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室风云-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一愣,睁开眼‘哦’了一声,一双老眼里划过些许歉疚,喃喃胡子拉碴的嘴巴便很快又恢复了淡然,闭目不语。

    戚姬给他擦干脚,叫人将水端下去。刘邦顺势将双脚抬到榻上,往榻上沉醉舒服的一躺,将双手倚在头下,一腿搭在另一腿上抖动着。戚姬屏退了下人,也来到榻上坐着,蹙眉沉默。刘邦将身子往边儿挪了挪拉着戚姬的手,滑?嫩白皙如同青葱的润泽,拽着戚姬的手亲了亲笑呵呵的说,“还是夫人这里最舒服,百姓家里……”话未说完便自愧起来,僵着脸敛起笑容。

    “管夫人说陛下好久不去她那里了。”戚姬反将另一只手搭在刘邦手上,面容忧郁的未理睬刘邦的话,反而说起管夫人。刘邦眼珠圆滑的转了转,抓了抓头皮,现出一丝无奈和勉强,不自主的迎上戚姬一直等待的目光,沉默半晌便自我镇定的笑了笑,顺口便来一句理由,“她那里不是不方便嘛,怀孕怎么好伺候朕呢?”说笑着便一个猛起身将戚姬拥入怀里抱她躺下,却被戚姬借势推开,稍微不悦道,“陛下明早还要上朝,早些睡吧。”把刘邦摔在榻上,自个儿转身来到妆台前拆下发髻,褪去唇上的嫣红,借着暗黄的烛光对着铜镜双手撑着腮帮子发呆不语。

    刘邦见她今晚如此反常便也没了睡意,从榻上起身顺手拿了风袍来到戚姬跟前给她披上,托着她的肩膀笑着问道,“你怎么了?朕刚回来就不高兴?”

    戚姬撇撇嘴巴,扭头看了看刘邦,依然忧怅而意味深长的说,“看到管夫人每日思念陛下,臣妾也有危机感。自觉很幸运得陛下宠爱,但妾知道陛下后宫美艳女子很多,深怕某一日妾也像管夫人一样不被宠爱,到那时臣妾思念陛下该怎么办?如意又该怎么办?臣妾尚有恩宠且还好说,若是……”不敢将不吉利的话说出来,回身拉着刘邦的手惶恐不安的看着他,补全了刚才要说的话,“又该怎么办啊?妾无权利也无高贵地位,到时候被一些有心的人嫉恨,妾死无葬身之地矣。”说着便泣下数行。

    刘邦烦心惆怅的大呼一口气,轻轻的给她擦了擦泪便将她搂在怀中,抚其背轻轻地安抚着她,“且放心,如意定承继大统。”

    “陛下总是这样说,为何不见实施?”戚姬继续垂泪趁势一逼。

    可把刘邦问住了,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接话,支吾道,“这……你不要如此逼朕嘛。”

    “看来管夫人说的对,陛下对我们根本没情意,只顾自己……”不等戚姬说完,刘邦一把将戚姬推开,大声呵斥一句,“她就是爱瞎闹。”重重的拂袖愤然离开戚姬,坐回榻边气呼呼的呼着粗气,胸脯被气得一起一伏。越想越气愤,没情意?只顾自己?是说自己当年几次三番踹儿女么?是说自己成皋灵台宠幸一次薄姬之后就将她丢弃一边再也不闻不问么?

    “以后别老是和她搅在一起。”发着闷气丢下一句话,翻身上榻躺下去闭着眼睡去,不理会戚姬。戚姬自个儿还觉得愤慨,也撒气似的将木梳子丢在妆台上,乖乖的上榻睡觉。瞧见刘邦又是不盖被子,戚姬樱桃嘴巴一撇赌气的也不理他,便背对着他且隔开一段距离睡去,翻来覆去的老是看着不盖被子的刘邦,他的大声斥责使自己面子上下不来,心底却终还是心疼他便软下心来拽了被子给刘邦盖好,翻身又睡去。‘啊――’的一声,戚姬被吓一跳,并未熟睡的刘邦猛然翻身过来将戚姬又搂在怀里,刘邦一言不发却暗自笑了。戚姬埋怨他斥责自己便耍性子的捣腾几下,使劲挣开他的怀抱却被刘邦搂得更紧,戚姬遂而不闹腾了反而翻身撇着小嘴钻进刘邦怀抱轻捶他的胸膛,娇羞埋怨,“以后不许大声斥责我,听到?”“嗯嗯,不骂不骂。”刘邦紧紧搂着戚姬笑呵呵的说。

    吹灯拔蜡,夜静人眠。鱼藻宫一片安详。长信宫内偶有角落被月光照耀着。守夜的人都迷糊着简直要睡去,一阵风吹来又迅速的清醒起来,打好精神值着班。内殿里,吕后不眠,披着风袍静静的看着窗外,窗外一片寂静,偶有一半只蝙蝠叽喳着飞过夜空。

    更深露重,竟不知何时才睡去。
………………………………

第十七章 召见刘敬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2…03…30

    翌日,凉风徐徐,骄阳温和,感受不到任何冷凛。

    刘敬奉了皇帝昨日的旨意,早早的等候在前殿。由于结亲匈奴是大事,所以刘邦吩咐宦官们传召了所有大臣们,就连这几日忙着处理关中盗贼一事的萧何以及处理官僚兼并农田一事的王陵高起陆贾他们也都匆忙忙的放下事情赶来。刘邦想听听刘敬一个月来在匈奴的所见所闻,以便遇到难事大臣们可以各抒己见解决困难。

    皇帝还未来,大臣们见了刘敬都纷纷上前问他在匈奴怎样、兵力如何、冒顿单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们的国力如何、经济如何、民风如何,还有贵族之间的关系势力如何、可有发兵南下之意。重臣纷纷抢着说,竟让刘敬不知该回答哪个问题好了,未有启口便有一声,“皇上驾到…”一个谒者尖细刺耳的声音将大臣们的眼光聚集过来,皇帝从殿外进来,面容平淡淡的,看不出喜怒哀乐。

    大家赶紧站好给皇帝行了礼,今日讨论的事极其重要,就没有多注意那么多的礼节了。

    刚坐下,就看到许久不见的奉春君刘敬,着一身干净纯正汉服的他站在文官一列,身子微微前倾,低头安静的等候皇帝的发问。刘邦清清喉咙,一手搭在几案上,也将身子前倾,问候刘敬,“刘公此去匈奴辛苦了。”

    刘敬赶紧出班拱手一揖,称不敢言辛苦,为汉臣当为汉家效力,深得刘邦喜欢,又问,“刘麓表现怎样,冒顿表现怎样?”

    刘敬说,“汉家送行的人到了匈奴之后,匈奴王庭的人立即接陇安公主到了后面的内宫,臣和其余人皆是被他们接到了王庭偏殿和冒顿单于见了面,之后就是喝酒,连着几日观看匈奴的兵强马壮和剽悍的人民,美丽的河套平原上水草肥美,牛羊马儿一片,直至几天前回来长安,臣再也没见过陇安公主。”

    听到此处,刘邦略显担忧和疑惑,蹙起眉头轻轻的‘哦’了一声,看了看大臣又急切的倾着身子问,“依刘公看,冒顿会发现刘麓的真实身份么?”

    刘敬略作思忖便稍稍摇头继续拱手道,“一路上,臣和莎铃儿公主就汉匈两国关系和以后的形势说出了彼此的看法,我们都不谋而合认为止戈为武,约为兄弟国是最好的方式,对两国人民都好。臣看莎铃儿公主是个守诺的人,屡屡交谈不见其任何南下的野心,反而觉得她喜欢汉家的一切,只要她不说事实,臣认为陇安公主不会被揭穿。”

    刘邦长舒一口气,脸上稍显轻松的舒展眉梢,直说那就好那就好。众大臣们将悬着的心又放下来,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议论着这个结果。就在大家觉得有些小兴奋之余,刘敬又前走一步挑高声音道,“只是臣看了匈奴国的强势,他们马匹成千上万,牛羊遍地,草原水草肥美,依着黄河之边又南枕腹地九原,似有大发展之势。且人民个个是精骑,战时上阵杀敌,放牧时又训练他们的子弟学习骑射,个个剽悍至极。此去匈奴,臣之下好几个随行的大臣都受到他们言语凌辱,好一派傲慢之势。”

    听后,刘邦一脸尴尬的又挤起眉心,额头上的皱纹更加沟壑纵深,手指下劲的抠着案子边儿,眼睛在大臣身上扫视一遍顿时不言。刘邦本来就知道匈奴是个没有礼法且对外族人轻视傲慢的国家,想着他们此行前去也会受到或大或小的侮辱,只是刘敬和大臣们处理的还好,没有当时起争端,默默受下此辱,保全了两国暂时的和平。

    刘邦侧倚在榻上一手支着额头自打圆场,“汉家乃上邦大国,不必和不懂礼仪的蛮狄匈奴较真儿。”又问,“九原郡的事,冒顿怎么说?”

    刘敬此时谨慎一瞥高高在上的刘邦,细细查验皇帝的神情,微咬了咬下嘴唇又上前一步道,“当时冒顿并无很明显的表现,但是臣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此人绝不善罢甘休,且当日交接契约时,匈奴贵族以及左右贤王都愤而站立,怒目而对臣等,誓要踏平长安,终被冒顿抬手示意制止。冒顿与臣相视而对,他的眼神高深而狡黠,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就怕将汉家公主送到匈奴也无济于事,冒顿看起来好像不近女色的样子,每日都和左右贤王以及众大臣们在一起,不是出去狩猎就是组织人民极力发展他们的经济。此后对于九原郡的事只字未提,直到臣等即将回长安,冒顿才进牙帐对臣说,此后汉匈就是兄弟国了。”

    刘邦听得糊涂,尤其是最后一句‘此后就是兄弟国’究竟是什么意思,冒顿是要按约定迁居九原郡一年?还是刘麓嫁给他,所以汉匈日后是兄弟国?刘邦心中疑惑不已,将身子挺直前倾着急问,“就是说冒顿会按照契约行事迁居九原郡一年?”

    刘敬对冒顿的话本来听得也是糊涂,不明白冒顿究竟什么意思,冒顿既没说遵照也没说不遵照,且在大殿上制止贵族以及贤王们对汉家的不礼之语,倒是把刘敬弄了个糊涂。刘敬心中没了底气道,“冒顿只说此后汉匈就是兄弟国。”

    听到此处,皇帝对刘敬有些微怒,脸色立即变得嫌弃之样,去匈奴怎么回来办了件说不清楚的事?欲要破口大骂时,一个虎背熊腰的男子站出来,扯着嗓门儿对皇帝说,“何必顾忌他是否按契约行事,皇上及汉家所有人民都知道匈奴不讲信用,且说那个契约还有什么意思?皇上不如给臣军卒一万守卫边境,以防匈奴袭击。”说完,不屑的转身瞅一眼底下的大臣们。大臣们皆是随声附和着此人,此人说的话倒是一针见血,吐了殿上武将文臣们心中对匈奴的怨愤。

    刘邦平息愤怒看了看此人,手一挥叫他回班站着,脸上继续惆怅,略一思忖却忽然抬头将视线看向底下的群臣,扬着脖子在群臣间仿若寻人一般,左右看了看便啧啧嘴失望的大呼一口气。他在找陈平,想起来陈平远赴齐国,至今未归。

    刘邦手指在太阳穴旁画着圈儿,半晌说道,“樊屠子所说倒是在理。”原来虎背熊腰的大汉是樊哙。刘邦起身两手背后,下了台阶到群臣隔出的班列间隙又说,“边境上一直驻扎着军队,这几年并未听到边境来报匈奴进犯,朕也相信栾鞮公主。”
………………………………

第十八章 充实关中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2…03…31

    刘邦稍作思考一下,还是决定日后立刻拨派少量军队奔赴边境,和边境上的长久扎住军队合为一股力量。

    刘敬想起了去匈奴且回来长安的时候都曾看见匈奴南部的两个部落楼烦和白羊距离长安非常近,且越来越南移,致使距离楼烦白羊部落近处的村落人民一家一家的搬迁,也不管汉朝廷抓住他们这些随便搬迁之户该有怎样的惩罚,再也无法忍受蛮狄部落的侵扰。一路上看去甚是苍凉,村落破旧,蜘蛛结网,门扉大开,院落被吹风吹得满地狼藉,荒无人烟的样子让刘敬不敢相信这是大汉土地上的景象。再看看附近的农田,即使有闲置的农田,即使看起来应该会很肥沃,由于没有人耕种全都荒芜了,被荒草取代,在寒风中骄傲的挺身着。

    再者就是,刘敬走的这条道路就是当年秦始皇修建的通往长城边界的直道。宽敞通达,没有任何阻碍,还很平坦,这就是官道,自己去匈奴也就慢悠悠的行走了两日半的时间,还带着一路上的到茶馆中休息的时间,若是速度快点,一日一夜便能到达匈奴边境。想到匈奴毕竟是个马背上的国家,若是派遣骑兵来袭长安,一日夜也可到达,就算是在边境驻扎的军队发现了匈奴的行迹,到那时也来不及了。况且关中人口本来就少,关东人口却是关内的六七倍之多,若是北部受到匈奴袭击,且关东又有趁势作乱的人,那么关内就很危险,八年夺来的天下就会付之一炬化为烟灰,天下又会回到秦末那样,遍地武装起兵争霸,造成又一轮的杀戮,给人民带来新一轮的灾难,更别说经济文化的萧条了。

    想到这些,刘敬吓得一身冷汗袭背,打了个冷颤,又出班回奏道,“皇上,臣有个建议。”

    刘邦方有了准备散朝之意,听刘敬如此说,便又坐下来隔空示意刘敬继续。

    “匈奴河南的两个部落,楼烦和白羊距离长安最近的也就七百里路,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