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室风云-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笑,那小刘长于吕后宫中已一年多,逐渐熟悉了吕后的声音、容貌、欢笑、服饰以及身上的味道,小刘长早已潜意识中将吕后作为自己的亲生母亲,被吕后逗得欢乐大笑时常常急的从口中迸出,“娘——娘呵——”吕后每听到刘长叫她娘时,早已将他的出生他的母亲忘却脑后,直认为刘长就是将她认作亲娘,便换之急切高兴的应声,“哎——,我是你娘,阿长快些长,长大孝敬娘。”看着怀中刘长似懂非懂的笑容,吕后也高兴的笑了,将他紧紧搂在怀中不肯松开。戴青见吕后近日稍许快乐,直替吕后开心,因吕后一个隆冬夹着心胆过日子,惶恐了一个冬天,近日春阳高照,暖色迎人,仿佛除却了吕后心中忧怅。戴青由衷为吕后高兴,笑赞刘长,“小皇子日后必定不凡呵,风姿特秀神峰俊朗。”“是嘞是嘞。”吕后应道。

    刘邦见其母子欢声笑语一片,而他却四五个月没有见过吕后与刘长,今日一见,心中分外急切欲上前抱抱渐长的儿子,抬足之际却又按住不动而忽觉尴尬与难堪。刘邦深知自己与吕后二人为太子一事闹了深矛盾,且闹了一整个冬天,他将自己和吕后完全摆在了两个高峰上对决,却终究没有谁赢谁负,但他二人心中都已明了对方之意即互不退让,他二人心意若似砂纸一捅可破,一捅便国内大乱无法收拾局面,所以二人即使深知彼此之心却也不敢捅破砂纸,所以见了面除了平淡便是尴尬。刘邦晓得这一寒冬深深伤了吕后,不去长信宫的重要原因便是怕触怒她刺激她。春日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经历了阴霾深沉的寒冬,大家皆出屋踏青游园,原本刘邦与戚夫人俱在鱼藻宫,耐不住管夫人几次三番嚷求便随其来了上林苑,却也并无心思赏花逐蝶,他晓得不帮戚姬的结果便是戚姬与如意俱不能保全性命,于是他日夜愁闷不能入眠。

    刘邦方在躲不躲避吕后的犹豫之时,吕后却早已在他五步之内,顿时四目相对,二人或愧而躲避或紧紧追随,或眼浮许久不见的狂烈或眸中只有平淡如水的微笑。刘邦竟不知一时该说什么,久久目视吕后及其子刘长,刘邦一双愧疚的老眼反追吕后视线时,吕后却低头对刘长一笑,“阿长,见你父亲呵。”吕后便将怀中刘长转给发愣的刘邦,刘邦恍惚间抱过刘长亲了又亲,倒显满脸父爱的亲昵道,“阿长呵,四个月不见,想死父亲了。”那小小刘长倒认了生,被母亲转给一个陌生人似的竟洪亮的嚎啕大哭起来,刘邦愣而不知如何办,轻拍着刘长做缓和,愣头愣脑慌了神儿似的哄着,“哭啥?我是你爹。”吕后上前俯身微笑哄着,“阿长休哭,是爹爹嘞。”说那小小刘长见了吕后却真正儿即住哭泣转而又笑了,喃喃一声,“娘——娘呵——”吕后摸着刘长的小手陪他笑了,刘邦却失意似的窘着一张老脸。

    他二人方专注刘长之时,远处戚夫人等人瞧见皇后驾临上林苑,皆不敢静坐席间而匆匆趋步过来恭敬的向吕后行了礼。吕后将她们挨个儿瞅一遍却并无一言,反而回身对刘邦道,“在外已久,每日此刻,阿长必得喝些羹食。”话音未落间早已从有些留恋刘长的刘邦手里抱回了刘长,对刘长微微一笑,亲昵道,“阿长呵,娘带你回去喝羹食。”吕后无怒无愠无怨无恨,对诸姬对刘邦皆无一字一话,平淡如水的调转身子便平平淡淡悠悠然然的抱着刘长远去。

    刘邦眼望淡然一切的吕后背影而长叹一声,胸中五味杂陈皆有,与吕后四个多月不见,吕后竟对他没有大发脾气,如此却叫刘邦愈发心中不安。“仿佛谁无子似的,再亲昵也并非你所生。”管夫人冷不丁儿朝远走的吕后阴阳怪气一句,话音未落时却见刘邦鹰隼似的眼睛直勾勾定在自己脸上,只闻厉色道,“她是你主子,休要不尊她,刘长是朕要皇后收养的。”满含怒火放完话便也转身走了,诸姬面面相觑一番也各自离去。
………………………………

第四十九章 周昌为相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2…12…04

    春日清早,诸臣方在滔滔禀奏各郡县春种的农事,刘邦只若颓唐似的支着脑袋闷声‘嗯’着算是批准,一早上竟也没有几个反对的事情,诸位臣工一早上除了听到皇帝不喜不怒的若干‘嗯’字便再无其他,诸位臣工见榻上的皇帝思绪若直入云霄似的丝毫不在朝事上,皆一脸莫名,最后萧何竟也目视其他臣工停止奏报。数百文武先是彼此互视一眼直盯盯瞧着榻上发愣长叹的皇帝便再也没了声音,皆低头候着皇帝‘醒’来的命令。萧何目视陈平一眼,陈平只纯粹的摇摇头便也悠闲的低了头。萧何原地沉思良久便锋芒出班对着刘邦拱手一揖,“陛下是否龙体违和?不若请太医细瞧。”

    “罢了。”刘邦整整衣衫便霍然起身向着萧何撩了一句话,“朝事大小暂且出自丞相,无有大事莫来吵我。”说罢便宽袍深袖一甩,不疾不徐不愠不喜的去了宣室殿。

    刘邦于宣室殿席间独坐半个时辰竟无一动,西斜日光的光辉照在苍老忧怅的面容上,一双老眼里并无半丝生机,反倒是空洞而深邃的折射出一股幽幽的愁思,那愁思使他眉心处多挤出三条深深的褶皱。忆起日前与吕后在上林苑见面时,吕后表面竟无一丝怨容,待戚姬四人上前行礼时,刘邦特意注视了吕后对戚姬的态度,吕后明花般的笑容里暗藏杀意和妒怒,当时刘邦虽保持了一贯的笑意却早已窥得吕后之心,当即便心下大怔,有一股强烈的担忧。又忆起前时如意因打碎罐子而被吕后发泄的扇一巴掌,吕后对戚姬和如意的不满态度越来越使刘邦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刘邦深知吕后秉性刚毅如男子,尤其在楚营磨练性格,愈发杀伐决断爱憎分明,一想到此刘邦便直感胸闷难忍。“呼――”忽而刘邦长呼一口气望向院内慷慨而歌,“鸠兮鸠兮,能哺鹊雏?鸠兮鸠兮,无食别雏;鸠兮鸠兮,分其一处……”歌声虽高而藏悲,虽亮而见忧。唱罢,刘邦一双老眼更加混浊。此诗鸠指布谷,刘邦念此诗意是布谷不能容下喜鹊及其幼雏,寓意吕后不能容下戚姬母子,深为其担忧。唱罢,殿内宫女宦官无不低头跟随皇帝忧怅。

    在一旁静侍的符玺御史赵尧无不将皇帝一言一语以及深忧长叹看在眼里,虽暂先无一言献给皇帝却早已在腹内暗暗筹划。赵尧深知刘邦心思,其跟随刘邦多年且为掌管刘邦各个玺印的近侍,晓得皇帝许多心事,每遇到皇帝为难事发愁哀叹时,赵尧多少会察言观色的替刘邦出些主意,前时在洛阳召集附近郡县的名流,私下里将皇帝心思启发给他们,才不断有人为赵王说话。赵尧职位在御史大夫周昌之下,周昌素轻视赵尧不过自己的一个辖下小吏,赵尧素知周昌虽耿直严肃却无筹谋,其人如一池浅水一眼见底,赵尧自认自己若九曲长江弯弯绕绕,赵尧又素来不喜欢周昌的严肃管辖,且御史一职位于三公之一,主监察全国官吏,可谓全国官吏生死皆在一人之手,着实是个肥职。赵尧于腹内细细周划一番便目视两旁侍奉的宫女宦官下去,独有自己与皇帝。赵尧再次谨慎的环视一圈殿内确定无人便趋步刘邦面前对其拱手一揖,冒胆子谨慎问道,“陛下之忧是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嫌隙耶?是为陛下百年之后而赵王与戚夫人皆不能自全耶?”

    刘邦一听赵尧之言立即正坐细细目视赵尧一番,知其为符玺御史却不晓得他有察言观色之技且猜透了自己内心,再想到洛阳时候赵尧竭力为自己和赵王做的事,刘邦颇感惊奇,心内忽觉从前忽略了此人。刘邦于席上微怔半晌便失意而惆怅点头,“然也,朕确是为此深忧,奈何无有解决之法。”赵尧心下一喜便立即找准时机再前一步,拱手道,“仆有一计,不知可否。”刘邦忽听此言,脸上未来得及喜悦便目视赵尧催促道,“快讲快讲。”刘邦招手他坐在自己对面的席子上,赵尧谢过一番便恭敬的坐于刘邦对面的席上,刘邦前倾身子一副急切之样。赵尧道,“陛下宜派地位尊贵而且能力强的人为赵王相,此人需得为吕后、太子及群臣所敬惮乃可。”刘邦沉默一番又点头道,“然也,朕私下里认为该如此,朝中谁可任?”赵尧一拱手若禀奏朝事一样郑重道,“御史大夫周昌者,其人坚韧耿直,自吕后、太子及群臣皆素来敬惮其,非周公不能任。”刘邦默然良久而蹙眉思之,将周昌其人在心内细细审核一遍,周昌几次让自己下不来台,刘邦自己也一二分忌惮周昌,如此便觉赵王相果真非周昌不可,便大喜,“卿言大善。”

    一日后,刘邦召来周昌之后却久久不语。周昌倒是等得着急,且见皇帝立在铜鹤旁时时大叹而对自己并无一言,周昌不晓得刘邦意欲何为却等的时间过长,便趋步至刘邦身后拱手道,“不知陛下召臣何事?”“唉――”刘邦大叹一口气,回身目视周昌且一把抓着周昌的左手正色道,“朕有一事欲要烦劳周公,周公无论如何也要应下。”周昌一脸莫名之状,忙问,“陛下何事嘱臣?”“朕欲让周公为赵王相,如此朕便无忧矣。”周昌闻听此言却一下子愣在原地,忽而又跪地对刘邦泣道,“臣究竟所犯何事竟致陛下厌恶抛弃?昔日陛下初起兵,臣便追随陛下不离左右,奈何陛下于中道而将臣弃于诸侯国?”周昌竟若女子哭泣起来。刘邦身为大男子,眼中却也有了红光,想那周昌周苛兄弟俩自他刘邦初起兵时就追随他左右,周苛甚至为他守城而死,为减轻心中愧疚,刘邦便提拔周昌代替兄周苛做御史大夫。刘邦红着眼扶起了耿直的周昌,抚其背,言而有愧的述出自己作此安排的缘由,“周公耿直中正,并无错行。为赵王相一事,朕知其为左迁,奈何朕私忧小儿赵王,周公必定晓得戚、吕之嫌,近来朕常愧于皇后行事,必定惹下皇后怒迁戚姬之为,若朕百年后,戚姬与小儿如意不能自全,九泉之下吾不安矣。念及朝中诸臣无人比及周公,愿周公勉为其难吧。”话音刚落,刘邦便退后一步给周昌深深一躬,吓得周昌来不及应声便上前赶紧扶起了刘邦,刘邦一双风残老手附在周昌手上深深按着,顿时君臣四目相对便是泪流纵横,周昌更是猫弯了腰低了头,自感心内剧烈疼痛似的。

    “臣定保赵王周全,陛下可放心。”老泪纵横的周昌又对刘邦深深一躬拱手便受命。刘邦强笑扶起周昌且在其胸膛处轻轻三锤以作君臣之嘱托。忽而周昌眼前一亮,原先的泣容早已换为急切的郑重问道,“臣自会往赵国,赵王也随臣去不?”刘邦一愣便笑了,“自然随卿往赵。”周昌并未感到心下轻松却更加的疑惑起来,问道刘邦,“陛下……让赵王往赵,臣可理解为陛下不行废黜太子不?”刘邦哑然不言,眼神躲闪了些便移步中庭,好久才笑道,“关中无赵王,朕为谁废黜太子?遣卿往赵自是以防朕百年之后赵王的安危。”周昌听后大喜,自感太子得保即国本安稳,又为皇帝保护了赵王,减弱了戚、吕之嫌。
………………………………

第五十章 赵王赴国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2…12…05

    戚夫人听刘邦执意要将赵王送到赵国,起先抱着如意一直哭,待刘邦为她详解其中之情,戚夫人便半情不愿的同意。

    三日后,护送赵王的队伍早已集结在城下,队伍身旁的马匹华车里装满长安的东西,旌旗猎猎高奏号角,俨然一副君王出行的宏大场面。戚夫人与刘邦共同挽着盛装而高贵的刘如意出城,那如意个子矮小,被戚夫人和刘邦拉在中间若似两座高山之间的山坳,断不了两座高山的连接,矮小个子的如意在中间一蹦一跳,竟无半点不情愿和留恋却反是一脸天真活泼的纯粹高兴着。戚夫人一脸担忧和不舍的目视刘邦,刘邦自是心底也不舍如意却又必得如此,只强出笑容对戚夫人笑笑以作安慰。

    刚至城门口,早已等候在城外的周昌趋步过来对着刘邦与戚夫人一拱手便道,“参见陛下。”刘邦微微一笑,“周公来了。”说话间将如意拦在身前而郑重的嘱咐周昌,“赵王交与卿手,代我照看他一生。”周昌弓着老腰坚定应声,“陛下放心。”周昌还未起身,如意松开刘邦手便一步跳到周昌眼前嘿嘿一笑,学着周昌的样子做个深揖便玩笑道,“周公呀,日后愿卿尽心辅佐成王呵。”此语一处,周昌便是蹙眉稍怔半晌,细一思忖便是眼前一亮呵呵笑了,原来如意将周昌这个周公比作辅佐周成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