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发人员,都有一股来自骨子里的骄傲。
这个骄傲是因为他们攻克了一项项世界领先技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自信,是全球客户求着他们卖东西给他们的现状,至少高端领域是如此。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低端精密仪器设备领域,其他的企业也逐渐的追赶上来,有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在前面探路,后面跟着的人自然压力要小很多。
所以在会议上面,赵一给赵德尚强调了一点,必须要加强销售团队的建设,不能够因为自信而产生的傲慢,导致后期市场全面溃败。
同时也强调了市场销售和科研研发并不冲突,如果硬要争夺话语权强弱,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甚至在会议上面,赵一还给赵德尚支招。
既然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强调工程师文化,那么可以在天工精密仪器公司下面建设一家专门的销售企业,主要就是负责了解客户需求,并且推广销售总公司旗下所有企业的产品。
并且还要求在总公司里面,必须要有一位市场销售副总裁,协调和管理旗下的销售和生产研发部门沟通和计划安排,争取做到两头并进,各有所长。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市场推广销售业务外包,反正商通贸易公司在这方面的实力挺强的,至少商业人才不少。
之前他们只是专注于消费者领域,像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还是企业之间的交易为主,复杂性比起消费者领域要低很多。
正好可以让商通贸易公司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企业层面,也许能够取得不错的收获,至少他旗下的企业里面,也有许多企业业务。
两个方案摆在赵德尚的面前,让他选择,结果不言而喻,赵德尚还是选择了自己经营,虽然这么做肯定要分出一些精力,但是至少能够做到完全自主。
如果将自己的市场部分交出去的话,那就相当于断了自己一条腿,自主性大幅削弱,甚至会成为商通贸易公司的附庸,这绝对不是赵德尚想要的。
其实赵一也清楚,两个方案,其实就是逼着赵德尚做出选择,并且下定决心解决好内部平衡问题,第二个方案只不过是激将法而已。
其实工程师文化浓厚的企业,作为科研人员,赵一本人其实挺喜欢的,但是作为老板,自然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够单单以个人喜好来做决策。
别看现在天工精密仪器公司混的风生水起,如果不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未来很有可能被不知名的竞争对手给蚕食市场,总不能又让他去处理这些事情,他没有那个闲工夫。
高端领域他到不是很担心,毕竟技术优势越到高端领域占的优势越大,但是低端领域,在产品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营销推广能力强弱往往具备决定性作用。
总不能够放弃中低端领域,虽然利润率确实低了点,但是市场规模反而更大,利润总额并不比高端领域来的少,绝对不是可以随便放弃的业务。
虽然他也提倡市场公平竞争,但是却不是这样拱手让人,而且中低端市场被其他企业占领了,他们也会开始想着抢夺高端市场,会给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带来更大的麻烦。
随后,赵一将自己即将开展家政服务机器人业务告诉赵德尚,让其开始准备相关的零部件生产事宜,资料前两天刚发给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希望他能够重视这一块。
除此之外,还有全息投影设备和智能眼镜相关零部件,也需要天工精密仪器公司供应,这些都需要他们做好生产准备工作。
根据计划,他们最多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来准备这些事情,因为全球卫星通信网络,只要卫星造出来了,就会马上安排大规模密集发射,半年时间就有可能组网成功。
到时候,围绕着全球卫星通信网络应用的设备就会进入到量产阶段,或者是进入到销售阶段,所以希望不要耽搁整个计划的实施。
由于天玄科技公司的产品都是新事物,很难判断具体销量会是多少,第一年可能会相对保守一些,而且也不会给供应链带来很大的压力。
如果事实证明确实受到市场欢迎,那么后面逐渐增加产量就可以,这一点他还是比较自信的,凭借他旗下的产业规模,想要将产业提上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赵一为未来物联网布局,希望天工精密仪器公司整合当下的技术,形成一整套物联网相关技术体系。
而且在这个技术整理的过程中,也是补齐物联网可能存在的缺失环节,如果将物联网相关技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又将是上万亿元的产业。
只是就目前而言,物联网概念并不是特别的清晰,需要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的挖掘应用场景,补齐技术短板,是不断迭代的过程。
别说是天工精密仪器公司了,就是赵一如果要他将所有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多举例出来,估计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按照前世的概念,就是万物互联互通,只有想不到的应用场景,没有物联网无法触及的场景,所以这个就需要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和兄弟公司相互配合,挖掘潜在的价值。
其实像积木软件公司的智能城市大脑,也算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应用场景,将城市里面各种公共设施以及非隐私性个人设备等等,全部通过网络串联起来。
在通过智能化技术,实施管理城市里面近乎所有的设备和设施,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损耗,提高便利、增加治理成效等等目的。
所以物联网不是天工精密仪器公司一家企业能够全部搞定的,他们只需要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就可以,其他部分可以交给其他企业来完成,各司其职,才能够将事情办好。
像积木软件公司做的就是系统集成的工作,物联网终端节点则是有广大的制造商完成,而他旗下的其他企业则是主要负责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
第574章 降维打击和免费收费之争
繁星软件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提供商、操作系统提供商以及工具软件提供商,过去的一年过得还是相对平稳,并没有推出革命性成果。
如果硬要说的话,数字货币也算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只是目前仅限于内部人士知道,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有关这方面的技术。
企业软件方面,按照总数来看,其实增长也是非常的快速,特别是国内,由于国企改革越来越完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对于企业的管理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所以繁星软件公司的企业软件在国内企业当中被使用的越来越多,单是国内的企业用户总规模突破了200万,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10万元的购买费用。
其实繁星软件公司的企业软件种类众多,既能够相互组合形成企业管理软件体系,又可以单独将某个系统拿出来使用,非常的方便。
作为大企业需要的系统种类就会多,而作为小企业,往往只需要一两个企业就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需要的系统种类就会越多。
而且服务性企业和工业企业之间所需要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也是各不相同,加上我国企业当中,中小企业还是占据着绝大多数,每家企业能够投入的成本自然也就不高。
虽然每家企业10万元算不上多高,但是由于规模庞大,总营收还是非常的可观,而且这些企业也不用之前那样需要自己投资硬件,很多都会选择直接使用星汉科技公司的云服务。
而国外的企业客户数量也是持续走高,全球企业客户总数量达到了1000万,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在这方面的使用费用为15万元。
其实相比起前几年,单个企业收入其实是下降了许多,这是因为一开始上马企业管理系统的都是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他们既有能力也有动力接触新式企业管理方式。
事实上他们在使用繁星软件公司的企业管理软件后,企业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管理也比之前的方式要简便的多,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正是因为头部企业都在使用繁星软件公司的企业软件产品,并且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自然也就让后面规模更小的企业有了尝试的想法。
只是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往往就只是采购一两个系统,其中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当中必备的软件系统是常态,这些常见企业管理软件单价其实并不高。
真正高的是企业工业生产领域的软件系统,价格往往是这类常见企业软件价格的10倍以上,因为这类企业软件技术含量更高,效益提升更加明显。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客户,收取的是维护费用,而维护费用一般只有软件费用的10%到20%,主要是看软件系统的重要程度和维护投入决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每家企业的投入比现在高得多的原因,不过虽然单个企业的收入降低,但是总数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总营业规模算是创下了纪录,达到了1。7万亿元。
现在市面上其实已经出现了一些竞品企业管理系统,都是集中在常见企业管理软件类别上,至于更高技术难度的工业企业软件系统,目前还没有有竞争力的竞品。
而且这些常见企业管理软件竞品,基本上都是参照繁星软件公司的系统功能开发的,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不管是成熟度,还是稳定性,和繁星软件公司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这些产品胜在价格便宜,还是有一些的企业在使用,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开发出来的竞品,例如IBM的产品,还是得到了一部分的市场认可。
不过这并不是说就能够和繁星软件公司扳手腕,繁星软件公司的企业管理系统,除了功能完善、体系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智能化,这是其他竞品不能相比的。
同样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他竞品就只是按照传统流程,挨个操作,其实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只要有点技术的,照着抄基本上都可以实现。
而繁星软件公司,不仅自动化程度更高、灵活配置更出色外,还可以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优化和改进意见等等。
而这些才是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灵魂所在,而不是仅仅只是企业数据数字化而已,那样的话,只不过是将之前的线下数据换个形式,变成了线上数据而已。
这种方式,除了改变以往的办公方式之外,对于企业效率的提升并没有特别的大,而且缺乏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无法为企业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由于国际上面关于大数据处理的技术还非常的不成熟,企业越大,数据也就越多,其他竞品在这方面的处理能力就会越差。
所以其他竞品基本上都是被一些小微企业在使用,只要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必须要使用繁星软件公司的产品,其他竞品的可用性就会大幅度降低。
不过就算是再小的肉,也是肉,为了应对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低端产品领域的竞争,繁星软件公司正在进行企业软件云端化。
这种云端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所需,因为具备集中部署、集中管理、集中维护、即买即用等优势,价格自然也会进一步的降低。
至少在产品价格方面具备和其他竞品竞争的能力,同时通过云端化,减少了其他方面的成本,基本上能够维持之前的利润率水平。
到时候,只需要登录繁星软件公司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官方网站,就可以直接从上面购买各种所需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下单成功之后,就会立即使用。
这样的话,繁星软件公司就可以减少庞大的销售人员成本,同时能够在云端进行集中维护等操作,减少了后期运维成本,就是升级也变的更加方便。
而且这样一来,可以给星汉科技公司的云计算业务带来更大的好处,反正云计算成本也是会算在企业购买费用里面,总体上也能够减少企业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成本。
而且这么做的话,等到企业规模扩大后,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顺滑扩容,加上星汉科技公司成熟且稳定的云计算技术,数据的安全性也比自己部署要好得多。
不过云端化,主要还是针对小微企业,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将自身数据放到云端,他们内心肯定是担忧的,怕自己的数据会泄露,造成损失。
相比起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他们更加愿意承担更大的成本,而且也能够承担更大的成本,这一点和小微企业有着明显的不同。
根据廖兴凯的汇报,其实目前繁星软件公司的软件云端化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只是还没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