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带头回到展台周围,然后说道:“刚才小沈找到的这些资料,的确可以作为佐证。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资料不够完整,起码是不连贯的。”
  沈瑜记得这位专家姓索。刚才在讲述资料的时候,他注意到这位索老师和另外一位外聘的翟老师,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也没有露出任何表情。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似乎是和自己过不去。
  李副馆长说:“索老师,还有几位专家,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顾虑。”
  索老师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我想,拍卖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明,曾经出现过两个乾隆时期的铜胎宝盒,但并不能证明,那两个宝盒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宝盒是同一批制作的器皿。
  关于这类宝盒的论著太少,从文字、史料方面来说,缺乏准确依据。我说说个人意见,不一定对。”
  翟坤老师看索老师说罢,于是说道:“我想,当代人仿制古代工艺的手段并不差,甚至可以说,今天的造假技术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包括国外的造假。当然,我不是说这个宝盒一定是仿造的,只是觉得咱们的论证存在一些遗漏。一旦我们确认这东西是真品,万一在展览中被人发现或者找到疑问,到时候,这个责任恐怕就要你们博物馆来承担。我不在博物馆供职,就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几位老师可以考虑一二。”
  他说完话,看向博物馆的几个研究员,又刻意与李副院长对视一眼。
  沈瑜听了之后,心里咯噔一下。不明白这个翟坤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他最后的几句话绝对居心不良。拿责任来压别人,即使有人觉得东西是真的,恐怕也会因为畏惧责任,选择明哲保身。
  果然,工作室里变得安静起来。
  于老师说道:“我说说自己的看法。这种铜胎掐丝珐琅工艺,不是我的专长,但是从现有的各种资料的对比来看,这只春寿宝盒是符合乾隆时期的工艺特点。既然这一条符合,我觉得,起码可以认定,这是乾隆时期的古董。”
  翟坤摇头说道:“这种推断只是单方面的。如果碰到挑毛病的人,他也可以说,这种物品有可能是臆造。”
  李副馆长看到两人的说话的语气虽然平缓,但有点儿针锋相对的意思,立刻接话:“大家都别坐着看,都说说意见,每个人都说说。”
  坐在李副馆长左手边的研究员说:“几位说的都有道理。我个人认为于老师说的不错,可以认定宝盒是乾隆时期的文物,作为暂时的结论。更具体的佐证,可以慢慢寻找,进行长期的论证研究。”
  后面几位研究员,陆续表态。
  “迟老师说的不错,事情不要着急,慢慢论证。”
  “对对。我建议把鉴定人员的范围再扩大,如果有必要,可以向兄弟博物馆征求一下意见。”
  索老师说:“把宝盒定为清代乾隆时期,还是定为清中晚期,意义是不一样的。”
  沈瑜看着在座的研究员,都发表了意见,竟然有一多半儿的人在和稀泥。如此论证下去,怕是要拖个一年半载。
  他有些生气。我捐献古董,你们论证真假无可厚非,但是这么推三阻四拖延时间,实在无法理解。如果不是有任务逼着,依照自己的脾气,早就佛袖而去。
  为了完成任务,他只能压住心中的不快,盘算着如何改变局势。
  他理清思路,站了起来。
  展台周围的人,把目光投向沈瑜。
  沈瑜说道:“诸位都是收藏鉴定行业的专家。我想,如果这个东西是仿品或者价值不大,几位恐怕也不会坐在这里讨论。说白了,如果宝盒一文不值,几位最多看一眼,毕竟大家都很忙。
  既然大家留在这儿研究,说明这东西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认证一个东西,佐证越多,越想越繁杂的时候,或许咱们试试最简单的方法,也许能有新的发现。
  我今天找到的这些资料,不敢说能证明什么,但是,既然能在拍卖会出现的两次,已经证明了在乾隆时期,的确存在着这么一批春寿宝盒。
  至于这几只宝盒是否属于同批制作,需要第二个论证。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没有办法拿到更多的东西来比对。几位老师既然带来了扁瓶与印盒,说明这两件文物有时代特点,分别体现乾隆时期与乾隆之后的工艺水平。咱们不妨就比对一下他们的细节。”
  他把扁瓶和春寿宝盒挪近:“咱们首先看这两件器物的整体造型。
  扁瓶属于盘口溜肩,圆腹圈足的造型。宝盒整体成圆形蒸饼状。
  这两个造型中,都有很重要的弧线,也就是对圆形的处理。从整体来看,两件器物的圆形处理,都属于雄浑饱满的类型。
  再看器物纹饰。掐丝蜿蜒,呈闭合线,造型准确。”
  他找到两个器物上相似的纹饰:“大家看,对笔画的处理如出一辙。
  另外,扁瓶和宝盒都用了蓝作为主色调,填入釉色非常准确。没有出现漫漶的粗糙手法。”
  他指着宝盒上的人物纹饰与扁瓶的三道回文纹饰:“这两件器物上,都有相同的鎏金工艺。”
  最后,他轻敲宝盒,宝盒发出悦耳的声音。
  “无论是宝盒还是扁瓶,都是金光灿然,坚实厚重,这是乾隆时期的珐琅工艺的特征,属于乾隆御制掐丝珐琅精品。
  诸位,再请看这只印盒,釉色虽然艳丽,差了一分雍容华贵的韵味,所以,这是乾隆时期之后的工艺。优劣很明显。”
  沈瑜细致的比对工艺特点。
  于老师与几位研究员点头赞同。
  翟坤与索老师一直没有说话,等沈瑜说完话,他正想反驳,却听到工作室内,响起一阵鼓掌的声音。


第130章 特聘研究员
  工作室里突然响起了鼓掌的声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工作室的另一个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打开,走进来两位老者。
  走在当先的老人额头宽大、身形矮小,正是他在鼓掌。走在后面的老者头发稀疏,微胖。
  刚才,众人注意力都被沈瑜吸引,等两个老者走到展台附近,才反应过来。
  李副馆长站了起来,对微胖的老者说:“馆长,您来了。”
  围绕展台的专家研究员们纷纷站起来打招呼。
  有人对微胖老者称呼馆长,有人对矮小老者称呼教授。
  略胖的老者两手抬起,往下压了压:“大家都坐,咱们坐着说。”
  老教授看着沈瑜说道:“小伙子不错。”
  沈瑜看出这二位身份不一般,急忙客气:“您太夸奖了。”
  于老师急忙给沈瑜介绍。两个老者,一位是魔都博物馆的周馆长,另一位是国家博物馆的颐教授。
  沈瑜向这二位老者问好。
  颐教授说道:“你也坐,别客气。”
  李副馆长把主位让了出来,馆长和颐教授互相谦让,然后,并排坐在了首位。
  周馆长看向沈瑜说道:“我听于老师说过你的名字,我叫周正。颐教授来魔都出差,听说了你的事情,坚持要来看一看。”
  颐教授说:“昨天,周馆长和李副馆长把图片的资料发给我。我看了之后,就决定来一趟,想看看这件藏品。诸位先说着,我先看看。”
  这位教授也不管众人的目光,直接走到展台边,开始看几件藏品。
  周馆长对李副馆长说:“大家讨论出什么意见了?”
  李副馆长把大家的意见说了一遍。周馆长频频点头,但是没有表态。
  颐教授看过宝盒之后,琢磨半晌,然后对沈瑜说:“你刚才的意见我听到了,我想问问,你是怎么想到把这东西捐献出来。如果证明这是真的,我估计,宝盒的价值应该在200万~500万之间。看你的年纪,还是个学生吧,不心疼这笔钱?”
  沈瑜说道:“您说的不错,对我来说,这的确是很大的一笔钱。不过,我还在学习过程中,挣钱的机会总还有的是。之所以想到捐献呀,其实就是刚才说过的一个原因。高卢国的这个家族藏有的宝盒,至少有两件,先后两次卖了出来。他们怎么得到的?在座的诸位前辈,一定能猜到。这些人大发横财,我们反倒没有这个东西进行研究。我就想,如果把宝盒捐出来,或许能弥补一点儿我们的空白,让大家都知道,都认识,我们曾经创造过这些艺术品。”
  颐教授点头:“小沈,你这个想法很好。你怎么想到捐献给魔都博物馆?”
  周馆长说:“颐教授?捐到我们博物馆不是正合适吗。我听于老师说,小沈好像是在魔都捡的漏。”
  沈瑜笑着说:“是是,是在魔都捡的漏,另外,也是因为我认识于老师。本来是不敢捐献,怕丢人。于老师劝我拿来看看,那么,我就拿来献丑了。”
  颐教授说:“行啊,那么咱们现在也算认识了。”他向沈瑜伸出手。
  沈瑜急忙伸出双手,与对方握手。
  颐教授说:“我平常不准备名片儿,你记住我的号码。以后想研究什么,想捐献什么,也可以找我。”
  沈瑜急忙说:“谢谢您的厚爱,有机会一定向您求教。”
  周馆长笑了:“颐教授,你们博物馆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博物馆,藏品多的都放不下,怎么还跟我们争啊?”
  颐教授说:“东西不怕多。物以稀为贵,这宝盒,我们馆里就没有。”
  周馆长说:“听您的意思,您觉得这个宝盒——”
  颐教授说:“我个人的意见,宝盒可以判定为——乾隆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而且我建议,再加上-御制-两个字。”
  周馆长说:“颐教授,咱们是不是慎重一些,断定为乾隆时期精品,我们觉得没问题,但是,御制两个字,不是随随便便能加的。”
  颐教授说:“有时候判断一些东西,不能完全依赖数据,很多时候是靠揣摩它的韵味。
  宫廷用品追求的是雄浑庄严,雍容华贵,这种气势和韵味儿需要体悟。目前来说,完全靠数据断代还做不到。也许有一天,鉴定工作会被数据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只怕到那个时候——”
  他环视在座的众人:“我们这些人怕是要失业了,或者是改行。”
  众人附和着颐教授笑了一阵,笑声中,众人神色各异。
  李副馆长看向众人:“大家有没有别的意见?”
  大伙纷纷点头。
  “我同意颐教授的意见。”
  “我也同意……”
  翟坤和索老师对视一眼。
  索老师摇了摇头。
  翟坤开始附和颐教授的意见。
  李副馆长向周馆长请示:“馆长,您看——”
  周馆长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咱们就按颐教授的意思来办。”
  很快,工作人员拿来鉴定文件,参与鉴定的人,开始填写鉴定书。
  李副馆长、周馆长还有颐教授,站起来,对沈瑜招了招手,示意到旁边说话。
  沈瑜跟着三人走向一边。
  周馆长说道:“小沈,于老师转达了你的意见,我想再与您确认一次。这件藏品是乾隆御制器皿,您确定要捐献吗?”
  沈瑜点头:“没问题,要捐献的。”
  周馆长伸出手,和沈瑜握了握手:“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沈瑜说道:“这都是应该的。”
  李副馆长说:“按照我们的规定,您是捐赠人,要写入捐赠名录。作为荣誉,要颁发证书。另外——”
  他看向周馆长。
  周馆长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
  颐教授似笑非笑的看着两位馆长。
  李副馆长继续说:“我听于老师说过您的一些事情,加上这次的捐献,所以,我们想跟您商量个事情。”
  沈瑜说道:“您说,我尽力。”
  李副馆长:“我们博物馆可以外聘一些有学识的人,作为特聘研究员和名誉研究员。这只是一个名誉,没有工资,不知你愿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
  沈瑜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这个职务需要我做什么?”其实他的潜台词是,这个职务有什么好处。
  老江湖们自然听得出来。
  李副馆长解释:“特聘研究员,更像是名誉职务,或者说合作关系。如果我们有需要,请你帮助鉴定的时候,就类似于今天这个场合。您可以抽时间来参与研究。因为是名誉职务,所以,平时是没有工资待遇的,但是,这个职务是要颁发证书,记录在案的。另外,每一次帮忙鉴定,博物馆会给一顶的费用,这个费用不高,就是个意思。但是,你别嫌弃。名誉是一种认可,有了这个名誉职务,就可以给别人开鉴定证明了。”
  颐教授笑着说:“小沈,你不妨把这个名誉职务接下来,就是给自己多一层身份。”
  沈瑜听明白了,博物馆给出的名誉职务,就像顾问,没事儿的时候,互相不打扰,有事儿的时候,请来帮忙。
  他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