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室风云-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兴巴夤圆沤谐仑g监守赵代两国的边兵。如今张敖已不是赵王,那么如意也就可以往南迁,顺承的做赵王,岂不更好?刘邦心下立刻有了让如意做赵王的决定,便忽然起身,搞得给他捏肩膀的宫人不知所措。刘邦叫退了宫女,叉着腰于大殿内来回踱步,思索明白后便立刻吩咐一个宫人去把戚夫人叫回来。

    盏茶功夫,戚夫人和荆倾回到鱼藻宫,一进殿便看见皇帝兴致极好,便笑问他有什么好事。刘邦叫她坐下,自己也坐在席子上,笑盈盈的对戚姬说,“原赵王敖已经被废黜三个多月,赵国现在无主你也是知道的,樊哙陈豨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添置新赵王,你觉得朕该叫谁去当这个赵王?”

    戚夫人眼睛眨了眨,捋了捋额前的发丝,沉着思忖了半晌,倒也有些知道他的心思还是会在刘氏一族中选人,只是刘氏宗族大多不贤,且多幼弱。戚姬便分析道,“陛下不会叫异姓王去的。如今刘家的宗室也已没有封侯称王的人选,陛下子嗣幼弱。”戚姬忽然心下一亮,‘咯噔’一下,语气有些急切的试探着问刘邦,“陛下有心叫吕氏族人为王?吕氏一族有能力的大有人在。”

    刘邦扫兴了,怨道,“你怎么能想到皇后的家族去,吕氏就不是异性么?”忽而,脸上又堆满笑容,看着戚姬好一会儿才笑呵呵的道出,“你看如意怎样?”

    戚夫人脸色突变,惊怔半晌,久久看着刘邦,直往喉间咽口水,回神过来便一把抓住刘邦手臂担忧急切道,“如意为赵王?陛下为何做这样的决定?”

    刘邦说,“所有人选中没有比如意更适合的,如意年岁可以且为朕之爱子,且赵国在常山之南,远离匈奴范围,如意到赵国比较安全,赵国自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是北方较为发达的封国,富庶程度不比齐国差。”

    戚夫人急的脸色霎时惶恐不安起来,更往紧握着刘邦的手惊慌道,“妾不同意,陛下暂且让如意为代王便好,陛下诸子皆未封王,唯独如意做了代王又做赵王,诸姬有怨,于此对如意不好。”

    刘邦将手搭在戚姬手上轻拍了拍,笑着安慰戚姬不必惊慌至此,且称诸姬之子太过弱小,长大些便封他们为王。戚姬忧容不减,抬出吕后作为对刘邦的刺激,略有哭意道,“赵王敖刚刚被废黜,陛下就把如意徙封为赵王,吕氏那边怎样想,怕是如意今后会成为众矢之的。”

    戚姬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刘邦,刘邦一时也怔了怔,腹内掂量半晌便见其烦躁厌恶的从戚姬手里抽回了自己的手,怨道,“吕氏吕氏吕氏,吕氏是皇帝么?朕叫谁为王,谁敢多言。将来如意继朕之统为皇帝,吕氏敢谋害他么?且勿忧愁,如意当赵王的事无可更改。”

    戚姬愁容不减,刘邦这几天来对戚姬的唠叨老是不喜欢,老觉得戚姬杞人忧天,虽是觉得此事安排的不好,但是戚夫人毕竟害怕刘邦的臭脾气,他那个劲儿上来管你是爹妈也敢骂的,大不了骂了之后赔不是便罢。

    让如意做赵王的事在戚姬的半情不愿中确定下来,第二天便召集大臣商议赵国国主之人选,一些大臣跟在刘邦身边久了,自是能够察觉皇帝心思一直在如意身上;一些大臣来此之前便早已听闻皇帝想徙封如意为赵王的消息,一些大臣则是看着丞相、御史大夫等人的态度说话。大臣们多有觉得此事不妙,陈平和萧何等人知道刘邦一心只爱这个如意小儿,赵王被废之后就徙封如意,这也给他们一个警示,爱如意胜过爱太子,太子的君位继承受到威胁,皇帝很有可能铁了心的叫如意继承君位,不然那么多皇子不封只偏偏敕封如意是为何?如意八岁,刘恒五岁,想来刘恒也是可以为王的,只给他选一个好的相国辅佐便是了,但是偏只想到如意。大臣们历来知道皇帝的心意,想要废掉太子刘盈扶立如意为储君,当初置酒未央的时候,刘邦还想重提此事,被留侯张良的话顶了回去,没有成功。今日仿佛旧事重演,萧何深知皇帝心思却也没有附和着皇帝的想法,站在文官之列默不作声,心中对皇帝宠爱如意不甚满意。倒是陈平却出班奏道,“皇三子刘如意可徙封为赵王。”多余的没说,陈平也说不出个将如意徙封为赵王的好的理由,不过就是顺着皇帝的心意说出来而已,多数大臣跟着附议,微少大臣默然接受。萧何与陈平对视一眼却也没好说什么,徙封如意为赵王是皇帝想要的结果。刘邦虽对一些大臣们不支持的态度感到不满,但终究还是多数支持如意为赵王,刘邦终也没太不高兴,便也顺着大臣们此时的态度下了诏宣布代王刘如意徙封为赵王。

    此事很快传到宣平县这一对夫妻耳边,张敖表面恭敬,心里多少有些闷闷不乐,却也无甚更大的波澜,这三个月来,他已渐渐地放下此事,自身已是侯爷,身边还有鲁元就很好。鲁元公主听到如意为赵王,却是更加的怨自己的父亲。初一听到此消息,就将手里亲手制作的陶器气愤的摔在地上进屋去了,反是张敖连连劝说鲁元放下此事,看淡此事。鲁元憋得时间久了便趴在榻上放声大哭起来,为丈夫为自己为母后为弟弟也为了死去的赵姬哭泣。

    如意为赵王的事刚传到长信宫的时候,吕后正在整理自己的织机,戴青说是如意被皇帝徙封为赵王了,吕后织布用的梭子‘当啷——’一声掉地。戴青赶紧过去轻抚吕后的背以作安慰。吕后无力的挥挥手叫戴青下去,自己从席子上强撑起身子,心里如波涛翻滚般异常难受,脸色顿时失去红润拖着沉重的步履回内屋了,吩咐谁也不许打扰她,吕后躺在内屋里一整日没有出过殿外,直至深夜也不见内屋点起半盏烛火。
………………………………

第二十五章 君子三乐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2…06…02

    已经五月初了,刘如意被徙封为赵王也已经近十天。戚夫人内心不希望如意被封为赵王,怕自己和如意赤裸裸的被吕后惦记上,成为众矢之的。每每夜里和刘邦说剪除如意的王位,依旧是代王且留在关中就好。刘邦听到并不开心,总认为戚夫人杞人忧天,说皇后宽厚待人,且叫戚夫人放松生活。戚夫人看如意被封为赵王的事情已无可更改,便也心惊胆颤的慢慢接受了。听闻数日间,其他诸姬皆屡屡朝拜吕后,吕后辄就赏之,戚姬心中惧怕吕后,且又遇上如意袭封赵王一事便迟迟不敢去长信宫朝拜吕后。倒有鱼藻宫宫人从外处听闻诸姬私下里说吕后如何不满戚姬的‘目中无人’,仗着皇帝恩宠便不来朝拜皇后,且说如意封为赵王后,戚姬更是有恃无恐的不去朝拜太上皇,也不来朝拜皇后一次。戚姬听闻宫人如此讲便大惊失色,踌躇良久便也知道自己理亏,戚姬心中惶恐不安便硬着头皮来长信宫朝拜吕后。

    吕后表面上一如往昔对待每个姬妾,对戚姬也是不例外的‘好’,见她突然来朝拜自己,吕后先是有些惊然,细细一想来,戚姬的朝拜也是应该的,各宫姬妾都该每隔几天就来朝拜,只是吕后曾吩咐她们不必勤着往长信宫跑,渐渐的朝拜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如今刚遭遇如意徙封赵王一事,诸姬又开始勤着往长信宫跑,藏着掖着或明或暗的说着戚姬的坏话,责备她不来朝拜的次数最多。吕后心里想着,定是戚姬听到蜚语才来的,便只不屑的笑了笑。

    戚夫人朝拜完吕后之后便乖乖的退站一边,等候吕后的训话。吕后正逗着摇篮中的刘长,不经意的一瞧戚姬还站着,便故意不发话叫她多站些时候。良久,吕后将刘长抱在腿上时,这才故意的往戚姬这边一瞥,故作惊讶的问戚姬为什么还待在这儿。戚姬立刻恭敬起来,低头拱手惶惶不安称道,近来做错事,让皇后生气便不敢先行。

    吕后诧异了一下,不屑的笑了笑,知道戚姬说的错事是指如意为赵王的事情,便叫戚姬坐下,吕后心里窝着火,脸上却故作贤德宽惠与深明大义道,“陛下做得对,异姓王不可靠,刘氏宗室不贤能,想来如意是较好的了,此事无关你。”伴着一丝不屑和冷淡又转头笑逗着怀中可爱的婴孩以解积压的怒火。戚姬谨慎的瞥一眼吕后,又低下头不敢说话,心中郁闷,猜不透吕后到底如何作想,嘴上说的却是那么的轻松旷达,顿时觉得吕后高深莫测。

    吕后哄着刘长睡了之后,戚姬称还要去给太上皇朝拜便告辞走了。吕后便去了蚕室打发心中的烦闷,一个人想着事情愣愣的托着腮帮子。自打如意被封为赵王开始,长信宫每日都有姬妾在吕后身边撺掇着戚姬。来得最勤的要数管夫人,自己本来就想叫皇帝把赵王的位置留给自己腹中的孩子,当初刘邦没答应,不料给了已是代王的如意。管夫人心中气不过,便来吕后这里发泄着,“娘娘,戚姬家的那个小子有什么好,瞧陛下把他宠的,好像别人没孩子似的。”管夫人越说越激动,喝口几案上的茶继续眉飞色舞道,“如意本是代王,如今陛下不封其他皇子为王,却徙封如意,陛下不是周幽王亦不是夏桀吧?凭甚独宠戚姬,任何好事皆是她们先赶着,娘被疼儿被宠。娘娘,您该努力了,你看看太子……”

    话未说完,就被吕后凌厉严峻的眼神逼过来,刚戾道,“太子怎样?”

    管夫人才意识到说错话,脸部顿时僵硬,似笑非笑的赶紧跪地赔礼,“妾说错了。”

    吕后不吭声儿,心中的怒火早已燃烧了全身,脸上阴云密布好不高兴。管夫人斜睨一眼吕后,见吕后并不高兴,反倒是丝丝怒气突兀在眼神之中。管夫人冒着胆儿又刺激吕后道,“妾说句娘娘不爱听的话,陛下如此做,不过是想叫如意代太子罢了,娘娘要知道戚姬和陛下二人对这换储之事从来都是热心的很,虽是表面不露痕迹,但事事都针对太子之位。如今如意已是赵王,陛下对他的宠爱甚笃,这不明摆着叫大臣们偏向如意这边么?”

    吕后眼睛为之一动,心下觉得管夫人说的几分正确,微转身瞧一眼管夫人继而又将视线转向殿外看去,眼睛深邃的无人能读透,什么打算和想法,吕后心中自有定夺。良久才道,“不封如意为王,你觉得还有更合适的人选么?”吕后刚毅淡然的问管夫人。

    “这……”管夫人一时语塞,还真未想过谁是最合适的人选,顿时干张嘴没声音的低头不语。吕后又是不屑的笑了一下,略见讽刺之语对管夫人道,“你和戚姬最近几月不是走的最近么?怎么她遇到好事你不开心?”

    管夫人对视一眼吕后,似有话说终究未说出口,只动了动嘴角,将头埋得更低了。深知管夫人为人,吕后便白了一眼她,讥讽的笑了笑。吕后对一声不吭的管夫人说,“以后好好管你的嘴巴,要懂得中庸之道,这点你不及薄姬。”吕后拉起管夫人手,神秘一句,“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管夫人蹙眉却仔细的揣度吕后的话了,见她也不懂,吕后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叫管夫人回去,且叫她好好养着身子,再有几个月便要生了,准许她不读书,不养蚕,不做织室中的事情,就是待在宫中别整天搀和些没用的事情,搅合的后宫鸡犬不宁。

    管夫人刚走没多久,太子也来皇后宫中朝拜吕后,每每太子眼神中总是那么不自信却又看起来无所谓而淡然的样子,急坏了吕后。太子这几日来得匆忙去的也匆忙。这日太子被吕后叫住了,又问他的学业和最近的起居状况,太子都说杜鹃管理的很好,叔孙太傅有教自己六艺知识,最近一直在学五礼六乐。吕后欣慰之际,拍了拍太子的肩膀便脸现忧容。看见母后心中有事的样子,太子知道是为自己的储君之位,因为最近如意被封王的事情闹得太大。太子主动的安慰起吕后,“母后,孟子有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儿子愿做这样的君子。对于如意的事,我们……不要太重视了。”

    吕后欣慰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同时担忧起来,自己这么多年和戚姬争斗,儿子却不关心这些事,反而一个劲儿的阻止起来,自己做这些事还有什么意思。吕后立刻觉得自己被孤立起来,如临深渊,身边无可靠之人,孤零零的。附手儿子手上拍了拍,笑而不语,吕后知道说什么也是枉然,儿子不往心里去。

    下午,鲁元也进宫了。吕后十分惊喜,拉着闺女坐下来,叫厨丞们做了好多好吃的给闺女吃。高兴的问鲁元怎么想着进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