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前两年,这些老牌半导体公司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在民用芯片领域和天行半导体公司竞争了,纷纷出手了这部分业务。
有意思的是,还真有其他的企业接手这些业务,也许他们觉得需要保留一些火种?
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反正天行半导体公司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研发和生产,反正他们自己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完全不用担心到最后自己玩不下去,遇到瓶颈。
就如之前赵一规划的那样,即使硅基芯片玩到了极致,他们还可以转型到碳基芯片上面来,又可以玩好些年,后面还有光芯片、量子芯片和生物芯片在等着呢。
半导体行业的失利给欧美国家带来的震撼其实一点不小,只是赵一一直都在国内,对于这种感受要小得多,不过他也能够想象的出来,这事情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所以他们看到我国在拼命的发展互联网产业,他们紧跟着也就不意外了,而且互联网产业也不同于芯片产业,即使有先发优势,也很容易被别人借鉴。
就算是赵一还没有看到有类似门户网站的国外网站推出来,但是他也能够想象得到,估计这些复制品已经在某个资本支持的公司里面悄悄的研发着。
别看千寻科技公司的门户网站在盈利能力上面还是遥遥无期,但是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上网人士必逛的网站了。
他们这么在意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自然会注意到千寻科技公司的门户网站了,而且这种技术还没有太大的难度,复制过去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至于千寻科技公司的搜索引擎,技术难度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想要复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且关键专利也是在千寻科技公司手里,想要绕过去可没有那么简单。
这也是为什么赵一要在这个时候再次来这边的原因之一了,必须在全球互联网连接成整体之前,这边的互联网产业必须要做出针对性的改变,以达到竞争优势的目的。
就拿门户网站来说,如果还是按照目前的套路运作,那么想要在国际上面取得优势,难度就要大得多,毕竟这边是客场作战,天生处于劣势。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不让香港电讯公司进入他们的市场,连带着恒通通信公司也被他们挡在了市场之外,他们的互联网设备根本就没有采购恒通通信公司的。
即使他们的企业在大规模使用恒通通信公司的产品,但是他们的互联网运营商则是出奇的一致,将恒通通信公司的设备排除在外。
当然,他们说到底也是私人企业,如果真的想要获取订单,只需要将价格降低一些就可以了,只是这么做恒通通讯公司不愿意。
如果不是华为技术公司成立,他们如果这么做,估计连购买设备的地方都没有,想要建立自己的互联网估计是难上加难了。
他们对于恒通通信公司的区别对待,加上恒通通信公司的不妥协“性格”,让华为技术公司获得极大的发展机会。
要知道企业级网络通信设备市场基本上都被恒通通信公司所占据了,如果没有这些欧美市场,华为公司的市场空间就要少得多。
有意思的是,华为技术公司知道世界上除了自己就是恒通通信公司有这方面的完善技术,再加上恒通通信公司被区别对待,他们也没有想着降低价格来占领市场。
反正两家公司都是一个老板,所以对于这种市场默契双方都在遵守,甚至怕恒通通信公司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导致两家公司关系不和睦。
华为技术公司在企业网络通信领域的开拓非常的缓慢,因为他们故意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设备价格定的高于恒通通信公司。
对外也很好解释,他们的技术专利基本上是来自于恒通通信公司,在成本上面肯定是要比恒通通信公司要高的,这不是我们不想卖,而是真的没有市场竞争力。
目前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局面,华为技术公司主要的市场就在欧美发达国家,而恒通通信公司的市场在东南亚、中东等国家,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级市场。
至于国内市场,还是恒通通信公司的设备占据着绝对市场,跟华为技术公司七三开的样子,这种局面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作为小弟,华为技术公司非常的有觉悟,毕竟他们不管是资本,还是技术实力,相较于恒通通信公司还是差得远。
要不是两家企业同属于一个老板,恒通通信公司想要消灭华为技术公司简直是易如反掌,如果不识相的话,他们的发展真的会非常艰难。
要知道不管是移动通信专利还是网络通信专利,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恒通通信公司手里,如果不授权的话,华为技术公司就会彻底歇菜。
当然,华为技术公司也不想长期受制于人,他们现在在研发上面的投入也是非常的积极,只不过还是需要建立在恒通通信公司的技术专利之上的,想要完全摆脱难度很大。
而且恒通通信技术公司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的资本更雄厚,研发人员更多,没有道理让华为技术公司在技术上面赶超自己。
就拿3G技术来说,恒通通信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完善的专利池,华为技术公司至少在3G技术上面要仰仗恒通通信公司。
至于4G,恒通通信公司也已经开始了预研工作,而华为技术公司还在摸索自己的3G技术,这还是在恒通通信公司专利基础上摸索的,两者的差距在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不过赵一觉得两家公司目前的状态就挺好的,一家占据着技术领先优势,这样可以避免两家公司无休止的内耗发生。
而另一家企业则是可以弥补在国际上面的不可名状的现实状况,让所有的利润都可以进入到自己的腰包里面,而且这样还可以让所有国家都比较安心,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第424章 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北极星游戏公司目前基本上常年保持在20个项目组左右,3A大作的开发周期平均也在两年左右,这就基本可以保证每年差不多有10部游戏上市发行。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幻光智能游戏引擎对于提高游戏开发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不然不可能凭借区区一万多人就可以开发这么多游戏。
虽然平均每个作品大约拥有500人的开发人员,但是里面其实有很多辅助岗位,行政岗位就不说了,就是编剧部人员就有上百人之多。
就算是满额500人一个团队,不说是当前时代,就是前世,想要依靠这么点人开发3A作品也是很艰难的,而且开发周期只有两年左右,难度更是进一步加大。
因此,这些游戏开发者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就显得很正常了,因为这点人数,用起来还是稍微紧张,不加班加点是很难在这个周期内完成的。
如果是使用星河游戏引擎来制作3A作品的话,那么花费的时间将会是现在的5倍左右,而星河游戏引擎在外面也是最先进的游戏引擎了。
这就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幻光智能游戏引擎的效率有多高了,不过这种效率主要体现在画面的构建和特效的制作上面,而这些方面花费的人力和资金往往又是最多的。
赵一站在开发人员的背后,静静的看着是如何使用这款游戏引擎开发的,只有了解了当前的游戏引擎的制作方式,才能够更好的开发下一代游戏引擎。
所以赵一必须要提前对这款游戏引擎进行全面的了解,就如现在这样,他基本上在北极星游戏公司各个研发岗位都看了一遍,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具体的了解还需要回去之后,自己亲自试用这款游戏引擎,才能够更全面的掌握,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发新的智能游戏引擎。
根据赵一的观察,幻光智能游戏引擎在画面和特效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在这方面的智能化程度也做的相当好,即使是他来优化,最多也就能够提高一倍的效率。
如果想要再高的话,那只能是真正的使用初级人工智能了,但是目前他还没有这个打算,所以这方面的效率优化基本上已经到顶了。
所以他准备把重点放到其他方面,做成一整套自动化工具,例如从游戏原图和游戏剧本开始,一直到游戏交付,形成一套可以相互支持的工具链。
这样原画师只需要根据原画绘制软件绘制完成之后,就可以直接导入到游戏引擎里面自动根据原画风格生成各种模型。
而剧本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将剧本拆分后录入到专用工具软件里面,然后自动导入到游戏引擎里面,就可以给各个角色充实好台词库,并且还会根据时间线排序。
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新的智能游戏引擎应该需要做到根据原画和剧本自动生成整个游戏布局和任务线,这样一下子就将效率提高了10倍都不止。
当然这样智能化生成的游戏布局和任务线可能会存在一些瑕疵,这取决于原画、设定和剧本做的是否足够详尽,越详尽完善自动生成的效果也就越好,瑕疵也就越少。
然后开发人员只需要根据已经生成的游戏初始状态调整即可,这样的话,制作速度会非常的快,如果开发人员熟悉之后,效率整体上要提高50倍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效率提升,别说未来的10万员工了,就是以目前的一万员工数量,北极星游戏公司就可以吊打全世界的所有游戏企业。
除了游戏制作之外,还需要一套自动化测试脚本,因为人工测试BUG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严重拖延了发行的时间。
而目前北极星游戏公司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完成游戏测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不够全面,很多隐蔽的BUG是很难发现的。
这么一圈逛下来,赵一基本上做到心里有数了,他也没有假惺惺的说,不要让这些员工加班,以目前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不加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才能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减少他们的工作时间,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至于那种让两个人干四个人的活,发三个人的工资的事情,赵一是干不出来的,他旗下的企业也已经被明确说明了,不能这么干。
这虽然明面上提高了员工的薪酬,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属于劳动力压榨,他已经过了拼命追逐财富的阶段了,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财富到了他这种层次,已经不是思考赚取多少钱到自己口袋里的问题,而是需要考虑怎么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同时又能够将薪酬提起来,并且自己还能够获得合理利润。
而且这种考虑还不是针对某一家企业,而是针对全国的企业,如果只是考虑一家企业,那完全可以给北极星游戏公司的员工以非常高的待遇,直接就进入到发达国家的高薪行列。
但是这么做的意义并不大,只能是造就一小部分富豪而已,对于我国的整体情况没有丝毫的益处,甚至还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赵一必须要着眼于大局,而不是仅仅思考自己的利益,不然以他目前的财富数量,到最后是非常的危险,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看到这种唯利是图的超级寡头存在。
所以他给予的薪酬虽然也高于社会平均薪酬很多,但是也没有高的非常离谱,就拿北极星游戏公司来说,一万左右的员工,800多亿元的收入,到底应该给多少薪酬呢。
以其让一部分人远远超过普通百姓的收入,他更愿意将这些剩余价值使用到其他地方,来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这样更能给社会带来安定。
而且单人创造的高价值真的是他们的创造的价值吗,其实不然,一是企业提供了包括资本、技术、资源渠道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员工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非常的有限。
在赵一的认知里面,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三者之间创造的价值是递增的,也就是说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最低、资本次之,技术最多。
还是拿北极星游戏公司来说,如果这些劳动力离开了北极星游戏公司,那么就和其他的普通游戏公司的员工没有多大区别,创造的价值绝对没有这么恐怖。
这就说明,单纯的从营收除以人数得出来的人均创造的价值是不合理的,无法反应其他要素在里面的真正作用。
资本创造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的组织生产活动,让经营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也对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资本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也不可或缺。
技术之所以被认为是最能创造价值的,其实也非常简单,别看北极星游戏公司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但是这个成果的周边因素全部是技术堆积起来的。
不管是从北极星公司远超国际水平的游戏主机还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