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里啧啧赞叹:“馍馍里面,居然有一半的细粮。而且还有油汪汪的牛骨汤喝……这个生活水准,搁在驼城里,也不算差了哟!”
  袁领导心满意足的、喝下一大口牛骨汤。
  开口打趣道,“饭菜倒是不错,这个牛骨汤的味道也很好。只是,我现在有点犯愁……”
  赵大领导问他愁什么?
  袁领导哈哈笑道,“我是愁待会儿给老乡家,是该给人家半斤细粮票呢、还是给粗粮票?”
  粗粮和细粮票之间,有一点价格上的差异。
  而小荣荣今天中午做的馍馍,里面粗细参半。到时候该给人家细粮票、还是粗粮票?
  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赵大领导跟着哈哈大笑,“那就全给细粮票吧!咱们总不能,让老乡吃了亏嘛。
  还有啊……这碗牛骨汤,依我看呐,恐怕一碗汤,最少也得给人家付8分钱才行。”
  袁领导哼了一声:“我说你个赵老抠啊,平常哪个单位,来找你申请拨款,你都抠门的很。
  现在付碗汤钱,咋解也这么抠呢?干脆咱们都添上2分,凑个1毛钱整!”
  “好!”
  赵大领导爽朗一笑,“等大家吃好了,咱们去饭店里面看看。我倒是很好奇,那个叫做罗旋的知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不多时,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便来到了十里铺生产队集体饭店。
  “领导们好!”
  罗旋和李会计站在饭店门口,将赵大领导等人,请进办公室。
  领导问,“罗旋同志啊,我想听听,你修建人工堰塞湖这一个设想,接下来的具体打算、和施工方案。”
  袁领导补充一句:“赵同志的意思是说,等到堰塞湖被淤泥填平之后。
  接下来,你们要想通过堰塞湖来蓄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罗旋回道,“这个请领导们放心。目前我们修建的堰塞湖,是选择在每一条沟壑的中部。
  那一条土坝修建的位置,也就相当于,是在一个葫芦的半腰处。”
  赵大领导略微想了想,
  开口道:“我好像开始有一点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说等到上面那个堰塞湖,被淤泥填平之后。
  接下来,十里铺生产队便会在沟壑的出口处,再修建一条土坝、另外再重新弄一座人工堰塞湖?”
  罗旋点点头,“正是如此。”
  袁领导嘶了一声,“可是哪怕另外再新建一个堰塞湖,它也有被填平的那一天啊。”
  李会计替罗旋解释:“要是等到第二个堰塞湖,又被淤泥填平了……到时候,我们生产队里新增的良田,恐怕已经好几万亩了。”
  “哦——”
  众人恍然大悟:
  堰塞湖变成良田。
  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些新增的良田,是不太容易遭受干旱之苦的。
  到了那时,
  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们,就会全力以赴的、去精心耕种这些肥沃的新增良田。
  而很有可能会放弃,因为缺乏灌溉、以至于产量很低的那些旧的耕地。
  赵大领导越听越来劲,“罗旋同志,赶紧给我说说你们的远景规划。”
  罗旋道,“领导,按照我的想法,前面3,4年时间之内。
  我们可以靠无数堰塞湖里面的蓄水,以保证旧有耕地的、农业灌溉用水,以达到稳产增收的效果。”
  “等到第一道堰塞湖,被淤泥塞满、变成了两天之后。
  十里铺生产队,就会转变工作重点,改为去耕种那些、新增的肥沃良田。”
  罗旋向各位领导,详细解释自己的远景规划:
  “而位于塬上的那些,只能靠天吃饭的坡地,我打算让它退耕还林,改为种植牧草。”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固沙稳土、改善塞北风沙弥漫、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
  “而且另外一方面,还能大力发展养殖业。把‘佳米驴’、‘横山羊’做大做强,打造成陕州的知名特产。”
  “好!”
  赵大领导听的津津有味,“罗旋同志,我最后还有几个问题。”
  罗旋回道:“领导您只管问。”
  赵大领导微微一笑:“对于官庄生产队的插队知青,许大良他主持的水利工程,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罗旋嘿嘿一笑:“许大良同志有先进的地方,我虚心的向他取经。
  等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之后,我衷心的为他鼓掌叫好。”
  袁领导与赵大领导,二人偷偷对视一眼:这家伙!不说许大良半句坏话。
  这是他狡猾之处?
  还是罗旋的人品,确实比许大良更好一些呢?
  赵大领导又问,“那你有信心,让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亩产标准呢?”
  罗旋想了想,“300斤。”
  赵大领导意味深长的看了罗旋一眼,“新增的这些良田里面,如果亩产量低于500斤……不,600斤!到时候,我可饶不了你。”
  两个人嘴里说的这个亩产量,是指的粮食的平均亩产。
  就像十里坡生产队,那些紧挨着河道的川地。
  这些耕地的粮食亩产量,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300斤、但达不到500斤。
  而在更多的坡地,和塬上那些旱地。
  由于这些土地地力贫瘠,再加上又没有水利灌溉设施。
  所以这些坡地和旱地,都是属于靠天吃饭的耕地,它的粮食亩产量非常的低。
  要是遇到天干年份,甚至连播下去的种子都收不回来。
  川地、坡地、旱地,
  这么一综合起来的话,整个脂米县的粮食亩产量,其实真还达不到300斤这个标准。
  就在同一条纬度上,目前能够达到、这个粮食亩产量标准的。
  也就是出了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的西山省、阳昔县石山村。
  由此可见,
  想要在塞北达到粮食亩产量,超过300斤以上。
  这个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驼城地区,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那就是黄河在驼城北边儿,拐了一个大弯。
  而明明和阳昔县,处于差不多纬度的脂米县。
  偏偏就属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按照赵大领导的理解:也就是说,十里铺生产队新修的这些良田粮食亩产量,得超过600斤才行!
  如果这种围堰造田的方法,能够让粮食亩产量达到这个标准的话,那么就可以去拉动,那些坡地上的粮食平均亩产。
  从而使得整个脂米县,甚至是驼城地区的平均亩产量,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谁不想在自己的地界上,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
  甚至是出现一些,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
  之所以赵大领导、和袁领导,他们如此重视十里铺生产队,和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工程。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眼看着领导们双眼放光,罗旋借口自己要上厕所,转眼的功夫便溜出了办公室。
  只留下李会计和窦建德他们,拍着胸脯向几位领导保证:明年,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平均亩产,将会超过300!
  而到了后年,
  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100斤,达到400斤平均亩产量。
  3年后,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亩产量,肯定会超过500斤!
  听完窦建德和李会计的保证。
  “还是太保守了。”
  袁领导沉吟片刻之后,开口道:“明年一定要达到亩产300斤!后年500斤!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信心?”
  见两个人有点迟疑。
  袁领导一挥手:“只要你们两位同志,敢跟我立军令状。我就敢向你们保证,你们需要什么资源……尽管开口!”
  “好!这个军令状,我领了。”
  李会计其实早就胸有成竹了。
  他在等着领导的这句话:“那就请领导们,都给我们生产队在饭店,批一些杀猪宰羊的指标吧!”
  众人一愣:现在跟你们谈粮食产量的事情。
  怎么突然扯到了,杀猪宰羊的指标?
  难道不应该是多申请,多多的调拨一些化肥指标,给十里铺生产队吗?


第六百五十六章 准备过大年
  领导们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
  袁领导和赵大领导,坐在同一辆吉普车上,正低声商议着事情。
  赵大领导问,“老哥啊,你觉得官庄生产队的许大良、和十里铺生产队的罗旋。这两个人之中,他们谁的水利工程更为先进?”
  袁领导微微一笑,“要是实地考察、仔细分析之后。
  当然是罗旋的施工方案,更为稳妥、最终所取得的成效会更大,也更持久。”
  “但是!”
  袁领导叹口气,“我还是更倾向于把许大良,树立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典型人物。”
  赵大领导脸颊抽搐:“你是说许大良那边,他那种施工方式,更为鼓舞人心?”
  袁领导点点头,“老哥呀!我们实地考察之后,当然更倾向于认同罗旋的施工方式……但是别人呢?
  他们并没有到十里铺生产队,来切实了解一下,这种施工方案的高明之处。”
  “而我们现在,急需鼓舞广大社员们的斗志啊!”
  袁领导不胜唏嘘:“眼看着兄弟省市,已经战果累累、成效显著。
  反观我们驼城地区,在农业建设方面,却一直没有拿的出手的业绩来。”
  赵大领导点点头,“是啊,现在我们急需出现一位、能够带动所有区县,广大社员群众们。
  都积极投身于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事业中去的典型人物。”
  “士气可鼓不可泄。”
  最终,
  赵大领导决定:“还是先把许大良,给推出来吧。”
  袁领导点头同意:“我赞成。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工程建设,既好看、又还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赵大领导附议,“好,这一次就先把许大良推到前台。
  等到以后,十里铺生产队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之后,到时候再说吧。”
  ~~~~~
  “凭什么!他是劳动模范?”
  “凭什么他许大良,能够成为驼城地区水利建设标兵?”
  饭店的办公室,现在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十里铺生产队里,固定办公地点了。
  平常生产队的干部们要商议什么事情,基本上都在这里。
  当李会计得知许大良,已经被确定为驼城地区,水利建设标兵。
  和榆阳市劳动模范之后。
  李会计彻底生气了:“他们官庄生产队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过是样子货罢了!
  等到来年开春……哗啦啦,那条土坝,不被汹涌而来的洪水给冲毁的话,那就把我这颗头,拧下来当夜壶使!”
  罗旋拍拍愤愤不平的李会计,开口安慰他,“莫在背后,说他人是非。
  许大娘的施工方案,最终是成失败,那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确定的。
  目前谈论这些,还为时尚早。”
  罗旋解释道,“而且,我相信上级领导这样安排,肯定是有他们的考虑。
  只是我们的层绩不够,领悟不到领导们的深层次用意罢了。”
  “罗旋,向领导汇报工作,这种露脸的事情,你为什么要溜呢?”
  汪春花不解,“你干嘛要把窦建德同志、和李会计往前台推?”
  罗旋打个哈欠,
  “我是来插队的知青,很可能以后,迟早还会回到原籍去。我要这些功劳来做什么?”
  大家伙儿一听,心里不禁涌上一阵阵的暖意。
  众人在感动之余,正想说什么。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随后,
  白福贵的婆姨推门而入:“罗旋同志,大厅里有一桌子司机。
  他们让我来问问,可不可以用他们车上的煤炭,来顶替吃饭和住宿的钱?”
  “不可以!”
  罗旋想都不想的,便拒绝了那些司机们的打算:“这是一条红线,绝对不可以商量。”
  大家对罗旋不肯变通的这种做法,非常的不理解。
  汪春花开口道,“据我所知,沿着国道所有的饭店,他们为了节约买煤炭的钱。
  会经常让拉煤车司机,卸下几百斤煤炭,用来顶饭钱、烟酒钱。”
  那些拉煤车司机,本身本身他们驾驶的就是重型货车。
  如果再加上车厢后面、挂着的拖车的话,这些拉煤车一辆车上都拉着2,30吨煤炭。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那种贪图小便宜的人。
  这些南来北往的拉煤车司机之中,自然也有败类。
  他们往往为了省一晚上的住宿钱、省上两个饭钱,或者是贪图路边店里的几包烟,几瓶酒。
  其中有一些拉煤车司机,
  便会主动提出让饭店里的人,从他们的车上卸下几百斤煤炭,用来顶账。
  一车煤几十吨。
  稍微从上面抠出来个几百斤煤炭,确实没人能够发现。
  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话,用煤炭来顶吃饭钱、烟酒钱。
  这也算得上是一件,拉煤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