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后续他们会增加后面两款游戏的人力投入。
  只是国内目前软件人才还是匮乏,具体到游戏人才更是稀缺,就算是想要加快进度,估计也不会很快。
  其实赵一也清楚目前国内软件行业的情况,所以赵一已经让繁星软件公司开发一款可自定义程序编译器。
  程序说到底最后都是被编译成二进制码,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码,那么这个编译器就充当高级程序语言和机器码之间的语言翻译官。
  等这款自定义程序编译器完成之后,那么就可以专门定制一款中文高级程序语言,让一些英文不是很好,但是逻辑能力很强的人,能够轻松的上手编写程序。
  这样就可以扩大编程人员数量,减少学习成本。
  当然这款自定义编译器不仅仅是可以定制中文高级程序语言,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其他编程语言,让全世界的程序不再是都使用英文编程了,有可能彻底终结英文最适合编写程序的谬论。
  就像前面说的,机器语言说到底是二进制码,和英文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之前芯片指令和汇编语言都被美国掌握,自然他们就推崇自己的语言来编写程序。
  说到底最后还不是需要翻译成二进制。
  现在不同前世,天行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已经垄断了全球个人电脑的芯片,那么繁星软件编写这么一款自定义编译器就方便的多。
  因为能够获得全部的芯片底层逻辑,编写出来的自定义编译器不仅不会出现各种不明原因BUG,而且还能够更加流畅的执行程序。
  只要这款自定义编译器一经推出,必将打破全球软件编程届的固有英文编程思维,让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自由的编写程序。
  将会给全球软件行业带来新的一波繁荣期,同时也打破了英文在编程界的特殊地位,使得英文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当然有利必有弊,当全球的编程人员都习惯使用自己的母语来编程,那么就会造成全球编程交流的阻碍。
  因为英语不是必须的语言,那么程序员,特别是层次较低的程序员,完全可以不用学习英文,那么他们就很难突破本国的程序圈子,了解全球其他国家的软件发展情况。
  即使是个别程序员学习了英文,但是其他国家的软件行业也不一定使用英文编写软件,那么他还是无法了解非英文国家的软件技术发展。
  这可能不仅不能够促进全球软件技术的发展,还有可能阻碍软件技术的发展,毕竟有充分的的交流才能够让新技术流传开来。
  这个弊端对越是软件产业发展晚的国家越明显,越是人口少的国家越明显,对于我国来说,这种弊端暂时还不是很明显。
  毕竟我国现在的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可以说是领先全球,同时人口数量庞大,后面进入软件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很多,闭门造车的弊端不是很明显。
  这么做的另一个弊端就是给全球软件研发合作带来了困难。
  A国的软件公司需要开发一款软件,那么就需要寻找使用同一种自然语言的程序员,不然在这个项目中就没法交流,也无法看明白对方的编程代码。
  这样对软件全球外包业务造成巨大的阻碍。
  以此发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会在全球软件界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选择一种语言出来作为全球软件编程界的交流语言。
  这个趋势在赵一看来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技术交流是必然的趋势,是人性和科技的性质决定的。
  所以后期赵一还准备让繁星软件公司给这款自定义编译器开发自然语言翻译软件,这不同于我们常说的语言翻译软件。
  因为编译器不是人,想要编译器工作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编程代码,而这些编程代码不管是什么自然语言,他最终还是编译器需要的结构语言。
  而根据这款编译器共性的结构语言,将各自的自然语言和结构语言做成一个语言映射,根据映射表就可以翻译成其他编程语言了。
  当然这么做的话,代码注释是没法翻译的。
  想要解决注释也一并翻译,则需要一款自然语言翻译器了,这个的难度就很高了,凭借繁星软件的实力是做不出来的。
  即使做出来了估计也是错漏百出,这个必须要赵一亲自出马才行。
  但是赵一并不准备就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我国的软件技术在国际上是最先进的,世界软件行业出于沟通的需要,肯定要选择一种语言来交流。
  那么中文被选中的概率会很大,毕竟软件行业中文环境的技术水平是最先进的。
  以后繁星软件的技术资料和帮助文档也会只提供中文版本的,以繁星软件公司在全球软件行业的地位,其他国家的编程人员将不得不学习中文,不然就没法写出好的程序,毕竟技术细节都是用中文写的。
  这些都是赵一自己的战略规划,倒是没有给繁星软件公司提过这些,毕竟他们只需要按照赵一的指示,研发相关软件即可,这种战略性的东西,没必要让他们知道。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达到目的,就是建设开源基金,这是这需要等到互联网时代开能开始。


第190章 是不是疯了?
  就在齐夏明秘密前往汇丰银行借贷事件曝光的第二天,有小道消息传出,齐夏明并没有从汇丰银行贷到资金,现在香港房屋公司已经是骑虎难下,即将进入蛰伏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拼命拿地了。
  开始还是小报纸刊登这个消息,后面一些大报纸也跟着刊登,而且还添加了很多“细节”。
  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表示这次汇丰银行拒绝贷款是应有之意,毕竟之前就已经说了调整金融策略,这次香港房屋公司贷款失败,港英政府即将迎来胜利。
  齐夏明在各大报纸刊登了这个消息后,就出来澄清,自己只是去汇丰银行办理其他业务,并不是办理贷款业务,同时表示香港房屋公司的现金充足,足以应付接下来的土地拍卖。
  但是在香港人看来,这个解释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像是香港房屋公司的自我辩解,对于香港房屋公司的后续发展并不看好,特别是应对港英政府的阳谋,最终肯定是以失败告终。
  港英政府似乎是感觉到了香港房屋公司现在就是强撑着,所以他们很快就组织了第四次土地拍卖会,时间相当紧凑,仿佛不给香港房屋公司喘气的机会。
  现在香港土地拍卖已经是港英政府和香港房屋公司之间的竞争了,其他地产商已经都选择了明哲保身,不再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当然也不乏一些爱国商人,他们也在为香港房屋公司暗暗捏了把汗,毕竟如果香港房屋公司对抗港英政府失败,那么就代表着内地政府在这次对抗中失败。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港英政府的第三次土地拍卖会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各方都希望从这次拍卖会中,看看香港房屋公司到底是真的现金流充足,还是虚张声势。
  这次拍卖会,港英政府拿出来的土地面积并不多,只有50公顷土地,但是都是位于九龙和香港岛的土地,价值比之前的高了不止一筹。
  这次港英政府将自己手里位于这两个地方的全部土地都拿了出来,就是要准备一次耗光香港房屋公司的所有资金。
  当齐夏明来到拍卖会,很多记者都想要现场采访他,都被他拒绝了,众人只能希望从他的脸上看出来一些端倪。
  结果他们失望了,齐夏明脸色正常,碰到熟人还微笑着聊了几句,丝毫不见慌乱,还是如之前一样一副胜券在握的做派。
  拍卖会如第三次拍卖会一样,这次拍卖会没有任何其他商人参与拍卖。
  精明的香港商人,也知道这件事情的复杂性,不管最后到底是谁赢了,自己趟这趟浑水最终都不会有好结果,最好就是这样,不参与进去。
  拍卖会毫无波澜,港英政府也是怕地价定的太高,香港房屋公司会退却,所以定的价格只是比目前市场价格略低一点。
  这个价格并不算高,香港房屋公司如果资金充足,不可能不买入,买入肯定是赚的。
  这场拍卖会唯一让人意外的就是,香港房屋公司竟然全盘接下了这次拍卖的土地,平均价格达到了15万港币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750亿港币。
  拍卖完后,齐夏明当先离开了拍卖会现场,一出来就被各路记者拦住,想要他做一个短暂的采访。
  齐夏明信心满满的说道:“我之前所做的说明句句属实,公司并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港英政府有多少土地拍卖,只要价格合理,我们都会接招,我们公司就是拥有这样的实力。”
  这话就嚣张了,这四次拍卖会,香港房屋公司已经投入了2450亿港币了,换算成美元达到了300多亿美元。
  世界上还没有多少公司拥有这么庞大的现金流,能拿出来这么多资金的只有国家了,甚至很多小国都没有很多外汇储备。
  众人看到香港房屋公司的表现,大多数人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了,所以都很自觉的不躺这次的浑水。
  而港英政府根据英国政府的指示,一定要想办法让香港房屋公司购买大量的香港土地,用这些土地来耗光内地的资金,拖慢内地经济的发展速度。
  现在已经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参与的势力也原定的要多,这里面更是涉及到国家战略,美国、英国等西方阵营国家都参与了进来。
  陪着林和霞打游戏的赵一,知道他们的小九九,只是轻蔑的笑了笑,自己正愁大笔资金无处使用,这次事件刚好消耗一笔资金,未来不管是对自己的经济收益还是香港的社会稳定都有益处。
  虽然英国政府的策略是很好的,只是港英政府手上的土地已经没有多少了,这就让港英政府有点着急了。
  仅凭借政府手上的这点土地,是无法达成预定目标的,于是只能够请示英国政府,接下来怎么办了。
  这个事情即使请示英国政府也没多大作用,毕竟土地资源就那么多,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结果还是美国人比较损,竟然想着逼迫哪些还未开发的私人土地让出来让政府重新拍卖,拍卖所得倒是没有侵占,还是由土地所有人受益。
  只是这种做法在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影响可是深远的,毕竟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宣扬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这么做显然就违背了这个原则,他们需要评估这么做带来的不良后果。
  要不说撒克逊人的强盗逻辑就是不一样呢,只要对自己不利的,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现有的规则,而且英国政府对他们国内的一些企业也进行过国有化,并不是没有先例,只是这次稍微变通了一些而已。
  最终的解决办法传递给港英政府后,他们也是坐蜡,他们是香港的实际管理政府,如果真这么干了,那么带来的后果他们可能承受不住,肯定会激起香港市民的强烈抗议。
  如果硬要实施,那么港英政府在香港的影响力将要丧失殆尽。
  几十年里建立的统治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对现在的谈判更加不利,后面十多年的统治时间内,他们将会变得无所作为。
  因为失去威信的政府,人民是不会配合他们做任何动作的,以后有任何举措,都会被人民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
  最致命的是,港英政府失去了威信,那么英国政府在香港的存在感将无限削弱,以后香港回归后,他们将无法在香港进行有效的行动。
  毕竟已经丧失了民心,而且还不是当前统治者,没有人愿意搭理他们。
  但是这是英国政府做出来的决策,更是西方阵营一致通过的决策,他们港英政府不管有什么想法,都必须按照这个来执行,这就让他们比较蛋疼了。
  港英政府倒是没有急着按照指示操作,而是将自己手上剩下的所有土地,共计80公顷,这次全部拿出来拍卖,想以此耗光香港房屋公司的所有资金。
  只要香港房屋公司的资金耗尽,那么就可以不用执行英国政府的决策了。
  于是距离第四次拍卖会仅仅三天后,第五次土地拍卖会就紧罗密布的展开了,齐夏明还是亲自过来参与拍卖,其他地产商都来参加了。
  他们倒不是要参与拍卖,而是想要见证历史,于此同时,其他不做地产的商人也来凑热闹,都是想要见证一下历史。
  这次的土地位置有好有坏,但是都被齐夏明给拍卖了下来,平均土地价格为10万港币平方米,总交易金额为800亿港币。
  香港房屋公司消耗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了3250亿港币,购买土地436公顷,要知道1983年,香港的GDP也才299亿美元,约莫2300多亿港币。
  也就是说,香港房屋公司现在消耗的资金总额,已经是接近香港1983年GDP的1。5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