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练武平天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两天时间,大雨不停,彭蠡大湖的水位涨到了十九米多,已经有部分河堤决口,靠着人海战术堵上。
    副主任老陈忙得脚不沾地,所有河长、湖长,都由他来安排并居中联络。
    据李维维透露,老陈私底下不知道抱怨多少句,认为清淤办就不该没事找事。但在池桥松面前,他一句抱怨都没说过。
    池桥松对此,一笑了之。
    这天下午,他正在巡视一处河道,便见李维维跑了过来:“主任,獐子沟那边,有人说看到了癞头鼋。”
    “癞头鼋?”
    “嗯,一头好大的老鳖,是他们扒土的时候,把癞头鼋给扒出来了,但是没有人拦得住癞头鼋,让跑了。”
    “走,去看看。”
    许久没有灵兽进账的池桥松,瞬间产生兴趣。
    獐子沟是近几年形成的一条河道,千里翠陇陵山头太多,山洪时不时冲击,每次都能冲出不同的河道,汇入彭蠡大湖。
    过不了几年,山洪改道,獐子沟又会被别的河沟替代。
    到了獐子沟,已经有好几位武者赶过来,都沿着河道两岸来回走动,想要找到癞头鼋——灵兽身价动辄上万,武者难免心动。
    “主任。”獐子沟的河长过来打招呼。
    “癞头鼋去哪了?”
    “进河里面跑了,有人下水找过,没找到癞头鼋。”
    所谓癞头鼋,就是老鳖中的灵兽,价值要超过一般的灵兽,因为癞头鼋是名贵药材。
    《药典》中有记载过一种灵药,大夏鳖精,部分主材就是癞头鼋,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全都可以入药。
    捉到一只癞头鼋,三五万轻松卖出。
    从下午找到傍晚,天都黑了,依然没有找到癞头鼋,武者们陆续散去。
    池桥松也准备离开,微微有些可惜,但并不放在心上——现在他发现,比起猎杀灵兽,还是等小青蜕皮更划算。
    忽然。
    河长跑过来:“主任,主任,有情况!”
    “什么?”
    “发现了癞头鼋,是我们清淤队的工人发现的,谁都没透露,我第一时间给主任您汇报。”
    清淤办每年都会组织苦役清理河床、湖底,工作不算累,还发放工资,农闲时可以补贴家用,所以有不少人专门跑来清淤。
    河长、湖长们都有自己的清淤队工人。
    “是吗,若是真的,刘亚,你记一功。”池桥松欣然道。
    獐子沟河长刘亚,顿时喜笑颜开,劳累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大踏步往前带路。将池桥松领到河沟的转弯位置。
    几个工人见到刘亚过来,立刻用手电筒往沟边照去。
    顺着手电光,池桥松清楚看到,一头比水缸还要大的老鳖,探出上半身,静静的趴在沟边草丛中。


第一百三十五章 问长生之道
    大雨还在下,雨丝连成线,将夜幕下的獐子沟拍打哗啦啦作响。
    流水声遮盖了一切。
    池桥松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脱鞋下水,悄然向癞头鼋游去。他的水性不错,哪怕此时的獐子沟水流湍急,依然稳稳游过去。
    水中摸一摸胸口上的红葫芦,鬼头剑便握在手中。
    癞头鼋大约平时躲在泥巴里习惯了,趴在岸边草丛,懒洋洋的一动不动。却不知道池桥松已经趁着水流而来。
    接近的瞬间,双臂牛影、虎影在黑暗中一闪而过。
    鬼头剑仿佛刺破豆腐一般,直接将癞头鼋的脑袋戳出一道细缝,等癞头鼋感觉到疼痛时,已经是它最后一个念头。
    身体还在剧烈挣扎,被池桥松直接闷进水中。
    哗啦啦的水花四溅。
    许多手电光照过来,只能看到池桥松的脑袋,他的双手在水下不断试探,等到癞头鼋彻底咽气,便一口炁引导,将癞头鼋尸体整个送入红葫芦当中。
    做好这一切。
    他一个猛子冲上岸,随即叹气说道:“被它跑了!”
    他是半步武士境,猎杀一只灵兽癞头鼋,手到擒来,但是现实身份他只是力士境,水里战斗,被癞头鼋跑了才正常。
    低调行事下,这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主任,没关系,癞头鼋跑不远,我让工人们继续守着,肯定能守到它。”刘亚赶紧表态。
    “守住也难以抓住,尽力就好。”
    池桥松在岸边稍待片刻,便动身离开。
    赶回池家山松园,已经夜深,他直接将癞头鼋的尸体绞碎,然后埋进五亩大棚里。癞头鼋的确是名贵药材,但也就值三四万而已。
    现在池桥松手上不缺钱,缺的是肥料。
    不多时。
    薄田的肥料库里,便多出两包肥料,积累到四包。
    “唔,不错不错,这只癞头鼋看样子活了不少年,灵性能换两包肥料。”池桥松十分欣慰,今天没白忙活。
    当然更让他满意的是红葫芦。
    有了这件宝贝,做起什么事情来都相当便利。
    …
    …
    …
    六月中旬,长江洪峰抵达彭蠡大湖。
    水位线直接二十米告破,经过省府协调,洪阀、彭阀治下,环彭蠡大湖的几个县,一致决定破堤泄洪。
    墨坎县也不例外,堤坝挖开后,宣泄的洪水向沿岸咆哮,花草树木、村庄街道、路灯电线杆,全都在洪水的冲击下消散。
    站在坚固的高地上,望着眼前这一切,池桥松畏惧于大自然的威力。
    《狐报》上的故事里,那些大宗师一刀可以阶段长江之水,但是即便此时大宗师亲临,面对滔滔洪水也无能为力。
    一刀能截断一时,还能截断一天吗。
    “主任,回吧,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接下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陈自如摇了摇头,谢顶的脑袋两边,头发黏在两鬓,让他的相貌与火云邪神有了三分相似。
    “我明白。”
    池桥松转过身,看着清淤办的河长、湖长们,感慨道:“几日奔波,大家都辛苦了,等洪水退去,我为大家请功。”
    “主任,不累。”
    “做点什么,心里不堵。”
    “主任您一样辛苦。”
    河长、湖长们,纷纷回应。
    尽管打突击做了很多事情,但这场暴雨和洪水,还是让墨坎县受损严重。
    至少上千人死于积水,房屋、庄稼损毁大片,牛马牲畜同样死了很多。总共三十多万人的县里,灾民得有几万人。
    省府督军在电视上,号召全省百姓,捐钱捐物,打好这场抗洪之战。
    朱大帅也连连登上省市电视台,表示彭蠡地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等洪水退去后,第一时间开展救灾援建工作。
    中央台也报道了江右省的洪水,号召全国各地都能支援。
    不过这一次洪水波及到长江沿岸多个省份,即便江右省收到救援善款与物资,肯定也是非常有限——各地军阀顶多做做样子。
    回到松园。
    涂山孑施展嫁梦之法,不久之后一人一狐相对而坐。
    “树有枯死日,人有力穷时。”池桥松语气寂然,“老涂,下武精技防侵害,中武入喆安身心,上武得道平天下,那么这个上武又是什么?”
    “吾不知也。”
    “我曾想过,下武是横练功夫,中武是气功,上武会不会是修仙功法?”
    “修仙?”涂山孑茫然摇头。
    此方世界,鬼狐传说极多,魑魅魍魉也屡见不鲜,但关于修仙之说却甚少,连《狐报》上也仅有只言片语。
    即便修炼到大天师、大宗师,延寿几十载,最终也难逃黄土一捧。
    不过涂山孑却忽然想到:“池哥,你说上武会不会是长生?”
    “长生?”
    “你还记得我曾探过平京市金泉山将军公墓,那些大天师、大宗师只有衣冠冢吗,我怀疑他们就得到了长生之道!”
    “但上武得道平天下,这些人得到了长生之道,岂有不平定天下的道理。”
    “可是。”涂山孑反问道,“池哥,这个天下不是已经平定了吗?虽然军阀依然存在,但大夏民国并未四分五裂。”
    “这……”
    池桥松哑口无言。
    他都忘了,大夏民国的军阀混战,与地球上的军阀混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战争只在武者军队之间发生,枪械火炮导弹,更多是维系治安,真正决定军阀胜负手段,在于上师三境巨擘。
    这是一个武道主宰一切的世界。
    池桥松摇头问道:“按照你的说法,开国大总统齐公,岂不是完成一统天下,他肯定得到了上武之道,他长生了吗?”
    “齐公……”涂山孑不说话了。
    大夏民国的开国大总统,世人皆尊称他一声齐公。当总统八年之后退位,十年后病逝于平京市医院,享年一百六十四岁。
    遗体被妥善保存,并修建齐公纪念馆,以供后世之人瞻仰。
    显然。
    齐公并未得道长生。
    “算了,你我也不用再争执,等我修炼到大宗师、大天师之境,自然而然知道这些秘密。”池桥松平静说道。
    涂山孑拱拱手:“静候池哥佳音。”
    …
    …
    …
    一场洪灾,让墨坎县笼罩上愁云。
    不过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下,本地人倒也不怎么骂彭蠡四鬼了,费法师的公信力又回升到以往水平——大家都不相信,斩了一条墨坎蛟,能影响整个长江流域。
    所以。
    今年是全国性天气反常,并非墨坎县天气反常。
    “七月了。”
    池桥松早早起床,将墙上日历最后一张六月日期撕掉。
    红水已经退去,灾后重建还在进行中,他也回到了正常的上班节奏,隔三差五去清淤办露个面,剩下时间都在改造池家山。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力士小青
    出房门一抬头,就看到二叔不知何时爬上水塔顶。
    “二叔你这是干嘛?”池桥松拧开水龙头,接刷牙水,“大清早爬这么高,太阳还没出来呢,晒不到的。”
    “嘿,太阳出来我还不上来了,这天能把人晒死。”
    “那你上去干嘛?”
    “我看看松园,真漂亮,想一想这是我们老池家辛苦开垦出来的,就感觉特别得意,以前哪能住上这环境。”
    二叔心中满是自豪。
    从五月中旬签下地契,到现在七月初,一个半月时间山上焕然一新。
    尤其是松园这百亩坡地,从满是残砖碎石的松树林,变成了世外桃源一般的阡陌之地。
    松园中央就是六间平房,顶上晒着一些干货、坚果;平房后面是五亩大棚和预备下的第六亩大棚地。
    再往后面挖了两口连着的池塘,中间用纱网隔开。
    一半是鸭池,一半是鹅池。
    池塘里撒了一些青鱼、草鱼、鲫鱼和鳊鱼的鱼苗。
    旁边还有个鸡场,种了几棵枣树、桃树、柿子树,形成一个小型果园。可惜都是小树苗,长成的话至少要两三年。
    六间平房前面,是个水泥广场。
    上面摆了一副兵器架,并且竖了几根铁桦木做的木桩,专门用于池桥松练武。
    广场前面,一条碎砖头铺就的道路,一直延伸到松园围墙大门口,与大门外的煤渣山路连成一条下山道路。
    松园其它地方,除了留下几棵长成木材的松树之外,全都清理成农田。
    池父准备种点蔬菜、竹子和果木树。
    斧头的狗窝在池桥松房间外的走廊上,大黄狗和七只小狗住在另一间房的墙根处,这间房是值夜房。
    池桥松喝一口水,再吐出来:“以后日子肯定会更好。”
    二叔将目光收回,高兴的说道:“那肯定的,你当了大官,二叔跟着沾光呢!”
    刷牙洗脸。
    练剑练拳练刀。
    小青爬到平房顶上,吞吐东升紫气。
    两只五道眉渐渐恢复体形,大清早就走出窝,在院子里四处溜达,它们的皮毛差不多快恢复之前的光泽度。
    唯独小白这只大蟾蜍,从黑天到白夜,不管外面如何,它都躲在梧桐枯木下岿然不动。
    之前还偶尔“咕呱”一声,给松园来点鼓声,现在彻底安静下来,三五天听不到它叫唤一声,仿佛不存在。
    当然,前提是满足它每天一只小鸡仔的伙食标准。
    “小松,你练武越来越有气势了,那些个猛兽的影子总跟着你,还有刀啊剑啊的影子。”二叔提着木剑走过来。
    池桥松将铁剑丢到武器架上,回道:“这是道影,武者力量的显化异象。”
    二叔挥舞木剑,演练《禹剑》,一边练一边问道:“你觉得二叔还有没有希望练成武道,我这都练了半年,半点感觉没有。”
    “武道在于坚持,二叔,你年纪大了,身体业已定型,想要练成武道,唯有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是池桥松善意的谎言。
    虽然二叔练不成武道,但是多练一点招式,总会比普通人厉害一些。
    “坚持!”二叔咬牙,“你二叔这辈子,还没坚持干过一件大事,就从《禹剑》开始,我要坚持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