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贫瘠、苦寒的塞北,像黄老汉这样、提前进入老年期的人,真还不在少数。
  “好好好,额看着。”
  黄老汉连连拭泪,“娶羞子,额是不敢指望了。只希望咱们庄子里的乡亲们,过得越来越好。
  额只希望,神神保佑罗旋人家那几位知青,以后能够做大官!做掌管一州一府那种大大的官!”
  塞北人淳朴,他们的愿望也很简单。
  就像这个黄老汉一样,他就希望那位能给他带来九大碗吃、逢年过节能多给他分点肉的知青罗旋,以后能当大官。
  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或许不少人以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是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
  那么这些知青到了农村以后,就会加起尾巴、老老实实的虚心向老农民学习农耕知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早期,知青的地位很高。
  这些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他们有文化、有见识。出口必是指示、闭口必定是时下最流行的歌名语言。
  时不时的,知青们还会来两句农民伯伯们听不懂的,那种不明觉厉的时髦词儿。
  在这种情况下,
  可想而知:知青们怎么可能会静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去学习播种、沤肥,养鸡养猪呢?
  遇到老实一点的知青还好,他们顶大也就是在生产队里耍耍嘴皮子,偷偷小懒。
  靠着他们自身的超前见识,收获村里那一帮子小年轻儿、小姑娘们的崇拜之情。
  以获得的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知青被称为嘴炮。
  像这种知青,还算是老实人了。
  若是遇到那些、在生产队里受不了那种艰苦,始终不太愿意参加劳动的知青,也不在少数。
  但是这次来十里铺生产队插队的知青,与上面那两种知青都不一样:
  像罗旋张晓丽、彭勇,哪怕就是隔壁生产队许大良那样的知青。
  绝对算得上是知青里面的楷模了。
  ——至少,这一批知青不惹事生非。不管他们建设水利工程的方式方法,对不对、有没有成效?
  但至少罗旋和许大良这些知青,还是属于那种实实在在、只顾着埋头做事的人。
  所以黄老汉是实心实意的,打心眼儿里祝福些知青们前途远大、仕途亨通。
  初二这一整天,罗旋跑遍了整个十里铺生产队、所有社员的家里。
  结果收获了好几箩筐的感激话、无数杯社员敬的烈酒,和一身的疲惫。
  等到罗旋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自己的知青点,此时黄萱和张晓丽她们已经做好了晚饭。
  “很累吗?”
  张晓丽接过罗旋脱下来的棉大衣,站在窑洞门外一边拍打一边问,“其实,今天你可以不去乡亲们的家里拜年的。
  你看啊,到了晚上你还得陪我们去看打树花,逛九曲……就你这满脸疲惫的样子,我哪还忍心扯着你去呀?”
  黄萱给罗旋沏茶,“就是呀,你看我们这些官庄的知青,要么就是躲在窑洞里歇着,要么就是在驼城还没回来。哪像你这样四处奔波、去挨家挨户的给别人拜年?”
  罗旋随口问一句:“怎么,许大良他们还没回来吗?”
  甘水利来一句:“许大良同志,现在还没有回来。
  他们肯定会在初四的时候,一大早从驼城出发,按时赶到脂米县城,去参加花车巡演。”
  “罗旋同志,到时候你可别生气啊。”
  甘水利语带安慰:“毕竟许大良他们这次回来,开的是崭新的拖拉机……咱不和他比风头。
  还是抱着一种平常心吧!只要罗旋同志,你以后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我相信,不管什么样的荣誉,将来你一定也能得到!”
  罗旋笑笑,“好,不比。”
  刚才甘水利对自己说话,她用了一句“咱们不和许大良比风头”,来开导罗旋。
  这完全是一种悲天悯人、好像在帮扶罗旋这个弱势的一方似的。
  只不过,
  罗旋听得出来:甘水利确实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其中并没有半点做作的成分。
  这就使得罗旋,真不太好和她计较了。
  哎!
  甘水利啊甘水利,她怎么老是按错频道、让人哭笑不得呢?
  自己刚才之所以这样问,其实也就是顺口一问罢了,并没有探听许大良虚实的意思。
  因为在这边,不管是排练扭秧歌、还是装扮花车。
  很多生产队都会互相派出探子,偷偷摸摸的去打探竞争对手的虚实。
  都想提前知道别人的花车,究竟装扮的是什么样子、上面刷的又是什么样的标语?
  这些生产队知道了别人虚实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来改进自己的花车设计。
  以图在比赛当中,超过对方。
  但是按照罗旋的想法:自己根本就不在意什么花车巡演。
  但既然十里铺生产队的群众,他们很在乎这个东西,那自己就满足社员们的期盼,拿它个第一名呗!
  只要十里铺生产队拥有绝对的实力,还用得着遮遮掩掩?
  让别人知道了十里铺生产队的实力又如何?
  一路平推过去就是了!
  按照今年脂米县领导,关于过年的安排是这样的:因为今年要搞个什么“水利建设大会战”,所以今年过年一切的习俗,都和往年有所不同。
  按照县里面的指示:初二生产队的社员们,白天可以相互拜年,走亲戚。
  到了晚上则可以去‘逛九曲’、观看‘打树花’。
  到了初三,县里会组织全县的生产队,让他们各自组织一支秧歌队,去县城里面参加扭秧歌大赛。
  而到了初三的下午,
  则是那些表演的好的秧歌队,就会轮番去给县城里的各大单位、企事业拜年、表演秧歌。
  而这种表演,就带有盈利性质了:那些获奖了的秧歌队,到各大的企事业单位院子里扭秧歌的时候。
  这些单位是会给秧歌队,封上一个大大的红包的。
  像这种红包里的钱,生产队会抽走一部分,用于补贴给秧歌队置办服装、购买道具的费用。
  其余的一部分现金,
  生产队则会把它按人头,分发给秧歌队的队员们,作为他们出去辛苦演出的补贴。
  今年到了初四,县城里面则要进行花车巡游大赛。
  届时各个生产队,都会派出一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驴车,或者是骡车去参赛。
  各个生产队参加这种比赛。
  获奖的生产队,不仅仅胸前能够挂大红花、颁发黄灿灿的奖状,而且还能获得一点奖金。
  其实,
  大家伙儿之所以这么想获奖,最主要还是获奖之后,那种荣誉感。
  以及被县领导、和全县群众认可所带来的自豪感。
  历来塞北的各个生产队,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都非常非常的重视秧歌比赛、和花车巡游大赛。
  一旦获奖之后,那个生产队的干部社员们出去,面对别的生产队其他的干部群众们之际。
  他们的脸上,总会洋溢出一股万分自豪、万般骄傲的神情来!
  似乎不管眼下的生活过的有多苦,但他们的精神是异常充实的、腰板也是挺得非常值的!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
  而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是很难理解那种成就感的。
  而为了满足十里铺生产队干部、社员们的期盼。同时也是为了加速修建堰塞湖、加快饮水渠的修建速度。
  所以罗旋决定:一次性购买两台拖拉机回来!
  这一次,自己可算是下了大本钱了:李会计去驼城买拖拉机的时候,他会先去一趟邮电局、拍一封加急电报给“小老君自然保护区办公室”的老支书。
  在这这封电报中。
  李会计会以罗旋的名义,请老支书把购买两辆拖拉机的、总共14216元钱,用“电报汇款”的形式。
  直接打到了驼城地区、农业机械服务社的单位账户上。
  如果老支书去姬续远那里,凑不够那么多钱的话,还可以去找拓海丽、戴红梅她们凑凑……
  拓海丽她他爷爷,私底下在给红星公社的中心卫生院,供应中草药。
  那现在已经是个小富婆了。
  而戴红梅那边,他们小两口替罗旋掌控着正兴大队的粮仓、采沙场……有钱的很!
  买拖拉机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
  到时候,等到初四脂米县花车巡游比赛正式开始。
  许大良会从驼城,开着一辆“东方红54”拖拉机回来参赛。
  而同样在当天,十里铺生产队则会开着两辆拖拉机回来!
  到时候,那场面……恐怕就有点好玩了。
  等到在家里吃过饭。
  黄萱、张晓丽连同甘水利,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把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
  一路欢呼着。有罗旋、彭勇还有朱赶超陪同着,一起赶往设在县城外面、一处空坝上的“九曲黄河灯阵”。
  黄河九曲十八弯,灯阵是万字迷人环。
  人们从门里进去,要转曲曲弯弯的好几个弯。在灯阵中间有一个大的、悬在高杆上的灯笼。
  据说是主脑,灯下面是供奉的就是灯阵的主神了。
  只不过建国之后不允许成精。
  所以最中间的那个大灯笼,如今也就起到一个显示阵眼中心所在位置、给大家伙儿提供一个前进参照物的作用了。
  若是按照以前的习俗,参观灯阵的人,都要在神仙像前祈福。
  相传,灯阵里一共有365位神仙,这与一年的节气、日月有关,和人们的生活祈愿有关。
  塞北群众相信:转九曲可消灾避难,延年益寿。
  如果在送子观音前祈祷,则可早生贵子……只不过现在观音也翘脚、跑的没影儿了。
  只不过她原来所处的位置,还牢记在老一辈人的脑海里。
  因此,
  有不少遇到了生育困难的小两口,在路过那个方位的时候,还是会停下来。
  他们会悄悄的、尽量不露声色的作个揖,同时心里还会默默的祷告几句。
  至于灵验不灵验,那就说不清楚了……菩萨的事情,从来就不是能够掰扯清楚的事儿。
  因为许大茂取得了耀眼的工作成绩,因此而感到与有荣焉、自信心也彻底培养起来了的甘水利,率先一头扎进“九曲黄河灯阵”。
  这个灯阵占地面积,其实也不算特别的大。
  但因为里面用绳索和布幔,将整个灯阵层层隔离开来,在里面走起来,就如同穿行于江南水乡的小巷一般:弯弯曲曲,回回绕绕。
  如此一来,
  只要进入了灯阵,就只能不停的向前走,中间是没有回头路的。
  要想从入口处走到出口,整个灯阵逛完,耗时起码要用2个小时左右。
  今天晚上甘水利,黄萱和张晓丽她们的兴致颇高,一路上都是在嘻嘻哈哈的猜谜、想以此赚取一个小礼品什么的。
  哪怕仅仅是得到了一根红头绳,也能让三位姑娘乐不可支……
  这边的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
  人是群居动物。
  如今整个灯阵里面五彩斑斓、游人如知,到处都洋溢着一股喜气洋洋的新年氛围。
  她们又怎么会不感到开心呢?
  正走着,
  忽然听到一声喊:“罗旋来了!”
  随着话音落下,人流之中钻出一群姑娘,朝着罗旋就围了过来……


第六百七十二章 打树花
  这一大群姑娘,今天把她们自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都穿了出来。
  虽说时代不同,大家的审美观有所差异。
  如今这些姑娘们身上穿着的,那些大红大绿的、臃肿不堪的花花袄子。
  在后世看来,或许很土气、很俗。
  但她们身上洋溢的那股青春活力、和节日的喜庆气氛所带来的热情,倒也同样能够感染人。
  只见其中一位叫凤凤的姑娘上前,轻轻拉住罗旋的手臂:“罗旋,我表妹燕燕也想参加秧歌队!”
  罗旋一愣:“那她去报名就是了嘛,找我干嘛呀?”
  这边的人喜欢用重名。
  他们平常除了大名之外,都有一个小名。
  男孩子就叫什么军军俊俊、成成钢钢,还有壮壮强强的。
  而女汉子一般都叫做凤凤燕燕、慧慧娜娜、丽丽娟娟……
  “汪队长没同意。”
  那位凤凤姑娘不依不饶,“我表妹艳燕燕,为了能够参加生产队今年的秧歌表演,都在家里,不知道排练过多少回哩!因为报名被拒绝,现她都哭了好几次鼻子了。”
  十里铺生产队的秧歌队,具体的事情,是由妇女大队长汪春花在负责。
  而罗旋自己,一来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主要的还是因为是自己不懂。
  更何况“管理管理”,管住生产队里钱和物,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就好。
  自己只要一手抓住人事任用权、另一只手抓住了生产队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