无意中碰面,在闲谈中得知这个浅田和子的父亲是日本一个微型车企业叫恒必达株式会社的设计总工程师。”
  恒必达这个名字对与会者非常的陌生,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
  “浅田和子说这家恒必达已经破产,他的父亲已经失业正失业在家,我一听感觉这是个机会,就通过巨创贸易把这个破产的恒必达全部的设备流水线图纸包括它拥有的专利买来了。”
  这句话就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了,想不到这家民企竟然拥有了日本技术,不是一方面而是全套甚至还包括对方的专利。
  怪不得它们敢造轿车。
  卢长宁两眼放光:“你把它们企业的一切都买来了?”
  “就是厂房拿不走,否则连厂房我都打算买回来。”
  “万峰同志,介绍一下这个恒必达,这个名字我们还真没听说过。”
  万峰现在就像一个教授在课堂上给学生解惑,或者是一个说书着,在给一帮人讲故事。
  “日本除了有诸如丰田、本田、尼桑、三菱这些有名的车企外,还有上百家不怎么出名或者根本不出名的中小车企,恒必达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它们在日本专做排量1。0以下的微型车。”
  “它们都做过什么车?”
  这些人对日本热衷于做小车都有一些了解。
  “一共有三样车,一款1。0排量的微面,就是我们南湾汽车现在生产的幸福之光的原型车。还有一款0。6和0。8排量的两款微轿,我们现在申请的微轿就是基于其中一款0。8微轿改良的。”
  “这么说你们现在申请的微轿是日本技术?”
  “也不全是日本技术,里面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企业做什么东西从来不会原样照搬,都会在分析拆解后推出更优良的方案。”
  卢长宁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陷入了深思之中。


第2001章 等消息
  卢长宁出身于一汽,后期在筹备二汽的时候到二汽当党高官,他到机械工业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可以说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套路他都非常的了解。
  可是他在万峰叙述的故事儿里却听到了不一样的路数。
  这个青年似乎对汽车工业有一种超常的敏捷,他能在别人还在愚钝的时候就发现机遇,然后大刀阔斧地把握机会。
  非常富有冒险精神。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竟然给万峰平淡语气叙述的故事吸引了,他非常的想到南湾汽车去看看,这个青年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既然能改良和优化说明你们已经充分吸收了日本车的技术了?”
  “哪有那么简单,恒必达只是日本一个不太入流的小型车企,从建到现在二十年间一共也才做出过十几款车型,它们的技术代表不了日本最高的技术,仅仅比我们强一些有限。”
  这也行呀!起码是正宗的日本技术。
  九十年代,日本轿车在华国有着很高的地位。
  “说说将来你们企业有什么打算。”
  万峰想了一下:“这款微轿在试验的时候,我们企业里的日本技师已经在设计一款1。3L的三厢小轿车。”
  卢长宁惊讶了:“你们还有日本技师?没听说你们是合资企业呀?”
  “是我从日本雇来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浅田和子她父亲和他的团队,他们在日本股市崩塌的时候亏进了所有的积蓄,就被我全部雇来了,算是我的雇员。”
  “那这个日本团队有多少人?”
  “正经的技术人员有四十人,包括家属上百人。”
  卢长宁倒抽一口凉气,这个青年的魄力还不是一般的大,竟然从日本雇佣了四十多人的团队。
  “这些日本人不但在这里造车,还负责给咱们培养自己的造车人才,这两年他们培养出的人才划拉到一起,有四五百人,其中的高端人才有一百多。”
  这个消息不但卢长宁高兴,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有种振奋的感觉。
  华国在轿车方面的人才太稀缺了,比大熊猫都珍贵。
  在轿车方面,全华国的车企划拉到一起,敢称为高端的人才也没多少人,想不到一个民企竟然有上百的高端人才。
  “了不起!真的了不起,我对你们的企业充满了兴趣,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如果各位领导有时间的话,我真诚地欢迎您们到南湾汽车去看看。我的话也讲的差不多了,这就是南湾汽车的造车经历,不是我夸口,我觉得我们能为华国汽车行业追上欧美出一把力,我希望部里能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有报效国家的机会,我的话说完了。”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这比刚才万峰开讲时稀稀拉拉的掌声热烈了不少。
  “大家有什么意见再发表一下?”卢长宁环顾左右,最后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个头发已经有很多花白的老人身上。
  “常老,你在汽车领域是真正的前辈了,您老发表一下意见呗。”
  卢长宁的话音未落,掌声就响了起来。
  “既然大家情绪这么高,那我也说两句。”
  被叫常老的人开腔了。
  “从刚才这位小同志平淡的语气里,我听出了南湾汽车的一腔雄心和壮志,而且他们还有技术有魄力,说不定还真能在轿车领域干出点什么,我支持他们进入轿车领域。而且他们本身还有国家的轿车目录,我们更没有理由阻拦了。”
  “还有谁要发言吗?”
  “请问这位万厂长,我想问一下,你们现在申请的这款要生产的微轿取得测试合格证了没有?”提这个问题的是第一个发言的那个是司长还是处长的。
  这个问题让万峰愣了一下,我们报告都打上来这个干部竟然没看到这款轿车的各种测试合格证书吗?
  “我们的这款微轿样车下线后经过了近两年的测试,不论的热带雨林气候还是沙漠戈壁环境还有冰天雪地里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做了最严格的试验,还有十万公里的耐力跋涉,各种合格证书都在申请报告里。”
  万峰的回答让对方有点尴尬,他确实没细看那份申请报告。
  卢长宁看看别人没有发言的意思就开始做总结。
  “常老的话有道理,我们也觉得应该给南湾汽车一个机会,不过这个我们还要研究研究,请示请示。”
  总得来说,这次会议的效果对万峰来说还算可以,事情的经过没有弄得剑拔弩张。
  这就是个好的开始,他找来的两个人也都说上了话,效果不错。
  散会后就是中午了,万峰雇了一台中巴车把这些人拉到一个远离机械工业部的地方很低调地吃了一顿饭。
  之所以跑这么远当然是为了避嫌了。
  午饭是丰盛的,气氛是热烈的。
  这种场合万峰就如鱼得水了,虽然他的酒量不好,但这个时候也豁出去了,妙语如珠的同时频频敬酒。
  这次来京城最失算的就是没把陈道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