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既然来参加了柏林影展,那就有着数不清的观影机会,又何必在来到这里的第1天就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呢?
在这家巨大的影院旁边,也是一家专门从事着影视行业的电影播放厅,是由日本索尼公司投资建造的,在这个柏林影展的举办地点也是颇有名声的,放映一些得奖几率并不是那么高的入围影片,给这些从事艺术片拍摄的导演们一个作品成功现世的机会。
要说在现在的世界经济体中,日本公司拥有着很大的优势,在全国各地都有着相应的投资,而且日本别看国区狭小,但是国内的财团力量可还是挺多的,虽然广场计划阉割了他们的经济,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追赶,已经重新展现了新的生机。
在电影院旁边是一个著名的电影博物馆,里面存放着很多国际上有名的剧组所拍摄的母代以及当时的道具提供给所有的游客观看。
这个电影博物馆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记录着电影历史的发展轨迹,从最先的默片到现在的有声电影,又到最近流行的3D电影,可谓是见证了电影行业不断进步的历史进程。
在电影博物馆里面花费了两个人,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张黎兴致勃勃的拉着李斯科跟所有里面存放的纪念品合影留念,这似乎是印证他们真真正正来到玻璃影展的一个证据。
等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的三四点钟,此时饶是李斯科体力充沛,在这么长时间的行走下来也是感觉到了疲惫,所以带着张黎来到了旁边的咖啡厅,两个人买了两杯咖啡坐在遮阳伞看着广场上人潮人海的游客人群们。
说起来柏林影展对于柏林本地的经济刺激以及游客数量是有着很大的刺激作用的,在长达12天的柏林电影节举办期间,有关部门做过统计,观众数量比平时增加到了40万人次的数量,几乎创造了电影节50年以来的历史。
这个数量对于柏林来说是一件十分刺激经济增长的事情,要知道柏林本地的人口才总共有350万。
这些人群中有影迷,有游客,也有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各个国家专门来参加影展寻求机会的国际片商们。
这些片商们像是参加淘宝大会一样,在众多作品中寻找到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产品,然后用低廉的价格购买下来,带回自己的国家上映播放,又或者是制作成为DVD周边销售到整个国家中去。
963。柏林见闻2
这种低价买然后转换为自己利益的购片行为,在很多国家都十分流行,甚至目前国际上近八成的公司是依靠这种手段来牟利的。
说起来近10年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大肆入侵各个国家的电影行业,让各国的电影业以及很多国际影展都陷入了危机之中,而美国自己所创办的奥斯卡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奖项评选机构。
在这种状况下,三大电影节依旧能够保持住自己的独特性,成为除奥斯卡以外,另外的电影评选机构也是有一套自己的手段和计划的。
柏林电影节的计划不光是更新了自己的举办地点,以及影院,甚至连会场都更新换代,变得更加便捷了。
硬件方面做出了改变,软件上面也紧追着潮流。这么多年柏林影展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不与其他奖项同流合污。抱着持之以恒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宗旨。
一直标榜自己的目标是,给柏林的公众,不仅仅是电影专业人士提供看到优秀电影的机会。”“发现新的天才、新的电影制作的潮流及独特的主题内容。
因此柏林影展设置了国际比赛”、“电影全景”、“青年论坛”、“大师回顾”、“儿童电影”、“德国新电影”等多项专题。
本届电影节的“全景”项目,从全世界提交的1600部影片中精选出来了来自32个国家的76部作品,以及香港、泰国、日本、韩国等亚洲电影,以求全面反映当今世界电影的面貌。
青年论坛一直在接力发掘电影圈子,刚刚进入的新人导演,比如说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贾樟柯的小武,就是在这里成功的被人们发觉,然后走上了名扬国际的道路。
而且本次柏林影展亚洲电影又占据了其中百分之33的份额,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影评人通过自己的评论来抨击柏林影展已经沦落为亚洲人狂欢的天堂。
不管外界评论与此,始终动摇不了柏林影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在所有影视从业人员心目中的独特性。
而且电影节还特别开辟了一个专项的主题,叫做欧洲电影市场。评委会所有工作人员深知柏林电影节给所有影视从业者带来的利益是什么,所以开辟了这个独特的主题。
无数的电影发行公司在这里开设了展台,近十个小放映厅从早到晚地在放着各国的影片。捕捉商业机会,这可能是吸引专业电影人员的更最重要因素。今年到电影节来的专业人员已从80年的4000人次,增加到来自150个国家的14,000人次。
来到这个城市,仿佛一切都跟电影割舍不开,无论游客还是行人,他们谈论话题的中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即将要揭开帷幕的柏林电影节,李斯科似乎也是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到了。聆听着旁边桌子上坐的那群人讨论着自己喜欢,目前所看到过的几部电影,以及独特的主题和拍摄手法。
距离李斯科下了飞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过去了67个小时的时间,要说这67个小时他对柏林最大的印象可能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这里很丑。
相比于那些浪漫的巴黎以及英国的伦敦,还有美国的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柏林显得貌不其扬,这里很难让人能够用漂亮美丽来形容,除了在菩提树下偶尔能够见到的欧式古典和庄严,以及偶尔躲过战争摧残的老教堂和古迹,在这里见到的最多的就是一排排板式的居民楼。
还有废弃的专制工厂,战争时期遗留下来只修建了一半的建筑,以及统一修建的新式玻璃大厦和写字楼。
李斯科尽管是一个建筑行业的局外人,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个城市真是没有一点美感,让人一眼望去,心中涌现的第1个想法就是悲凉。
不过即便如此,通过旁边人的介绍,李斯科还是有些了解,这里是所有现代主义建设大师们的试验田,在二战以后整个德国处于一片狼藉的状况,这简直是建筑大师们最好的试验场所,每个人都竭力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把自己的理念融入到了一栋栋建筑中去。
现实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摒弃了之前建筑的美感,把建筑回归到本身的用处中去,没有一丝的浪费和多余,尽量发挥这所建筑的最大用处,这种粗野的风格也逐渐成为了柏林的主流。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里很丑,但是因为独特的构思,柏林依旧会给你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如说充满着想象力的各种几何图案,全是用未经打磨的混凝土预制板构成的,充满着未来感和科技感。
在战争时期,国会大厦曾经被敌国的飞机炸掉了房顶,现在被建筑师们用独特的创意添加了一层玻璃圆顶,这种新奇古老的组合成为了柏林是最新的地标建筑。
可以说如果有的选择,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自己出国旅行的第1站放在柏林这个城市,但是不得不说,这座城市或许没有巴黎的浪漫,缺少罗马的沧桑,看上去跟主流格格不入,却不知不觉的形成了独特的前卫和不羁的个性。
这个城市总是能带给你一些独特的惊喜,比如说你想着柏林大概就是这副丑样子吧,但他却带给你另外一面的震惊。
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正视历史的勇敢,也可以看到他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你前一脚刚刚路过丰富的透露出历史气息的博物馆,下一秒可能在街头就遇到穿着前卫正在开心涂鸦的年轻人们。
在这一栋建筑是高耸入云的大厦和写字楼,下一秒你可能就身处于中心公园宁静的森林中。
在街的这头是高端的奢侈品购物,可是走到尾部就变成了跳蚤市场。
前一栋建筑是高端优雅的音乐厅举办场所里面还能传出经典的古典音乐,下一个建筑就是一家知名的夜店里面劲爆的电子舞曲,让你忍不住身体跟着一起翩翩起舞。
传统与新奇的碰撞,前卫与古老的交集,这个城市古老且沧桑,但是这里容纳了所有的生活态度。
964。备受欢迎的作家李斯科
“你快一点儿,大家都等急了。”
张黎穿了一身漂亮且带着钻石点缀的礼服裙,催促着还在镜子面前磨磨蹭蹭的李斯科。
“来了。”
李斯科没好气的扣下了自己这身得体西服的最后一颗纽扣,然后在镜子面前打了了一下自己的全部妆容,看到一个风度翩翩且充满着英伦绅士气息的青年姿态,才心满意足的扭身朝着站在门口的张黎走去。
现在已经是他们来到柏林旅行的第3天了,经过三天的游览,他们基本把整个柏林所有的景点全部都去亲自游玩了一番。
要说这三天里李斯科到底对柏林有着什么样的印象,那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这里的博物馆是真多呀。
德国历史博物馆,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柏林墙博物馆,以及博物馆、新博物馆、老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和佩加蒙博物馆所组成的博物岛。
这几天光是各种博物馆所赠送给游客的纪念产品,他们都已经收了好大一包了。
除此之外,这几天也见识到了柏林另外一些比较出门的景点,比如说勃兰登堡门,弗里德里希剧院,哈克庭院,犹太人纪念碑,凯撒—威廉教堂,和万湖。
这其中最让李斯科感到不虚此行的景点,那就只能称得上是万湖了。
万湖是柏林的一个分区,位于柏林最西端的地区,跟他的名字一样,这里是水上爱好者的圣地。
李斯科和张黎是昨天下午去到这个景点游玩的,当时刚刚享用过午饭,准备步行,在这里好好的消遣一番,当时的天空还处于阳光普照,一踏入这个地域,就让李斯科和张黎两个人的身心完全的放松了下来。
跟别的地方充满着历史的气息以及悲痛的回忆不同,万湖这个地方能够让你卸下心中所有的疲惫真真正正,感受到自由和悠闲的气息,这里有一种远离了大都市喧嚣的沉静,游客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悠闲的在湖边散步,时不时观赏一下落入水中的水鸟们的优美姿态。
在这里可以游泳潜泳,划船,赛艇,甚至还可以驾驶帆船。周围还有着各式各样的园林,吸引着每个游客的目光。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点缀了各种各样的小湖泊,看着这些不断荡起涟漪的水面,带着自制的午餐,坐在草坪上时刻欣赏着游客划船的样子,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绝佳的野餐聚集点。
晚餐是在绿树成荫的花园饭店中享用的,一边品尝着德国的特色食品,一边品尝着柏林白啤的滋味,简直舒适的让人迷醉。
不过尽管旅行的感觉十分舒适,但是正事也是不能忘的,在李斯科和张黎周围游览的过程中,他来参加这次柏林影展的消息,也被别人给传播了出去。
当得知了世界级作家李斯科到来的消息,无论是协会举办人员还是那些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各式各样的影视从业者们,都抱有了期待的心情。
毕竟虽然影视从业者们从事的是跟文学完全不同的类别工作,但是要相信拍摄文艺片的导演,总是有一颗文艺的心,再加上李斯科的几部作品,向来都是每个文艺工作者梦寐以求想要改编的对象,所以对于他的追捧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李斯科旅行的这几天中,他的房间里被塞了各式各样邀请他参加酒会的请柬,可以说是推脱了一个又一个,到后来几乎就连酒店的前台也知道了李斯科的身份。每次都要劳烦对方帮忙转交请柬,搞的前台,工作人员的脸上也满是幽怨。
眼看着事态越来越严重,李斯科也不好继续沉默下去了,所以跟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挑选几个比较有地位的酒会参加露面,等见到自己本人,那些文艺爱好者们或许就不会再这么疯狂了吧。
今天要参加的是英国籍的导演举办的一次酒会,里面参加的全是一些英国以及周围附属地区的导演和影视从业者们,制片公司自然也在这些人的行列中。
不管是冲着李斯科的作品来的,还是冲着李斯科手下那个在好莱坞最近动作很大的传媒集团来的,他们都对李斯科本人充满着期待和善意。
跟张黎乘坐电梯一路往下,来到了酒店第3层的专业承办酒会的楼层,两个人把请柬递给了守在门口的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