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因为沿途有不少群众,需要上下车、搬运大包小包的物品,所以非常的耽搁时间。
  而驾驶员的脾气很大,他是想骂谁就骂谁。
  但驾驶员开起车来,又出乎意料的佛系,他是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这样一来,公共汽车要是能够准时准点,那才叫奇怪了。
  现在的驾驶员太牛气了,要他看谁不顺眼了,随时随地都会张口呵斥对方几句。
  被怼了的人,一边忍受着驾驶员和坐车的那些人的斥责,一边反而得给驾驶员递烟、给同车的人们赔笑脸……
  没人敢在驾驶员面前呲牙。
  估计也就大队长敢争辩几句,反正生产队队长是万万不敢的。
  这不。
  罗旋和刘富贵坐在过道上的猪笼上,一面感受到屁股底下、猪崽身上那股温热触感,一面津津有味的听着驾驶员唾沫横飞的,高声呵斥那位生产队长:
  “你白长一颗西瓜还是南瓜在脖子上?让你把猪崽放车顶,你偏要放进来!你喜欢和猪娃子睡觉,老子管不着!但你能叫它们不拉屎、还是能够让它们不尿尿?”
  驾驶员一边板紧方向盘,一边骂那位脖子上的青筋,鼓胀的如同黑蚯蚓一般的生产队长:“枉自你活了几十岁,分不清这是客车还是货车?看见冒烟的就往上窜,你咋不去消防队啊?”
  生产队长喏喏道:“外面的太阳,实在是太毒了。我这不是担心猪崽中暑么?我还……”
  驾驶员头也不回的问:“你还啥,是不是想说你补票了?信不信我让你连人带猪,都给我滚下车去?”
  骂上几句。
  驾驶员那是越骂越来气,“售票员,把他补的票还给他!格老子的,有钱了不起啊?把票退了退了,不拉这些毛驴!”
  车里的人闻言,顿时一个个的脸上神情复杂。
  刘福贵和罗旋对视一眼。
  两人心中各自都在暗想:这个时候,也该旁观的群众出来和稀泥了。
  果不其然!
  一听说驾驶员要把那位生产队长,连人带猪给赶下车去,座位上不少人都纷纷开口劝解。
  那位驾驶员也就顺坡下驴,骂骂咧咧的鼓囊了几句,便专心致志地开起车来。
  山路陡峭,崎岖难行。
  虽说这是通往县城的大公路,可弯山绕水、坑坑洼洼的道路,着实让乘客们苦不堪言!
  漫天飞扬的沙尘、闷热腥躁的气息,让这辆破旧的“嘎斯”车里面的所有乘客们,一个个身上都浑身汗濡濡的,人人神情委顿,各个狼狈不堪。
  在破旧的客车上,忍受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颠簸,罗旋和刘富贵终于来到了县城。
  客车经过县城的街道,罗旋目光所及之处,其实并没有想象当中的繁华热闹。
  这座据说还是经济比较好的县城,也就和一个放大版的红星乡差不多,没多少现代气息。
  只见街道两旁,都是低矮的泥巴墙房子。
  其中偶尔夹杂着一间两间的砖瓦房,就已经算是县城里,居民当中比较好的住宅了。
  由于这条街道没有硬化。
  晴时漫天灰、雨天满地泥。
  原本房顶上青黑色的瓦片,有气无力的趴在屋顶,布满的厚厚的灰尘。
  而房屋的泥土墙上泥浆星罗密布,客车和货车驶过之时,溅起来一人多高的泥浆,将这些临街的房屋墙壁、门窗都给涂抹的斑驳迷离。
  看上去灰包狗舔一样,着实难看。
  也就是墙上涂写着的那些标语,能让人看到到一些亮色、能让人的心情感觉畅快一点点。
  看见那些满墙的标语、口号,罗旋这还是心里第一次,对它们产生了一股亲切感。
  没别的原因。
  只因为涂写标语的地方,用白石灰粉刷过,看起来更干净整洁一些。这就与那些东一块泥浆、西一坨泥巴糊着的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等到客车吱吱呀呀的驶进“运输服务公司”的客运站,罗旋和刘富贵张罗着,将那两个大竹筒给小心翼翼的挪下了车。
  由于县汽车站的位置,相对来说更偏远一些。
  出了汽车站,刘富贵抱着密封的严严实实的大竹筒,带着罗旋左拐右拐,很熟练的就找到一家位于小巷子深处的人家。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刘富贵在厚厚的门板上,三长两短的,很是有节奏的敲门,整的和解放前的地下工作一样。
  “吱呀——”一声,门后露出一张尖瘦的老脸,“进来。”
  那人打开门、把刘富贵和罗旋放进去,然后伸长脖子往巷子里张望几下。
  随后“碰”的一下关紧门户。
  前前后后,这人一个字也没多说,谨慎的犹如一只守护着巢穴的老狐狸。
  “老规矩,还是不带管饭?”
  老头关好门,走到刘富贵身前问他:“住几天?”
  然后老头瞟了一眼罗旋,扭头继续问刘富贵:“有要不要我给他搞出行证明?”
  刘富贵看看罗旋,见罗旋摇摇头,便开口回道:“不用了,他有证明。我们这次只住一晚上,还是照以前那样,不用你管饭。”
  老头点点头:“大通铺还是两人间?”
  这次来县城,虽说是刘富贵找门路,但掏钱的人,毕竟还是罗旋。
  所以刘富贵看着罗旋,意思是让他拿主意。
  罗旋问:“大通铺多少钱一晚,两人间又是多少钱?”
  “通铺3角,两人间1块2。”
  老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大串钥匙,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要是想洗热水澡的话,再加8分钱……一个人。”
  罗旋想了想,“那就住两人间吧。”
  老头的脚步微微停滞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的往二楼上走,“都跟我来吧。”
  等到老头打开二楼上的一间房门,推开门,侧身对罗旋道:“就这里了。如果你们要热开水,或者是要出去的话,就到一楼门房来找我吧。”
  临走之际。
  老头还叮嘱了刘富贵一句:“这一阵子,省市上水利部门来的人比较多,外面巡查队盘问出行证明更勤了一些。”
  “你们要是没证明的话,就实话实说的告诉我。要是你们出去之后,遇到了什么事情,千万千万不要扯上我啊!到时候,我可不会认这个账的。”
  刘富贵显然和老头很熟,笑骂一句“啰嗦”,便和罗旋进了房间。
  关上门。
  刘富贵就准备打开那两个竹筒,想要看看琵琶鱼是不是还活着。
  正在此时,罗旋却伸手制止了刘富贵……


第九十章 城里的馆子
  刘富贵准备看看竹筒里面的琵琶鱼,罗旋则不想给他看。
  琵琶鱼,现在还在自己的空间里面养着呢!
  竹筒里面就是一汪清泉。
  要是给他一看,那自己岂不是露馅了?
  所以罗旋才用芭蕉叶和草绳,将楠竹筒口子给捆得严严实实的,美其名曰:怕路上颠簸,担心把里面的特制药水洒出来了。
  路上担心摇晃、担心竹筒里的水洒了,倒还可以理解。
  但现在已经到了招待所里面,罗旋也不给看?
  “罗旋啊罗旋,你可知道这琵琶鱼的金贵?”
  由于这一次自己和罗旋进城,就是为了倒卖琵琶鱼的。
  而且其实私下里。
  刘富贵并不是仅仅冲着这2毛钱一条的抽成来的。
  在刘富贵的盘算之中,还有用珍贵的琵琶鱼,去结交县城里的那些权贵的意思在里面。
  琵琶鱼的价格,在后世都超过2000块钱一斤!
  相传。
  这种鱼对于男人重振雄风,是非常的有奇效的。
  所以能买得起这种鱼来吃的人,那绝对是非富即贵!
  在市场上。
  琵琶鱼有价无市、可遇不可求。
  刘富贵既然好不容易碰到了一批琵琶鱼,又怎不将它好好利用一下呢?
  见刘富贵一脸不解的样子,罗旋解释道:“这药水最怕在空气里面敞的太久,那样的话,就会降低药效。”
  看到罗旋说的认真,刘富贵也就不强求了。
  反正这一趟来县城里面,所有的开销,都需要罗旋来承担。
  想来。
  要是罗旋糊弄自己的话,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刘富贵也就不强求了。
  此时已经到了中午。
  早上罗旋和刘富贵起来的早,此时两人都感到饿得不行了。
  于是,刘富贵便提议出去吃饭。
  两人出了招待所。
  刘富贵提议一个人去吃上半斤面条。
  而且还说,他知道在县城里面,有哪一家的面卖的便宜、并且非常的好吃。
  按照刘富贵的说法:这县城里的小面,里边加了好大一勺猪油、还有酱油,吃起来可真是香!
  吃面条和吃米饭,都是需要细粮漂的,但吃面条可以不用点菜。所以会便宜很多。
  但罗旋想吃米饭。
  那刘富贵一听,心中暗自诧异了一下:毕竟还是个不当家的半大小子啊!
  就这么吃下去,那以后家里的日子还不过了?
  不过,
  既然金主要去吃米饭,那刘富贵自然也乐的跟随。
  于是他便带着罗旋左拐右拐,走到了县城的主街之上。
  只见这里的街道宽阔,而且还是平平展展的水泥路面,这可比先前两人所走的那些街道,要平整漂亮多了。
  大街上有好几家饭店,小小的木制招牌上,都写着国营某某餐饮服务部、国营某某餐饮服务门市。
  这些所谓的“国营饭店”,其实也分为两种:一种就像顾胖子负责管理那种、真正的、纯纯的专业饭店。
  还有一种就是那些供销社、粮站、食品站之类的国营单位,借着“职工食堂”的名义,所开办的饭店。
  只不过。
  两者区别不大:都是服务员比顾客还牛的场所。
  两人选了一家看起来比较干净一些的门市,便走了进去。
  入口处,有一个高高的柜子,柜台后面坐着一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餐饮服务社的女干部。
  她看见罗旋和刘富贵进来,也只是淡淡的瞟了二人一眼,并没有开口和罗旋打招呼,脸上更没有露出半点笑容。
  “同志,我们来吃饭。”
  刘富贵站在柜台前,掏出几张粮票,“我要7两米饭。”
  然后刘富贵看看罗旋,意思是想看看罗旋要几两?
  罗旋伸出一个巴掌。
  “同志,我们要1斤2两米饭。”
  刘富贵数出1。2斤细粮票,递给柜台里面的那位女干部。
  接过粮票,那位女干部从柜台的台面上,嗖嗖嗖嗖地撕下几张饭票。
  头也不抬的丢在柜台边缘上,然后嘴里问:“你们点什么菜?”
  这个时期进饭店里面吃饭,是需要先交钱、然后才去打饭的。
  要点什么菜?
  刘富贵当然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偏头看着罗旋。
  而此时的罗旋,则抬头看着柜台后面挂着的那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各种菜品名字和价钱。
  最终罗旋点了一份笋干烧肉、一份麻婆豆腐和一份清炒空心菜。
  饭店里吃饭,并不需要肉票。
  其实就连粮票,还只是去年才开始发行的。
  来饭店里吃饭的人,要么是当地的城镇居民,你5毛钱、他5毛钱,凑起来“打平伙”,集资下一次馆子解解馋。
  要么就是职工、干部们,他们一般一个人,吃个人均1块钱,都算吃的不错了。
  还有就是那些因公出差、或者是长途探亲的人。
  这些人来饭店吃饭,让他们出示“肉票”,那显然不现实。
  肉票都是当地肉票,而且还有期限,你让一位天津来的人,拿出他们当地的肉票来点菜?
  那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饭店里点菜并不需要肉票,而是以“市场调剂”的形式,用高昂的菜品价格,来控制大家点菜。
  免得被人钻了“肉类食品计划”的空子。
  等到罗旋和刘富贵,两人在桌子上做坐定。
  只见刘富贵和罗旋神情肃穆,犹如大战来临前的战士。
  此时,二人面前各自堆着两大碗米饭,罗旋的半斤米饭,是用的两个二海碗装着。
  而刘富贵要的7两,则需要用两个最大的海碗,才能盛得下这么多的米饭。
  等到3盘子菜上桌。
  罗旋和刘富贵不约而同的,从桌子上的竹筒里面,各自抽出一双筷子,便开始埋头苦干起来!
  一时间只听见“呲溜呲溜”的吃饭之声。
  两人一顿狼吞虎咽,如同风卷残云!
  不到10分钟,3盘子菜、1斤2两的米饭,都落进了两人的肚子里。
  就连饭店白送的一碗“三合汤”,也被罗旋和刘富贵儿吃得干干净净!
  转眼之间,桌子上的盘子和饭碗跟狗舔过似的。
  都不用洗,碗碟干净的都能照出人影来。
  放下碗筷,两人打着饱嗝,挺着个肚子往外走。
  一边走,刘富贵一边颇有遗憾的抱怨道:“这……呃!这三合汤好喝是好喝,搜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