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很好,很坚固,很结实。”
  没等严教授开口,文教授率先给予了肯定:“经得起大铁锤冲击的水坝,这简直比用高标号水泥修建的黄河大坝,还要结实啊!”
  “了不起,了不起。群众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文教授笑盈盈的直点头:“官庄生产队的广大干部社员们,居然能用这种土法,修筑这么结实的大坝!这就非常的了不起了,很有创造性嘛!”
  旁边县里水利局的负责人,也笑着附和:“是啊!官庄生产队的干部和群众们,在优秀插队知青许大良同志的带领之下。
  立足现有条件、采取土法上马的方式。将千百年不受束缚的无定河,给治理的服服帖帖的。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群众的创造性是无限的!
  只要我们抱着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在我们农业建设的金光大道上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嗯嗯嗯,对!你这位负责人同志讲的太好了。”
  文教授点头如同小鸡啄米,“我听说隔壁的十里铺生产队,还有一种完全不同于官庄生产队的水利施工方式。现在请负责人同志,带我们去看看吧。”
  “这个……要不我们先还是回县里吧?”
  县水利局的领导有点为难:因为按照提前安排好的议程,上午两位专家组团来官庄生产队,验收这一项水利工程。
  只见他满脸的为难,“那个十里铺生产队,是一个落后生产队,纯粹就是瞎糊弄……咱去看他做甚?”
  既然日程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水利局的负责人同志,可不想出现什么岔子。
  因为按照既定的安排:到了中午的时候,大家伙儿就会打到回府、回到县里的“银州宾馆”吃顿‘便饭’。
  然后下午就会在县礼堂,召开《官庄生产队先进水利建设事迹研讨会》的千人大会。
  在会议上。
  专家组会给许大良,授予“官庄生产队水利工程建设验收报告单”。
  然后来自市里的新闻工作者、包括脂米县广播电台的通讯员,就会把预先写好的广播稿和新闻稿,向外发布。
  这样一来,
  官庄生产队的先进经验,就算是铁板上钉钉钉、再也改变不了。
  而等到晚上,自然是大家伙儿一团和气、喜气洋洋的参加庆功晚宴、看文艺表演什么的。
  然后等到第二天,专家组的成员们各自领上一份“纪念品”,再拿上点儿土特产、再收点差旅补贴、评估费,辛苦费,车马费……
  那就齐活了……皆大欢喜!
  可眼前这两个教授,偏偏提议要去十里铺生产队看看。
  在场的干部们,其实倒也不怕这两位专家去看……他十里铺生产队,无非就是在山沟沟里修了几十个围堰嘛!
  还能看出花来不成?
  但是,在场的干部群众们,打算万般都求个稳!
  只要这两位专家把字一签,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大家都能得到表扬。
  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两位专家,坚持要去十里铺生产队看看。
  众人无奈,只能安排官庄生产队的拖拉机驾驶员,把那两位专家和县里的几位当紧的干部,给塞到车斗里。
  然后往十里铺生产队那边跑。
  官庄生产队和十里铺生产队,本就相距不远。
  没一会儿,拖拉机便“突突突”开入了十里铺生产队的地界。
  与别的生产队“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一样: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们,都是分散在各条沟壑里。
  三五成群的,各自修建着属于他们负责那条围堰。
  县里的干部,其实很反感十里铺生产队这种做派:每一道围堰之间,相隔都有两三里路。
  如果最东头的围堰,到最西边的那条围堰,弯弯绕绕的走过去,起码有10里路!
  像十里铺生产队这种做派,等以后围堰造田成功了,注定就只能让社员们分头去干活、各自负责一块新造出来的田地。
  这和“单干户”有啥区别?
  县里的干部们,他们首先注重的并不是粮食产量,而是“姓什么”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重。
  走在十里铺生产队的沟壑里,严教授低声问文教授,“老弟,先前官庄生产队那两条水坝,你觉得质量怎么样?”
  “不怎么样。”
  文教授笑道:“冬天天气寒冷,加上水坝里含的水分大。用大铁锤砸上去,乒乒乓乓作响、对水坝丝毫无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严教授点点头:“是啊!等到开春气温上升,水坝里面的冰块融化。那个时候,才是真正要接受严峻考验的时候了。”
  “考验啥呢,铁定是个溃坝。”
  文教授冷哼一声:“只是,我们又能改变什么呢?”
  严教授叹气:“唉……我是不打算在验收报告单上签字。”
  “这个恐怕由不得你我。”
  文教授一脸无奈:“等着吧!一会儿就会有人,来给我们做思想工作。”
  等到一行人,来到十里铺生产队的一条沟壑之中,见到了眼前的围堰之后。
  严教授一愣:“向千沟万壑要良田?这个主意是谁想到的?”
  县里的干部淡淡解释道:“这是十里铺生产队的插队知青,罗旋的馊主意。”
  “这位负责人同志,要允许不一样的思路存在嘛!”
  文教授笑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看十里铺生产队这种做派,还是可行的。至少,它能给那些远离河流的生产队,提供一种治理水土流失、蓄水灌溉的新思路。”
  在整个塞北,紧邻着河流的生产队毕竟是少数。
  像十里铺生产队这种围堰取水的作法,确实能给更多的生产队提供一种治理水土流失、获得灌溉用水的新思路。
  为了预防公社的干部来个一刀切。
  严教授当场掏出一塔信签纸,立马就写下了《鉴定评语》和《整改通知书》:
  有鉴于十里铺生产队,这种围堰治沙、多管齐下获取灌溉用水的做法,未经历过实际验证。
  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十里铺产队这种做法,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是交由时间去验证。
  《整改措施》:围堰的泄洪口,开口尺寸不足,不利于遇到百年一遇的洪灾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泄洪。
  因此,我在此强烈要求十里铺生产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泄洪口。
  现在有了严教授的权威评语,至少十里铺生产队接下来,可以不用参照官庄生产队那种模式,去兴修水利措施了。
  等到忙完这一切,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打道回府。
  按照今天的议程安排:在下午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
  严教授和文教授这两位水利专家,需要在众多照相机的闪光灯中。
  在《官庄生产队水利建设验收报告单》上面,签下他们的大名。
  等到当地媒体的长枪短炮,已经架设好了之后。
  不成想,严教授的倔脾气上来了。
  他竟然当众拒绝签字!
  这下子,就难堪了……


第七百零三章 可以保留这种模式
  晚上,在两位教授下榻的“银州宾馆”里面。
  有人专程来找到了两位教授。
  “严教授,你治学严谨,在水利工程验收上严格把关,这些都是很正确、也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那人很有礼貌的开口道:“但是!这个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工程,它如今已经并不完全是学术问题了,而是那个什么任务!对于这一点,不知道严教授你能不能明白?”
  严教授冷哼一声:“我不明白!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工程,哪怕不是学水利专业的人,怕也能看得出来这项工程中,所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
  像这样子注定要失败的水坝,我又怎么能够签字验收呢?”
  那人摇摇头:“最终的结果怎么样?这不是严教授,你应该去考虑的问题。现在我们县里急需通过验收,这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事情。”
  “我希望今天晚上,严教授你好好想想后果。”
  那人起身告辞:“明天一早,我希望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验收报告单。”
  等到那人走了。
  文教授开门,却发现有几位工作人员站在过道当中。文教授正准备走出房门,却被工作人员很客气的婉拒了:“教授同志,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转告给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快帮你办好。”
  “这是不让我们出去了吗?”
  文教授皱眉:“我们还想去各个生产队里走走、到处去看看。”
  工作人员说的很客气,但态度却很坚决:“外面天色已晚,而且天寒地冻的,你们这样出去走的话……不安全。
  如果教授同志您需要去哪,以后请提前告知我们一声。
  至于今天晚上,我建议教授同志,您还是不要出去了,外面到了夜间,或许也有野狼之类的猛兽出没……这会对您的个人安全,造成不必要的威胁。”
  文教授点点头,遂不再坚持要出去了……
  而在十里铺生产队里。
  黄萱连夜回来了!
  自打她在镇川机场下了飞机,黄萱就搭乘一辆国道上的拉煤车,连夜回到了十里铺生产队。
  其实黄萱下车之际,此时天色已晚,整个乡间小路上寒风凛冽,寂静无人。
  顶风冒雪回到知青安置点之后,黄萱这才发现她自己,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究竟该回哪呢?
  要是回许大良那边吧,黄萱心里有点不乐意。
  回罗旋的窑洞?
  黄萱又不确定,彭勇他到底回来了没有?
  而且,平时张晓丽也住在这里。要是黄萱过罗旋那边的话,那顶多也只能坐一会儿、聊一聊工这一次的事情。
  到了最后,黄萱还不得回许大良那边的窑洞里去睡觉?
  想了想,
  黄萱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轻轻敲响了罗旋窑洞的门。
  “咦,你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罗旋开门,把黄萱请进屋,“累了吧?有没有吃饭?如果没有的话,我马上给你做一点饭。”
  黄萱看看屋子里,问:“怎么没看见彭勇?还有晓丽姐呢?”
  罗旋回道:“彭勇去羊城还没有回来,张晓丽现在已经去公社畜牧站上班去了,她把她的铺盖卷,也搬到单位里去了。”
  “呀,那可是好事。”
  黄萱大喜:“晓丽姐能够端上铁饭碗,那可真好!”
  一边说着,黄萱一边把厚厚的棉袄脱下。
  “你这是剥洋葱呢?”
  罗旋笑道:“穿着厚厚的棉袄,跟个狗熊似的,等到你一脱,立马就显得小巧玲珑起来。”
  “嘤咛”一声,
  黄萱钻进罗旋怀里:“这几天,我好想你!”
  是夜,窑洞里很温馨,还有一个地方很温暖……
  翌日,
  罗旋一大早,就拿着黄萱随身带回来的散装洗发水、和护发素,来到化妆品厂房这边,进行配方改良实验。
  这种上海产的“蜂花”洗发水和护发素。
  在早期的时候,它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护发素和洗发水,它在塞北这种严寒的天气下,会有“水油分离”的现象。
  也就是说:这些护发素和洗发水,由于生产厂家是按照南方的气候来调试的配方。
  而在塞北这种零下2,30度的环境里,这种洗发水和护发素,它们在运输和保存的过程当中,会被冻成冰块。
  很多供销社的日化品柜台,那些营业员,她们为了能够继续销售这两款畅销产品。
  营业员们往往会在一个搪瓷盆里,装上一盆热水,然后将洗发水和护发素放进去解冻。
  但是一旦解冻之后,这些洗发水和护发素里面的稳定剂、增稠剂,就会因为温度的急剧变化。
  而发生“油水分离”的现象。
  洗发水和护发素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基本上就属于彻底报废、再也无法继续销售。
  因此,
  为了避免公家的财产受到损失,在塞北、包括再往北走的那些北方地区。
  所有的供销社到了冬天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再销售这两款产品了。
  或者是迫于无奈,供销社日化门市,非得要卖洗发水和护发素的时候。
  他们往往就会把洗发水和护发素的进货数量,给压到最低。
  只因为供销社,从物资批发站在仓库里提取这些货物的时候,中间往往还有一个漫长的运输阶段。
  而在运输的过程中,
  稍不小心,这些洗发水和护发素,就会被冻成冰棍儿。
  即便是将它们顺利的、运回了供销社的仓库之后,接下来供销社的库管员,他们还得小心翼翼的、将这些东西,储存在有暖气的仓库里。
  实在是太麻烦了!
  供销社的仓库,往往占地都很大。
  其中能够配备暖气的库房,拢共又能有几间呢?
  这就使得各地的供销社,为了在冬天,能够继续储存这些护发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