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怀疑过墨坎蛟,会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产蛋,这枚蛟蛋绝对安全。
“爸妈,你们不要再为这颗蛋提心吊胆,它的来路已经解决,不会有人发现的。”池桥松将墨坎蛟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
自从《狐报》头条刊登,再加上县城人传人,墨坎蛟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尽知。
连外县都有人过来老洼坝凑热闹,想要见一见大水虺渡劫的地方,沾一沾所谓的“龙气”,再配合着骂几句邪修。
池父池母显然也听过这消息,猜到蛟蛋的来历,正为此惴惴不安。
“没人发现就好,没人发现就好,我们家小松运气多好,这可是墨坎蛟的蛋呀,将来要孵出蛟龙的!”池母喜不自禁。
池父吧唧一口旱烟,同样喜滋滋的吐出一道烟圈。
只觉得自己送池桥松进讲武堂,是无比英明的决定,这不,池桥松愈发有出息,先是得到四棵灵根,现在又得到一枚蛟蛋。
奇遇连连。
这都是因为池桥松修炼武道,有了实力,才有了诸多的机缘。
想着,他说道:“我回头打个上锁箱子,把蛟蛋放进去,开几个气孔,每天都瞧上几遍,如果孵化了再开锁开箱。”
“也好。”
对于蛟蛋,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池桥松甚至想过,墨坎蛟虽然死掉,但它产下蛟蛋,或许关于整个墨坎县的气运,都会转移到这枚蛟蛋上。
小蛟一旦孵出来,就是妥妥的祥瑞之兽。
自己养只祥瑞之兽作为灵宠,怕是今后老池家都会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晚上回到田舍,蛟蛋已经锁进箱子里。
透过气孔可以看到白色蛋壳,他忽地想到一个奇怪的点:“墨坎蛟是大水虺渡劫所化,大水虺生活在水中,那么小蛟以后也是生活在水里?”
若是如此。
怕是要在院子里挖一口水塘,不然没地方养小蛟。
第七十五章 时间
蛟蛋静静孵化。
大水虺渡劫化蛟的新闻,也渐渐从茶余饭后淡去,终究只是一头灵兽而已,故事本身并无多少吸睛内容。
若是人与狐乱搞、夜半女鬼敲门之类的新闻,再有《狐报》添油加醋,牵强附会到到明星、将军身上。
老百姓绝对能津津有味聊个十天半月。
尽管墨坎蛟已成旧闻,但彭蠡地区却掀起轩然大波。
关于彭蠡四鬼为首的邪修团伙,所有照片、画像,已经贴遍每个县城、乡镇的角落,地区行署重金悬赏线索。
卫戍部队进驻千里翠陇陵,开始地毯式横扫。
朱大元帅接受《江右晨报》采访,斩钉截铁表示,将在彭蠡地区展开打鬼行动,势必将彭蠡四鬼连根拔起。
同时也将与周边地区行署进行合作,防止彭蠡四鬼流窜到外地。
如此动作,得到了广信、浮梁、弋阳三市二十二县的高度赞扬,民众不知道军阀头头们如何下大棋,但围剿邪修绝对高举双手赞成。
对于朱大元帅强拉壮丁的怨言,也变淡了不少。
朱大元帅趁热打铁,亲自穿上军装,背上一杆长枪,接受江右省台的电视专访。在专访中再度重申自己的打鬼行动。
抑扬顿挫的语气,大师境巨擘的气度,让他矮胖的身材都变得帅气起来。
形象分节节攀升。
“朱大元帅可以哦,要是能把彭蠡四鬼除掉,以后出远门都安全很多。”池父看着电视上的新闻,表示欣慰。
小姑父点头附和道:“可不是吗,以前出门路霸山匪太多,尤其是跑长途的大货车,一趟货能被劫三五次。”
池母说道:“我跟你大哥以前去柴桑做苦役,过年都不敢回来,那时候路霸才厉害呢!小松丢给二子照看,我们想死了都不敢回家。”
“那几年江右省太乱,地方上斗个不停,所以什么妖魔鬼怪都跳出来。”池父感慨,“这几年朱大元帅治理彭蠡地区,至少不会再乱了。”
二叔看着电视上的内容,问道:“这个打鬼行动,怎么在千里翠陇陵进行?”
池桥松解释道:“彭蠡四鬼这群邪修的大本营,就在千里翠陇陵,不过具体分布在哪里还不清楚。”
“唔,那你进山打猎,不是危险?”
“一道坎这边离县城太近,应该不至于有邪修,没听过附近有人出事。”
“那还是要小心,你别忙着进山打猎,万一碰到邪修就坏事了。”池母赶紧说道,她最担忧的就是池桥松要进山打猎。
不过对于池桥松来说,来钱最快的手段就是打猎。
而且也只有打猎,不断狩猎灵兽肥田,才能壮大自己的武道。
…
…
…
一月下旬。
又是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而下,池桥松进山打猎的计划,不得不再度延后。
等到雪化之后,时间已经进入二月,最寒冷的时间过去。山上溪水潺潺,冲刷出一条条蜿蜒水道,不断向春天流淌。
“十二包肥料了。”
池桥松看着肥料库新增的肥料。
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叹气,这个增长速度,完全跟不上自己修炼武道的需求。
若无灵兽进账肥田,他还需要等四个月,凑齐十六包肥料的缺口,才能将月桂树上《白虹剑》果实养成。
“我的身体武道天资太差,练了几个月《白虹剑》,竟然一点进度没增长。”
“若无薄田金手指,我这辈子都别想练成武功。”
武道讲究天赋。
大夏民国虽然武道昌盛,但真正练成武功的人数,相对于十万万人口基数来说,实在是百分之一概率都不到。
力士境武者都如此稀缺。
就更别说勇士境、武士境,乃至于上师三境了。
“所以我也没必要抱怨天赋差,比我差的人太多太多,而且,我有薄田金手指,哪怕再差都能堆到大宗师!”
练剑,练刀,练拳,练脚。
池桥松明白自己天赋太差,不靠金手指难以寸进,但他依然每日勤修不缀。
武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天赋差,就更要努力,才能不辜负薄田金手指,不辜负穿越这方世界的机缘——他还有很多抱负想要实现。
“唯有努力!”
池桥松猛地击出一拳。
拳风吹拂,面前大树都被拳风吹得枯枝摇晃。
老虎的虚影在背后停留两秒钟,才随着出拳的明劲消散,慢慢消失在空气中。
“叽叽!”
篱笆墙上,大胆五和小怂五,正抱着胡萝卜啃。
因为它俩进大棚吃菜时,总会时不时祸害菜根,叶子吃不到一半便丢掉。所以池母下了规定,不许放五道眉进大棚吃菜,改为每天拔一点菜喂它们。
起初两只五道眉不甚满意,叽叽叫着抗议,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
现在的大胆五和小怂五,体型比原本要肥一大圈,皮毛也更加闪亮,就是动作不如之前那么敏捷了。
“看来以后要节制你们的伙食。”池桥松扭头看了一眼五道眉,“不然你们外出的话,很容易被捕捉。”
他已经把五道眉当作自己的宠物,不想它们遇到危险。
而且。
还寄希望于五道眉帮他找灵根呢。
“叽叽。”两只五道眉恍然不知,自己即将面临食物缩减的局面,一边啃胡萝卜,一边将不好吃的外皮部分随口吐掉。
这些被吐掉的蔬菜果皮,并不会浪费。
池母养的小鸡、小鸭、小鹅已经孵化出来,可以吃这些剩下的果皮菜叶。
当然为了卫生起见,等小鸡鸭鹅长大了,就会送去山下养殖,不允许出现在大棚附近。
练完武。
池桥松捧着《云笈七签》进了梧桐大棚。
武道修炼上也不是没有好事发生,在最近苦心钻研《云笈七签》后,成功提升蟠桃树上小红花的一点进度。
蟠桃树上信息已经更新:“《紫霞清尘》圆满,《云笈七签》凝聚7%……”
再看大棚里的凤栖梧桐木:“第一心皮孕育22%,第二心皮孕育17%,第三心皮4孕育12%,第四心皮2孕育7%,第五心皮4孕育2%。”
五片心皮,分别提升5%、4%、3%、2%、1%进度。
照此速度,梧桐子的成熟,也需要一两年乃至更多时间。
“真慢!”
“但慢工才能出细活,没有时间的积淀,又怎么能孕育出天材地宝。”池桥松很清楚这一点,年头越久价值越大。
像《药典》中记载的十大仙药,有一味人形何首乌。五百年才能长出一个人形胚胎,一千年才勉强成型,一千五百年方能成为仙药。
只有这样,成为仙药的人形何首乌,才能帮助武者冲击宗师境界。
看过凤栖梧桐木。
池桥松又蹲在地上,透过气孔,看向装有蛟蛋的木箱子,这是例行检查。然而这一次,他陡然发现蛟蛋上,裂开一道细缝。
第七十六章 小青
“孵化了?”
池桥松又惊又喜,直接拿来钥匙,将上锁的木箱子打开。
果然看到脸盆大的蛟蛋上,有裂开一道细密的缝隙,他双手贴在上面,引导一口炁运转,仔细感受蛟蛋。
可以感受到蛋壳里面,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忽然。
蛋壳传来滋滋的声音,裂缝变大一些,并且开始向周围蜿蜒。
这是蛋里的小蛟,正在用力向外挤压,它将蛋壳裂缝一下一下往外顶开,裂缝也随之不断增大、增多。
“加油,小家伙。”池桥松没有干涉这个过程,他只是认真观察。
片刻后,裂缝已经大到一指宽,依稀可以透过裂缝看到里面淡青色的鳞片。
小蛟在蛋里继续用力,忽地将一片蛋壳挤破,碎片脱落后,露出了一个小洞,小蛟就这样伸出脑袋。
巴掌大的脑袋上,有着好几处像是角一样的突起鼓包。
眼睛、头型、鳞片,都与墨坎蛟相似,而不是渡劫前的大水虺。这无疑证明,蛋壳里孕育的是小蛟,不是小蛇。
“真漂亮啊。”
池桥松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蛟的脑袋。
淡绿色的鳞片,仿佛嫩叶一般青翠欲滴,有种宝石般的通透细腻质感。
小蛟并不惧怕池桥松,被抚摸脑袋,它反而好奇的歪了歪脑袋,透过小洞认真的看着池桥松,俄而张开嘴巴。
舌头细长,但与蛇信子有区别。
这更加佐证了它不是蛇,是蛟,完全是一头新生的墨坎蛟。
“继续加油,自己破壳出来。”池桥松为它加油鼓劲。
“叽叽!”
不知何时,大胆五与小怂五溜了过来,趴在大棚门上,好奇的望着池桥松,以及箱子里正在破壳而出的小墨坎蛟。
见它们只是趴在门口,并未进来,池桥松也就不管了。
他的注意力都在小墨坎蛟身上。
似乎是得到鼓励,小墨坎蛟狠狠地撞击蛋壳,终于将蛋壳撞出大洞,然后整个身体都从大洞中爬出来。
大约有成人年的胳膊粗细,长度接近一米。
并且池桥松欣然发现,它的身体上,长着不对称分布的四条粗短爪子,这是蛟与蛇最大的区别。不过比起传说中张牙舞爪的龙,蛟的四肢太短,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比如小墨坎蛟,爬出蛋壳后,就如同蛇一般游动。
顺着池桥松的胳膊游上来,盘在他的肩膀上,好奇的望着周围环境。乍看像一条竹叶青,但又比竹叶青短粗,以及颜色更淡一些。
它没有去吃蛋壳。
池桥松似乎在哪本书上读过,鸟类、蛇类破壳之后,都会吃掉自己的蛋壳,据说蛋壳非常有营养,吃了能增加抵抗力。
于是他引导小墨坎蛟:“来,吃掉蛋壳。”
可惜把蛋壳递到小墨坎蛟嘴边,小墨坎蛟也无动于衷,对自己的蛋壳丝毫没有兴趣。
“蛋壳不吃,青菜吃吗?”池桥松放下蛋壳,又去拔了一颗青菜,可惜小墨坎蛟对于青菜,同样毫无兴趣。
反倒是打量着大棚门上的五道眉,舌头在嘴边舔了又舔。
“额……”
池桥松自然舍不得给它吃五道眉。
但是因为准备不足,并没有准备小蛟的吃食,他左右看了看,看到田舍墙上挂着腊肉,便取来一条喂养小墨坎蛟。
可惜。
小墨坎蛟嗅了嗅,便将头扭开。
“素菜不吃,荤菜也不吃,你吃什么?”池桥松挑起眉头,看到箩筐里新生的小鸡小鸭小鹅,果断抓出一只小鸡仔。
小墨坎蛟这一次再没拒绝,张嘴就将小鸡仔活吞下肚,然后心满意足的盘身躺下。
池桥松见状,叹了叹气:“这是只吃活食吗?”
现在小墨坎蛟还小,一顿吃不了多少活食,一只小鸡仔就足够。
等到小墨坎蛟长大,不用说长到它妈三十米那么长,就是长到十米长,以它的食量,池桥松也养不起了。
“以后打猎,得给它带一份。”
不管怎样。
小墨坎蛟已经出壳,池桥松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