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时间。
梧桐大棚里。
在枯木上盘身而卧的小青,忽然睁开眼睛,似乎有察觉到什么,鼻子嗅了嗅,却没有嗅到异常的味道。
它眼眸里稍稍有些疑惑。
想不明白。
于是继续闷头大睡。
…
…
…
翌日清早。
天空竟然放晴。
“真是怪了,昨晚打雷打了一整晚,结果连个雨星子都没往下滴。”小姑父起来刷牙时,十分困惑。
池桥松被雷吵了一夜,没睡踏实,有些犯困却又睡不着。
他也起床舀水刷牙洗脸,回道:“可能不在我们这边下雨。”
“这一场雨都下不下来,今年别大旱哦。”
“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马上都四月份了,滴雨没下,山上的小溪水都快不流了。还好大棚这里有挖水潭蓄水,不然浇水都没地方浇。”
小姑父的抱怨,让池桥松想到了另外的事情。
他记得当初徐景阳说过,大水虺渡劫化蛟,成功后墨坎县一年风调雨顺,但是大水虺被杀,墨坎县天气要跟着遭殃。
或许。
开春时节,光打雷不下雨,就是天气变差的表现。
但他转念一想:“大水虺死了,可是小青还在,怎么说也不能算大水虺完全渡劫失败,至少留下血脉后代,而且后代成蛟了。”
另外。
当时墨坎蛟被杀,朱大帅就请了嗣汉天师府的费法师开坛做法,一边超度大水虺,一边祭祀墨坎县山川。
理论上来说,已经消弭墨坎蛟身陨对墨坎县的影响。
他想不明白,便安慰道:“小姑父,春天的天气就是多变,这次不下雨,或许过几天就下雨了。”
“但愿如此。”
…
…
…
惯例去讲武堂点个卯,再与宋翔宇老师讨教一番,池桥松便回返家中。
山脚下的新房已经盖起来,第二层都快封顶。
“小松!”二叔远远招手。
“什么事,二叔?”
“你来你来。”
二叔将池桥松领到一处背阴地方。
确定左右无人,才开口说道:“后小郢那边有个山民过来,说烟囱山……就是你说的八道坎,有个小山涧,经常听到蛐蛐叫,声音跟打鼓一样。山民猜这个肯定是灵虫。”
“蛐蛐叫?”池桥松讶然。
正如走兽可以成精,植物会有灵根,昆虫也能修炼成灵虫。
蛐蛐修炼出灵性,这边土话称为叫鸡子,意思是比鸡还能叫。
不过在官方一些记录灵物的书籍上,对昆虫修行的称谓,比较杂乱。比如一只蛐蛐,可能延伸出好几种灵虫叫法。
一来昆虫种类太多,近似种类更多。
二来昆虫修行多变,成为灵兽后性质上差距甚远,无法统称。
不过这对池桥松来说,并没有差别,只要灵虫有灵性,能够肥田就好。
“你要不要去找一找?”二叔问道,随即又补充道,“要我说就别去了,现在彭蠡四鬼还没抓住呢。”
池桥松点头:“没事,我可以去看看,千里翠陇陵这么大,撞到邪修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且八道坎也不远,我小心点去去就回。”
二叔叮嘱:“千万小心。”
“晓得。”
第九十二章 叫鸡子
说走就走。
池桥松晚上吃完晚饭,就带着斧头进山。
夜晚是蛐蛐活动的时间,捕捉概率最高,他艺高人大胆,不怕走夜路。
从一道坎到十道坎,都是千里翠陇陵的外围,村庄颇多,猎人、药农、山民进进出出,人间烟火气胜过山中雾气。
带着手电筒,但是并没有打开。
池桥松就这样借着星光,在山道上摸索前进。
武者的目力比普通人要强不少,斧头作为一条狗,视力同样不俗。所以一人一狗摸黑一样可以走山路。
整个行进路上寂静无声。
池桥松有《十二路弹腿》这样的腿法、步法,走路连声音很小。
斧头走路也是悄无声息,它被池桥松几经训练,已经学会在野外狩猎时,如非必要绝不开口吠叫。
哼哧哼哧。
虽然不开口吠叫,斧头还是会发出喘息声。
在池桥松周围忽远忽近,但是绝不离开超过五米范围。
走了几个小时,终于来到八道坎,池桥松借助星光,看了看周围,很快就明确了山民所说蛐蛐发声的山涧。
是在八道坎与另外一道山相连的地方。
八道坎本地名叫烟囱山,因为长得就像是一根大烟囱,四周围非常陡峭,故此会形成比较深邃的山涧。
这个季节,还是初春,所以植被并没有非常茂盛。
流水也不多,墨坎县开春并未下雨。
“应该就在这里附近。”池桥松侧耳倾听,想要听到蛐蛐的叫声,不过四周静悄悄的并无虫鸣声音。
斧头也嗅来嗅去。
“继续往前,走,斧头。”
行不多时,池桥松就站定脚步,侧耳倾听一会虫鸣音。
断断续续前行,快把这条山涧走到尽头,终于一声“曲曲”的叫声传入耳中。声音离着很远所以显得不大,但是低沉的音调却充满穿透力。
斧头陡然昂起头,往前看去。
池桥松弯腰摸了摸它的脑袋,示意斧头:“嘘!”
斧头把嘴闭上,连哼哧都不发出了。
一人一狗悄悄循着声音的方向摸过去,距离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很快就感觉仿佛是有人在敲鼓。
“曲曲”声音震耳朵。
“这肯定是灵虫叫鸡子了!”池桥松心喜,至少一包肥料保底。
等到了近前,声音出现在耳边。
池桥松凝神屏息,想要将这只叫鸡子的具体位置听出来,但是仔细听去,却发现这声音忽远忽近,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
难以锁定位置。
他试着在周围走动,调整方位再听,还是无法确定这声音到底从哪里发出。
足足听了一刻钟,都没办法确定位置。
开始学习狩猎的斧头,遇到这种情况,摇头晃脑,一会侧耳听听左边,一会又侧耳听听右边,狗眼里满是困惑。
“和山民形容的一样,只能听到叫鸡子的叫声,找不到叫鸡子的方位。”
池桥松是勇士境武者,连他都听不到叫鸡子的确切方位,足以证明叫鸡子的叫声,有着别样力量在干扰定位。
但这难不倒池桥松,他早有预料。
“斧头,保持安静。”
说完,池桥松闭上眼睛,开始默念《紫霞清尘》施展导引术,激发体内的一口炁。通过导引术的引导,将一口炁往双耳方向集中。
一如当初寻找夕狗、年童那样。
一口炁很快集中到耳朵上,这一刹那,耳中猛然响起一声赛过打鼓的虫鸣:“曲曲!”
池桥松转动脑袋。
又是一声鼓点般“曲曲”虫鸣入耳。
他凝神分辨,借助一口炁的神妙,终于确定虫鸣的真正方向,在西南边,快要干涸的山涧更上游的地方。
睁开眼,池桥松对斧头招招手,向西南方向走了几米。
随即再度闭眼,引导一口炁集中到耳朵中,开始分辨虫鸣的方位。反复三次辨识,明确虫鸣源自何方。
源自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块。
池桥松悄悄接近石块,似乎是脚步声引起了叫鸡子的警惕,叫鸡子不再鸣叫。为了防止扑空,池桥松并未着急掀开石头。
他静静站在一旁等待,足足等了五分钟,终于又一声“蛐蛐”虫鸣炸响。
这一刻池桥松猛然掀开石头,模糊间看到一只赛过拳头大的虫子,在掀开石头的瞬间,向外面蹦跳出去。
脚步蹬踏,池桥松飞身扑上。
双手对着蹦跳中的影子捂去,不过这影子空中轻盈转折,躲开了池桥松的捕捉。池桥松也迅速调整方向,不顾形象,连爬代跑冲过去继续伸手抓。
只是这叫鸡子,实在过于灵活。
它一蹦几米高,落地二连跳,就能跳开十米之外。
池桥松在后面疯狂追击,斧头也撒腿狂奔,想要拦截叫鸡子,都被叫鸡子轻松甩在身后。它跳一会,就停下来歇歇,不慌不忙。
连续几次。
消失在池桥松的视野中——实在是晚上太黑,没法看得仔细。
“有点高估自己了。”
池桥松站在斜坡上,自我反省。
他本以为自己进阶勇士境,实力这么强,抓一只灵虫手到擒来,却忽略了灵虫虽小,灵活程度却更甚。
“应该带一张网,先把叫鸡子连同大石头一起罩住,让它跑不掉。”池桥松想要回去,等明天再来。
但是又有些不甘心。
总觉得自己只要再快一点,再精准一点,就能抓住叫鸡子。
“再试试!”他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带着斧头等待片刻,等待这只叫鸡子继续鸣叫——也不知道这叫鸡子天天叫什么。
片刻后。
觉得安全的叫鸡子,发出了“曲曲”的鼓点般叫声。
池桥松采取之前的方式,利用一口炁加持双耳,再一次确定叫鸡子的位置。
叫鸡子没有跑远,就在十米外的另一块石头下鸣叫。
吸取第一次捕捉时,天太黑看不清的教训,他这次将手电筒打开,拧一下灯头,让灯光会分散一些,照得范围更广。
再将手电筒咬在嘴里。
许是手电光的影响,叫鸡子不再鸣叫。
但池桥松已经锁定位置,不管它叫不叫,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开石块。掀开的那一刻,借助手电光,清晰看到一只比拳头还大的蛐蛐。
灵虫叫鸡子无疑!
身体颜色灰青色,背上还有一双黑色的短小翅膀。
石头一动,叫鸡子就扇动短小翅膀,往半空中跳去。有手电光锁定它的身位,池桥松如利箭一般飞扑而上。
然后。
叫鸡子又是轻盈转身,躲开他的飞扑。
哼哧哼哧。
斧头从地上跳起来,想要咬住叫鸡子,可惜准头偏了快一米开外。好在这么一打岔,鸡子被迫变换身位。
于是池桥松守住它的落点,张开双手准备拍打。
之前还想活捉,现在只想先拍死再说。即将拍住叫鸡子的时候,叫鸡子翅膀加快扇动,身体又来了一次转折。
轻松躲开。
往前一蹦一跳,逃离池桥松的追击。
“这都能跑?”池桥松瞪大眼睛,有点怀疑人生,咬着手电筒紧追不舍,准备采取体力战术,跟叫鸡子耗下去。
第九十三章 蟹壳青与白玉宫
叫鸡子动作轻盈,一蹦好几米高。
但是它并不会一直蹦个不停,总是会蹦两下停一会,这给了池桥松追捕的机会——至少在他看来是个机会。
手电光并不强,昏黄昏黄。
已经足够池桥松将周围看得清晰,紧跟住叫鸡子,不让叫鸡子跳出自己的视线之外。
顺着山涧河道,一人一狗紧追不舍,片刻后追出四五里地,追到了山涧下游。下游河道都是石头,只有浅浅一层溪水流淌。
“还真挺能跑!”池桥松心头激恼。
今晚算是被一只蛐蛐给戏耍一番,吃了几个小时的冷风。
斧头跟在身后,已经吐着舌头气喘吁吁,它的体力没法跟池桥松相比,而且它看似是条大狗,实际上只是一条小狗。
不过想要成为守山犬,这样的狩猎场景,是它的必经之路。
仿佛在嘲笑身后追击的一人一狗,前方蹦跳的蛐蛐落地后不再起跳,而是发出一声打鼓般的鸣叫:“曲曲!”
下一秒钟。
另外一声同样堪比打鼓的叫声响起:“咕呱!”
“嗯?”
池桥松奔跑到跟前,手电光往前一照,顿时见到让他又惊又喜的一幕。
只见叫鸡子安安静静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青灰色的外核配合上黑色翅膀,描绘出它粗壮有力的身躯。
这样的品相,让池桥松不由得记起,是在哪一本书上见过。
把类似品相的灵虫蛐蛐,称作为蟹壳青。铁壳如披甲,蹦跳如横行,故名蟹壳青。是叫鸡子当中,力量最大的一类。
但是让他惊喜的不是这只蟹壳青。
而是蟹壳青对面,距离一米的地方,一块圆滚滚的石头上,以虎踞龙盘姿势趴着一只雪白的癞蛤蟆。
体型仿佛小号磨盘。
不比洗脸盆小。
腮帮子一鼓一鼓,双眼在手电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微微红光。
“这是……”池桥松激恼的情绪瞬间被喜悦所代替,这么大、这么白的癞蛤蟆,毫无疑问就是癞蛤蟆中的灵兽。
和灵虫品种繁杂一样,蟾蜍中的灵兽也有多种品类。
眼前这一只,应该叫做白玉宫。
民间流传千古的故事中,月亮上住着一只蟾蜍,浑身雪白、通体如玉。与广寒宫的嫦娥、玉兔为伴,所以月亮又叫蟾宫。
久而久之,白色灵兽蟾蜍,就被叫做白玉宫。
而且在习惯上,古人今人都认为蟾蜍是吉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