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手当家-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老太太道:“丁丁,你说得不对。文化水平和文化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凭代表文化程度,也就是受教育的程度,但不代表实际的文化水平。”

    丁丁笑道:“我说不过大教授。萧大教授,那你倒是说说,我白手哥的文化水平有多高。”

    萧老太太笑了,“我不知道,这得问问你妈。”

    “妈,丁老师,我白手哥是什么文化水来呀”

    丁老师一本正经道:“小白在白村,就相当于知识分子。”

    白手得意,冲着丁丁呶嘴,“你听听,你妈多么的实事求是。”

    “虽然小白只有初中毕业,相当于初化程度,但他的实际文化水平,大约只相当于小学毕业。”

    白手一听,这不是什么好话啊。

    萧老太太微笑,丁丁却笑得咯咯的响。

    白手不服了,“丁老师,你这个评价,我表示不服。”

    “小白,因为你不喜欢读书。你一读书就发晕,就打瞌睡。就冲你不喜欢读书这一点,你就只相当于一个小学生。”

    白手苦笑,“好吧,好吧。”

    “但是,但是啊,小白你的知识丰富程度,远高于同龄人,起码相当于高中毕业。”

    这是表扬和肯定,白手顿时阴转晴天,脸呈笑容。

    丁丁嚷道:“白手哥,你好厉害呀。”

    丁老师微笑道:“我还没说话呢。还有智慧,小白就更加厉害了。这么说吧,说到智慧,小白是全大队第一,全公社第一,相当于萧大教授。”

    白手又得意了,“丁丁,你听听,你听听。”

    丁丁点着头道:“这个我承认,我非常承认。”

    白手笑了,“丁丁,你说的是真心话”

    丁丁笑道:“我当然承认,因为连白雪妹妹都说,都说你比狐狸都还要狡猾。”

    丁家人都笑,白手自个也跟着笑了。

 第0122章 做饼干生意

    看在丁老师的面上,,萧老太太很“卖力”,陆陆续续的写了五六千字的资料,都与手工制作饼干有关。

    这个春节前后,白手有的事做了,他要根据萧老太太的要求,在后院建一个饼干工厂。

    猪不养了,鸭也不养了,后院长十八米,宽十米,共有一百八十平方米。

    白手划出约三分之一的后院,用于建造他的饼干工厂。

    厂房一共三间,一间仓库,十五个平方米,分成原料和成品两个部分。

    一间专门用于消毒和清洗,十平方米,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消毒二是清洗。

    还有一间最重要,用于饼干生产,面积达三十五平方米,叫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碾粉、拌料间、烘焙间和包装间。

    厂房的图纸是萧老太太画的,白手严格遵守。

    白手带着二弟白当,抢在过年前,把厂房的地基清理完毕。

    又按照萧老太太的要求,白手骑着自行车跑了好几趟,备齐了各种建筑材料。

    春节前,是没有泥瓦匠愿意干活的,白手只好等到春节后再说。

    腊月廿八那天,白手去了一趟温桥街,找好朋友陈亮。

    陈亮既开五金店,又开打铁铺,正好能帮白手的忙。

    饼干的制作,需要不少工具,有铁的有钢的,陈亮能做的交给陈亮。陈亮不能做的,让陈亮把单子较交给老魏,让老魏帮着解决。

    陈亮打听,白手这是要干什么,可白手守口如瓶。

    事没做成,白手不会说出,这是他的做事风格。

    还有几样东西,白手没听过没见过,只能等春节后再想办法。

    钱哗哗的,过年前就花了一千块多。

    白手不心疼,他认准了一个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做饼干不同于做棕榈扫帚,用萧老太太的话讲,这是工业生产,马虎不得,该投资的必须投资。

    春节过后,萧老太太要带丁丁回上海去。

    祖孙俩乘的是夜班长途客车,下午四点出发。

    丁老师去县城车站送母亲送丁丁,拉上了白手,还让白手带上自行车。

    上车前,萧老太太吩咐白手,“小白,你千万记住,生产饼干前,一定要去食品管理部门登记,要接受食品管理部门的审核和监督,否则是不能生产的。”

    白手一边点头,一边心里不以为然,“萧姨,你放心吧,我一定照你说的去做,”

    “还有,我写的资料,还有那几本书,你要读透读懂,该遵守的必须遵守。特别是原料配方,不得随意更改。”

    “萧姨,我记住了。”

    “还有,食品生产和销售,最最关键的环节是食品的保质期。你没有真空包装机,只能用简易包装机,保质期是很短的。冬季不能超过两个月,秋季不能超过四十五天,春季不能超过一个月,夏季不能超过十五天”

    唠唠叨叨,萧老太太说个不停。

    大部分的话,白手听进去了,也记住了。

    但有些话,白手听进去了,却没有记住。

    比方说,什么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卫生要求,食品检测,等等。

    白手心道,我是个体户,又不是正式工厂,我整那些麻烦事干什么。

    目送长途客车远去,白手骑车带着丁老师回家。

    本来要去柳老师家的,有丁老师在,白手不敢去。

    丁老师不带自行车,而让白手带了自行车,就是一个小小的阴谋。

    这个阴谋就是,回到白村已是深夜,先去了丁老师家,等白手推着自行车回到家,已是下半夜两点多钟。

    白手惦记的是他的饼干厂。

    已经投入了两千多块,厂房已经建好,设备也正在配齐,他不能放松。

    二弟白当十五岁了,书越读成绩越差,经母亲同意,正式缀学,成了大哥赚钱的帮手。

    兄弟二人忙忙碌碌,跑里跑外,村里人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厂房内部,要贴一层瓷砖,白手决定自己动手。

    一块不大的瓷砖,要花六七分钱,加上运输和水泥,差不多是一角钱。

    二弟白当一边干活,一边埋怨,“大哥,这不能省么。就这样的好房子,不贴瓷砖,都比城里人房子好一百倍了。”

    白手斥道:“你懂什么。贴上瓷砖,既能保持清洁,更能方便打扫和消毒。萧老太太特别强调,这层瓷砖省不了。”

    “我多嘴了。不过,大哥,你说过的,要注意节约成本哦。”

    “两千多块,不多。”

    “大哥,还差好几个大家伙,比方说包装机,还有花钱的地方呢。”

    不错,还有几个大件,才是最花钱的,花了钱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幸亏白手有个好朋友老魏,他的家乡六清县,正是各种食品加工设备的出产地。

    白手买不了新的,就买旧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建个小型饼干厂,白手足足花了三千五百五十多块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就是电。

    白村大队去年通了电,春节后开始拉线入户,每户需要上交入户费和电表费。

    白家拉了电线,有了电灯,更为饼干生产解决了电力供应。

    有了电,包装机才能使用,白手托老魏买了一台旧的包装机。

    又花了六百多块钱。

    到了农历二月,饼干厂开始试产。

    二月二,龙抬头。

    早上六点,白手就叫起二弟白当,兄弟俩开始干活。

    先把煤炉烧起来。

    进入厂房前,兄弟二人把自己收拾干净。进厂后,还得再洗手,穿上白大褂,戴上白帽子,换上干净的鞋。

    白手开动碾粉机,把米碾成米粉。

    再把米粉放到秤上秤,秤好后倒入搅拌器内。接着再秤水,往水里放糖精、白糖和红糖。

    拿干净的棍子把水搅匀,再把水倒入面米粉中,开动搅拌器搅动米粉。

    经过一定时间的搅拌,米粉成了面糊,白手拿手指挑起看看,粘稠度正好。

    白当过来,开始把面糊往模子上搁。

    这是木头刻成的模子,一共做了八个,大小差不多,但花样都不一样。

    模子分上下两块,将下模的面糊压实后,拿开上模,再将下模的面糊倒到平底的烤锅上。

    煤炉的火已经烧旺,饼干制作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第0123章 万事开头难

    烤饼干,本来应该用电加热,便于掌握温度和火候。

    白手肯定不能这么做,电费太贵,成本太高。

    白手用煤炉烧火,炉口建在屋外,煤灰和炉灰不会飘到厂房内。

    至于火候和温度的控制,萧老太太想了个办法,在平底锅上面,再加一层铁板。

    锅不能搬动,铁板却能随时移动,饼干在上面烤烘,便于观察火候,也便于控制温度。

    铁板做了五张,饼干熟了后,可以连饼干带铁板搬到隔壁的包装间去。

    白手还发明了一个词,饼干出炉时,数量叫一炉两炉几炉。

    白手算了一下,一炉饼干,重量约为五斤左右。

    烤好的饼干,连铁板一起送到包装车间后,包装前还要放在天平秤上秤。

    半斤一包,秤好后才进行包装。

    油纸袋是预制的,一卷上百个,就挂在墙上,用一个扯一个。

    半斤饼干装进油纸袋后,再用包装机进行包装。

    一袋饼干半斤,是萧老太太的规定,她说这样适合销售。

    包装机虽然是旧的,也很简易,但还能使用。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抽掉油纸袋里的空气,二是对油纸袋进行封口。

    今天是试产,除了检验设备,主要还是兄弟俩能熟练掌握各道工序。

    一个上午,做了六板约三十斤饼干,包了五十包,其余五斤统装在三个大油纸袋里。

    兄弟俩熄了炉火,关掉电源,把各车间收拾干净,脱掉工作服,抱着做好的饼干出门,再把厂房的门关紧并上锁。

    “当,先让咱妈尝尝,评价评价。”

    母亲尝了饼干,连声赞好。白当没吃早饭,很快吃了个饱,自己做的饼干当然也说好。

    白手自己也尝了尝,认真的品尝,琢磨不足之处。

    “大哥,你琢磨个啥”白当问道。

    “我觉得还不够甜。”

    “妈,你看呢”白当又问母亲。

    母亲一边嚼,一边道:“烤得不均匀,有的烤老了,有的烤得还不够。”

    白当道:“大哥,这我知道。铁板中间的饼干,炉火旺,烤得肯定老,周围的肯定就不够了。”

    “当,你说这问题怎么解决”白手问道。

    “简单。大哥,咱把煤炉做大一点。”

    “傻,傻人傻办法。”

    “大哥,那你出个不傻的主意呗。”

    白手道:“扩大煤炉,不仅要拆掉重造,还浪费煤,你这主意馊得不能再馊。”

    “那大哥有啥好办法呢”

    “把五块铁板拿去重新加工,中间部分不变,周围的搞薄一点,你看怎么样”

    白当想了想,咧着嘴笑道:“大哥,还是你聪明。中间厚,周围薄,火候就能均匀了。”

    白手道:“这事我去办。我让亮子帮我整,我顺便到温桥街推销咱们的饼干。”

    “大哥,我呢接下来我做啥”

    “你的任务更繁重。”白手笑道:“你带上这三袋散装饼干。先去村小,请老师和同学们尝尝,但一定要他们提意见。然后,你带上包装好的饼干,再去周围各大队的小卖店。一个小卖店一包,让他们尝尝,问他们愿不愿意帮咱们卖。”

    白当点了点头,“我懂。大哥,你说个价格。”

    “记住了。一包半斤,咱们卖给小卖店的价格,是每包八角。你告诉他们,他们零售的价格,必须是每包一块。没有咱们的同意,价格不得随意变动。”

    “大哥,我这就去。”

    可白当马上停下来,“大哥,我提个意见可以吗”

    “什么意见”

    “大哥你看啊。咱们的一袋饼干,包装袋上啥都没有,人家看了,没啥吸引力啊。”

    白手笑了。

    母亲也笑了,“当,你哥早就准备好了。”

    母亲坐在床上,床上还放着一个纸箱,她拿过纸箱打开,从箱子里拿出一个木刻大印,和一个方盒大印泥。

    大印和印泥放在矮脚桌上,母亲再拿出一叠白纸,也放在桌上。

    母亲拿着大印,在印泥上压了压,再在白纸上盖章似的盖了一下。

    白当拿起来一看,笑着念道:

    “特制饼干,上海风味。每袋半斤,保质保量。”

    八个红色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上海饼干厂温林县分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