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个有趣的小伙子,我对他有些感兴趣了。年轻人中,像他这样成熟的可不多啊,他还是有些与从不同的。阿莉,你不懂男人心中所想,我们男人啊,无论做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的钱,最后,我们都只想做一名自由的农夫。这小伙,他心态的确有些老,比我都老。”
“反正我对他不满意,你就劝一下你女儿,让她多看看更多的优秀男孩,不要过早的决定,这是一生的事,不能马虎。女儿说,郑副书记家的儿子,也在追她,我倒是喜欢那孩子。”
“女儿的事,由她处理,不要涉及官场上的事。”
“郑副书记家的儿子的确不错,我可是真心为女儿着想。”
“好吧,等女儿周末回来,我找女儿谈谈,看她会不会接受。如果她不接受,我们没有办法。现在不是父母包办的年代,她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跑遍全国、全世界。你要是逼她,她跑了,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就是担心这点,都愁死了,你想点办法吧。”
沈浩是知道自己在高妈妈那关失败了,他一点都没有担心,以他现在的表现,在未来丈母娘那里惨败,是很正常的,如果真是轻松过了,那才不正常。现实就是现实,它不是戏剧,不是小说。
齐青还是很八卦地问沈浩目前泡妞的进展,沈浩详细说了与未来丈母娘交手的经过,齐青听了,又大笑一回,说沈浩就算以后咸鱼翻身,也给丈母娘留下了不好印象。
浩瀚公司卖完了歌曲后,正与国内两在影视公司谈剧本的事情。沈浩在岳州也没什么事可做,正想回县里,却又接到另一场面试通知,这次要通关的是终极BOSS,高燕玲的父亲,岳州……市市长高明远。
高市长与沈浩一样,喜欢喝茶,所以,面试地点在市里一家高档的茶吧里,一个小包间,只有三人,沈浩和高家父女两。
在高市长面前,沈浩还是一脸的平静,很自然,还有些摆架子,上次和李莉一起喝咖啡,沈浩还装一下,亲自给李莉倒咖啡。而今天,他和高市长一样,安然坐着,高燕玲在泡茶,然后给两位老爷各倒上一杯。
高明远对沈浩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这个气度,一点不比那些高官家的公子差,能在他强大的气场下,保持这样安然的,绝不是什么太差的人。
高燕玲也一点不紧张,她对自家大叔很有信心,看他那比自家老爸还稳重的样子,高燕玲嘴角露出笑来。
“你叫沈浩是吧。”
“是的,高叔叔,我二十五岁,连州白马县人,爸爸是厂里的焊工,妈妈是个体,家里还有一个读高三的弟弟,一个读初三的妹妹。我是机械厂里的技术员,后来厂子改制,我就包了下来,现在兼做厂长。”
“很厉害嘛,技术员都兼做厂长。我在市里工作,也接触一些工厂的事。你跟我说说,你承包厂子后,做了些什么改革,有没有效果。”
“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开拓市场,二是开发新产品,三是开发厂里闲置资源。
开拓市场,就是要跑,不能等客户上门来找你。我从去年九月份承包厂子,到现在半年过去了,跑市场还是跑出了效果,厂里的销售比上一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
开发新产品,我的思想是要做到卖一代,开发新一代,准备下一代。我们厂原来的老产品,市场正在萎缩,就算市场全跑下来了,也会不断变小。所以,必须有新产品。半年前,安排的新产品开发,已提前完成,现在厂里新产品的销售,占到总销售额百分之二十左右,估计一年后,新产品的量,占到全厂年产量的一半以上。
开发厂里闲置资源,是因为,原来厂是国营的,很多设备不用也不能卖,工人没事做,也不能退。所以,我承包后,就把闲置设备租出去,或承接外面的来料加工,这样,设备不空,人也有事可做。
这些措施,还有些有效果的,去年年终,发给全厂职工的资金,就是最高的一年,相信今年会比去年更好。”
“很不错,思路很好,效果也很好。你对现在国有企业改制,有些什么看法?”
“国家很大,各地方情况不一样,我可不敢从大的方面说,只说我自己从这次承包的事中,看到的,和想到的。
国营企业改制,现在还有很大部分采取的是承包制。承包给个人,这里面产权很不明晰。厂子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
如果是个人的,那以前国家投资部分不是白送了吗?这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但如果还是国家的,只是交个人管理,那对个人的积极性,是个很大的打击。
拿我的厂子来说,厂子管理得好,资产增值了,这全都为国家做的,个人什么也没得到,除了一些奖金。那就我个人而言,就没必要为厂子投入全部的心血。
还有就是,厂子承包给个人,上级部门就不管了,也不再拨产品开发资金。承包者因产权不明晰,也不敢自己掏钱进行产品开发或设备更新。
这样下去,这样的工厂,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淘汰的。”
“好,说得好。没想到小沈你的思路很清晰,眼光也很独到。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办法还是有的,就像大国企改革中采用的股份制,就很好。国家管理部门,将工厂进行估值,然后可以用招标形式,将股份卖给个人,对一些关键重要的工厂,国家可以保留大部分的股份,而一些小企业,可以全卖了。
有了股份,投资者就有了产权,厂子做好了,增值了,就是他的资产增值了,他就会更积极。国家没了股份,但拿到了资金,而且厂子好了,工人生活更好了,经济盘活了,国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好,办法很好。小沈,如果把你从厂里调到市里的企业改制办,可以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你觉得怎么样?”
“高叔叔,这我可做不了,我承包厂子,是因为老爸在里工作,希望他能工作得好一些,所以,只好咬牙承包了。到政府工作,太累,我受不了。”
“太可惜了,我听你李阿姨说,你只想做个农夫,种种菜,钓钓鱼。这样的日子,我也想过啊。可是,小沈,你还这样年轻,要多为国家做些贡献,不要老想着做一个隐士。”
“高叔叔,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同,我的性格就是干不了大事,只能做些小事,能把现在承包的厂子干好,我就满足了。”
高明远见劝不了,也就不劝。高明远喝了两杯茶,就走了,走时的神情,看不出他对沈浩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沈浩和高燕玲继续在喝茶。
“你老爸刚才的样子,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多半是不满意。虽然他觉得你才华能力不错,可就是太懒,总想干些轻松的,一给你压担子,你就推托。高大人很失望啊。”
“我可不敢答应他,我最怕混官场了,本来是白的,进去一圈,出来就变成灰的或黑的。”
“我也不希望你走仕途,我见我老爸当官也很累的,还是做农夫好,你挑水,我撒种,多美的生活。”
“那将来小孩的奶粉钱怎么办?”
“当然是找浩瀚大神要了。”
高明远回到家中,李莉就迎上来。
“老高,怎么样?小沈有没有答应你去政府工作?”
“唉,我也失败了。小沈的能力还是很强的,看问题比市政府的秘书都要强,我想把他调市里企业改制办,他拒绝了,说太累,受不了。”
“你看看,一个年轻人,做点事都不肯,这样的人,我怎么放心把小玲交给他。结婚后,让我们小玲喝西北风啊。”
“他也不是太穷,他可是一个二百多号人的厂长。收入还是不错的,说不定下一次,他就变成企业家了。”
“他那点钱,能顶什么。现在什么都涨价,他家人口又多,全靠他那点收入,想要小康,那也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我看小玲的态度,不好改变啊。这样吧,你有空就多带她见一些优秀的男孩,说不定她眼界宽了,就会发现小沈的不足。就算她不离开小沈,也会要求小沈改变懒人的态度。”
“现在只能这样了,你这女儿,真不让人省心。”
………………………………
第三十四章 电影剧本开拍
京城,华夏电影公司,齐青就坐在华夏有名的三大导演之一,冯导的对面,冯导正在翻看剧本。
冯导看封面上的题目:《三国之赤壁》,他心里想,历史题材,不好拍,市场反映也不见好,剧本再好,估计也合作不了。
再往下看剧作家:浩瀚天下。
冯导也算文化界的人士,对浩瀚天下天下当然有所耳闻,两年来,出了三部小说,部部畅销,已经成为全国青少年的偶像。抬出浩瀚大神的名头,对票房,有一定作用,就是不知这位写小说的高手,能不能写出好剧本。
冯导按下心中的好奇,翻开第一页。
齐青很平静地坐在那里,她已经喝了四杯水了,可冯导还在一页一页地看剧本,他都看了一个多小时了,可他根本不知道,也不管齐青在边上,他完全被吸引进去,其它的人和事,他都忘了。
齐青对沈才子的剧本看不懂,但她对沈浩这个人却非常有信心,就算沈浩说,他可以摘下月亮,齐青也一样会相信,那个男人,能创造任何奇迹,他现在已经做到的事,已说明了这一点。
两个多小时后,冯导才抬起头来,发现坐在一边的齐青。冯导合上剧本,放在自己边上。
“齐总,我服了,真是好剧本啊。我看过无数的剧本,可从没想过,历史题材的电影,可以这么写,可以这么拍。太吸引人了。场面宏大,细节引人,人物鲜明,既有史实,也有一些推理虚构,合情合理。有英雄豪杰,也有儿女情长。可以预测,这样的电影是有市场的,可以吸引很多观众,特别是,浩瀚老师,他在全国有百万以上的书迷,光是他的书迷,如果都去看他的电影,那就一个大数目。齐总,这个剧本,我们公司接了,谈谈你们的条件吧。”
“首先,我想让冯导估算一下这部影片,要投入多少钱?贵公司资金上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允许我公司投入部分资金,占一定的股份。”
“由于场面较大,群众演员要求也多,所以,我估计拍摄费用要在一千二百万左右,再加其它费用,一千五百万,可以全部完成。这个成本,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公司如果要独资也是可以的,只是为分散风险,会允许你们公司参与入股。但参股最多,不得占三成。”
“好,能参股就好。这是我们的协议,你看一下。”
浩瀚的协议内容是:首付费一百万元,后期利润分成,电影公司七,浩瀚为三。比如说,这部影片上影后,是五千万的票房,扣去拍摄成本一千五百万,剩下的三千五百万,在院线、投资方、剧作方,三方分成。院线肯定要拿大头,拿去四成,剩下只有六成,投资方是大头,一般要占六成中的九成或八成。
协议中,电影公司七,浩瀚为三。还是要价过高,冯导与齐青讨价还价,最后改为,电影公司八,浩瀚二。
对于投资,由于不许超三成,所以,浩瀚公司决定投入四百万,占百分之二十七的股份。这样,如果这部影片票房为五千万,那么浩瀚公司将能拿到九百万的分成。
而沈浩私下里对齐青说,他估计这部片子,票房能到五个亿,浩瀚公司,拿到的钱,将近一个亿,这真是一本万利啊。
齐青与华夏电影公司签了约,并对演员的选择做了一些建议,这些都是沈浩说过的,她只是照着说而已,冯导很认真地听,并说他会认真考虑这些建议的,并希望剧作家浩瀚老师本人,有空的时候,能来公司一起商量拍摄的问题。
华夏电影公司与浩瀚文化公司签约,要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消息传出去,立即引来很多记者。现在,浩瀚大神在华夏,可是神一般的人物,他现在居然出剧本了,真是特大的新闻。在京城所有媒体几乎全部到达。到场的记者,超过了三百人,连华夏电影公司都没有想到,浩瀚大神的影响力是如此的恐怖。
会场主席台上,冯导、华夏电影公司钱总、浩瀚文化公司齐总三人坐在最中间。主持人先把华夏电影公司与浩瀚文化公司合作,拍摄由浩瀚天下编剧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将投入一千五百万元,成为国内近五年投资最大的一部影片。影片准备在九九年初,春节前后上映。
在主持人主下面的记者提问的时候,第一个提问的人,就是问浩瀚文化公司齐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