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手当家-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61章 大老板来了

    有梅妮在旁边,白手不慌不忙,“亮子,先把你答应的事给办了。”

    陈亮一边点头,一边把他的包放在柜台上,“手哥,十五个户头,我家七个,我老丈人家六个,加上我外公外婆。一共是五千块,让他们看着办吧。”

    梅妮立即吩咐手下,照着陈亮给的名单开存折。

    白手羡慕,“亮子,我累死累活,钱都扔在厂里了。你这生意轻松,还比我赚钱更快。他娘的,人比人气死人啊。”

    陈亮反击,“你得了吧。这五千块钱,有老魏的一千块,还有我老丈人的两千块。为了你的破面子,我连流动资金都抽出来了。”

    “噢,谢谢你给我面子啊。”

    陈亮瞥了梅妮一眼,凑在白手耳边小声道:“这个美女够劲,难怪你这么积极。”

    白手乐了,“你也懂这个”

    “嘿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白手有点得意,轻轻的坏笑。

    “哎,真搭上了”陈亮拿胳膊肘去推白手。

    “呵呵正在努力,正在努力。”

    陈亮也学会了损,“好菜又让猪给拱了。”

    白手气得踹了陈亮一脚。

    “大生意,大生意你要不要”陈亮理直气壮。

    白手笑着服软,“你小子行,长行市了。我错了,我错了。”

    “手哥,你在六清县的那个大客户,在老魏的陪同下,将于今天中午抵达温桥镇。下午去你厂里进行实地考察,如果对方满意,将与你正式签订供货合同,与你确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白手噌的站起身来,“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啊。”

    “不急,现在还在路上,到你家的话,起码也是下午了。”

    白手急道:“不行不行。我得抓紧时间赶回去,把我饼干厂好好的拾掇拾掇。”

    说走就走,白手跟梅妮说了说,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陈亮追上来,“手哥,有了大生意,别忘好朋友啊。”

    白手想起,得跟柳老师说一声,但又不想让陈亮知道柳老师,以及柳老师住在哪里。

    “亮子,我还有事要办。你这边办完事,去九孔桥等我,或者我等你,咱俩不见不散。”

    话音未落,白手已骑上自行车走了。

    柳老师不在家,行李已经收拾完毕,都放在客厅。

    白手给柳老师留了一张字条,大意是他有急事要办,不能陪她一起去白村,让她明天早上乘船去白村。

    留好字条,出门关门,白手赶往九孔桥等着陈亮。

    九孔桥,是县城通往陈童乡的必经之处。

    白手和陈亮汇合后,匆匆回到家里,发动全家,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

    特别是饼干厂,把墙上的地上的瓷砖,都擦得锃光瓦亮。

    下午一点刚过,老魏陪着一个中年人,各骑一辆自行车出现在白村。

    白手和陈亮站在村口迎接。

    “小白,这位就是李卫峰老板。老李,这位就是小白,白手厂长。”

    李卫峰,归国华侨,食品批发公司老板,看似四十多,其实已是知天命之年。

    “李老板,欢迎您光临我饼干厂考察指导。”白手躬身道。

    “客气客气,白厂长你客气了。”

    白手主动伸出右手。

    不料,李卫峰伸出的却是左手。

    白手愣了一下。

    老魏道:“小白,我向李老板介绍过你,他是要见识见识你的左手。”

    白手这才明白,伸出左手,与李卫峰的左手握手。

    接着,白手没有收手。

    李卫峰看得很仔细,白手掌心的那个白斑,他还用手摸了摸。

    “好手,好手啊。”

    “李老板,您过奖了。”

    白手陪着李卫峰,进前院,过堂屋,再到后院。

    李卫峰没有马上进饼干厂,而是在后院转悠起来。

    李卫峰只看不说,白手与老魏和陈亮也都不开口,只管跟着。

    李卫峰从包里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的拍起来。

    足足拍了十几张,李卫峰才推开饼干厂的第一道门。

    今天下午没有开工,饼干厂既安静又整洁。

    这时,老魏道:“小白,你给李老板介绍介绍。”

    白才这才开口,李卫峰拿着照相机拍到哪里,他就介绍到哪里。

    李卫峰看得周到,连厕所都没漏掉,连煤炉房都要看。

    最后是上楼,技术研究室和书房,李卫峰看了又看。

    技术研究室,实际就是防腐剂配制室,整得有模有样。

    来到书房,看到书房里装满了书,李卫峰难得的点点头,表示赞许。

    可李卫峰不知道,上午这书房还没有书,是为了应付他的“考察指导”,白家人临时动员,紧急地从丁老师那里搬来的。

    李卫峰下楼,走出饼干厂,穿过后院回到堂屋里。

    老魏道:“老李,我忘了跟你说,小白有一位好母亲。”

    李卫峰由老魏陪着,进屋拜见白母。

    白手没进,和陈亮一起,来到前院的石桌上。

    石桌上摆着一道茶具,茶水也已泡好。

    李卫峰和老魏出来。

    白手道:“李老板,坐下喝杯茶吧。”

    李卫峰点点头,坐下,接过白手递来的茶,慢慢的呷了几口,不说茶的品质,却对茶具产生了兴趣。

    “小白,这套茶具讲究,你可以嘛。”

    白手实话实说,“借的。我们这里有个老师是上海人,从她那里借的。”

    “噢,你的饼干也是上海配方,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对,这位老师的母亲,是上海某食品厂的工程师,我的饼干厂,就是在她老人家的指导下建起来的。我的配方,我的生产,也都按她老人家的要求进行的。”

    老魏趁机问道:“老李,你这看了老半天,胶卷拍了几个,感想如何啊”

    李卫峰道:“难得,一个小小的农村饼干厂,整得跟大食品厂似的。这说明小白很用心,很用心的人做出来的饼干,肯定是让人放心的。”

    白手道:“不瞒李老板,开始我是一窍不通。正因为一窍不通,所以步步都不敢放松。从开始做饼干以来,加上发电机,我已经投入上万块了。”

    李卫峰点着头道:“你可能还得花钱,因为我要给你提七条整改建议”

    白手不敢怠慢,拿出笔和本,一一的记下。

    李卫峰这才露出微笑,“现在,该谈谈咱们的合作了。”

 第0162章 调整生产

    谈合同,白手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李卫峰拿出事先拟好的合同,一式两份,递到白手的手里。

    白手看,老魏和陈亮也看。

    合同的主要内容有这么几条。

    一,除了天州市,全省乃至外省的饼干销售权,都归李卫峰。

    二,白手只需把饼干运到温桥街,交给托运站即可,后续运输由李卫峰负责。

    三,饼干的价格,米粉饼干每包零点六八元,玉米饼干每包零点六五元,麦粉饼干每包零点六二元,混合饼干另定。

    四,付款方式,欠帐一批,下一批货交付时,结清前帐。

    五,供货量,保底每天五百包,最高每天两千包。

    六,担保人,老魏,陈亮。

    对这些条款,白手没有不同的意见,实际上他也拿不出什么不同的意见。

    双方签字,郑重其事地交换合同。

    收起合同,李卫峰道:“小白,只有一个问题,其实也相当重要,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在合同上并没有写明。”

    “什么问题”白手急忙问道。

    “就是通讯问题。因为你没有电话,如果我要调整订货量,我没法及时的通知你。”

    白手不好意思道:“李老板,这个通讯问题,现在还真的暂时没法解决。我们这里的电话,现在还不能通到村一级。”

    老魏道:“还是先采用老办法吧。一般情况下,订货的调整,由托运站转达。紧急情况下,请李老板给小白拍电报。”

    通讯问题也只能这样了。

    总的来说,李卫峰是带着满意走的。

    白手更满意,李卫峰这次过来,等于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以前不敢在仓库里存货,现在有李卫峰的合同垫底,可以放心的生产饼干。

    李卫峰提的七条整改意见,白手积极应对,有四条马上可以改的,他马上就完成了。

    另外三条,暂时改不了,白手就扔在一边。

    针对李卫峰的合同,白手也设计了专门的送货方式。每三到五天送一次,不用自行车而是搭船,尽量避免运输过程中对饼干造成的损坏。

    送货时还是白当和陆水龙一起,收款也是,因为白手对他们还是不放心,俩人一起出入他才踏实。

    收到款后也不直接带回家,白手在温桥街信用社开了存折,就把钱直接存到那里。

    至于生产,白手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现在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柳老师来了。

    弟弟妹妹们也可以参加了。

    萧老太太和丁丁也从上海过来了。

    这个暑假好,饼干的生产速度几乎翻了一倍。

    可问题永远都有。

    萧老太太带着丁丁到后的第三天,母亲把白手找去,说有事商量。

    “妈,你有什么事啊”

    “手,两个事,都是大事。”

    白手笑了,“妈,咱家老规矩,你说事,我办事,保证不折不扣完成。”

    “头一件事,早稻收割,晚稻插秧,你安排好了吗”

    “妈你放心,我安排好了。咱家三亩半,婶子两亩,陆家三亩,一共八亩半。咱家这么多人,两天割早稻,两天插晚稻,四天足够完成。”

    “还有一事,这么多人,住宿怎么安排吃饭怎么安排”

    白手咦了一声,“妈,这还用什么安排,原来咋样,现在还咋样呗。”

    母亲笑着责备道:“手你傻呀这么多人上班,不住在一起,不能保证统一的上班时间。还有吃饭,大家要各回各家,还得自己做饭。你想想,是不是既麻烦又浪费时间。”

    白手大受启发。母亲是旁观老清,以前他是想过这个问题,但一忙乎就给忘了。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工厂工厂,工人的厂,那就得有工厂的样子。

    白手开了个会,全部员工和家人参加。

    开会就是白手的独角戏,他夸夸其谈,其他人听着。

    会议就解决母亲提出的第二件事。

    白手决定办个食堂,并把家里的厨房与食堂合并,移到刚搭建的棚子里。

    新棚建在院子里,除了厨房,还有一个能坐七八个人的餐厅。

    炊事员由二舅妈和陆水龙他妈担任。

    也不像学校的那种方式,一人一个饭盒的蒸饭,而是像大工厂那样,用蒸笼煮饭,大伙吃多吃少都行。

    菜也统一买,合着烧,合着吃,食堂的帐目公开,一个星期结算一次。

    住宿比较麻烦,因为人多房少,其中还有不少讲究人。

    二舅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要来过暑假。

    陆水龙母子不用安排,住自己家。

    方玉兰也住自己家。

    母亲的房子隔成两半,前半间母亲住,后半间给萧老太太住。

    东边的另一间,也隔成两半,前半间给两个妹妹住,后半间给丁丁住。

    原来的厨房,改成仓房和杂房。

    西边的两间,二舅二舅妈住半间,另半间给两个表妹住。

    还有一间,前半间给两个弟弟住,表弟跟他们一起住,后半间白手自己住。

    饼干厂的楼上,被两个老师占据,丁老师和柳老师。

    生产上的安排,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萧老太太和丁丁都要求上班,白手也不客气,也安排了具体的工作。

    碾粉房由母亲和柳老师负责。配料房安排方玉兰和小妹白雪。拌料房除了陆水龙的母亲赵秀娟,还有三弟白面辅助。压模房交给二舅妈,大妹白米辅助。包装房交给丁老师和丁丁母女负责。

    烘烤房交给二舅,白手自己、二弟白当和陆水龙仨人,轮流辅助二舅。

    萧老太太负责全面管理,以及生产监督和质量检查。

    趁着早稻成熟的前几天,白手带着大家,一天开工十几个小时,整整做了七千多包饼干。

    老老小小,大家都很勤奋,都很认真。

    白手也看出来了,钱真是个好东西。柳老师是冲着赚钱来的,就是上海人萧船大教授,也是冲着赚钱来的。

    以前开工资,白手很随意,大家没意见,白手也没当回事。

    但现在不一样,既然要正规化,那么在工资方面,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