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洋港社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家乡人,听到家乡话,我们不晓得多高兴……”
  一想到当时的情景,老人一个劲地擦着眼泪,激动得说不下去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欢迎你家来!”
  “老哥哥,我们欢迎你。”
  ……
  围着他的老人全都眼泪纷纷,安慰着,欢迎着。
  韩晓武同样鼻子发酸眼眶发红,连忙掏出纸巾递上去。
  老人接过纸巾擦了擦,哽咽着说:“村里年轻人虽然也说安海话,但毕竟都是在那边生那边长的,不曾在老家生活过,对老家没得多大感情。我们不一样,闲下来就想老家,想回来看看,就托建筑队的老板帮我们打听老家的亲戚。
  于老板真是个好人啊,不光去看我们,给我们送慰问品,还把我们的事当回事,帮我们打听。
  我们走的时候还是大队、公社,现在好多大队都没得了,连乡都没得了,我们的娘老子也早都不在了!也难为于老板了,他想尽办法,帮我找到了我的老表姐。村里其他人就没得我这个运气,一个都不曾联系到。
  我一听到信儿,就给我的老表姐打电话,老表姐接到电话的时候,都想不起来还有我这个人!跟她说了半天,她才想起来。我哭,她也哭,两个人在电话里头哭嘎没得命!晓得老家有人,有电话,有地址,我第二天就去买车票……”
  “这么说你已经见到你表姐了?”
  “见到了,她家现在跟我的老家是一个村,以前不是的。我在她家住了四天,找到了好几个亲戚。本来想给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上坟,烧点纸磕个头的,可年头太长,他们也不晓得我的老父亲老母亲的坟究竟在哪儿。”
  老人又擦了一把泪,接着说:“我的老表姐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聋,眼睛也不好,她没得儿子,只有两个姑娘,姑娘全在外头,现在一个人住,我不能让她一天三顿照应我,想想回也回来了,亲戚也找到好几个,该知足了,就托我老表姐的外孙女婿,帮我在网上买了两张车票,明天一早坐火车去江城,从江城转车回西疆。不曾想到昨天晚上,老表姐的外孙女婿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找到了我侄孙,就是我兄弟的孙子。”
  “他住在这个小区?”
  “嗯,他说他就住在苏建花园!”
  “他叫什么名字?”
  “昨天晚上在电话里说过,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睡了一觉就忘掉了。”
  “他给你打的电话?”
  “他给我打的,我有他的电话号码。”
  老爷子背井离乡整整六十年,难得回老家一次,并且此生很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只要能见见的亲戚,自然是想见一面再走。
  韩晓武非常理解他的这个愿望,催促道:“既然有电话号码,那就赶紧打呀,你没手机就用我的手机,或者我帮你打!”
  老人从兜里摸出一部漆都快磨没了的老人机,愁眉苦脸地说:“他的号码在手机里头,这个手机昨天晚上还好好的,早上也好好的,不晓得怎么回事,到这儿就开不了机了。”
  “我看看。”
  “麻烦你了。”
  “没事,不麻烦。”
  韩晓武接过老人机,怎么摁电源键都没反应。只好拆下电池,取出卡,想试着先装到自己手机里,看看能不能调出通话记录,结果发现老人的卡没剪,装不进去。
  见马路斜对面正好有个手机店,干脆把老人带到手机店里,跟老板简单说了下情况,请老板帮忙找个老人机试试。
  老板很热心,可找了个老人机,装上卡开机看了看,一脸无奈地说:“他的号码肯定是存在手机里的,不是存卡里的,翻出来看一片空白。手机电池没问题,应该是手机主板坏了,这种杂牌老人机不太好修,现在也没人愿意修。要不你们去营业厅问问,看能不能调出通话记录。”
  “大爷,移动营业厅离这儿不远,要不我陪你去问问?”
  “好的好的,太感谢了,你们都是好人啊!”
  “大爷,你先别忙着谢。”老板把手机还给老人,关心地问,“你这个卡是用你自己的身份证办的,还是别人的身份证办的?”
  老人抬头道:“这个手机是我儿子帮我买的,号码也是我儿子办的,不要我交电话费,他说每个月从他手机上扣钱。”
  “这么说是亲情号,号码在你儿子名下,你就算拿身份证去营业厅也不会帮你调。”
  “我的号码,我用了几年,我拿身份证去也调不出来?”
  “营业厅有规定,必须是机主持本人身份证去才能查询通话记录。”
  老人傻眼了,拿着手机僵在那里不知所措。
  韩晓武正暗骂这手机早不坏,晚不坏,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坏,手机店老板突然问:“大爷,你儿子的电话你应该记得吧?我们可以帮你给他打电话,让他赶紧去西疆那边的营业厅查询通话记录。”
  老人哭丧着脸说:“我……我也记不得他的号码,我从来没记过。他帮我买这个手机的时候,就把他、我儿媳妇和我孙子、孙女的号码存在里头了。我给他们打电话,不要摁号码,只要找名字。”
  什么都记不得,什么线索都没有,这就麻烦了。
  韩晓武实在不忍让他带着遗憾回西疆,不死心地问:“大爷,你的老表姐住在西塘镇,你老表姐的名字,你老表姐家所在的村组,你总该记得吧?”
  “这个我不会忘,我老表姐姓徐,叫徐美珠,她家住在西塘镇李庄村九组,就在村办公室后头,离村办公室不远。”
  “这就好办了,我帮你联系你表姐,她应该有她外孙女婿的电话,我们只要能联系上她的外孙女婿,就能联系上你的侄孙,毕竟你这个侄孙是她的外孙女婿帮你联系到的。”
  “小伙子,真的太谢谢你了,不过西塘离这儿蛮远的……”
  “没事,西塘我有熟人,我不用去西塘,我发个微信,托熟人帮你去问。”


第31章 支边老人(二)
  西塘是安海最西边一个古镇,紧挨陵州市的堰姜区。
  韩晓武从来没去过,更不用说在那边有什么熟人。刚才所说的“熟人”,其实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海归副镇长张小云。
  之前感觉没必要上赶着去加人家的微信,现在有事相求,只能厚着脸皮在群里请求对方加好友。
  验证发过去,等了三四分钟都没通过。吃不准人家是在忙,还是直接忽略了。
  再看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想到老人家明天一早就要走,韩晓武干脆抛开那点小自尊,在小群里艾特张镇长,并用文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汇报”了一下,想想又拍了几张照片发到群里。
  “西疆是有好几个安海村,上次听苏中公司的人提过,他们在那边有工程,项目经理好像还去慰问过两次。”
  张镇长依然没动静,倒是梅总在群里说话了。
  韩晓武连忙打字补充:“回来寻亲的这位大爷也这么说的,他说有一个搞工程的老板开车去慰问过他们,说他们现在吃喝不愁,只是年纪大了,变得越来越想老家。”
  “叶落尚且归根,思乡乃人之常情。换作我,我一样想!”升辉机械黄总深以为然。
  储婵娟翻看完上面的信息,直接发语音:“晓武,这位大爷非要明天走?能不能劝他改签车票?”
  “他在西疆天天想回老家看看,回来了又想西疆的家,想儿孙。再说车票是他老表姐的外孙女婿帮他在网上买的,就算改签也要先联系上他老表姐的外孙女婿。”
  叶副部长也看到了群聊,沉思了片刻输入一行文字:婵娟,张镇长可能在忙,没注意看手机。你帮着联系下西塘镇的统战委员,请他给村里打个电话,让村干部赶紧去帮着问问。”
  “好的,我这就联系。”
  “告诉他们,这位老人既是支援边疆六十年的安海人,更是从民族聚居地区回来的,帮助老人找到家乡的亲人,这也是统战工作。”
  “明白!”
  领导一发话,事情好办多了。
  等了大约二十分钟,储婵娟发来一个手机号,紧接着打来电话:“号码给你发过去了,村干部找到老太太家,结果老太太一样记不得她外孙女婿的手机号。好在老太太的家人做事细心,专门给老太太留了一个电话号码簿,把家里人的联系方式全写在上面。”
  “谢谢领导,我这就跟老太太的外孙女婿联系。”
  “等等。”
  “领导,您还有什么指示?”
  “韩副秘书长,你昨天口口声声说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小跟班,可这才过去一天,你就给我布置任务,还是‘即刻办理’的那种。你摸着良心说说,咱俩到底谁是谁的跟班?”
  “当然我是您的小跟班!领导,这事我真没打算麻烦您……”
  “不开玩笑了,赶紧帮老人家找亲戚吧!”
  “是,谢谢领导。”
  韩晓武拨通统战小姐姐发来的手机号,接听的果然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婿。对方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忙不迭表示感谢,然后忙着联系老爷子的侄孙。
  其实老爷子的侄孙一直在家里等堂爷爷,只是他家住18号楼,平时都从北门出入,不知道堂爷爷已经到了小区东门口,还让围观的群众跟着唏嘘了一把。
  他接到电话,连忙跑下楼飞奔到大门口,接过老爷子的包,一个劲儿致歉。生怕韩晓武和围观的邻居误会他对这事儿不上心,又苦着脸解释:“我专门请了一天假,本来打算去西塘接三爷爷,可是他死活不让,非要坐公交过来。说有我电话,到了小区门口再联系我。结果他自个儿受累不说,还劳烦大家伙费心,对不住,不好意思啊!”
  “年轻人都要上班,我又没什么大事,就是想来看一眼再走。我既不聋也不瞎,这次一个人从西疆回来,不也找到老表姐了吗?再说从西塘到城里就这么点路,我怎么能让孩子们去接?”看到血缘关系最近的侄孙,老爷子的情绪又激动了,紧攥着侄孙的手,老泪纵横。
  “我知道,您老是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
  “谢谢呀,你们都是大好人,我给你们鞠躬了。”
  “别别别,您老可千万别这样。”
  “是啊,都是家乡人,这有什么好谢的?”
  目送祖孙搀扶着进了小区,韩晓武这才发现自己脸上湿漉漉的,生怕人笑话,忙掏出纸巾擦干。回头看看,见看热闹的居民还没散去,正打算问问谁家没填过创文问卷,一个陌生的本地手机号打了进来。
  “您好,请问您是?”
  “晓武,我是西塘镇张小云!不好意思,刚才在开会,没看手机,没及时回复。等看到群里信息,正打算给村里打电话,婵娟在群里说已经联系上了。”
  “张镇长,该说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明知道您忙,还为这点小事麻烦您。”
  “别见外,一个电话的事,有什么麻烦的?再者叶部长都说了,这也是统战工作。只是今天实在不巧,你加我艾特我的那会儿,我正在会场讲话,没帮上忙,抱歉啊。”
  “张镇长,您……”
  “好好好,不说这些了,我们周五晚上见,到时候再细聊。”
  “行,您先忙。”
  ……
  挂断海归副镇长的电话,干正事。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刚才只是帮着发了几个微信,打了几个电话,真只是举手之劳,可在围观的大爷大妈们看来却像办成了件了不起的事。
  再请大爷大妈们帮忙填写创文问卷,人家不但不反感,反而一个比一个积极,热心的甚至主动提出带一张回去给没填过的邻居填,填好后她们会帮着收回交给楼栋长。
  韩晓武忙不迭表示感谢,感谢完趁热打铁问:“王阿姨,您知不知道六号楼前面花坛里的菜是谁家种的?”
  “知道,老邻居个个知道,不过这件事不太好说。”
  “怎么个不好说?”
  王阿姨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挤出个神秘莫测的笑容:“小韩,你跟那个老太太打几次交道就晓得了,那个老太太固执着呢,我们这些老邻居谁都不敢招惹她!”
  “她的子女呢?”
  “她正常一个人住,儿子在外地,女儿好像在安海,具体住哪儿我不清楚。”
  “知道了,谢谢王阿姨。”
  “又没帮上什么忙,有什么好谢的,我该回去烧饭了。”
  “王阿姨再见。”
  楼栋长老张心里清楚得很,那个老太是块难啃的骨头,陪着韩晓武边往停车棚那边走,边给他打预防针:“小韩,实在不行就算了。安海这么大,要检查的地方那么多,不一定会来我们这儿。”
  韩晓武掏出车钥匙,回头道:“上面的检查组和督察组不一定会来咱们这儿,但街道和市里的检查组肯定会来,而且会来检查很多次。”
  “可这事确实不好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