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伯昭笑得灿烂:“哈哈,谢谢刘知事夸奖!”
他再伸手引荐:“小松,这位罗兴汉教授,你应该认识,他也是特意赶回来看看,讲武堂第一届学员修炼如何。”
罗兴汉目前在市立国术馆潜修,挂着教授之职,稳固自己的大师境界。
他原本是墨坎县讲武堂的首席讲师,这一次答应参加宴席,还真是为了见见讲武堂的“大师兄”风采。
“罗教授,我敬您。”
“墨坎雏虎,好名,当浮一大白!”罗教授细长马脸,但是顾盼之间却有一股豪迈之气,说话又显得文绉绉。
他和县知事刘树民,两位大师境巨擘,出席晋升宴会,着实让郝伯昭面上有光。
拉着池桥松,敬了一圈又一圈。
喝到最后酩酊大醉。
还是池桥松将他搀扶上车,派人送回滨溪庄园。
池桥松自己也喝得晕晕乎乎,但还是强打精神,将各方宾客都安排好。
还好清淤办的陈自如副主任,以及刘亚、李维维等人忙前忙后,总算将宴会妥善收尾,宾客尽兴而归。
自这一天起。
墨坎雏虎之名,不胫而走,甚至连本地广播上,都报道了池桥松的事迹。
并重点报道刘树民、罗星汉,两位大师境武道巨擘为他起的“墨坎雏虎”雅名。话里话外的意思,池桥松极有希望在未来晋升大师。
如今墨坎县仅有刘树民一位大师——罗星汉并非墨坎县人。
若再多一位大师,乡民自然与有荣焉,不仅面上有光,更能得到实惠——武道大师多半会帮助家乡发展。
…
…
…
宴会之后,池桥松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为明星。
去上班时,水楼里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会向他微笑问好。类似“小池主任”这样的称呼彻底消失,全都改为“池主任”。
出去逛个街,都能遇到人对他指指点点,甚至小声谈论什么“墨坎雏虎”。
回到家里也不得清静,登门拜访的人真不少,前来寻求帮助的乡邻也越来越多,好的孬的礼物收了一大堆。
换鞋进家。
池母正对三舅说道:“三哥,你以后就在这边住下,房子都给你租好了,你跟小婉住一套房子。”
没让三舅住在松园。
因为松园的秘密,暂时还不适合向三舅公开。
所以池桥松给三舅在清香家园小区,租了一套房子,跟表姐李婉住一起。表姐李婉也被他安排在县一中插班。
一中校长自然给墨坎雏虎面子,将李婉安插在重点班。
留舅舅们住了几天,二舅就提出要走,池母拦着多住一天,然后才让池桥松开车送舅舅一家人回去。
到了群龙山乡,池桥松塞了两千块钱给大舅:“我妈说,等过完冬天她亲自过来老家看看,到时候再来看你。”
大舅身体还有些虚,高兴的说道:“好好好……小婉到那边,只管让她干活,她重活累活都能干!”
“没有活让表姐干,表姐是要考大学的。”
随后池桥松又对大表哥和表嫂两人说道:“群龙山乡发展潜力太差,你们要有心思,就过来墨坎县找我。”
大表哥李贤飞点头:“嗯!”
表嫂陶娜笑着说:“那我们商议好,就给你打电话行不行。”
“当然行。”
同样的话,池桥松又对二舅家的表哥李贤彪说了。随后三舅和李婉收拾好行礼,上了大金杯,返回集镇。
小舅、小舅妈早早就等在路边。
小舅妈捅了一下小舅的后腰,小舅才吞吞吐吐说道:“小松,你家那边要是有活,可能帮小舅、小舅妈找一份?”
第一百六十五章 御气
小舅、小舅妈并未跟车,尽管他们已经萌发了离开群龙山乡的想法。
李宏发不把小舅当人看,动辄打骂,这是小舅夫妻想走的直接原因——小舅想要真正做个人,不想再看别人脸色。
池桥松爽快答应,找个工作而已,举手之劳。
回到家中。
李婉自去学校读书,三舅则跟着池父,开始上池家山干活——小青避着一点,松园就没有秘密可以暴露。
池桥松也开始忙碌起来,彭蠡大湖的枯水期已经到来,清淤办需要开展冬季清淤工作。
因为今年夏天的大鸿波,县知事署下达了严格要求,要把彭蠡大湖和周边河道,统统梳理一遍,确保明年不再有水患。
工作量大增,但清淤办上下都很振奋。
原因很简单,有工作就有油水,正好趁着年关将近,捞一笔好回家过个肥年。
“老陈,年底我们好好合计一下下一年的工作,等到明年我去学习,就得你一个人坐镇清淤办了。”
池桥松站在河堤上,望着已经干涸到只剩下涓涓细流的獐子沟。
七月份他还在獐子沟里逮住一只癞头鼋,当时獐子沟水有两米深,水面四五米宽。
现在的獐子沟,河床几乎完全皲裂,许多木船都嵌在河床上。
陈自如轻松应道:“主任放心,我一定把明年的清淤工作做好,您专心在市立国术馆进修,武道更上一层楼。”
“那就辛苦你了。”
对于老陈,他还是放心的。
职能之外的工作,老陈碰都不愿意碰,但是职能之内的工作,他能够妥善完成,是个合格的管家型官员。
实际上从一开始,池桥松就把清淤办的工作,丢给了老陈去执行。
其他单位来清淤办对接工作,也都直接找老陈,没几个人过来劳烦池桥松——除了开会,开会只能他去,老陈级别不够代替不了。
“主任,你这一次去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李维维有些惆怅。
池桥松淡淡说道:“我一个星期还会回来一趟,况且只是进修,短则一个月,多则半年,肯定就要回来。”
当天的晋升宴会后。
罗兴汉教授便推荐池桥松去市立国术馆进修。
池桥松借口工作要交接,推迟到开年后去进修。
虽然要离开池家山,但提前接触并学习《魁斗枪》的机会,他不愿意放弃,这关乎到他能不能顺利进阶上师三境。
好在山上有涂山孑坐镇,小青的实力也越来越强,足可护卫池家山安全。
他一周回来一次即可。
“你好好带一带王民忠,尽快熟悉河长的工作。”池桥松多交代一句。
他把王民忠安排到了清淤办,担任河长一职,当然暂时还属于临时工编制,毕竟他还没有进阶力士境。
李维维拍胸脯保证:“放心吧主任,我肯定不让民忠挨欺负。”
他已经转正为正式公务员。
虽然武道一无所成,但在单位里厮混却如鱼得水,各种小道消息就没有他打听不出来的,很好的充当了池桥松的耳目。
…
…
…
十一月下旬,虽然还未进入冬季,但寒潮已经从北方的岭北荒原南下,呼啸着侵入夏北、夏东地界。
饶是有长江阻隔,寒流还是挺进彭蠡地区。
气温骤降十几度,马上都快要零下了。
从县城大街,到池家山上下,树叶呼啦啦往下落,一副万物萧索的景象。
“三舅,这边生活还习惯吗?”池桥松骑着二八大杠,来到池家山脚下,看着混在瓦匠当中盖房子的三舅。
三舅转过头来,咧嘴笑:“小松你回来了,习惯习惯呢。”
他住不惯县城,总觉得在小区生活别扭,所以提出要住池家山。池父慎重考量后,决定在山脚重新盖几间房子。
以后他和三舅就住在山脚大门这边,方便看门。
所以又请来瓦匠,趁着还没入冬,抓紧突击把房子盖好。
二叔和小姑父也是拍手称赞,用二叔的话说就是:“住山脚好,每次去松园都要爬山路,走得不知道多累。”
池家山不过一百五十米高,松园大约在七十米的半山腰。
这点山路对于池桥松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爬上爬下还是会很累,尤其拎着东西时。
“雏虎主任回家了。”有瓦匠师傅,一边砌砖,一边调侃。
池桥松微微一笑,并不答话,与三舅说了两句话,便骑着二八大杠上山去了。
池父正在松园里面摘菜,见池桥松回来,便指着大棚里说道:“你去看看,小青蜕下来一张皮,我还没收呢。”
“小青蜕皮了?”池桥松喜道。
“哞!”
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小青不知道从哪旮沓爬出来,发出一声清脆的牛叫。
与前几天暗沉的鳞甲不同,现在它全身又恢复到翠绿,体形更加庞大,已经有六米长度,成年人大腿粗。
它的身体比例,看上去偏短粗。
这也是蛟与蛇的不同,蛟已经渐渐有了龙的雏形。
“好小青,来,看看你的蛟蜕肥田效果。”池桥松拍了拍小青的大脑袋,将越来越大的蛟蜕撕碎成一片一片。
均匀洒进七亩大棚中。
片刻后,肥料库从九包提升到十六包。
“又是七包肥料,和我想的差不多,鬼梦兰花促进小青长肉,但是小青的灵性增速并没变,所以蛟蜕再大,肥料也只有七包。”
小小遗憾。
但不管怎样,小青都是他最大的肥料来源。
“你现在越来越大了。”
池桥松招招手,一旁追着尾巴转圈的小青,顿时飞扑过来。
直接压在池桥松身上,将池桥松压倒在地,然后小青就略显失落的起身,它已经无法像小时候,盘在池桥松肩膀上。
“哞。”
“长大是好事,想当初你妈可是有三十米长,四米多粗,你见到了绝对会被震撼。”池桥松想到了那一晚。
受伤的墨坎蛟,十米开外注视着自己。
那个时候自己别说动弹,就是连开口都费力,全然被墨坎蛟的气势所震慑。
小青歪了歪脑袋:“哞。”
它没见过它妈,更想象不出来,它妈到底有多大。
池桥松慨叹:“你也会有这么一天的……对了,老涂跟我提到过,你整天吞吐紫气,或许可以学习法术。
改日它准备教你简单的御气法门,说不定很快你就能兴风作浪。
唉,我们家小青才是真的天才,内功外功兼修!”
小青没听懂学习法术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它听出其中的夸赞成分,顿时得意的昂起蛟头:“哞!”
第一百六十六章 金翼使
时间从来不等人。
一晃就进入十二月份,江右省也迎来真正的冬天,新一股岭北寒流的到来,让彭蠡地区下起了阵阵小雪。
“姑姑。”
李婉开门,将池母迎进来。
池母手里拎着袋子:“今天小松她二婶、小姑非要拉着我去逛商店,我瞧着冬天来了,就给你买了一身冬衣。”
“姑姑,我不要,我有棉袄。”
“你那件棉袄我看见了,袖子都短一截,还怎么穿,再穿的话你手上肯定长冻疮。”池母不由分说掏出羽绒服,让李婉换上。
换上羽绒服,李婉的气质一下子就提上一层。
池母欣喜的说道:“像你爸年轻时候,你爸年轻时候,就帅气不得了,方圆十里好多大姑娘喜欢你爸。”
李婉照着镜子,害羞的低下头:“姑姑,这件衣服肯定很贵,我不能要……你们对我的恩情,太大,我怕我还不起。”
“傻孩子,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恩不恩的。而且这衣服不值几个钱,你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就是对姑姑最好的报答。”
“我一定会考上好大学!”李婉掷地有声。
池母笑道:“考上好大学,学好本事出来,帮衬帮衬你弟小松。
你也知道小松武道上很厉害,将来肯定要做大官,当官哪里有那么好当,身边没有亲戚帮衬是要吃亏的。
你姑父他们都是大老粗,姑姑可就指望你了。”
李婉重重点头:“我一定帮小松!”
…
…
…
三舅拎着一瓶散白,怀里揣一炷香,在飘落的小雪中走到土地庙。
准备点燃檀香,祭拜土地公。
便看到有一个人已经在土地庙里面默默祈祷,是个中年妇女,穿着花棉袄扎着头巾,祷告动作非常认真。
好一会中年妇女才祷告完,这时候她起身看到三舅。
“不好意思啊,我时间长了点。”中年妇女歉意的说道,“你是……池主任的三舅对吧?池主任晋升宴上面,我见过你。”
三舅没怎么跟妇女打过交道,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我是小松三舅,你是……”
“村里面都喊我阿红姐,我跟翠兰老姊妹了,当初刚嫁到池家村,就跟翠兰玩得最好。”阿红姐说道。
“哦对对,阿红姐。”
“他三舅,你多大咧?”
“我三十九喽。”三舅自嘲一笑,“翻过年就四十的人了。”
“比我大两岁,你还是别叫我阿红姐。”
“没事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