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给他安排的住处,其实是这边的别墅区,其实别墅区并不大,只有十几栋别墅,主要目的是接待大人物的,倒不是为了给对方更好的享受,而是安保工作的需要。
  像他这样的,一过来就是一大堆安保人员,如果住在宾馆的,安保工作就比较难做,如果兴师动众,反而对民众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过他的安保队伍里面的一部分安保人员,已经前往他的住处,对住处提前进行安保检查,确定没有问题,这是常规的安保流程。
  当从车里下来,看到船坞里面的庞然大物,人类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仿佛一座大山一样,矗立在眼前,非常的震撼。
  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建造的第一代航母,吨位就直接是12万吨,比世界最大的航母还要大,技术先进性也更加的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说实话,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第一代航母,已经是这个吨位里面的技术顶峰,未来改进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相关技术是出自他的手。
  按照他的脾性,除了民用产品之外,一般都不喜欢慢慢的升级,拿出来就是最顶级的装备,而且也没有必要依靠升级来慢慢的赚取利润。
  特别是军事装备,一般来说,就需要有超前的设计和技术,一般不允许还没有用多久就落伍了,毕竟这些军事装备的价格都非常的昂贵,必须要对得起它的价格。
  小的军事装备,还可以说是为了锻炼研发人员的能力,不会一拿出来就是最先进的,例如战机,他拿出来的也是当代最先进的,但是不会超过当代的水平。
  但是像这种造价昂贵、数量较少、复杂度较高的军事装备,一般都是当前技术能够做到的顶峰,例如战略轰炸机,眼前的这艘航母。
  之所以要将第一代航母直接建造为12万吨,其实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起飞全种类的战机,因为这个吨位的甲板长度,加上先进的弹射器。
  不仅能够起飞专门为航母准备的舰载机,就是空军使用的重型战机和战略轰炸机,都是可以起飞的,这是一般的航母办不到的。
  相比起舰载机的轻量级,空军装备的重型战斗机,在争夺制空权上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战力比起舰载轻型机要强很多,自然也就增加了航母的战力。
  当他登上航母的甲板之后,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实物有关的图纸设计信息,不停的从他的脑海流过。
  他还记得,当初为了设计出这样的先进航母,可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并且在宙灵空间进行了许多次的模拟和对战演习。
  当模拟结果得出,这艘航母的战力是鹰酱最先进航母的战力的两倍,才最终定型下来,将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资料交给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
  之所以战力比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航母还要高出一倍,除了能够起飞更大重量的战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搭载更多的战机,以及更快的起飞频率。
  拥有先进的弹射装置,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优化,让这艘航母的战机起飞频率是目前世界最先进航母的1。5倍,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起飞时间,我们的航母升空的战机数量更多。
  当然,战力不仅仅只是来自于战机,其实这艘航母还搭载了许多先进的辅助装备,同时还有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战斗任务。
  不过这些都只是附属功能,毕竟航母想要发挥最大的战力,还是需要其他的军舰密切配合,单独行动不是航母应该做的事情。
  要不是在宙灵空间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际模拟战斗,他自己都不敢这么设计,因为他本来对军事了解的不是特多,实际战斗如何,他也没有一个完全的把握。
  但是有宙灵空间在,就等于是开了挂,在没有和军方沟通的情况下,就通过实际战斗模拟,完成了独立设计。
  其实当这些设计图纸需要被实施建造之前,也邀请了诸多的海军战略专家前来研讨,对设计图纸进行评估,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便于更加符合实际。
  事实上,研讨会之后,军方没有对设计图纸进行任何修改,因为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如此的完美,他们考虑到的都有相关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的,也有诸多设计。
  这次陪着他过来的,只有姚子良一个人,只见他站在甲板上,从背包里面拿出来了一个很大的盒子,将其放在地面上,打开。
  姚子良伸头看了一眼,里面是一种淡绿色的半透明粘稠液体,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放到地上之后,赵一直接就站了起来,并没有任何其他动作,只见原本还平平无奇的粘稠液体,突然从盒子里面溢出来了。
  没过多久,直接就向航母甲板的四面八方延伸开来,最后就形成了一大片流动的液体,覆盖面积非常的大。
  看到如此情景,姚子良非常的震惊,他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如此诡异的一幕,仿佛这些液体具有灵性,像活了过来,听从人的指挥。
  看到他惊愕的脸,赵一解释道:“这可不是什么液体,而是纳米机器人,如果放到显微镜下面看的话,就是一个个的机器人了。”
  之所以表现出来像是粘稠的液体,就是因为纳米机器人的体积太小了,就和水分子组成水滴一样,外在表现就是能够流动的液体。
  听到赵一的解释,姚子良更是惊讶万分,纳米技术大家都不陌生,在材料领域已经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纳米机器人倒是第一次听说。
  在纳米级别的情况下制作机器人本来就非常困难,哪怕是简单的机器人同样如此,更何况是眼前的纳米机器人,表现出来的智能程度要高得多。
  前世也是有许多纳米机器人的应用,但是这些纳米机器人其实非常的简单,只能做非常简单的任务,一般都是应用于专用领域。
  显然赵一拿出来的纳米机器人,技术含量要高得多,不是那些简单的纳米机器人能够比拟的,就像他目前正在使用的纳米战衣,先进程度,至少也是领先100年以上。
  别看这些纳米机器人似乎毫无战力,其实不然,如果使用这些纳米机器人作为攻击武器,将会让人防不胜防,根本就没有任何设备能够抵挡得住。
  由于他们的体积是纳米级别,几乎可以做到无孔不入,如果用来对付个人,甚至可以侵入人体细胞,从细胞级别破坏人的身体。
  如果极端一点,甚至直接将人的细胞直接搬运走,从根本上对人体进行肢解,非常的恐怖,不是常规武器装备能够比拟的。
  当然,这些东西没有必要和姚子良说的那么清楚,只是告诉他这是纳米机器人就可以,希望有朝一日,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技术,也能够达到这种级别。
  也只有如此级别的纳米机器人,才能够对航母的整体做全面的检查,因为航母的所有部分,基本上都抵挡不住纳米机器人的入侵。
  当然,危险的地方自然是不能够去检查的,例如核动力系统,不仅会对纳米机器人造成损伤,同时也有可能对核动力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其实像核动力系统这样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安装之前,就经过了更为严格的检查测试,后续只需要在安装上面按照步骤进行就可以,没有检查的必要性。
  两人站在航母甲板上,远眺整个制造厂,有一种豪壮气概从胸中升起,这就是强大的军事装备,带给人的底气。
  纳米机器人花费了将近10个小时,才将如此庞大的航母给全面检查完毕,所有的信息都是实时传递到了他的个人服务器当中。
  然后再由人工智能将这些数据和造船厂的工作日志以及设计图纸一一做对比,确定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偏差,才算是全部合格。
  等到他们吃了晚饭没有多久,检查结论已经出来了,整个航母都是按照设计要求制造的,全部符合要求,检测结论是合格。
  随后赵一直接指挥纳米机器人直接到该造船厂的另外一个船坞,对另外一艘航母做检查,到明天上午就可以检查完毕。
  当第二天早上,赵一吃完早餐不久,他的人工智能就已经将另外一艘航母的检查结论传了过来,依然是合格的。
  看到这个结论之后,他的心终于完全放下了,剩下的就是静静的等待8月1日的到来,到时候又将是一件震惊全球的大事件。


第680章 航母入列仪式
  虽然两艘航母的检测都通过了,他在这里的首要任务算是完成了,但是却并没有回去,而是打算在这边等到8月1日的到来。
  至于之前想要完成的特殊植物培育项目,他在哪里都是可以做的,反正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宙灵空间完成,等到培育出自己满意的植物之后,自动会形成技术资料。
  然后直接将技术资料传递给实验室里面的高端机器人完成相关的后续工作就可以,所以在哪里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这边的检查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姚子良带来的专家团队,却是还在工作当中,他并没有叫停,就让专家团队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就可以。
  不过根据姚子良的预计,也就三天的时间,到时候,就会将航母正式交给军方,到时候军方就会派遣早就训练多时的海军航母军人过来接管。
  这些操作人员过来之后,一方面是实地熟悉航母的各个关键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这是给航母配备齐全的配套设施。
  到时候,航母的舰载机也会跟着部署到航母上,同时已经分配好的其他配套军舰也会进入航母编队,等到8月1日举行入列仪式后,会在东海举行相关的演习活动。
  赵一趁着还有几天的时间,干脆去了一趟海燕船舶公司,查看他们那边的民用船只制造情况,以及企业的运营情况。
  现在我国每年的造船总吨位在去年就已经是世界第一,每年的造船总吨位达到了5000万吨,达到了全球造船总吨位的一半以上。
  其中海燕船舶公司每年的造船总吨位就达到了3500万吨,剩下的1500万吨,被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所获得。
  随着我国这些年里的国际贸易持续增长,我国航运总量出现强大的需求,导致我国自身的远洋航运产业发展速度也是飞快。
  其中以他旗下的千帆船运公司和国有企业中国远洋航运集团为主,对我国远洋运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他旗下的千帆船运公司,就算是自成立之日起,每年都接受大量的运输船只,依然在运力上保持相对紧张的局面。
  不说其他运输市场,就是他旗下的企业,每年的运输量也是非常的庞大,占用的运输吨位就相当可观,更何况这几年里面,千帆船运公司的全球业务发展的也非常不错。
  由于海燕船舶公司制造的远洋货轮,在运营成本上碾压其他造船企业的货轮,其中主要的船只都被千帆船运公司购买。
  现在千帆船运公司旗下的远洋货轮,是清一色的海燕船舶公司制造,在国际远洋运输领域,具有先天优势,自然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订单。
  而国有远洋运输企业,在成本上面也是相较于其他的远洋运输企业有较大的运输成本优势,同样获得了许多国际订单。
  可以说,我国现在不仅是造船大国,同时也是远洋运输大国,在这方面的实力,逐渐和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之前海燕船舶公司的船坞数量要高于现在的制造需求,不过后来相当一部分船坞都转让给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就连员工也有相当一部分给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
  不然凭借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刚刚成立时的情况,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船坞和员工来制造如此多的海军舰艇,这些都是海燕船舶公司的功劳。
  当然,海燕船舶公司也从国有造船企业里面获得了许多熟练的员工,然后又采取了自己培养加上委托培养的方式,才解决了熟练员工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在造船设备上尽量使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能够使用设备完成的工作,就尽量减少人力,这样又节约了一部分人力需求。
  不过国有造船企业也没有吃亏,他们从海燕船舶公司手里,获得了不少造船技术,让国有造船企业的技术水平,直接就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在海燕船舶公司如此强势的情况下,能够拿到如此多的造船订单,虽然和海燕船舶公司没法比,但是在全球也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而且由于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造船任务太重,根本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军方的需求,但是又不得不在尽可能短短的内完成目标,以提高我国海军军事实力。
  所以也有一部分被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认为不是特别复杂的军用舰艇,交给了国有造船厂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