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铭暗忖,以前聊起分公司其它的部长们,从没见老柴这么激动,看来老柴被排挤到九分厂蹲坑,里面少不得有齐浩的一份力。
他随即打哈哈道:“呦,这么巧?我也有这个爱好啊!”
跟众人打过招呼后,刘铭夹着资料册子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并没有急着翻看里面的资料,而是凭借记忆,先将上半年那六个重点项目的投标数据,誊写在草纸上。
通过数据对比,刘铭很快剔除了其中的四个项目,机械厂在这四个项目上的最终报价,均排在五名开外,与排在第一中标的报价相比,高的太多了,换句话说,机械厂投的标没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剩下的两个项目,暹罗电厂与南越铜矿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上,机械厂分别排在第二位与第三位,重要的是,中标价格差距极小,2300万米元的中标价格,机械厂则投了一个2370万米元,仅相差70万。另外那个南越项目上,机械厂虽然排在第三,但距离中标价格也仅仅差了650万软妹币。
而中标企业是两家东瀛企业,三木工业与和田重工。
在刘铭的记忆中,这两家企业早在华夏刚加入WTO时,便果断关闭了自己在国内的工厂,转型成为集项目代理与技术咨询为核心的轻资产公司,即只做项目掮客与设计研发。这一转变,使两家公司在千禧年后发展极其迅猛,利用内地的低价劳动力生产设备,配以监理制度,一段时间内拿下了不少东南亚国家的基建项目。
刘铭暗忖,如果被这家公司拿下项目,最终还是会将合同转包给国内的一些小型企业,赚取盛京机械厂与某小型企业报价之间的利润差,他来吃肉,由内地小厂来啃骨头。可仅这点利润差就满足东瀛人的胃口了吗?
“喂,是翟哥吗,我是刘铭。”
“呦,刘铭啊,找我有事儿?”
刘铭接话道:“我想了解一下,咱们上半年做的南越与暹罗项目。”
“哦,那两个项目啊,我们都参与了,可惜都没中。”
“我是想问问,咱们院里总结过丢标原因吗?”
“呃,我记得当时陆院长给大家做过总结,就是标准不匹配,我们设计时需要加大经验系数,这样一来,产品选型上选出的型号都会偏大,最后导致丢标。”
又感谢了一番翟文刚后,刘铭才将电话挂断。
第119章 足疗
这时,王旭峰兴冲冲地打外面跑进来。
“老大,有一个香港公司给我回复邮件了!”
刘铭眼睛一亮,持续了几个月的邮件轰炸训练,七部众人终于达到略有小成的境界了。他急忙走去过查看一下这家香港公司的名头,嘴角一弯。这是一家大型天竺私营企业,设在香港的一家专门负责采购的分公司。
在刘铭领着所有人的围观下,王旭峰颤颤巍巍地将附有对方感兴趣设备的带图片样本电子版发送了过去。
看着王旭峰桌面上早已铺得满满的潜在用户信息表,与上百句推介答复标准用语,刘铭嘴角微翘。
刘铭指着王旭峰的办公桌鼓励大伙道:“大家都看到了吗,就在不经意间,你们已经走在成为优秀销售员的路上了。”
刘铭顿了顿又道:“旭峰跟踪的这个项目如果能成的话,年底,我带大家到香港玩!”
这下可给几个上了几年班,却还没出过远门的年轻人激动坏了,香港啊!
维多利亚港湾、摩天大楼、影视明星、购物天堂……
“加油!加油啊,旭峰!”唐钰道。
“旭峰,兄弟们能不能出去玩,可就看你啦!我给你捶腿,松肩!”邱洪野道。
“24小时轮岗,蹲守旭峰的邮箱,秒回!”冯和平道。
众人开始疯狂鼓励王旭峰。
刘铭微笑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欣赏了一会儿外面这群下属们的昂扬斗志后,继续埋首在浩瀚的报价明细,定价参照等投标资料当中。
正在用功间,手机铃响,是齐浩打来的。
说是金宏飞安排了一个饭局,想请齐浩与刘铭两位吃个饭,以示感谢。
刘铭听后,以自己不能喝酒为由,婉言谢绝。齐浩那边打蛇随棍上的表示,周末让金宏飞安排一个不用喝酒的局。
刘铭一听,对方都这么有诚意了,便只好勉强同意。
周五这天,七部小会议室内,钟城给众人通报他向兴国总汇报九分厂改制的意见。
刘铭道:“这么说,领导已经同意九分厂的改制方向了?”
柴丰喜高兴道:“这不是好事儿嘛!”
钟城一脸担忧地道:“领导同意,也是有前提的,我们不仅要先取得销售公司的认同,更重要的是,生产分公司也需要同意,毕竟之前的工作划分,这块一直都是由生产分公司来负责,我们这是变相的在削减分公司的工分总额。”
“我们也是帮他们减少现场服务费用!真是目光短浅!”郑山关道。
刘铭笑道:“经营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既然领导都定下调子了,就说明厂里是支持我们的,接下来,还得看咱们自己的了。”
钟城点头,道:“其实制造分厂那边,我通过关系,都已经私下联系得差不多了。大多数分厂还是乐于将安装部分划到我们这边来的,只有四、五家分厂,态度很坚决。”
李长生建议道:“如果已经争取到大多数分厂的合作了,剩下这几家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吧,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安装工分买下来,到现场时听招呼便行。”
郑山关撇嘴道:“那可不好说,就那几个分厂的尿性!全都是吃人饭不干人事儿那伙的!到了现场,还不玩命扯咱们后腿!”接着,老郑就将那几个分厂的安装工与领导的关系都如数家珍的列举出来。
刘铭问道:“疖子不挤,脓总出不来。这样吧,我出个招儿,咱们先挤一挤!”
一听说刘铭有办法,众人纷纷来了兴致。
刘铭先卖个关子,扭头问柴丰喜道:“柴部,咱们部里还有多少送给客人的礼品?”
柴丰喜略一思索:“还剩下不老少,礼品烟酒。”
刘铭高兴道:“好!下周一上班,咱就开始送礼!”
“啥?给那帮王八蛋送礼?”郑山关惊叫道。
……
碰头会后,刘铭正好看见鲁正业在院子里擦车,想起了齐浩跟他约的局。
“鲁哥!晚上送完李哥,再送我出去一趟。”
“好嘞。”鲁正业拍了拍手道。
傍晚,华灯初上,黑色奔驰车在马路上走走停停。
没有GPS导航的时代就是痛苦啊,刘铭一边坐在副驾驶拿着一张盛京大地图努力查找目标地址,一边大骂齐浩安排这种鬼地方。
鲁正业也是第一次开车进市区,再加上路况不熟,也不敢开的太快。
“江户足馆,是这吗?”鲁正业将车停靠在马路边上,不确定的问。
刘铭又掏出手机,对照了一下齐浩发来的短信息,“应该是这里没错了,你先回去吧,我这边不一定到什么时候,晚上我自己打车回去就好。”
鲁正业望了望这家三层楼的足疗馆门脸,略一思忖,便对刘铭道:“我回宿舍也没什么事儿,就在这里等你吧。”
刘铭道:“那好吧。”说完,便转身走进足疗馆。
一走进这足疗馆,刘铭才发现别有洞天,原以为这只是借用江户的名字,进来才知道店家还真是用心打造出东瀛风格。
服务员无论男女,均穿戴有当地特色的服饰,前厅中央打造出一块花圃,用来种植热带绿植,整个楼梯、内饰皆采用原色实木,灯火辉煌下,还可以看到角落里也布置了各式各样的盆景,幽雅深邃,显示出装饰者的心思。
被一位素质很高的引导员躬身引上二楼长廊,刘铭发现,这足疗馆的进深很大,他甚至可以看到一处露天院落内的木质小屋以及门前的茵茵绿草,木屋门前挂着一个粉色手工灯笼,让人想凑过去一探究竟。沿着走廊,每个门前都挂着一盏手工灯笼,如果灯笼是亮着的,则表示里面有客人。
“先生209房间到了,您的朋友们暂时还没到,请喝茶稍等片刻。”
刘铭点头,信步走了进去。
刘铭用手机拨给齐浩,询问人到哪了,齐浩则说车坏在半路,两个人准备打车过来,并连声道歉,刘铭无奈只好枯坐在那里喝着茶水,用脑子默默盘算这金宏飞与齐浩请自己的意图。
第120章 三木拓
欣赏一圈儿209的装饰觉得无聊后,刘铭又溜达到走廊上,前面不远处是210房间,刘铭发现门是开着的,里面还有人说话。
刘铭佯装路过,想先看看这边的服务类型。
偌大房间里是只有一个中年人,半卧着接受服务人员的按摩。
而待到刘铭掉头回转,路过210门口时,那位中年男人开口大声道:“请问是刘铭先生吗?”
吓?
被叫出名字的刘铭一愣,他从这人的口音听出,此人并非华夏人,在看面相应该是个东瀛抑或南韩人士。
奇怪的是,自从来到这世界,自己根本还没有出过国,更没接触过什么东瀛人或者南韩人,这人怎么会认识自己?
刘铭站定,转身走进那个房间,而此时中年男人已经跪坐起来并挥退了按摩员。
此人身材并不高大,肩膀却很宽厚,方面大耳,眼睛狭长,戴着一副金丝框的眼镜,从他的举止,刘铭猜测应该是个东瀛人。
“您是?”
“刚才失礼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三木拓,是三木工业驻东北的总办理。”
说完,上半身前倾,向刘铭行了个礼。
刘铭接过了对方的名片,“三木工业。”
他清楚,这三木工业可是东瀛老牌的工业企业了,品牌有上百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排在全国机械行业中的前三位。
这家企业目前正在积极进军华夏减速机市场,要知道此前减速机的高端市场一直被普鲁士的几家企业占据。作为后来者,为了能在华夏减速机市场中分到一杯羹,三木工业早早便定下大打价格战的低价抢市场策略。
盛京机械厂虽然也生产有减速机,可目前水平堪堪达到80年代,还无法同这种世界一线产品公司匹敌,再加上有些用户点名指定要求机械厂采购进口高端减速机以求延长驱动系统更新换代时间,所以机械厂还时不时的采购对方的产品。
刘铭道:“原来是三木先生,久仰久仰,以贵公司的实力,想来盛京厂的外购减速机订单早都被您收入囊中了。”
三木拓谦虚颔首道:“我们是合作共赢而已,入不得刘先生的法眼。我的几位在盛京厂的朋友每次谈起您,都是充满欣赏啊。今天见到您,我都还不敢相信,竟真如他们说的,这么年轻!”
刘铭听得直纳闷,貌似自己进外贸公司这半年多,竟得罪人了,也没结下什么善缘,怎么可能会有人在这老小子面前夸赞自己,是不是他华夏语还没学到家啊。
“三木先生,你这么说,我就糊涂了。我一介小小的副部长,在外贸公司也是寸功未立的,怎么会有人欣赏自己呢?”
三木拓摆摆手,“您误会了,我那朋友是指MFG收购案中的表现……”
刘铭听后心里咯噔一下子,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眼前这个男人,自己参与MFG收购案这件事,只有总公司的三五位高层领导才会知晓个大概,这个东瀛人所说的那个朋友恐怕就是其中之一!
刘铭表情不变,笑道:“去年的事儿啊,那阵儿我才刚进厂,领导让我去给总厂做几天服务生,我就去了,到那人还没认全,就已经签约了,根本谈不上表现一说。”
三木拓微笑道:“您可知道,那家法国公司在盛京厂后面,已经预约了五家感兴趣的买家,结果只去了盛京三天,便紧急取消后面所有收购邀约的访问计划,跟盛京厂签了协议!而我们三木工业,便是那五家中的一个。”
刘铭恍然道:“如果三木先生不提,我都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三木将刘铭面前的茶杯倒满后,又自顾自道:“这还只是第一点,刘先生在之后的巴西项目才算一鸣惊人。”
“巴西项目?我那时只是个小小设计员。”
“不,您结识了比巴西项目本身还重要的桑切斯先生,这个人在亚马逊集团可是非常有潜力的重要人物。所以说,我们做的,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伎俩,而刘先生做的却都是每每让人惊叹的大手笔!”
刘铭听到这里时,表面上懵懵懂懂,心里早已经翻江倒海,他竟然被对方盯上了!
一家八竿子打不到的东瀛企业,竟然已经将在厂子里混得名不见经转的自己纳入研究范围,这个发现让刘铭产生巨大的危机感。如果三木工业可以做到这一点,其他东瀛企业呢?米国那家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