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永远也是爽快,“老板,从我的股份里拿出百分之五……”
白手笑着摆手,“老崔,你的百分之二十,是绝对不能动的。”
“那老板的意思是?”
“从我的百分之五十里,拿出百分之十。其中百分之五,发给普通员工。另外的百分之五,作为奖金,每年一次,奖给优秀的管理人员和优秀的普通员工。”
崔永远忙道:“这不行,这不行。老板,这样一来,你就太亏了。”
“老崔,就照我说的去做吧。”
崔永远只好点头。
白手笑了笑,“老崔,你要知道,在赚钱所需的各个因素中,老板是排在最后的。过几年你就会明白,对员工好,就是对自己好。”
“老板,谢谢你又给我上了一课。”
“这个新方案,你起草好后,拿去让老李和老顾看看。他们同意后,你就公布出去,从今年开始实行。”
“明白。”
白手点点头,这才问起业务上的事。
“老崔,活够不够干?”
崔永远道:“现在看没问题。这边至少能干到年底,建筑学院项目那边,至少能干上三年。”
白手笑着问道:“甲方的罗汉,和总承包商陆和生,对你都不错吧?”
崔永远也笑了,“非常不错,他们都知道我与你的关系么。罗汉拿我当哥们,陆和生也对我另眼相看。对了,陆和生给别人都是一家一个教学楼,但给了我两个。还私下告诉我,准备把绿化项目分三分之一给我。”
绿化比造房赚钱,也赚得很快。
白手吩咐道:“老崔,今年就这样了。明年你要做好准备,要准备自己开发楼盘。”
“要搞商品房?”
崔永远惊喜,能自己独立开发楼盘,那才是堂堂正正的建筑公司,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白手笑着点了点头。
“老板,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崔永远看白手高兴,便趁机说事。
“说,直接说。”
“李春风想学我,以同样的模式,加入咱们腾飞公司。”
白手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我都这德行了,他还要加入?”
崔永远道:“你出事那会,他反而更加强烈。不瞒老板,他自己没有开拓业务的能力,却又认准了你。前前后后,跟我说了不下十次。对了,昨天在他妹妹的茶楼里喝茶,他又提到这事。”
“嗯,你跟他说没说分配模式?”
“说了。我说我的瑞恒公司,赚一百块,我只能拿二十。他还是不改初心,说只要你同意,就是赚一百块他拿十块,他都愿意。”
白手笑了笑,“老崔,你觉得怎么样?”
崔永远沉吟着说道:“老板,别的同行,我不敢担保。就李春风,太老实太老实了,我敢为他担保。”
白手想了想,“好吧,过几天咱们去春风茶楼,找李春风谈谈。”
“谢谢老板。”
白手又点上一支烟,慢慢吞吞的吸了几口。
“老崔,在咱们这一行里,有没有两个叫老秋和老宝的老板?”
“老秋?老宝?”崔永远凝眉思索。
一会,崔永远摇着头道:“没有,没有。不过,倒是有叫老秋的和老宝的,但他俩不是老板,而是包工头。”
白手又笑了,“这包工头难道不属于老板吗?”
崔永远笑道:“现在的称呼也有进步了。要想被同行称为老板,有三个硬杠子,三个达到两个,才会被承认是老板。”
“哪三个硬杠子?”
“一,能自己揽到项目,项目单个金额五百万以上。二,员工总数固定在一百五十人上下。三,有一辆十万块以上的轿车。”
白手咧嘴大乐,“呵呵……前两条还算靠谱,这第三条有什么道理啊。”
崔永远笑道:“养得起轿车,说明有钱。没有轿车,或者只开破摩托车,说明钱紧。”
白手大笑,“有道理,有道理。”
“老板,你知道xx帮吗?”
“知道,是咱们这行里的一个小团体,都来自xx一个地方。他们很抱团,但个个都是小打小闹,规模不大。好像他们虽然来上海打拚的时间很早,但至今没出一个比较有实力的人物。现在的上海建筑界,他们已经被边缘化,可以说微不足道。”
崔永远点了点头,“老板说得一点都没错。老秋和老宝,就是xx帮中的两个小成员,老秋叫姚大秋,老宝叫方宝山。都是四十来岁,从业时间都在二十年以上。但现在都是小打小闹,各有七八十号人。他们现在干活,都是从二级承包商那里分点剩饭残羹,是典型的包工头。”
白手嗯了一声。
崔永远立即明白,老板突然问起两个素无来往的小人物,一定是这两个货惹了老板。
“老板,有什么要我办的,你吩咐吧。”
白手道:“这样,你先找点他俩的把柄,实打实的把柄。然后你去告诉他们,如果再像昨天开会时,在厕所里那样口吐狂言,有人会让他们把自己拉出来的屎吃掉。”
崔永远思忖着问道:“就这样吗?”
白手又嗯了一声,“一,要彬彬有礼,绝对不能动手。二,不要说是我说的。三,让李春风参与。”
“明白了。”
白手起身,拍拍崔永远的肩膀,笑道:“老崔,辛苦你了。”
白手走了。
崔永远不敢怠慢,立即打电话给李春风……
两天以后,崔永远和李春风约见姚大秋和方宝山。
第1183章 请把嘴封严一点
崔永远和李春风与姚大秋和方宝山见面的地方,正是李春风和妹妹李春芽开的春风茶楼。
崔永远与姚方二人没有来往,但李春风与他俩却有点交情,是牌桌上的麻友。
包间里,茶桌旁,姚大秋大大咧咧的问道:“小崔,小李,你俩找我俩有什么事?”
倚老卖老。李春风三十出头,崔永远三十六岁,姚大秋自己不过才四十一岁,竟敢叫人家小崔小李。
崔永远不生气,反而笑吟吟的,“老姚,是有人委托我俩,给你俩带一点东西。”
方宝山问,“什么东西?”
崔永远道:“我们也不知道。”
姚大秋恼了,“耍我们啊,老崔。”
崔永远一点也不恼,笑道:“人家不许我们看。”
方宝山拍拍姚大秋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发火,“老崔,东西在哪里?”
崔永远看了看李春风。
李春风拿出两个信封。
信封的封口封着,封面上各写着一个姚字和一个方字,信封鼓鼓的,显然是里面有内容。
姚方二人,一个拿着一个信封拆看。
姚大秋的信封里,装着几张照片,照片上都是一男一女,关系亲昵。
男的正是姚大秋,而这个女的,是姚大秋秘密包养的情人。
姚大秋的脸,迅速的黑了起来。
方宝山的信里,同样是几张照片,照片上同样是一男一女。
不用说,男的正是方宝山。
姚方二人,一丘之貉,一路货色。
有意思的是,信封里不仅有照片,还有底片。
方宝山涵养再好,脸上也是阴云密布了。
姚大秋火气大,冲到崔永远面前,一把抓住崔永远胸前的衣服,把他从椅子上拽了起来。
“姓崔的,你想干什么?”
李春风抢上一步,一手搭在了姚大秋的肩膀上,“老秋,放手。”
崔永远面不改色,笑着推开李春风,“春风,你让开。”
还是方宝山冷静,急忙过来,一边劝说,一边把姚大秋的手掰开,“老秋,冷静点,冷静点。”
崔永远整整衣服,笑着坐了回去。
气鼓鼓的姚大秋,也被方宝山摁到椅子上。
“老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方宝山问道。
“老宝,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只是受人之托。”
“谁?谁委托你?”
“这个不能说。”
方宝山看向李春风。
李春风道:“老宝,你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老崔把我捎上,只是找个见证人而已。”
方宝山也是精明人,知道自己得罪人了,“老崔,你既然是受人之托,我也不好为难你。你说说,对方有没有让你带什么话。”
崔永远道:“对方好像也没什么恶意。我的理解是,无非是你们得罪了人家,人家只是警告一下。”
“他留下什么话没有?”
“有。他说,老秋和老宝也不容易,我也不想毁了他们。他说,老崔你告诉他们,以后别在厕所里口吐狂言,下一次要是让我听到,我就让他俩把自己拉的屎吃掉。”
“没了?”
“没了。”
这时,姚大秋冷静了下来。
姚大秋也不傻,知道不该发火,他和方宝山加一块,连个崔永远都对付不了。
此人能驱使崔永远干跑腿的活,那实力不知有多大。
“老崔,刚才我没搂住,对不起啊。”
姚大秋冲着崔永远抱拳行礼。
“老秋,说什么呐,大家都在同一个行业混饭吃,低头不见抬头见嘛。”
崔永远越发的客气。
方宝山收起信,也冲崔永远作揖行礼,“老崔,春风,改日我和老秋请两位喝茶。”
姚大秋和方宝山一起走了。
李春风意犹未尽,“就这样结束了?”
崔永远笑道:“你还想干啥?打一架啊。”
“嘿嘿……老崔,委托你的那个人是谁?”
崔永远瞪了李春风一眼,恶狠狠的说道:“记住了,不该知道的,你别想着去知道,不然你会吃不下睡不着的。”
李春风心里一凛,“记住了,老崔,我记住了。”
崔永远办事滴水不漏,连李春风都不知道,委托他的人是白手。
倒是姚大秋和方宝山两个货,离开春风茶楼后,躲在车里想了老半天,终于想到了白手。
因为两个货平时形影不离,但很少同时上厕所的,左想右想,就想到两天前开会,曾一起上过厕所。
上厕所时说过什么,两个货也慢慢的想了起来。
倒霉,原来是把白手给得罪了。
又商量了老半天,二人决定不声不响,什么也不做,反正接受教训,以后把自己的嘴巴封严一点就是了。
白手,现在是有点蔫,但也不是姚大秋和方宝山能得罪的。
这件事,白手做得过分了一点。
不过做就做了,崔永远向他汇报后,他也高兴了一阵子。
不过,白手很快又高兴不起来了。
郑小平带着小刘,终于从温林回到了上海。
原《某某某报》的那两个记者,之所以能在温林通行无阻,什么事都能挖到,竟然是因为白手的二弟白当在全程帮忙。
特别是白手和方玉兰有个儿子,虽然知道的人不少,但一般没人敢说。
就是白手的二弟白当,把这个秘密告诉了那两个记者。
白当得到了十万块的酬劳。
拿到钱后,白当跑到温林市的隔壁六清市躲了起来。
郑小平和小刘追到六清市,把白当抓回到温林市。
白当被两个女孩暴揍了一顿。
但白手的母亲求情,方玉兰不看僧面看佛面,还是放过了白当。
但方玉兰给白当提了一个要求,从此之后,不许再回温林市。
白当哪敢不答应,他庆幸没落在大哥的手里,要是被大哥抓住,非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不可。
从此以后,白当定居六清市,与他的父亲一样,再也没有回过温林市。
家丑不可外扬。
白手听完郑小平和小刘的汇报后,给二人发了奖励,又给二人放假一个月。
当然,白手再三吩咐,不许把发生在温林市的事情说出去。
家事暂告一个段落。
回过头来,白手发现,他的事业正处在瓶颈期。
钱不是问题,比钱更重要的业务却成了问题,两千多人的建筑公司快要没活干了。
第1184章 老板的心思难猜了
白手的四个建筑公司,鼎盛时期曾有三千三百五十多人。
此番折腾后,管理层和技术人员走了四五百,普工(民工)减少了六七百,现在还剩两千两百多人。
四建约六百人,扎根浦东新区,借浦东开发的热潮,应该不愁没有活干。
三建四百余人,在新洼村自主开发楼盘,现在已到三期。到今年年底,应该能全部完成,接下来就要寻找新的项目。
二建三百五十多人,正在进行两个项目。一个是警察学院项目三期,另一个是老居民区的拆旧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