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室风云-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边没有开口的齐王看见吕后对张敖和对自己的态度,虽是看起来一样,但是心中都明白,她与张敖以及鲁元才是一家人,自己完全像个外人,只在静静地听着吕后与张敖的对话。

    在门口的刘邦待在门外听了好半天,看了好半天,庆幸的是吕后并没有表现出对齐王的讨厌,反而笑意迎人的与他对话,只不过历来齐王与吕后之间就是这样的场景,从不会存在温馨之感,但也不似陌生人的点头之礼,只是表面亲人关系的客套罢了。刘邦自然知道这所谓母子俩的情感,换做他是刘肥,也必然是感觉尴尬的,如此场面已经很好了,他应该是庆幸的,刘肥出了未央宫就来朝见吕后,这的确是最好的表现。

    里面没了声儿,刘邦这才仿若没事儿似的进到大殿了,一旁的宫女们参礼,道,“皇上长乐无极。”听声儿,吕后从榻上站起来,看到一脸忧愁却毫无歉意的皇帝,吕后胸内只觉冷热正剧烈的碰撞,说不出的感觉,张敖,刘肥从席子上站起来,都赶紧过来参礼。

    “臣妾参见皇上。”

    “儿臣刘肥参见父皇。”

    “儿臣张敖参见父皇。”

    刘邦把他们一个一个的扶起来,似笑非笑淡淡的说道,“你们都在这儿啊。”

    齐王与赵王互看了一眼,最后齐王道,“儿臣与赵王许久不见母后,想着来到长安竟也没有来参拜,觉着不妥,未央大宴后,就与赵王结伴来看望母后了。”

    刘邦点点头,越过他们二人中间,来到吕后刚才坐着的榻上坐下了,依旧微笑着,只是那笑容里带着惆怅烦忧。吕后一瞧他这个样子,便知道他的心事,想到这里找个台阶下,不然不会下了未央盛宴就直接来了长信宫。吕后为难的挑了一下眉,不知该怎样对她的丈夫,自己那么辛苦作人质,如今他却为别的女人的儿子登九五,想到此处莫不是心痛。但想到终究是未成功,还害得皇帝忧心忡忡,吕后也就内心稍感平衡了,自己也终究不会放过戚姬母子,便心下思虑道:最后一次的下台阶。

    “皇上主持未央盛宴想必累了,齐王与赵王也来过了,不如臣妾扶陛下回里屋歇着,如何?”吕后来到刘邦身侧,将手搭在他的肩上。看他心里有事的样子,又蹙着眉头,虽知道什么事,也不便问他,倒不如装作不知,倒不如就此把这件事搁置下来,谁也不要提起,倒不如让他觉得愧对自己。

    刘邦抬头看了看吕后,或许是觉得愧疚,刚迎上吕后的目光就又缩回来,不再看她,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也不看齐王赵王他们。

    齐王赵王见皇帝这样也不敢说话,只得站在原地与吕后一起陪他一言不发着,顿时大殿里氤氲着一股特别的气氛,很是沉闷闷的,连掉地上一根绣花针都能听见,都闭着气不敢大声出气。齐王赵王自是不明白刘邦如何会这样,刚过了未央盛宴,怎么现在就开始不悦起来,到底是谁惹了他。吕后却明白蹊跷,想着怎样才能让他对此事不再介怀。

    大殿里沉默了些时候,不久刘邦开口道:“齐王什么时候回封地?”

    “啊……”刘肥游走在心绪之外的心神抽回来,走到刘邦面前,道,“回父皇,曹丞相说齐国还有一些大事未处理好,想着两日后就回去。”

    刘邦一个猛抬头,想着也太快了吧,与刘肥的目光相对,道,“这么快?曹丞相倒是不忘齐国国事啊,昨天刚到,两日后就回去,未免也太快了吧,回去告诉曹丞相,让他别这么急,多留在长安几日,齐国是不会没了的。”说完便换了笑脸,哈哈大笑起来。

    刘肥道,“曹丞相已经吩咐人准备好回国的一切,长安的繁华,儿臣已经见过了,曹丞相也见过了,早早回去处理国事,对百姓也好。望父皇恩准。”

    刘邦慢慢收着微笑,脸上现出一种对他的不舍和寄托,也好,早早回去也好,对他对百姓都好,长留长安不见得是对他好。于是刘邦站起来,抚其背拉他走过一边,拍拍他的手,小声郑重嘱咐,“肥儿啊,到了齐国后,一切小心,多听曹丞相的话,他是个治国之才,父皇当初把他作为你的相国,就是对他的信任与看重,以后齐国大小事,皆要与他相商,希望你在齐国好好的,一切小心。”

    刘邦显得话里有话,刘肥听得糊里糊涂,只是点点头。
………………………………

第十六章 盛宴之后

    一秒记住【奇 书   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1…09…04

    刘邦吕后,齐王赵王四个人在长信宫说谈了些时候,便已经将近黄昏时分了,外面一片暗昏,隔壁的宫殿里还有人喧闹着,收拾着今天大宴留下来的垃圾。他们都得赶在晚饭前把宫廷里弄得就像原来一样干净。

    长信宫里的小宫人们伺候着刘邦一干人等,隔一时半会儿就进来给他们倒茶,端水果,茶凉了,她们就进来换掉,然后再去沏一杯热的再送进来。刘邦时时想着如何向吕后开口?交代今天未央宫的事情,每每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合适,于是几次三番的也就终于没有说出口,吕后自是将刘邦进屋后的一举一动都看个明明白白,顿时心中畅快了些,想着谁叫你那么狠心易储。刘邦懊恼之余,‘唉’一声将闷气转换了,忽然故作饶有兴致的说要下棋,语气中尽是赌气沉闷。齐王赵王齐齐看了外边儿的天儿已经黑的看不见东西了,瞧见皇帝不怎么开心也不敢说回去,便都留下来陪他,刘邦说就让他们留在长信宫里吃饭,和吕后太子一起,顺便也把鲁元公主和嫣儿也叫上,至于他们的官邸,则叫人出宫吩咐他们不必做饭了,齐王赵王只得点头说好。

    齐王赵王陪着刘邦下了一会儿棋,只见他们有时神色凝重,有时手摸下巴,有时抓耳挠腮,有时喜上眉梢,不管怎样,他们都是会让着刘邦的。这样的下棋,刘邦倒也看得心里明白,也就没有揭穿他们,自己索性装个糊涂,不想破坏他们给自己的好。吕后则是静坐一边看着他们君臣父子下棋,时而也跟着乐一乐,从戴青手里端了茶,亲自给皇帝他们奉茶,看他们之间的博弈较量。

    一炷香的时间,外面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说,“皇上,皇后娘娘,可以用晚膳了”。

    刘邦正和他们下的兴起,没有理会小太监的话,继续和他们下。齐王赵王虽是听见可以吃饭了,虽是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但是刘邦不发话,他们也不敢自作主张站起来拍屁股走人,只得佯装没听见陪着刘邦。

    吕后见刘邦不发话,又看见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便也不想打扰,便向那个小太监挥挥手,叫他出去了。

    忽地,刘邦发出一声哈哈大笑,看着棋盘上已成定局的棋子,遂而高兴的甩掉靴子,将腿盘在榻上,搔罢头一手搓了搓鼻子,朗朗的笑道,“你们两个怎么走的呀,又让朕赢了,果真胜不了朕么?”

    齐王赵王齐齐拱手作揖,赞刘邦,“儿臣技不如父皇,让父皇见笑了。”

    刘邦倒也乐得见他们恭顺的样子,颔首笑了笑,瞥一眼外边儿的天儿黑的连白天鹅走过去也发觉不了,问了身边的一个宦官何时,宦官说晚膳的时间已经过去两刻钟了。刘邦眉梢微挑,轻‘哦’了一下,摸摸自己的肚子,未央盛宴的时候并没有吃饱喝足,因为时刻想着如意的事。便从榻上下来,吕后连忙给他递来靴子,跪于地上亲自给刘邦穿靴子,起初刘邦微楞不知所然的看着吕后,顿时心生一种内疚,许久以前吕后也是这样给自己穿靴子的,从无抱怨。如今吕后又是这样给自己穿靴子,自己却有些伤害到她,看着跪于地上的吕后,心内为之动容,这就是他的好妻子,他一生要相伴相随的女子,她温和娴雅,母仪四海,和善智慧,顿时脑海中都是吕后的好,刘邦将右手搭在吕后肩上,吕后抬头向他笑了笑,“习惯的事情难改变了。”便将右脚的靴子给刘邦穿了上去,刘邦感激的轻轻拍了拍吕后的肩。下了地站起来,俯身将吕后扶起,两手紧紧握着她的肩,眼神间勾勒着内疚和感激。吕后温美柔和的又朝他笑了笑。瞬间,二人仿佛已经解了彼此心中的结,刘邦才有了轻松的笑容,转身看着齐王赵王,随后刘邦抚其背,道,“你们不是技不如朕,而是刻意让着朕,以为朕看不出来么?”

    “这……”,齐王赵王低头不语了。

    “棋艺以后切磋,现在用膳吧。”刘邦见他们不答话,心下笑了。只得去吃饭了。

    晚上,长信宫里是十分热闹的,刘邦吕后、齐王赵王、太子鲁元公主,刘邦还吩咐人去把他的小弟弟楚王刘交也叫了来,还有小张嫣都陪伴着刘邦吃了个饭。

    期间,饭桌上充满了笑声,有的是被小张嫣逗笑的,有的是跟着刘邦笑的,有得又是说着一些陈年往事就失声笑了起来。刘邦说着自己微时的趣事儿,说着和樊哙樊屠子之间的趣事儿,也说了和夏侯婴之间,萧何曹参之间的一些有趣的事儿,仿佛又回到那个古朴纯善的村子。大家回忆欢笑之余,莫不是有些怀念和感伤,多少年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谁都没有重回自己的家乡,也不知道家乡是否改变了。怀念村前粗壮的大槐树,怀念村子里大家共同喜欢过的采桑女子,怀念家乡山头的轻风,怀念田间小路上忽然飘来的细雨,怀念托着下巴安坐于老者跟前听老者讲述远古的传说,怀念家乡浓浓的乡音和酒味,怀念家乡的所有。

    吕后依偎着刘邦而坐,小张嫣在她怀里,自个儿玩的起劲儿。太子依偎着吕后而坐,期间吕后叫他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包括向他的父皇说什么话,怎么敬酒,怎么给他夹菜,都是吕后附耳告诉他的。太子也不去查究太多,不去问吕后为什么这样,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经麻木了,只是吕后教他如何做,他便跟着照做就好了,如同木头一般,没有半点热情。还好刘邦对他没有在意,若是发现他这个表情,刘邦心下又在想象了,是不是太子不满意自己,是不是他介意未央盛宴时过度溺爱如意而冷落了他。饭桌上,他只有和嫣儿玩的很开心,其余的他都不管,如同就是一个饭桌上的傀儡,除了吕后偶尔和他说话,别人也只是陪着他的父皇而已,哪里管自己?

    夜已经深沉,宫门外敲响了亥时的钟声,这顿晚宴也终于散席了,一天总算过完了。其他大殿宫中皆以熄灯入眠,唯有长信宫门前挂着微红的宫灯,安静的热闹隐隐约约。饭后,齐王在皇宫卫队的护送下回到了自己的官邸,赵王则急于和老婆鲁元公主与女儿张嫣说谈,以解这些天的相思之苦,和刘邦吕后行完礼后匆匆告别,回到内宫去找她们了。太子刘盈一如往常一样,没有多说话,只是待大家走得差不多了,才向刘邦吕后行了礼也要回到太子宫,却被刘邦叫住了。

    刘盈停了下来,跟着刘邦到一处。

    “盈儿,这些天还好么?”刘邦与他相对而问。

    刘盈躬手作揖,低头淡淡答道,“儿臣,一切都好,谢父皇挂念。”

    刘邦顿了顿,见眼前的儿子和他根本没什么可以聊的话题,回答的也是如此惨淡,没有热情,顿时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疏远了好多好多。虽是他的亲生儿子,可是毕竟自己将宠爱转嫁到刘如意身上去了,也就对太子有些淡了,今天又为了太子和如意的事,弄得这么不舒心,刘邦也不知该怎样和刘盈继续说下去,只得拣一些东西说着。

    “那首‘赞天子颂’是谁教给你的?”刘邦忽然想起了太子搀着太上皇刚进大殿是就诵读的那首赞歌,心里狐疑很久了,自己的儿子真的能做出那样的赞歌么?他不信,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太子太傅呢。到底是谁这么帮他的,他要弄清楚,他必须弄清楚,这标志着那个写作的人是否入了后当。

    刘盈顿时一愣,其实他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只知道是吕后要他这么说的,他也就没有细问,也来不及细问,只得牢牢记下来并把它当着文武诵读出来,就完成了吕后的任务。如今刘邦心有疑虑,问到这件事,刘盈倒也来不及弄清来龙去脉,这可怎么回答父皇呢?但是他知道刘邦的心思,就是知道也绝不可以告诉他是谁写的,万一刘邦怀恨在心,有一天除了他怎么办?刘盈不得不为那个为自己写赞歌的人的生命考虑,想了很久,含糊其辞道,“这是儿臣写的,想着未央盛宴是举国大宴,儿臣没什么技艺,只有作一首赞歌来赞颂大汉天子。”说完,刘盈便恭顺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了。

    刘邦虽是疑虑着,但是也没办法,刘盈这样说就是挑明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