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手笑笑不回答。
老顾豪气开口,“恐怕十个黄浦江宾馆也装不下。”
周末端说道:“老顾,前面都是装装门面的。你看最后的名单,那是当场捐款的人,这些人才是真正来捧场的。”
白手哦了一声,“捐什么款?捐给谁?”
“捐给刚成立的经济研究所啊。”
老顾翻到了最后一页,“捐款企业一共三十一家,总金额共八十三万三千。其中鸿飞公司二十万,三阳公司十万,北方公司十万……”
白手听罢,沉吟了一下,“丁姐,把那个专家的演讲调出来再放一遍。”
白手当家
第1356章 我是钟馗的徒弟
这个专家在签约仪式上发表演讲,时长二十二分钟。
白手认真的听了三遍。
“你们有什么看法?”
白手问老顾、周末端、邹月芳和丁小洁。
邹月芳和丁小洁都是摇头,不知道是没听进去,还是听进去了却不肯说。
老顾说道:“总结起来,这个专家的演讲有这么几点意思。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主流。二,咱们只有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才能发展。三,市场经济万能,应该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四,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五,竞争就是胜者为王者,赢家通吃。”
周末端说道:“这个专家说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及第五点,与齐再坤老爷子的观点正好相反啊。”
“你怎么知道的,老周?”老顾问道。
“齐再坤老爷子的著作,都是我负责编辑的,我全部通读过。”
丁小洁提醒道:“老白,这个专家好像还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我觉得他是在针对齐老爷子。”
白手点了点头,“嗯,我也听出来了。”
周末端说道:“听说明天,这几个专家要到某某学院去举办演讲会。”
白手急忙吩咐,“老周,你派个记者过去,听听他们放些什么臭狗屁。”
周末端点着头道:“没问题,”
第二天下午五点。
周末端派人送来了一盒录音磁带。
白手关起门来,认认真真的听了三遍,又琢磨了好久。
开始公开挑衅了。
三个专家的演讲,直接点名齐再坤老爷子。
从历史的角落里出来的老古董,思想还停止在半个世纪以前,却通过某些得志小人向人们兜售陈旧观念。
上海滩需要大洋彼岸的春风,需要资本主义的光辉,彻底的市场经济是大上海发展的最佳良方。
关于上海的地产市场,三个专家提出几条建议。
一,取消现有的所有政策限制,包括价格限制,一切交给市场决定。
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全面退出。
三,加大土地供应量,取消现有的按规划和按计划供应土地的规定。
四,允许房地产企业上市,进行社会化的融资。
五,限制和禁止企业进行土地储备。
六,延长商品房预售时间,楼盘只要开工建设,就允许其同时上市销售。
白手听罢,冷笑几声。
专家?砖家还差不多。
口出狂言,胡言乱语,这是想找死的节奏啊。
过了一天,上海的媒体开始报道这些专家的活动,以及他们标新立异的观点。
但不多不广大,有点还含糊其辞。
稍作统计,报道的媒体只有七家,报道也没在头版出现。
白手不以为然,冷静旁观。
十二月初,上海已入初冬。
那些专家果然在上海扎根,到处演讲,竭力推销他们的观点。
演讲的内容也越来越肆无忌惮,不仅点名批判齐再坤老爷子的观点,而且拐着弯的攻击现行政策。
这天晚上,白手接到那位神秘朋友的电话。
“老白,你怎么消声匿迹了?”
“老朋友,我摸不准有关方面的脉络啊。”
“哈哈,我估计你在等待反击的机会。他们攻击齐老爷子,实际上就是在攻击你。一位年愈九十的老人,他们即使赢了也胜之不武,只有攻击你,才更有现实意义。”
白手也笑了,“老朋友,市里怎么说?”
“有的东西,刚见到时肯定觉得新鲜或新颖。但是,离经叛道就过分了,过分了就是自找麻烦。”
“老朋友,你不妨说得直接点嘛。”
“广开言路,这是必要的,所以市里不好直接出面。但是你可以啊,老白,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是谁,你是成功人士。你说一句,能顶那些专家一百句。”
“呵呵……别忽悠我。我骂街还行,但说到理论,我怎么能跟那些满腹经纶的专家比较呢。”
“老白,你可以发挥你的优势啊。你的优势是什么?是你的成功。你记住了,成功者拥有特定的话语权,因为你是站在山顶上讲话。而那些所谓的专家,他们顶多是站在山腰,他们爬不到山顶上。”
“我明白了,老朋友。”
“老白,你行的,我等着你再次扬名的佳音。”
有老朋友指点,白手心里有底了。
白手早就想反击了。
老虎不发威,你把我当病猫了。
白手电话联系陈玮。
“老陈,你与你们校长关系怎么样?”
陈玮还在财经大学工作,现在已升为教授,同时还在上海证交所兼职。
“哈哈……老白,你什么意思?你要开后门吗?”
“说对了,还真想开个后门。”
“哦,是什么后门?”
“上次我的自传出版后,你们学校曾发出邀请,请我去你们学校做报告。我想问问,你们的邀请还算数不算数?”
“算数,永远算数。怎么,你终于要开口说话了?”
“告诉你们校长,上海滩最近有妖魔鬼怪出没。我是钟馗的徒弟,我要降魔伏妖。如果你们校长不怕的话,我想借贵校宝地一用。”
“哈哈……明白明白,欢迎欢迎。”
“你欢迎有什么用,你们校长的欢迎才管用。”
“我马上请示。老白,现在就找我们校长去。”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陈玮给白手回了电话。
“老白,我们校长说了,非常非常非常欢迎你去我们学校。你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
“三个要求。一,越快越好。二,允许记者到场。三,除了说我自己,说成功之道,还得允许我谈论经济学。”
“好,就这么说定了。具体的时间,安排好后我再通知你。”
就这么说定了。
又过了一天,陈玮打来电话,著名企业家白手报告会,安排在明天下午进行。
地点,财经大学礼堂。
时间,明天下午两点到四点。
白手把这件事告诉了周末端。
周末端表示,他们《新申报》全力配合,他将亲率两名记者到场。
同时,周末端将邀请另几家媒体到场。
星期六,下午一点。
白手带着小安和艾薇,驱车去财经大学。
财经大学正是艾薇的母校。
校长亲到校门口迎接白手。
第1357章 侃侃而谈
从校长到教授陈玮,十几个领导和教授组队出迎,让白手倍感荣耀。
当然,也与白手和财经大学的关系有关。
腾飞公司和财经大学是互为合作单位。
至今七年,白手年年给财经大学捐款,从最初的三十万,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五十万,累计已超一千万块。
两点不到,校礼堂已座无虚席,一千五百个座位,挤进了两千多人,礼堂门口及礼堂外至少还有千人。
校长五十多岁,他先走到讲台边,简要的介绍了白手。
他说,白手是他见过的最成功的企业家。
他又说,白手是他见过的最励志的成功人士。
他还说,目前的中国,不需要空谈家,最需要的是像白手这样的实干家。
校长带头鼓掌。
礼堂里掌声雷动。
白手走上讲台,向师生们挥手。
掌声终于平息。
白手没有讲稿,连以往常带的笔记本也没有带。
以前有机会长篇大论时,白手总把讲话提纲写在笔记本上,以防自己跑题。
但今天他准备信口开河,随心发挥。
“尊敬的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要做一个重要声明。就是我写的自传,书里所写的全部事情和细节都是真实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书里的人物都改用了化名。”
“众所周知,我文化程度不高。如果完全让我自己去写,我肯定写不出一百万字的自传。是我本人口述,秘书记录,再经朋友编写而成。我不隐瞒,同学们,这就是我羡慕你们的地方,因为我读的书太少了。”
“但是,我也是读过几本书的。特别是从商以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读了一些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书。可惜我是自学,只能学点皮毛,难以掌握精髓。这也是我不如同学们的地方,因为你们有众多老师的指导。”
“当然,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两位导师,我称之为两盏指路明灯。一位叫丁光远,他还活着,但他十年以前就成了植物人。还有一位叫齐再坤,他年愈九旬,但他思想的光辉,仍时不时为我拨云去雾。”
“因为某种原因,我与丁光远前辈接触不多。但他留给我的两本手稿,我至少读过三十遍,可以说我能倒背如流。如果要给这两本手稿起个名字,应该叫经商之道。这两本手稿,侧重的是商战中的战术和技巧。有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找机会交流。”
“与齐再坤老爷子的关系,成了我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关系,我把老人家称之为十万个为什么。每当我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几乎都能在他老人家那里找到答案。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他的思想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显得深厚和光辉。”
“所以说,我的成功之道,除了国家的开放,时代的眷顾,和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同学们,知识就是力量,我对这句话最有体会。没有丁光远和齐再坤两位前辈,我也许也能成功,但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功。”
“但是,但是啊。同学们,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论,理论不是万能的,理论有时候是有毒的。经济学界有一个自我评价,请同学们记住。有史以来产生的全部经济学理论,百分之九十九已经变成垃圾。有史以来所有的经济学家,百分之九十九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斤栗。但是古人又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百无一用是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伟大的理论,它不经实际的检验,它也是一堆垃圾。回顾我个人的成长过程,我惊人的发现,所谓的理论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两位老前辈教给我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经济学家,这既是谦虚,也是他们的自我认知。他们教会了我什么?是方法论,是认识世界认清现实的密钥。他们教会我这样一套本事,就是如何的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
“成功没有固定的套路,我研究过不少我的同行,我发现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一本精彩的书。所以我要劝说同学们,成功也许可以复制,但那只是相似。如果同学们一定要向成功者学习,那我会建议,你们一定要总结他们的共性。但是,成功者身上一半以上的所谓优点,实际上是不值得你们学习的。”
“最近有一个口号,叫做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我认为这也是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大家牢记。但是,历史的经验又告诉我们,所谓的外国的先进验,并不都适合咱们国家。现在最困难的是,哪些外国经验适合我国,哪些经验不适合咱们国家。”
“同学们,改革开放已经二十一年了,全国像我这样的企业家多如牛毛。你们要学习的话,不要局限于一个几个,既要向成功者学习,也要借鉴失败者的教训。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现有的企业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八十年代的,一类是九十年代的。”
“本人年纪不大,但荣幸的属于八十年代。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平均教育年限只有五年。九十年代的这一茬,比我们稍好,平均教育年限也只有八年。我们两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没有到国外见过世面。”
“最近,有一些所谓的海归,所谓的经济学家,在大上海四处乱窜,发表了一些奇谈怪论。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