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室风云-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裂对刘麓道,“真把自己当阏氏?要立要废皆由我,汉朝算甚?不也被我围困平城白登山?”刘麓再也不曾开口过,日日皆在王庭内帐,从未出去。莎铃儿来内帐找过刘麓数次,皆被刘麓的侍女给挡在外头。

    那日,莎铃儿又去找冒顿单于,劝说他将九原郡按誓约期限归还。冒顿一股怒火扑上来,抓着莎铃儿胳膊怒道,“莎铃儿,你是匈奴的女儿么?你不晓得我们要靠水草而居么?那九原水草丰美,气候适宜,正是理想之地。我们有着精锐的骑兵军团,汉朝是不敢向我要回九原郡的,你懂么?”

    “征服天下在大德,而非干戈;立国之本在诚信,而非欺诈。”莎铃儿暴跳如雷给冒顿讲起了道理,“汉人或许怕我们,但从未服我们,因为匈奴人从未有过诚信。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是我们的,我们即使成功掳掠过来也是失败的,因为我们丧失了道德与人格。汉家信任我才给我九原,若我不按时归还,汉家必骂我无信,从此汉匈战事不断会是我的过错。”莎铃儿摇着冒顿的手臂苦苦央求,“哥哥放心,我从未有过与你争权的想法。只是恳求哥哥诚信一次,将那九原还给汉朝。”

    冒顿怒气不减未理会莎铃儿的话,挥手士卒将莎铃儿轰出牙帐,呼延钮祜儿却紧跟着进来,至冒顿身前抚其背安抚一通,说道,“单于,你这个妹妹未必太胡闹,我们好不容易得来的九原郡怎能轻易归还?任她说甚,单于定不可心软信她。”冒顿粗气一句,“不用你说!”呼延钮祜儿眼放怨光看着冒顿半晌便出去了。

    钮祜儿径直来到莎铃儿的牙帐,见莎铃儿倒在被子里嘤嘤啜泣,钮祜儿走上前去掀开被子拍拍她的背,“公主莫哭。”莎铃儿忽然起身拥着钮祜儿大声哭道,“钮祜儿,王兄他不听我的,我怎向汉家人交代?”钮祜儿抚其背安抚半晌,见莎铃儿情绪好转,钮祜儿却耷拉着脸,良久才道,“方才路过单于牙帐,听到……”说到此处,钮祜儿却不说了。莎铃儿红着眼沙哑着嗓子问,“听到什么,快些说了。”钮祜儿故作犹豫半晌,才拉着莎铃儿双手掷地有声道,“左贤王说公主一向是单于最大的心患,单于得位不正,匈奴部落之人多有私下追随公主的。如今公主想将九原还给汉朝,匈奴中不少人拥护公主的说法,左贤王认为拥护公主的都是反对单于晋王位的那些人,左贤王对单于说要尽快剪除匈奴内部追随公主的人,以免形成公主势力的燎原。”

    莎铃儿听罢,愣怔榻上,半晌才失神问道,“单于说了什么?”

    钮祜儿见莎铃儿上当了,心下大喜,脸上却无比谨慎道,“单于当时未做表态,单于虽喜爱公主,但是公主要小心,毕竟单于得国不正,您确实是他的心患。”

    莎铃儿久而不语,挥退了钮祜儿,她独自在牙帐内思索半日,冒顿单于确实是杀了他们共同的父亲头曼单于才登上单于之位的,国内势力一下子分成两派,一派是私下拥护公主的,一派便是拥护凶猛的冒顿。冒顿与左贤王常私下商议剪除公主的追随者,却对公主本人很好,莎铃儿是知道的,但更知道权力可以使亲人互相仇恨,甚至厮杀。

    莎铃儿默默的将一件淡粉色的草原戎装穿在身上,独坐妆镜台前,重新梳好最喜爱的发饰,带上最美丽的耳环,画好最漂亮的眉黛,染好最鲜红的唇妆,将一封信件压在梳子下,接着便躺在了自己的榻上静静的睡去。

    当晚,忽有人报告冒顿说莎铃儿公主早上回来后便再也未出来过,冒顿当即感觉大事不好,忙跑去莎铃儿的牙帐,却见妹妹直挺挺的躺在榻上,脸色一片惨白。冒顿猛扑过去抓着莎铃儿冰凉的左手,吼了一声,“莎铃儿——”。莎铃儿永远的睡去,再未醒过来。冒顿抓着莎铃儿的左手嚎哭时,却见其右手始终紧紧抓着一样东西似的不肯松开,冒顿使劲掰开却是一个翠绿色的玉佩,玉佩上隐约有四个汉字:长相勿忘。冒顿不晓得妹妹抓着这个玉佩何意,便又重新放回莎铃儿手中。侍仆将梳子下的信件拿来给冒顿,冒顿看罢大惊大惭,那信上赫然写着:我死,公主势力不再燎原,阿兄永无后患,望阿兄遵约归还汉地九原。冒顿既喜爱莎铃儿,又惧怕莎铃儿的势力,如今她突然死了却叫冒顿有些手足无措,冒顿抱着莎铃儿大哭不止。葬了莎铃儿之后,冒顿为纪念栾鞮莎铃儿公主便不得不按誓约叫其部落北迁故地,归还九原郡给汉朝。

    使者将此事细说给吕后,又说匈奴此时几乎全部撤出了九原,九原郡的官吏正接接收土地的回归。吕后连声说‘好好好’,却也对莎铃儿的人格格外敬重起来。方说着话,太子急忙跑进来,拉着吕后的手急切问道,“栾鞮公主薨世,真的么?”吕后沉重的点点头,抚太子背安抚道,“莎铃儿公主心地善良,母后也未曾想到会如此。”太子激动的红了眼对吕后道,“我知道莎铃儿是好样的,她是女中英杰。”吕后点点头。

    吕后当即将九原郡被归还一事写成奏报交给谒者奔赴关东洛阳交给刘邦。
………………………………

第二十三章 招贤檄文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3…01…30

    刘邦方与张良巡视洛阳,忽接到吕后送来的关于栾鞮公主薨世的消息,刘邦‘唉——’的一声长叹,忙速将信件给了张良看,张良看罢,面容沉重的拱手朝着北方却是深深一揖,对栾鞮公主的薨世表示悲痛,也着实是对栾鞮公主人格的敬重。

    “因平定陈豨之乱,未顾得上处理九原郡的事。栾鞮公主千金一诺的自动归还九原,朕确是未想到。”刘邦一脸沉重的且走且说。

    “胡地豪情女子也。”张良由衷的脱口赞叹。

    三日三夜,刘邦皆下令洛阳城内不得觥觞交错,不得歌舞升平,以示对栾鞮莎铃儿公主的哀悼和敬重之意。

    数日后,洛阳气候转温,终日明媚。刘邦毅然下诏: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候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就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因刘邦与张良常于洛阳城内巡视,且常召洛阳郡守、县令、三老及平民百姓到南宫问询当地的财政、赋税、盗贼、人口数目等诸多问题,百姓皆对刘邦说赋税沉重,朝中常以各种名义征收赋税,致使百姓生活困苦。刘邦当即一愣,不解的对张良道,“君侯晓得嘞,朕始终并无征税之意。”“是呵。”张良起身对洛阳百姓道,“诸位莫错怪了皇上,皇上治国以恭、宽、信、敏、惠,任一重大工事都会下诏写明,从不随时收赋,从不随意收赋。”“建河堤、筑祠庙、修城垣、补给北伐的士卒军饷,”一个穿着青布,头冠素弁,一脸黝黑的中年男子对刘邦与张良道,“皇上未来时,县令又叫我等复修南宫,这诸多工事皆是变相要税的呀。”

    刘邦与张良互视一眼,皆面带愧色而良久不语。待百姓走后,张良对刘邦道,“皇上,下诏吧。臣早闻各地诸王与通候平素以您的名义收取赋税,若您真要收税时,诸王们更是榨取百姓上交朝廷,何不定下日期与献费让诸王朝献。”

    斜倚榻上的刘邦长叹一声,略似疲惫的应了张良,“子房拟诏吧。”“喏。”张良拱手受命。

    ‘当啷——’一声,刘邦放下手中关于洛阳城近一二年中的文案资料,起身走至殿槛处,双手环着胳膊望眼远方却是连连长叹,“我无贤人啊!”张良眼睛一亮,忽似愣然的看着刘邦,刘邦对张良苦笑了笑,拉张良坐回席间,怅然若失的给自己与张良各斟一爵温酒,刘邦一脸苦容的将温酒汩汩的灌进嘴里,却顿感苦涩。张良不语,也将温酒默然饮下。

    “我身边无贤人啊,”刘邦一脸愁色对张良说,“原燕王臧荼反我,颖川侯利几反我,韩王信叛我,原赵王敖欲行刺我,可是敖有忠贞的贯高。”刘邦说到此处突有伤感的喟然一叹,“唉!韩信也死了,腹臣陈豨也叛我,彭越……”刘邦忽然眼前一亮,许是感到话多暴露心事便骤然止住,倒了一爵酒又是一饮而尽。

    张良谨慎而默默听着刘邦的‘絮叨’,竟是终无一言对刘邦说。张良心知刘邦心中的烦闷,刘邦所敕封的臣子个个反他叛他,从臧荼至陈豨叛乱,刘邦愈来愈心寒,愈来愈有一种六辔已脱手的慌张之感,天下大定,而他愈来愈控制不了诸王侯,想他征兵彭越时,彭越借故不来而以一副将率军三千助阵刘邦,颇让刘邦感觉窝火。张良跟随刘邦一路征战而至开国,深知刘邦秉性,秦末起义以及四年楚汉战争,各路英杰无不追随刘邦,及至开国之后,各路英杰却也前后的反他叛他,让刘邦忽有一种失去贤德人才的落寞感和兄弟背叛他的痛心感、空虚感,以及不再轻易信任他人的疑心感。如今,陈豨之乱并未完全平定,巡视洛阳时又遇到诸侯随时随意以他的名义征收各种赋税,使得百姓疾苦而埋怨他,各种因素夹杂一起使刘邦顿时感到自己身边已无辅臣而国治混杂,他仿佛无力再去控制或教化臣子或者百姓。张良仿佛能感觉到刘邦此时此时心底的一种沉重烦躁的疲惫,刘邦一直饮着温酒,张良却能看出刘邦脸上有淡淡的苦涩的烦愁。

    “要撤除城内一些人的爵职么?”张良不敢继续刘邦心底关于诸王侯连续叛他的敏感话题,只就此时洛阳城内一些见微知著的事情问刘邦。

    刘邦大摆双手,一张老脸略显醉意却终究心底如明镜的清醒对张良道,“严厉告诫便了,深入性的东西我改变不了,换人也不能保证彻底清明,洛阳如此,其他王侯之国亦如此,换与不换皆如此。水至清则无鱼,子房是晓得嘞。”张良明显感到刘邦说此话时凸显的一种沉重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的痛心,张良深然其言的点了点头。

    “子房,”忽而刘邦却立即振作似的挺直腰板对张良正色道,“古来圣贤难遇难求,然文王渭水得吕望;秦穆公五羖而换百里奚;燕昭王千金市马骨;秦孝公发招贤檄文得商鞅,他们都得到贤人而使国家大治,朕欲学之,发招贤檄文以求天下贤士与我共治江山,使我华夏鼎盛。子房,你看我像先贤圣王不?”话音刚落,刘邦脸上出现久违的笑容目视张良。

    “皇上夐明之主也。”张良立即拱手对着刘邦便是肃然一躬,“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皇上雄主也,发招贤檄文榜,天下英才必会千里而来。”

    刘邦呵呵一笑,双手搓一搓脸便完全醒了酒,热情招呼张良道,“子房回去,子房回去呵,这些日随我巡视城中,你累我也累嘞,都先回去睡个觉再说呵。”

    张良微笑着起身,对刘邦拱手道,“臣退了。”刘邦笑着挥挥手,张良便退出宫回去了。

    翌日天气大好,洛阳城南便有刘邦发出的招贤檄文: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一纸檄文使得洛阳城万人空巷,众人皆对刘邦的这纸檄文议论云云,或有入仕从政之意。
………………………………

第二十四章 彭越之死(一)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3…02…01

    晓春三月,洛阳的天气逐渐转暖,再不见冬日的料峭。洛阳南宫内难得有了丝竹管乐之声,清脆悦耳的编钟磬音荡涤宫廷,低沉浑厚的埙声夹杂其间。那南宫华龙宝榻上的刘邦左抱美姬右握酒樽,一脸阳春三月的呵呵笑着戏逗怀中的美姬,台下诸大臣无不随着皇帝的喜乐而尽情开怀大乐,尽是毫无顾忌,只管大吃大喝,偶尔附和逢迎一下高台上的皇帝,罢了便是欣赏着楚腰纤纤的花玉女姬莺歌燕舞,甚时更是径自钻到女姬中搂了她们与其共同欢歌乐舞一番,酒性大了的人更是拉起同席僚属钻到女姬中跳着武风刚烈、音乐铿锵且称为战舞的巴渝舞,引得在座僚属以及台上的刘邦哈哈大笑。刘邦自来关东讨伐陈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