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一走到台上,拿起话筒,试了试麦,然后说道:“这次会议主旨就是解释为什么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的主课必修科目资格。
  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国家已经将英语纳入到和语文、数学同等地位的主修必考科目,这在当时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要求,是符合我国发展利益的举措。
  不管是以前,还是今后,我国想要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当中,英语等外语都是绕不开的坎,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语言。”
  台下听这里,顿时一阵嗡嗡声,不是台下的学者和专家没有素养,而是赵一所说的话,完全和他今天的演讲主题南辕北辙,让他们一时摸不着头脑。
  赵一也注意到台下的情况,笑了笑,抬手示意下面安静下来,接着说道:“我也知道这话和我今天演讲的主旨完全相违背。
  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英语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的经贸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除非我国的经济体量成为世界第一,我国的科技也是世界第一,那样,别人就开始会学习我们的语言,这个主次关系完全是由实力决定的。
  我们需要英语沟通国际,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至少在我看来,我国大部分人可能一生也不会用几句英语,这就造成了付出和获得严重不匹配。
  可能在做的各位,觉得我这是异想天开,既不想花时间努力学习英语,又想利用英语来沟通世界,这本身就自相矛盾。
  这里我在此说明一下,这句话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科技的力量。
  当科技能够为我们做出一些事情的时候,完全可以将人类从中解放出来,让机器代替我们做我们不愿意做,或者不需要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赵一完全不理会下面的议论声,而是自顾自来到旁边的电脑里面,将手里的大容量优盘插入进去,然后直接点开了一个图标。
  说道:“这就是我经过长时间的研发,日常交流准确率达到99%的英汉智能翻译软件。”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现场的扩音器已经开始将这句话使用英语重复了一遍,随后赵一继续说道:“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刚才我说的话,竟然能够当场翻译出来,而且基本上没有任何毛病。
  这就是这款智能语音翻译软件的厉害之处,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这就是我要说的,当机器能够替代人的某些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果断的学习那些机器不能替代的知识。”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智能语音翻译软件现场就给在做的做了翻译,而且使用的还是纯正的伦敦腔,比在做的各位专家的英语口语都要流利的多。
  “我之前说的不是我们不需要英语,而是我们不需要学习英语,至少不需要让全国的学生拿出大量的时间来专门学习他。
  如果真的有学生喜欢研究欧美的历史文化等知识,完全可以在大学阶段专门进行学习,这样更加有针对性,也能将其他学生的精力释放出来,用来学习更需要的其他专业知识。
  而且这款智能翻译软件,不仅可以翻译英语,国际上的几乎所有主流语言,他都可以翻译,今后凭借这款翻译软件,进行国际贸易根本就没有任何交流障碍。
  这款智能翻译软件可不是测试产品,最多不超过两个月的时间,北极星公司就会正式依托这款语言翻译软件,推出相关的硬件产品。
  到时候,欢迎在座的各位购买品鉴,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们也会虚心接纳,谢谢大家!”
  参加会议的人,原本以为会在会议上面进行激烈的争辩,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
  结果整个会议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被赵一的一套骚操作,给彻底终结了。
  在座的都是专家学者,很多人是出过国,留过洋的,对于刚才翻译的话语,他们还是能够辨别出好坏,比他们大部分的翻译一点都不差,而且用词还比他们严谨些。
  如果真的如表现的这样出色,确实如赵一所说,根本就不需要让全国的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用在注定会被机器取代的技能学习上面。
  这样的工作今后完全可以交由机器来完成,将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暂时无法被机器取代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上面。
  赵一演讲完后,现场就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上台,对这款智能语言翻译软件进行现场测试,让他们现场感受一下科技的力量。
  当这些专家学者现场测试后,纷纷打消了心里仅存的质疑,这是真的,而不是赵一用来忽悠人的。
  当然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给赵一再大的胆子,也不敢作伪,不然被拆穿后,他可就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了。
  这么不明智的事情,赵一怎么可能做呢,那些没有上去亲自测试的专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他们也不相信赵一会使用这种手段。
  而且现场的许多专家,当初可是参加了天问大学本科教材的答疑会议,其中许多人还曾经被赵一现场打脸过,这次他们就谨慎许多了。
  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测试,确定这款语言翻译软件,确实能够胜任日常交流任务,并且对于晦涩难懂的内容,也能够翻译出来七七八八,如果不较真的话,也是能够让对方听懂的。
  这就是足够了,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是足够了,至于那些专业的东西,还是交给专业的翻译人员来做。
  说实话,他们还真怕赵一研究出来超过专业翻译人员水平的软件,这样他们说不定也会面临失业,而他们的学生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水平的翻译软件就“足够”了。
  这次会议之后,赵一也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剩下的事情全权交给中国教育公司来处理。
  过了几天之后,王怀军果然打来电话,赵一的提议在教育部通过了,今后英语只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选修课程,每周只有两节课。


第321章 发射海洋资源卫星
  赵一只在家里悠闲了三天时间,就接到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总裁刘星的电话。
  赵一年初的时候让他们研发的海洋资源卫星已经完成了主体部分,同时精密仪器公司负责完成的相关组件也已经到货,后面的组装工作就需要赵一亲自来。
  如果不是接到刘星的电话,赵一都差不多将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实在是这件事情并不是特别紧急,当初只是随手布置了一个后手而已。
  但是既然已经生产出来了,后续的工作他就必须做起来,虽然天枢机械公司负责研发的海底采矿设备,暂时还没有什么音讯,但是先让海洋资源卫星上天也是可以的。
  反正先让卫星在天上飞几年,将探查出来的海上矿脉标记下来即可,等到天枢机械公司这边的设备研发生产完成后,在行动也不迟。
  而且这也只是一个后手,如果国际贸易局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个后手根本就用不上。
  要知道海底采矿无论怎么说,都比从陆地上采矿要成本高得多,不到万不得已,赵一还真不愿意从海底进行矿产开采工作。
  只是等到北极熊倒下的时候,鹰酱彻底取得胜利,盟主之位彻底稳固,声望正隆的时候,赵一真怕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出来。
  如果真的向我国实行全面封锁的话,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继续发展,基础资源自产自销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矿产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只要能够保证这些东西,再加上赵一拥有的技术,如果真的面临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击。
  贸易的本质,就是资源的交换,如果国家什么资源都可以获得,什么技术都有,什么产品都能生产,不仅能够全部自产,而且还全部都是出于世界顶尖的。
  那么其实贸易的必要性就会大大降低,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无法赚取国外的钱。
  但是赚国外的钱,最终目的也是想要购买国外的资源产品,如果真的全部自己制造生产的话,那么这些钱对于我国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
  而海洋的面积比起陆地来说,可是大的多,里面的资源也许比起陆地来说,更加丰富,这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
  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无主之物,谁有能力开采,就属于谁的,也就是说,整个海洋里面的矿产资源,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和属于赵一的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如果遇到了什么高价值的矿产,赵一也不介意先进行开采,例如黄金、铂族金属矿产等,这些具有高价值的矿产,现在开采出来也是稳赚不赔的。
  在去广州之前,赵一先要将海洋资源卫星需要的相关程序编写出来,因为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弄好,他也就没有着手做这件事情。
  好在现在有初级人工智能帮忙,他只需要编写相关算法和框架,其余的就交给初级人工智能来负责编写,相当的方便。
  就像这样,如果按照100百人的团队来编写的话,需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编写完成的相关系统,在赵一和初级人工智能的合作下,一天就搞定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一就乘坐专机前往广州。
  当赵一到达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卫星研发基地的时候,这里已经围了许多研究人员,他们也是听说赵一今天过来组装这颗卫星。
  他们也比较好奇,他们虽然参与到了卫星的研发当中来,但是却不知道这颗卫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因为这颗卫星设计的非常怪异,和普通的卫星存在这巨大的差异。
  首先就是外形上面,这颗卫星从外观上看,就是大号的卫星信号接收器,一个大大的锅盖显得尤为显眼。
  其次就是卫星的体积和重量非常大,超出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已研发的所有卫星,属于超大型卫星范畴了。
  最后就是里面实现的技术了,和他们之前研发的卫星差距也是非常明显,不是说使用了多少超出原来卫星的制造能力,而是里面的设计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从外形来看,根本就看不出来各个组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从使用的功能零部件来看,也是很难判断出来具体的作用。
  另一个让他们比较好奇的,就是一开始研发的时候,就被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教育,这在其他卫星研发当中是没有的。
  即使是让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引以为傲、一战成名的北斗导航卫星,也没有这颗卫星来的保密级别高,直接就是最高保密等级。
  技术人员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越不明白的东西,越想弄明白,不然他们的心里会非常痒痒,犹如疾病折磨着他们一样。
  这次好不容易将全部的零部件制造完成,就等赵一过来开箱检查了,他们也是一大早就赶来这边,想要一睹这颗卫星的真容。
  只是结果让他们比较失望了,赵一过来后,直接让负责卫星组装的人员留下来,而其他人员则是选择回避。
  说实话,其实让他们这些人员留在这里看着组装也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核心并不是这颗卫星的硬件上,而是他昨天忙碌了一天的卫星软件控制系统上面。
  这颗海洋资源卫星之所以能够探测出来海洋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利用地球磁场在金属矿产周边发生的变化来判断的。
  但是地球磁场的密度其实并没有多高,比起一些人造磁场来说,并不算什么,更何况还需要探查磁场的细微变化,这就要求卫星具备更灵敏的磁场感知能力。
  有了高灵敏的磁场感知能力后,还需要一套非常高效的算法,将不相关的杂音磁场给过滤掉,留下的磁场变化才是真正需要的。
  然后还要对过滤后的磁场进行分析,这里才是整颗海洋资源卫星的核心技术所在,因为有些金属矿产是不具备磁关联特性的,例如黄金,你那磁铁吸附是没有任何反应。
  所以这就牵扯到相关算法了,通过这些矿产的伴生矿来进行对比分析,当然如果只是这样,也有许多矿产是探查不出来的。
  这就涉及到另一套感知系统,那就是红外线、可见光和热敏辅助分析了,之所以使用地球磁场变化来探矿,是因为海洋里面的矿产不同于陆地上面的。
  许多在陆地上面的技术使用在海洋里面就效果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赵一需要将卫星设计的这么复杂,和以往的卫星技术差距非常大。
  就是为了增加卫星的灵敏度,能够铺捉到海洋深处的相关红外线和可见光变化,然后进行相关分析。
  由于这颗海洋资源卫星设计的非常复杂,利用的零部件非常多,而且模块数量有多,造成体积也比普通的卫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