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还是那句话,智能程序再智能,也是根据参数来完成的,能够有效的反应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但是美观方面就需要人工从中筛选了。
  而且建筑设计还需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要风格统一,所以赵一也准备将这两款智能软件进行通信合作,让它们相互配合使用。
  为此赵一还让律师事务所帮忙成立一家建筑设计公司,未来的主要经营内容,就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了这两款软件的相助,未来的前景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就这样,赵一一边忙着自己手头上面的事情,一边有会议的时候,就去参加,由于这些事情都比较大,需要讨论的细节东西太多。
  甚至有些研讨会还需要等到有更详实的数据支撑,所以并不是说每天都要开会,所以想要最终形成一些政策性文件,估计要到年底才可能完成。
  其他一些调研活动,赵一是能推就推了,因为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有很多的,多他一个越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但是关于新城建设方面的调研,调研组就要求去香港房屋公司进行调研工作,这个赵一就不好再推脱了,毕竟这个是与他息息相关的。
  如果仅仅是香港房屋公司的新城建设,赵一可能也会懒得一起过去,但是赵一想要给调研组详细的讲解一下香港房屋公司关于新城的运营理念,这个才是赵一的最终目的。
  这个时候想要开启城市化,说实话,大部分人凭借自己的积蓄是买不起房的,国家经济才发展了几年,大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积累财富。
  那么造出来这么多房子,总得要让人来使用吧,不可能一直空着,那么就有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个就是靠银行贷款,帮助想买房的人购买自己的房子,这个就和前世的商品房发展是一个套路,它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
  优点方面:一是可以让开发商快速回笼资本,可以让开发商无限拿地开发,这样就不会遇到所谓的资本瓶颈问题了,而且也比较容易让一些小的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二是可以让早购买房产的居民,积累自己的财富,总体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资产都是一直升值的,也可以当做一种稳健的投资渠道。
  缺点方面:一是严重挤压消费市场的资金规模,大家都省吃俭用来买房,那么日常消费就不可避免的减少了,那么也就会严重影响国内工业的发展了。
  二是银行贷款大量增加,而这个时候银行的储蓄并不会很多,想要满足那么多人的贷款需求,只能够通过央行增发货币。
  但是这种增发货币又不进入实体生产领域,消费者背负了贷款,减少了自己日常消费,而只能是肥了房地产商了,这是非常不利于扩大商品内需市场的情况。
  三是可能会形成房地产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个在前世就发生了的,房地产占了国内GDP的比重越来越多,居民负债是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财政是越来越依赖。
  所以赵一想要趁此机会,来推销自己的新房地产理念,那就是以低价格建设大量的公租房,既可以给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可以减少房地产对消费形成挤压效应。
  其他的好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但是缺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需要庞大的资本支持,小资本是无法玩转这个套路的。
  因为这种方式明显回本非常慢,如果资本小,靠银行贷款来开发,注定是走不远的,可能还没有回本,债务就会把公司压垮。
  当然,对于赵一这种资本大鳄来说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他不怎么需要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也就无形中降低了成本。
  那么以较低的价格出租这些房屋,他还是有比较可观的利润,而且随着他财富的越来越多,就必须要寻找更大的资金蓄水池。
  这也是赵一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公租房的建设了,因为他就是把这个作为资本蓄水池,只有这个池子足够大,能够容纳他那庞大的资本。


第330章 肠子都悔青了(求订阅!!)
  忙忙碌碌间,时间就来到了1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调研和相关研讨,政府终于出台了一份国家未来发展规划文件。
  里面不仅对于我国未来几年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
  同时也在规划文件中,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大规模基础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也明确了我国优先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
  虽然规划文件已经制定好了,但是还有后续法律法规问题需要制定,具体实施还需要一点时间,所以暂时没有特意向外透露相关的内容。
  但是赵一明白,这件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也需要作出相关的动作了,一旦规划正式颁布实施,那么他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了。
  首先他就需要统计一下自己旗下的企业,在即将过去的1985年里面,具体拥有多少可用的钱,这不仅包括国内的企业,也包括外面的投资获利。
  虽然这一年,中国教育公司等公共福利公司,花费了成千上万亿元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是1984年的获利,动用的1985年的资金是非常少的。
  所以按照往年的获利情况来看,今年最少他也能够动用上万亿元的资金,这还是旗下企业留足了自用发展的资金。
  经过一番统计,天玑农牧公司依然是蝉联了他旗下企业的利润榜首位置,但是和去年的利润相比,不仅没有增多,而且还有所减少。
  主要是在1985年里面,农牧公司开启了三个比较大的项目,海上农场项目、现代化农合作项目、牧业合作项目。
  前两个项目由于意义更加重大,前面已经花费了较多的笔墨来描述,海上牧场还好些,后面两个想要大规模获利,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了。
  海上农场项目,虽然今年的实验结果非常理想,经过统计,虽然没有达到理论的产量,但是也相差无几,就按照1800万吨的产量计算。
  现在市面上的大米每斤大约在一角三分左右,因为海上农场出产的石榴米质量更加好,营养更加丰富,就按照一角五分卖出,大约可以获利54亿元。
  但是这个海上牧场的固定投资就达到了200亿元,员工工资等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仅凭这个盈利,也需要花费四五年的时间。
  当然海上农场里面现在已经开始饲养特殊培育的鱼类,由于这些鱼类的品种非常特殊,肉质非常鲜美,可能可以卖个高价。
  如果销量不错的话,仅仅一年就可以靠卖鱼就可以回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上农场项目不是靠石榴米来获利的,反而是靠它的副业来获利,因为这一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所饲养的鱼类的价值,就可以达到300多亿元的价值。
  海上农场项目虽然有望在当年就收回成本,但是按照赵一的规划,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面,还需要将面积扩大到3000平方公里左右,以满足整个国内的粮食需求。
  以后国内的主粮会慢慢的转移到石榴米上,而稻米、小麦和玉米等主粮,会用作其他用途,例如玉米未来将会主要用作畜牧业饲料。
  由于这些年国内粮食比较紧张的关系,许多白酒业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今后这些白酒和啤酒行业的发展将不会受到原材料紧张的限制了。
  所以这些原来的主粮主要还会用在饲料和工业原料,如果还有多余的话,还可以用来进行出口,把优质的粮食留在国内,将淘汰的粮食用来出口。
  而且鹰酱企图通过粮食加强国际控制能力,如果我国也能够为国际社会大量提供粮食供应,他们这个企图就不会凑效了。
  虽然这些旧主粮都有未来的用途,虽然可能总产量会有所减少,但是应该不会很多,但是想要在国际贸易当中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将成本降下来。
  所以未来基本上是靠平原地带种植这些就主粮,而且还需要大规模使用机械化,那么就不需要使用那么多劳动力来参与其中了。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领导明明知道旧主粮还是具有很大的用处,但是依然担心大量农民失业的原因了。
  像后两个项目,就没有海上农场项目有赚钱的副业,他们的定位都是百姓食物,虽然质量可能比现在国内的农产品要高,但是确实不会卖很高的价格。
  但是里面的投资却是一点多少,里面的利润率就非常微薄了,想要收回成本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为了降低投入,虽然政府已经认可了现代化农业合作项目,但是农牧公司并没有立即扩大合作,而是需要等待这次的规划出台。
  赵一明白,如果不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现代化农业合作就没有扩大的必要,因为这会严重的对现有农业生产形成挤压效应。
  现在关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划已经制定了,只需要等待公布后,农牧公司的现代化农业计划就会进行新一轮的扩张。
  即使第一期目标为10000平方公里的面积,那也需要投资5000亿元,这还没有计算和牧民的现代化牧业的合作项目。
  也就是说,看着天玑农牧公司非常赚钱,其实现在能够任凭赵一动用的资金比起以前来说,就要少很多,必须给他们留足自用的资金才行。
  好在虽然农牧公司投资巨大,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钱还是被其他兄弟公司给转走了,如果不计算税收的话,就相当于左手倒右手了。
  除了农牧公司以外,其他公司就或多或少的都获得了一些提升,经过统计,赵一现在能够动用的资本还是达到了10000亿元。
  有了这些资本在手,赵一心里就有底了,他老早就想要涉足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计划,就可以大规模实施了。
  随后,赵一就和中央政府商谈了他关于国内房地产开发的相关计划,毕竟这么多资金一下子投进去,对国内的经济影响非常大,必须要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
  只有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后,赵一才好继续和下面的地方政府进行相关的谈判,而且也可以获得更优惠的条件,也能够扫清一些障碍。
  鉴于赵一的资本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政府特意允许了赵一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中国”字样开头,所以这家赵一新成立的公司就命名为“中国房屋公司”。
  虽然名字平平无奇,但是前面带了一个“中国”的字样,就给予了这个公司名字与众不同的意义。
  除此之外,赵一还和政府达成一项重要的合作,那就是共同成立一家中国轨道车辆集团,主要的业务就是研发生产高铁、地铁车辆和相关辅助设施。
  高铁很好理解,虽然可能政府初期只是将现有铁路线路进行提速改造,但是上马高速铁路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
  所以原先还打算慢慢研究的高铁项目,就必须加快速度了,而赵一这里又有全套的技术,理论速度达到了500公里每小时。
  说实话,赵一之前还想着,自己独立成立一家这样的公司,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自己旗下的产业已经有很多了,不差这一个。
  再说高铁的主要客户也是国家,所以最好是和政府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来专门经营轨道交通车辆和线路设备技术的研发生产工作。
  这样自己既不用担心操心客户问题,也不用操心管理问题,而且这里面自己也没有投资一分钱,仅仅是凭借技术就获取了50%的股权。
  除了高铁外,就是地铁了,这也是赵一非常重视的一块,因为他马上就要投入巨资进行房地产开发,以他的资本体量,肯定是直接开发新城或者是新区。
  那么为了未来居民的出行方便,地铁项目是少不了的,而只有自己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和生产,才能够将价格降低下来。
  当然这期间,也不只是赵一在努力布局,政府也是同样如此,大家都知道未来的基建将会是重要的投资领域,那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块蛋糕。
  所以由国资委牵头,整合国内已有的国有建筑公司,成立了几家大型建筑集团,他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国内基础建设的主力了。
  至于民营建筑公司,现在还没有什么影子,虽然国内民营资本也有一些已经有些实力了,但是想要承接这种大型工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这倒不是歧视资本属性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实力。
  因为想要承接这样大型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全机械化的,这方面的投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上亿的资本投进去也就是听一个响声。
  现在民营资本还是处于积累力量的阶段,只能是干些边角料的活,想要承担主力,还不知道需要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