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老师!”
…
…
…
上午池桥松不再修炼《疯牛大力拳》,改到下午练习《十二路弹腿》,这是一门入门的腿法,练到老死,也就力士境下三等的模样。
孔宏才没空的时候,他就去上气功课,跟着刘春念《紫霞清尘》经文。
啪嗒。
啪嗒!
池桥松抬腿高踢,后院杂草丛中立着的木桩,被他踢得梆梆作响。
一趟腿法下来,身体微热,如今他是力士境,学入门功夫没有以往那么难。但是苦练几日之后,愈发感觉到这具身体的武学资质有多差劲。
那种肌肉协调频率,那种关节扭曲幅度,还有节奏的变化,都让他深感别扭。
“如果没有一亩薄田金手指,我打熬一辈子,都进不去力士境。”池桥松叹息,肢体不协调的感觉很难受。
但他施展《疯牛大力拳》的时候,却毫无凝滞之感。
仿佛自己就是个武道天才,指哪打哪,想怎么控制身体就怎么控制身体。
“这进一步证明了,一亩薄田的强大,一枚果实就让我脱胎换骨!”他没有丝毫气馁,即便不是武学天才又如何。
他靠种田,也迟早种成大宗师。
…
…
…
一周时间匆匆而过。
周末的时候池桥松没有选择留在讲武堂,直接坐上倒骑驴回家。
家门口稍有变化,池父和池母低价从城里拉来一批旧砖块,铺在在门前草坪,修了个小广场,这样下雨也有个走路的地方。
“大哥!”
池小芽乐呵呵的迎出来。
“吃的在袋子里,你自己找。”将蛇皮袋子随手一扔,池桥松就赶去自己的田舍。
一亩薄田有池父代为照看,目前安然无恙,满田的扁豆秧子,已经挂满了翠绿翠绿的扁豆角,一串挤着一串。
毫无疑问,接下来扁豆会丰收。
不过他无心关注扁豆,直接走到一亩薄田中央,看向随风摇曳的月桂树。树丛之中,一朵淡淡的小黄花盛开。
“《十二路弹腿》凝聚1%……”
见状,池桥松大喜:“妙哉!”
材料库里就有一包现成的肥料,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施肥。一道光从天而降,洒落在月桂树上。
小黄花枯萎、凋谢,黑色的小果子快速成熟。
香味扑鼻,沁人心脾。
摘下果子,放进嘴里轻轻咀嚼,淡淡的几乎没有味道,化作一股清气进入肚子里。下一刻熟悉的暖流升起,向四肢百骸扩散。
脑海中玄之又玄的信息不断闪烁,那是《十二路弹腿》的万般变化。
身体不由自主跟着运转,一双长腿在扁豆田里上下翻飞,再猛地翻个跟头,跃出篱笆墙,来到一颗大树旁边。
抬腿,啪嗒,树干断裂。
连踢上中下三处位置,树干也连续上中下三处断裂。
树干倾倒,池桥松却不放过,长腿仿佛镰刀,对着树枝就是一顿踹,将树枝一一踢断,最后对着半截树桩,脚背狠狠击打。
砰咚!
树桩当即碎裂成一堆烂柴。
“呼呼。”
保持着用腿击打的姿势,等待身体的燥热消退,池桥松才缓缓收腿,身体重新站定:“力量上的增幅并不大,看来入门功夫对身体的强化,也就我现在这样了。”
“不过。”
“《十二路弹腿》,我完全掌握!”
他不确定自己的战斗力,是不是从下三等跃进中三等,但绝对比之前的自己强不少。如果再与游山鼓战斗,击杀绝对不难。
擦擦额头的汗。
重新看向一亩薄田。
……
薄田一级:一亩
肥料库:暂无
本灵根(1):月桂树(《疯牛大力拳》圆满、《十二路弹腿》大成)
外灵根(0):暂无
灵作物:扁豆
……
肥料用完。
《十二路弹腿》的信息保留,以供瞻仰。
“和《疯牛大力拳》一样,《十二路弹腿》也需要一个契机,才能从大成提升到圆满。”池桥松心中想到。
不过有一点。
他觉得自己得找时间,把突破力士境的消息放出去,再去学习更高级的武功。
这次的入门横练功夫,对他的实力提升并不大,就算学会再多,也难以帮助他提升境界,属实浪费肥料。
“进山打猎去,最好让我碰到一头老虎。”
大成的《十二路弹腿》,让他走路的时候,整个人有种云端漂浮的感觉,如果有一阵风吹来,他怀疑自己会不会飞起来。
以往爬山的那种疲劳感,一点都感觉不到。
跟腱处的筋肉皮膜,被强化不少,奔跑跳跃能力大幅度提升,这一点着实令他高兴。
第十三章 文明新装
“一道坎真贫瘠啊!”
从一道坎转到五道坎,池桥松心中不禁感慨。
这些矮山的树木千篇一律,小动物也大差不差,猴、狼、豹、虎、熊一个遇不到,连野猪都不再能遇到。
不过他也理解。
墨坎县城就在千里翠陇陵边上,本地猎人多年开发,山中的大货早就被赶尽杀绝。
他能碰到一头游山鼓,属实运气。
“灵根也找不到。”他蹲在一处山谷的地上,用小铲子挖土。
这是一棵药材何首乌,顺着岩石泥土挖过去,不多时就把何首乌的根给挖出来,可惜瘦小、干瘪不成型。
只能拿回家晒干,丢给二叔拿去冲量。
掂量一下手中没什么重量的何首乌,池桥松摇头畅想:“要是挖到一颗人形何首乌,岂不是发达了?”
他在旧报纸上看过不少大人物的奇遇故事。
其中有一篇,记载的是大夏民国一位隐士宗师的故事,据说这位隐士宗师乃是建国前出生,如今已有一百五十岁。
他年轻时武道稀松平常,活到老年依然浑浑噩噩。
谁想到一次野外探险中,挖到一根长成人形的何首乌,吃了之后满头白发立刻变得乌黑,武道也锐意精进,一举冲破大师、宗师境界。
因他并未娶妻生子,所以即便突破宗师境界,也没有出山争斗的心思,最终选择在深山中隐世不出。
至今无人知晓他是不是死了。
这故事发表在《狐报》,真假难辨,但人形何首乌确实存在,大夏民国官方出版的《药典》中,记载它为十大仙药之一。
不过仙药大多藏于深山老林,千里翠陇陵全是低矮山头,不知道多少猎人来回奔波,估计藏不住什么仙药。
无奈返程。
回家将顺路采的几味中药材,丢到屋前的竹匾上晾晒。
池小芽正带着堂弟池桥水,帮池母摘菜叶子;二婶则倒出一堆干货,拉住池桥武帮忙挑挑捡捡;池父也才刚回来,去院中洗澡去了。
“中午也不回来吃饭,饿了吧,锅灶上给你留着呢。”池母嗔怪的说道。
“好。”
池桥松真饿了,雪白的大米饭连吃两海碗。
如今他是力士境,食量大增,无肉不欢,平常打猎的小动物,都进了他自个儿的肚子里。
“二婶,最近跟二叔贩卖干货,收益怎么样?”吃完饭,他搬来小板凳,帮着二婶分类归纳收来的干货。
二婶抱怨:“还没见到几个回头钱呢,这几天连着天下雨,山货坏了好些。”
“权当交学费了,以后看季节收货,梅雨季就收不容易受潮的干货,等天气好了,再收那些不经放的干货。”
“可不是咧,还是小松你脑子灵活,你二叔笨呢。”
“二叔胸中有沟壑,只是缺少一个平台。”池桥松说道。
二婶听完很高兴,但嘴上却一个劲的埋怨:“有个屁沟壑,大文盲一个,算个账都能给人糊弄。前几天去卖山货,八毛一斤的铁拐枣,给他算成五毛一斤,亏了两块多钱呢!”
“找补回来没?”
“哪有,人家不承认,哼,以后县城前街那家炒货店,再不往他家送货了。小松,你可不能去他家买炒货。”
“好。”
…
…
…
往后的时间里,池桥松在家与讲武堂两地跑。
因为《十二路弹腿》已经大成,他也就没心思再跟着孔宏才加练腿法,琢磨着等几天就宣布自己突破力士境。
然后再学更高级的武功。
他看中了另一位教横练功夫的老师宋翔宇,宋翔宇乃是武士境高手,掌握的武功当中,有一门《泼风快刀》煞是威风。
力士境能修炼《泼风快刀》,练到高深处,能一路破境到武士境。
所以他找到机会,给宋翔宇送了点礼,先留点印象,回头方便求教。
当然孔宏才这边也不落下,时常带一点干货当礼物,毕竟孔宏才也有几门不错的武功,比如《六合螳螂手》、《白虹剑》。
有灵根月桂树,只要肥料足够,再多武功也能修炼。
“你最近懈怠了。”
孔宏才收下干货,叮嘱道:“《十二路弹腿》也好,《疯牛大力拳》也好,就是一个字,练,一天十遍、百遍的练,不然靠你的资质,想进力士境难!”
“我在山中练武,偶尔打猎,感觉比在讲武堂有效果。”
“是这样吗?”
“是。”
“好吧,你自己把握,武道修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孔宏才完全是看在礼物的面上提点几句。
见池桥松不以为然,他也不再多话。
下午时间,池桥松继续去上气功课,学员又跑掉几个,只剩下十个女学员和三个男学院,其中还包括他在内。
一身道袍的刘春对此并不在意,他道观、讲武堂两头拿钱,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每天茶杯里都泡满枸杞,补得红光满面。
乍一看,真像是得道大贤。
“天上的霞光,就像一块抹布,你想着它攥在你手中,你拉着它不断擦拭天边,天上抹得干干净净,心中自然干干净净。”
偶尔兴起,刘春就会讲一段自己对《紫霞清尘》的领悟。
武道内功,温养内炁,相当玄乎。
能不能领悟,全凭个人机缘、悟性。
池桥松在台下盘膝打坐,把刘春的话反复咀嚼,似乎领悟到什么,但想要抓住的时候,又发现脑子混沌一片。
啥都没领悟。
“天边的霞光……抹布……天擦干净,心自然干净……”
他在脑海中联想到一大堆,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观自在菩萨,什么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越想越远。
然后。
叮铃铃的铃声炸响。
刘春仿佛屁股下安装了弹簧,将茶杯一提,就站起身来,留下一声“下课”回荡,便消失在教室门口。
坐在垫子上没动,池桥松意犹未尽,他刚才感觉自己找到一点状态,却被铃声破坏。
“喂。”
一位女学员,走过来,悄悄拍了一下池桥松的肩膀。
池桥松转过头,看清楚来人。
天蓝色的大襟袄,斜岔开襟到腋下,露腕喇叭袖口,圆弧形的下摆点缀小花;黑色的及膝长裙下面,两截小腿笔直白皙;白袜子帆布鞋,乌黑齐耳短发上别了个素净发卡。
这是大夏民国近几年推出的文明新装。
传统又典雅。
“有事?”池桥松淡然问道。
“你晚上有没有空啊,我收到两张电影票,一起去看呗?”女学员带着一抹娇羞,眼神往旁边闪躲。
第十四章 留种
气质源于自信。
穿越过来的池桥松,有了一亩薄田金手指,又进阶力士境,整个人的气质可以说大幅度上涨,让他本就清秀的脸,都显得更帅了。
“不能找别人看吗?”池桥松认真的问道。
女学员脸一下子就通红起来,头也不回的跑出教室。
“唉。”
池桥松叹息。
不是他不懂少女情丝,只是对方长得欠缺美,而且,自己才十五岁,还不是考虑男女之情的年纪。
武道修行,元阳之身十分重要。
身体发育不成熟时,泄了元阳,日后怎么补都补不回来。
如此几天时间,他都在找寻《紫霞清尘》的灵感,可惜在内功方面真的没天赋,始终找不到气感气机。
“靠我自己怕是不行了,希望一亩薄田赶紧升级。”
等他周末再回家的时候,一亩薄田里的扁豆陆续成熟,满打满算两个月时间,一茬扁豆就种好了。
而隔壁几块山田里,池父池母播种的扁豆,还只是稀稀拉拉的豆苗,发芽率、生长速度都远低于一亩薄田。
“正常要长六个月呢。”池父赞叹。
扁豆苗从发芽到成熟,大约需要六个月时间,一亩薄田缩短到两个月,生长速度是普通田地的三倍。
池桥松说道:“爸,这是咱家的秘密。”
池父看了一眼薄田当中的月桂树,郑重点头:“我晓得,这后山田舍,我连你小姑父都不给他随便过来,别说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