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打算成立一家金融公司,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然后以借贷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到这些中小企业当中,给他们提供助力,从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李卫东快速的介绍了一番,台下马上有人开始提问:“李董事长,我已经详细的看过了你们的报告,我有个问题,中小企业贷款繁琐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但金融公司放贷这种事情,金融机构也可以做。而且金融机构在风险评估和资金监管方面也更加有经验。”
  这人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放贷这种事情,有专业的金融机构,相关经验更多,风险更可控,就算是给政策,也应该交给他们,干嘛要交给你这个非专业人士?
  李卫东马上回答道:“我们做和金融机构去做完全不一样,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目的是为了盈利,一切都是以盈利为先,赚不到钱的,或者风险高的,他们未必肯做。
  我们小狗集团是做实业的,给自己的上游供应链,并不是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而是为了构建更庞大、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我们寻求的是整个产业的发展。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产业的发展,也会给我们带来盈利。”
  又有人开口问道:“李董事长,你刚才提到了风险,我的问题就是有关风险的。我们国家的金融行业起步晚,监管体系也不健全,即便是大型的金融机构,也有很多监管不到的地方,也会产生很多风险,你们是做制造业的,是如何看待潜在的金融风险问题?”
  对方的潜台词是,人家大型金融机构尚且不能规避风险,你一个做制造业的凭什么去规避风险问题?
  李卫东早就料到会有人问金融风险的问题,于是他马上答道:“我对于风险的看法,跟金融机构不一样。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考虑,是货币层面的,所有事情都是以金钱衡量。
  而我对于风险是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的,只要供应链足够稳定,那么整个供应链中的任何一环都是风险可控的。所以我们要维护的,是整个供应链的韧性,而不是金钱层面的得失。”
  李卫东又简单了回答了几个问题,但他知道,这些解疑答惑还打动不了视讯的那位领导。想要说服人家,还得从国家发展层面入手。
  于是李卫东主动说道;“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工资也在上涨,这使得企业用工成本在不断增加,我做制造业的最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而用工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外资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这未尝不是一种产业的转移,我想各位领导肯定也注意到这一点了吧?
  日本学者赤松要在三十年就提出了雁行理论,二战以后的产业转移,也一直在印证这个理论。按照这套理论,接下来的产业转移,将会从我们中国,转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劳动力便宜的国家。
  但是我们并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富裕起来,我们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如果产业真的外移的话,等于是把饭碗端给了别人,我们自己可就要饿肚子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产业外移的问题呢?
  有人说发展科技产业,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制造业附加值,用更高的利润来填补产业外移所失去的利润。但不要忘了,我们有十四亿人,我们的人口比全部发达国家还要多,全世界所有的高科技产业加起来,都未必能养活的起我们这十四亿人!”
  李卫东的这几句话,顿时引起了视讯领导的兴趣。
  李卫东接着说道:“我们中国人也不可能一直用袜子换飞机,我们的工人也不可能一直拿着低廉的工资,我们的制造业更不可能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状态。
  工资上涨是不可逆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这的确会让我们的制造业失去国际竞争力。毕竟资本都是追求利润的。
  但劳动力成本不是制造业成本的唯一因素,若是工人薪水足够低,就能带来制造业的话,那么非洲早就是制造业第一大洲了!哪轮得到我们中国吃制造业这碗饭!
  我们能够发展制造业,是因为还有其他优势,比如高效的体制、完善的基础建设,充足的能源供应,勤劳的人民等等。但以上这些东西,我们有,其他国家也可以有。
  我们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国家通过科学管理和向我们学习,也能做的到;我们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其他国家只要肯投入资金,也能把基础设施建起来;
  我们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其他国家同样能从中东买到石油天然气;我们中国人是很勤劳,但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也未必都是懒汉,总会有人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去拼搏。
  但有一种东西,是我们所独有的,那就是庞大的体量!我们有十几亿的人口,这不仅能够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市场,我认为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制造业始终都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领域。比如要生产某种产品,我们中国可以生产1000K的量,因为我们有庞大的生产能力。而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即便是最后卖不出去,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市场消化掉,最起码不会亏本。
  而其他国家就不敢生产同样的数量,因为他们的体量不够大,他们没有这么庞大的生产能力,所以不敢押注太多,他们的市场也不够大,一旦生产多了,要是卖不出去,那么整个产业就完蛋了。所以他们只敢生产50K,甚至更少的数量。
  一边是生产1000K,另一边是生产50K,那么生产成本必然不同,每一件产品均摊的研发经费也不同,原材料购买、规模化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的差额,将所有项目加起来,最终所形成的就是价格的优势。
  也就是说,同样一种产品,因为我们的产量更大,成本就会更低,放在国际市场上就可以拥有价格的优势。而若是这种优势扩大到一条供应链、扩大到一个产业,乃至扩大到整个工业体系呢?
  那将意味着我们的制造业,将永远在价格上处于优势地位,无论是什么工业产品,只要我们中国制造参与其中,我们就能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刚才才一直在谈供应链。”
  “李董事长,听你这么说,只要有我们中国制造在,那么其他国家都不用发展制造了!”有人用一种略带嘲讽的语气,接着说道;“可是这些年,韩国的制造业发展的可是蒸蒸日上,东南亚的制造业,最近几年也在崛起!”
  李卫东轻叹一口气,开口答道:“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确已经堵死了后进国家的路,日本人提出的雁行理论,到了中国制造这里,已经失效了。因为雁行理论的基础,是参与者都得是大雁。
  若是大雁群里掺杂了一只巨龙,那么所有大雁都会被吃掉,自然就没有什么雁行理论了,这就是即将发生的情况。全球化将所有大雁聚集起来,但是当中却混进了一只刚出生的龙,这只龙还没有大雁大,但如今,这只龙长大了!
  除非是再出现一次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可以几何倍的跃升,后进的国家才有可能完成工业化的进程,否则的话就只能作为中国制造的附庸,这将会是新型制造业国家的宿命。
  至于韩国的制造业,他们的运气真的挺不错,最近三十年,他们几乎走对了每一步,所以他们可以利用先进制造的优势,创造出短期的高利润,可一旦这种先进制造的优势无法持续,他们还能有这么高效的制造业么?
  韩国走的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路上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在先进制造业的投资,绝对不能走错一步,以韩国的体量,一旦走错了,就不会有重头再来的机会了。”
  李卫东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陷入到了沉思当中,道理大家都明白,更何况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口中说出,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几秒钟后,又有人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你的这个观点,我是比较认可的。量变引起质变,体量足够大的确是发展制造业的先天优势。但除了我们之外,印度也有同样的优势啊!”
  李卫东不屑的笑了笑,然后反问道:“真不是我看不起印度,印度有完整的基础工业么?连最基础的工业都搞不起来,拿什么去走制造业这条路!”
  ……
  小国资源少、体量小,想要走先进制造业,只能靠孤注一掷,所以绝对不能走错一步,一旦走错了路,不仅仅会错过最佳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投入。
  即便是八十年代的日本,有上亿人口,人均GDP是美国的好几倍,可是当日本点错了几次科技树以后,也陷入了失落的三十年,制造业全面萎缩。
  而那些体量和底蕴远不如日本的国家,一旦走岔了路,结果必然是整个产业的崩溃。
  过去五十年,欧洲有很多发达国家失去了部分的优势产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与之相比,韩国的运气就比较好了,他们始终没有选错道路,科技树点的对,保证了韩国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就比如当年日本众多企业押注等离子电视,韩国则是押注液晶屏幕,结果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等离子凉凉了,韩国则成功的发展起了面板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世界范围内普遍的认为,日韩两国在产业上是高度重合的,韩国是承接了日本的产业链,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人们也将韩日两国视为竞争对手。
  然而到了2020年左右的时候,学界才逐渐意识到,中韩两国的产业链,才是真的高度重合。或者说韩国的优势产业链,逐渐的被中国赶超,市场也被中国蚕食。
  韩国传统优势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电子产品、家电、造船、汽车、面板等,这些也都是中国快速崛起的产业。
  而且中国的产业崛起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韩国没有反应过来,2022年韩国突如其来的贸易逆差,直接将韩国给打懵了。
  与之相比,大国做先进制造业,容错率就高很多。走错了路顶多是造成一些时间和金钱的损失,重新来过的话,就算不能取得领先,也可以超过平均水平。
  过去几十年,没用的科技产品,美国搞的最多,那种昙花一现后很快就被取代的产品,美国也有不少,可美国依旧是科技第一大国,他们的庞大的体量功不可没。
  科技树可以点错,但只要点的足够多,总有一条是对的。
  至于印度,虽然有十四亿人口,可是连基础工业都不完善,更别谈什么制造业强国了。更何况印度对于制造业并不友好,设置了各种障碍,印度人说多做少的个性,还是更适合给西方国家当服务生。
  ……
  李卫东要到了政策,成立了金融公司,几个月就有几十亿的资金,流入到了家电行业的上游产业链当中,一大群中小规模的企业得以技术升级。
  家电属于技术比较成熟的产业,上游产业做技术升级并不困难,有时候只需要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就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但是引进设备需要资金,可中小企业恰恰是最难获得资金的一个群体。
  银行贷款对于中小企业历来不太友好,这一点各国都一样,这是资本的选择。
  而寻找投资的话,投资方开出的条件也会比较苛刻,大有一种将企业一口吞掉的态势,中小企业不敢与虎谋皮。
  如今有金融公司愿意借钱,大家自然是求之不得。做企业历来是不会抵触结款的,很多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上,甚至会去借一些高利贷。小狗金融好歹是正规公司,虽然借贷的利息高一些,但比高利贷还是低了很多的。
  几个月就借出了几十亿资金,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李卫东是在做慈善。有这个钱投资点什么不比利息赚得多?这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不划算啊!
  然而当李卫东开始利用资产担保证券做抵押,从银行贷款的时候,众人才意识到,原来还是自己格局销量。小狗金融投十亿的资金,就滚出了几百亿的贷款,这利息赚的可是万分划算。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利息上面,并没有人意识到,李卫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掌控整个家电行业的上游产业链。
  直到若干年后,美国发动贸易战,要跟中国进行产业链脱钩的时候,才发现整个家电行业的上游供应链,或多或少都与李卫东有关。
  那时候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累计有两千多亿都掌握在小狗金融的手里,李卫东一句话就组建起了上游供应链战略同盟,让产业链脱钩变成了笑话。
  ……
  实验室中,有一辆完全被拆成零件的电动汽车,汽车的引擎盖上,那个特斯拉的“T”型标志还保留在上面。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