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两年,流动性开始涌入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在GDP增长,以及股市攀升带来的纸上富贵错觉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互联网公司身上投放网络广告。网络广告,也就是横幅banner,是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唯一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美国开始进入一个加息周期,利率从4%逐渐攀升到6%。流动性的减少,带来了企业净利润的削弱,广告投放的减少,外加那些不挣钱的B2B、B2C业务,还有并购业务的繁荣,疯狂蚕食互联网企业的现金流。广告投放减少,那互联网企业的营收必将大幅度减少。这种模式过于依附别人,应对不当的话不导致互联网企业的衰败。”
陈述了如今互联网经济存在的问题后,李晨阳开始讲述新颖的互联网业务及互联网经济。
只不过,他不想透露天机,因此对未来的互联网经济讲的很广也很粗,并没往深入方面讲。
李晨阳前面的几分钟讲述,已经让很多人吃惊。
虽然老马对李晨阳挺“推崇”,但李晨阳这么年轻,而且没什么背景,几乎没人对他特别注意。
但他居然把正在进行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本质看的这么清楚,一些业内人士听了觉得很吃惊。
老马和陈宜飞也是很吃惊。
互联网经济中的一些东西,他们都没看清楚,更没正视其中的短板,李晨阳却注意到了。
“这小子,眼光还是挺独特的,如果他背后没有高人指点的话。”老马暗自沉思。
他希望今天李晨阳在众人面前能把对互联网经济的预期讲的详细一点,他可是挺清楚,李晨阳想的挺多,但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却不愿意讲太多。
老马经历也挺多了,他非常清楚,不是李晨阳讲不出来细节性的东西,而是他不愿意讲。
“这家伙,还想保密!”老马心里有点忿忿。
他对李晨阳有这么多见解更奇怪了,但他更倾向于李晨阳后面有高人在指点。
李晨阳身边的女伴陈舒岚应该是不简单的人,她的家世不算差,父亲是金融方面的专家,还是中海政府智囊团的成员。
反正无论是有高人指点,还是李晨阳自己想到这些,老马都觉得,能从他们这里要到点子,对阿里的发展肯定有不小的帮助。
这也是他和李晨阳保持接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对吴远英不彻底放手,也是为了这个原因。
但让老马遗憾的是,接下来李晨阳的讲述,依然只停留在概念性的东西,并没有讲细节和操作。
甚至,李晨阳都没细细讲解他自己的T宝网运营的策略及后面的规划,只是说,他想利用这平台,开拓更复杂的电子商务。
老马研究过李晨阳让吴远英制作的商铺程序,程序不是很复杂,上线后也不一定能吸引很多客户,但却代表着一种巨大的创新。
只要网站的人流足够大,商品的性价比不错,那销售流水肯定也是挺不错的。
但老马也知道,李晨阳并不想靠买货物赚差价挣钱,而是用另外的方式。
这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东西。
李晨阳既然已经在这样做了,那就表明他已经有很长远的规划。
老马在这方面考虑也是挺多的,ebay的模式也是他最想效仿的。但他并没很完善的规划,而李晨阳似乎已经有了很详细的计划。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感觉,老马才不会对他感兴趣呢!
但很可惜,李晨阳就是不讲细节性的东西,T宝网怎么赢利也不讲,只是说他已经找到了很不错的赢利方式,但需要资本的投入。
李晨阳讲的东西挺新颖,而且概念性的东西很多,这些概念性的东西都是大家不曾听到过的。
就像智能手机、移动支付这种说法,之前根本没有人提过。
很多人听了他所说后,再没有轻视的想法。
虽然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根本不是李晨阳的想法,是别人告诉他的东西,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提出这些想法的人想的够长远,也够大胆。
李晨阳确实不愿意细讲,他怕泄露天机,毕竟在场的大多数都是聪明人。
一些已经在前世证明很成功的模式,他要暂时保密。
很多事情,先行一步就是成功,后行一步可能就失败了,特别是互联网经济。
他的演讲进行了四十分钟左右,讲完后,再向大家鞠了躬,并请在场的领导及经济界人士多多批评指教,然后走下了讲台。
陈舒岚第一个为李晨阳鼓掌。
李晨阳中间停顿的时候,她已经引领了几次掌声。
这次,她鼓的更加大声,还很兴奋地说道:“讲的太好了,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人也都跟着鼓掌,很多人也认可了李晨阳的演讲,说他给今天的茶会注入了活力。
老马就站在陈舒岚身边,他一边鼓掌一声问陈舒岚:“这些是他和你父亲交流的结果吗?”
“不是!”陈舒岚摇头,“他和我爸还没见过面呢!这些都是他的想法,太让人佩服了!”
老马脸色变凝重了一些!
第121章 又一位互联网大佬
这个PTT李晨阳写了整整半天。
半天写就的PPT文档,内容并不是很丰富,很多东西他也没写进去。
老马料的不错,李晨阳就是想吊大家的胃口,因此未发生的那些事情,只是点到为止。
从大家的反应来看,今天的演讲效果还是不错的。
李晨阳带着满脸自信走下了讲台。
他走下讲台的时候,不少人笑着向他问候,有人朝他伸出手,还有人很直接地称赞他讲的很大胆,也很精彩。
李晨阳和那些向他伸出手的人热情地相握,并和那些向他打招呼的人道了谢。
不少人也就走到李晨阳身边,和他交换了名片。
李晨阳注册了公司后,制作了名片,不过今天还是第一次派上用场。
在场的人中,除了老马、陈宜飞外,李晨阳再没认识的人。
他在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名片时,都认真看上两眼。
那些记忆中没有印象的人,他直接无视。
接了多个人的名片后,李晨阳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名。
李宏颜,这个千度公司的创始人,今天也来参加茶话会了。
现在的李宏颜还很年轻,看模样大概三十岁左右,也没什么气势。
现在的千度成立才不足一年,还是个规模很小的公司,李颜宏也没什么名气,至少在今天参加茶话会的人中,他有点默默无闻。
李晨阳在接过他的名片时候眼前一亮,马上笑着和他套近乎。
李晨阳刚才的演讲,李宏颜听了也是颇为惊讶。
他完全看不出李晨阳才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人,以他的眼光看,李晨阳比在场的不少创业者都要老练成熟。
李晨阳对互联网和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的观点,挺让李宏颜吃惊的,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晨阳对他那刚刚成立的千度公司了解不少。
而且,李晨阳非常看好他刚刚成立才十个月的这个小公司的发展前景,当面表示希望两家公司能有合作的机会。
老马成立阿里的时候,注册资金比李晨阳现在投入的还少,李宏颜成立千度公司的时候,注册资金也很少,只不过他后来争取到了一笔一百二十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老马公司能有现在规模,也是因为争取到了风险投资资金。
无论是老马还是李宏颜都认为,李晨阳肯定会寻找投资基金,以壮大自己的公司。
李宏颜和老马一样,都是坚定的互联网经济拥护者,他们相信互联网经济一定能迅猛发展,自己的公司能做大做强。
想将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的话,肯定要有更多的合作者。
老马想和李晨阳合作,李宏颜也有这样的打算。
只是他对李晨阳的公司了解的不多,和李晨阳交流的时候,他提出去参观一下。
“等再过段时间,再请李总来参观。”李晨阳却是婉拒,“公司刚刚成立,我们现在还没固定的办公地点,估计这个月就能搞定。”
李宏颜再向李晨阳握了握手,笑道:“那就再寻机会,来看看李兄弟的T宝网,到时我也会看看,能在你家网站上淘到什么宝贝。”
李晨阳笑道:“等公司办公地弄好后,我发信息给李总,到时过来喝茶,一定用上好的龙井招待你。”
“一定,一定!”
“你怎么对这个人这么热情,待其他人只一般般。”陈舒岚有点奇怪地问李晨阳,“他有什么特别吗?”
“对,他很特别!”李晨阳笑道:“敢辞掉高薪回国创业的人,都很特别。”
“你相信他会成功?”陈舒岚再问道:“还是知道他会成功!”
李晨阳再笑笑:“我相信,他的成就会超过绝大部分人!”
“你哪里来的自信?你真的能未卜先知?”
“是啊,我能未卜先知,行了吧?”李晨阳不想和陈舒岚纠结这种事情,“所以,你要无条件相信我!”
陈舒岚白了李晨阳一眼,然后带点负气地问道:“那你告诉我,以后你的妻子会是谁?”
李晨阳愣了一下,然后很神秘地笑了笑:“谁嫁给我,谁就是我妻子!”
“你是傻子啊,就知道笑!”陈舒岚有点生气了,伸手掐了李晨阳一把,“笑的真恶心!”
两人之间的小动作,自然被人看到了。
于是,李晨阳就收获了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这等出色的伴侣,是任何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
对于男人来说,评价他们能耐的一个做出的成就,还有一个就是身边的女人。
与会现场有很多现在还未做出能拿的出手成就的人,他们能比较的就是身边的女人了。
所有人演讲都结束后,也就是自由交流了。
老马和陈宜飞并没找李晨阳交流,今天晚上的宝贵时间,要花在别人身上。
李晨阳和不少人有过交流,只是记忆中没有印象的人,他依然没太当回事。
茶话会还没结束,李晨阳就带着陈舒岚告辞离开了。
“你不再多认识几个人?”陈舒岚有点奇怪,除了几个领导,其他人都没走,李晨阳却先走了。
“等做出成绩,才能扩大影响力。”李晨阳摇了摇头,“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融到资金,扩大规模,把业务做大做强,有不错的盈利。有了一定存在感,别人才会对我们另眼相看。说的再好,也不如做的再好。”
他当然不会说,在场的人中,和老马、李宏颜处好关系,能与他们合作就够了。
这两个人,以后会成为华夏互联网经济的巨擎。
“那你想怎么融资?”走出会场后,陈舒岚再问李晨阳,“你想融多少资多?接下来你又准备怎么做?”
“这个问题,我们把吴远英叫来再一起讨论吧!”
“反正还早,要不,就今天晚上找他谈吧!”
“也可以!”李晨阳没反对。
陈舒岚给吴远英打了电话,吴远英说,他正和几个朋友吃夜宵,问李晨阳和陈舒岚要不要过去。
陈舒岚不想过去,但李晨阳接过她的电话,问吴远英和什么样的朋友一起吃夜宵。
“我想拉几个人来一起干,正在动员他们呢!”
“行,那我们过来,一会一起聊聊!”
第122章 还真把自己当老板娘了
和吴远英一起吃夜宵的有一个是在阿里上班的同事。
另外三个是在其他公司上班的同行,这三个人中有两个是吴远英大学里的同学。
“我在动员他们,想让他们加入我们的公司。”看到罗子凌和陈舒岚过来后,吴远英迎了上来,笑着先解释道:“他们关心的是薪酬及其他福利待遇。”
“这几个人技术水平如何?”李晨阳只关心他们的水平及做事情的责任感,“平时工作的态度如何?”
“这几方面不行的人,我就不拉他们了。”吴远英笑的有点猥琐。
“问你话呢,直接说,别绕弯弯!”陈舒岚有点没好气,“这种工作中的大事,你严肃一点。”
被陈舒岚一吓,吴远英马上收住了笑,很认真地回答:“这四个人能力都不错,而且想法很多,一做起事情来,会没日没夜地投入。我觉得,如果能将他们挖过来,那我们的技术力量就能增厚不少。”
陈舒岚看了眼李晨阳,再低声说道:“我们刚刚草创的小公司,你觉得需要这么多人吗?”
吴远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人多力量大,这几个人不算多!”李晨阳却是摇了摇头,“如果你觉得这些人不错,那就想办法将他们挖过来吧!待遇方面的问题,一会我来和他们说。”
吴远英松了口气,但陈舒岚却不太满意了。
但当着吴远英的面,她并没有再说什么。
三个人也就过去一起坐下,吴远英帮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