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反驳:猪八戒什么水平,本领不强功夫不高,有他没他一个样,犯不着清理。”
“错!在能力和忠心上,老板最看重的是忠心不二,而不是能力超群。一个能力超群道心不稳的孙悟空被清理了,一个能力普通、二心最重的猪八戒为什么不清理?换成一个能力普通忠心耿耿的猪八戒难道不更好吗?”
“一定要记住,佛祖要求取经队伍的素质不是本领高强,而是一心向前,稳定团结。否则无法解释那么多比孙悟空能力更强的妖怪为什么佛祖不选,比如烧得猴子屁股着火的红孩儿、打得猴子满地找牙的牛魔王。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四圣试禅心’。”
“维稳大于一切!”
“而且,孙悟空的佛心是队伍中最高的,比唐僧要高的多。每次遇到高山峻岭,唐僧总是心中害怕,担心妖魔横行,过不了山翻不了岭。这样的人,能说禅心稳定吗?每次这个时候,孙悟空都会用劝解唐僧: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需心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
“这样的取经人,比猪八戒强的不是一丁半点,佛祖有什么理由清理他呢,如果清理了孙悟空,又有什么理由不清理猪八戒呢?完全说不通。”
“前面讲,六耳是悟空幻化。那么如果悟空这个本体死了,六耳这个幻化的‘副体’会活下来吗?书中没有类似的例子,不好直接判断,只能存疑,有存疑就好。假设副体可以活下来,也不过是个机器人,没有自主的思维,只能听命于人,在取经这条意外频出的路上,如何凭借主观能动性处理突发事件?又如何能保证队伍的稳定?仍然存疑。”
“如果是真悟空活下来,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真悟空能力超群,佛心稳定,敢打敢杀,又尽在掌握……头上有紧箍咒,如来有什么理由要清理他呢?找不出任何理由。所以,死的一定是六耳。”
“至于之后判若两人,安心打怪,佛心更坚定,势必要保唐僧取得真经,跟活下来的是不是真悟空,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因果关系。真正的原因是,孙悟空获得了他本不可能拥有的奖赏,所以对待取经任务必须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六耳是谁?死的是谁?不重要,真假美猴王让我们思考的不是这两个问题。为什么让孙悟空得到天大的福缘,获得本不可能拥有的奖赏,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六耳猕猴,功不可没。他身为悟空的另一个分身,出现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六耳猕猴说替了唐僧去西天取经,然后和悟空争斗,找神仙菩萨分辨真假,最后到了如来面前,不吭一声,被悟空直接打死。他到底有何目的?找如来一定能分辨出真假,分出真假不申辩一定会死,即便这样,六耳仍然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只有一种解释:慷慨赴义,只求一死!而且是有人指使或者‘强迫’他这么做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答案可以解释六耳猕猴前后矛盾的所作所为。”
“替唐僧取西经,是个借口,这个借口足以让悟空发怒引起争斗,挑动众仙注意,三界动容,连天庭都会知道。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有理由前往灵山,一死了之。只有六耳死了,悟空才能获得天大的福缘,本不可能得到的奖赏。”
“这奖赏就是:一个成佛的指标!”
“观音在五行山下指引悟空时说:待我到东土大唐寻得一个取经人,你与他做个徒弟,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来吩咐去东土寻一个善信,观音说的明白‘东土大唐寻得一个取经人’。悟空、八戒、沙僧,不是取经人,而是取经人的徒弟。”
“佛祖只给了取经人成佛的指标,他的徒弟们是不能成佛的。等到五圣成真,唐僧是旃檀功德佛,八戒是净坛使者菩萨,沙僧是八宝金身罗汉菩萨,龙马是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取经人的正果是成佛,徒弟的正果只是菩萨,要差了一个级别。”
“所以,这里观音对悟空所说的再修正果,一定也是成为菩萨,绝不是成佛。成佛只能由最高boss如来许诺,作为菩萨的观音是无法越权提拔的。如来若不张嘴,任你本领再强,佛心再稳,也绝无可能成佛。”
“当打死六耳之后,如来对悟空说了一句话: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坐莲台的意思就是成佛。全书结束的时候,取经之后,孙悟空获得了一个亦坐莲台的成佛指标,并如愿成为斗战胜佛!排名在观音之前!就是因为这几章里孙悟空打死了六耳!”
“为什么是因为这几章里打死了六耳?大家慢慢听我道来。”
“取经路上,徒弟们若想获得功果……可理解为业绩,须按观音所说:打死妖魔,可得功果。所以悟空他们对妖怪能杀就杀,能全杀就不漏网,杀不了也得把房子烧了,不能回避、不能谈判。因为只有把妖怪打死,徒弟们才有功果,才能论功行赏。妖怪不死,啥都木有。”
“六耳猕猴的出现,就是为了被悟空打死,不死悟空没有功果,没有功果如来就无法行赏。想获得足以成佛的功果,被杀的妖怪需要非常著名,非常特殊,非常牛逼,最好是独一无二,能绝此一种的妖怪,方可立大功,得大赏。”
“很幸运,六耳猕猴在如来的嘴中,被描述成一个具备这样超强功果的妖怪,杀了他,就给成佛指标。”
“如此,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如来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大众,六耳是悟空幻化而来?如果直接说六耳是悟空的二心,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如来若道明真相,悟空杀了自己的二心,将不会得到功果,甚至会落下欺瞒佛祖的罪名,成佛指标更别想了。”
“如来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只能撒谎编造一个从未有人知道的六耳猕猴,并把六耳塑造成三界独有的稀罕妖怪,杀了他功果很大,功果大了才能给悟空成佛指标。”
“这一切,还有个大前提:真假美猴王事件是如来一手炮制。只有如来主动给悟空一个成佛指标,他才能得到,没有如来的支持,悟空永远不会得到成佛指标。六耳猕猴也不会出现。”
“那么,真假美猴王事件,背后的操纵者是不是如来呢?”
“事实上,如来不但是幕后主脑,观音也是帮凶,悟空也是该计划的知情人。真假美猴王,是以如来为首,观音辅助,悟空执行的一桩彻头彻尾的阴谋。仔细想想,两只猴子都找了哪些人分辨真假?第一个,观音;第二个,李天王的照妖镜;第三个,唐僧;第四个,谛听;第五个,如来。”
“六耳既然是悟空的化身,照妖镜当然只能照出两个孙悟空的影子,肯定无法分辨出谁伪谁真。悟空一开始即料到会如此,照妖镜只是掩人耳目以示公平的幌子而已。另外四个,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佛教中人。”
“观音、唐僧、如来不必多说,谛听是地藏王菩萨座下的神兽,地藏王菩萨乃佛教四大菩萨之首,他的助理……宠物当然也归佛教了。谛听若伏在地下,听出六耳是悟空的二心,同时也听见如来加持在二心上的咒语,知道这二心的背后站的是佛祖如来,那么作为佛教宠物的谛听,怎么敢一语道破天机呢?水太深,他不敢掺和,也不敢把他的主人地藏王菩萨拉下水,有什么事,你们找我们家boss去谈!我不能说!”
“假设二心的背后不是如来,是道教中人,天庭神仙,哪怕是太上老君,谛听也没有理由不说,更没有理由把两只猴子指往灵山,而不是天庭。别人主谋,为什么要把麻烦事推到自家老板头上呢?说不通啊!”
“那么,二心事件背后的主使是观音吗?更不可能。”
第481章 十八座金山
“如果是观音,谛听也可以全盘托出,他的直属领导是地藏王菩萨,比观音的级别和法术更高更强,说出来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不说,代表幕后主使肯定不是观音。”
“只有最后一种可能,背后的主脑是如来,是他们的最高boss,谛听才有足够的理由不能说,不敢说。说出来搞砸了如来的买卖,地藏王菩萨也保不了他。谛听的出现,就是给了悟空去灵山求佛祖折辩的理由。换言之,只有谛听,可以把路指向如来。”
“换做另外一个人,比如顺风耳,就不好说了。顺风耳若听出真相,一定会戳穿猴子的把戏,顺风耳不怕如来,他是道教中人,老板是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在他眼中狗屁都不是;若听不出真相,顺风耳正常的反应是,去找老君折辩真假吧!他是我们道教最牛逼的大神!顺风耳看不见如来的影子,只想解决办法,首推的肯定是同属一个教派,世界两大boss之一的太上老君了。”
“一个是佛教的boss,一个是道教的boss,这也是整部《西游记》里实力最强、最大的两个boss,他们统领着两大势力……这个以后再说吧。”
“不管那种可能,悟空都没有去灵山找佛祖折辩的理由,见不到如来,就立不了功果,立不了功果,就得不到成佛指标。这种情况,都不是如来和悟空想看到的。所以,在分辨真假的路上,一定要多安排佛教中人,不能胡说瞎说,要按照老板的意图,把两只猴子引到灵山上来。”
“观音和唐僧用紧箍咒是分辨不出真假的,猴子是疼是痒只有他自己知道,演戏就好了。观音也许能看出来,可惜他是帮凶,不能说。唐僧,一个肉眼凡胎遇事无主的白胖和尚,你觉得可能看出来吗?”
“如来和观音大段的对话只有他们二人在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大众插嘴。从头到尾,观音问,如来答,配合的天衣无缝。观音问的问题,正是如来想说的结果。若不是观音说‘千万与他辨明辩明’,如来已经说漏嘴,差点把二心真相和盘道出。幸亏观音及时赶到,才把话圆完。观音作为帮凶,已经显露无疑。”
“六耳本相败露,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孙悟空看明白了,再说下去,万一有人插嘴询问,生了枝节,反而夜长梦多,不如一棍敲死,一了百了。‘忍不住’这个词用得很妙,孙悟空着急了,赶紧灭口完事。”
“至此,孙悟空经过一系列的铺垫、生势,击毙了一只四猴混世,不入十类的六耳猕猴‘至今绝此一种,功果超大’。终于获得被如来许诺的成佛指标,汝亦坐莲台,取经后成为斗战胜佛。”
“六耳猕猴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做法,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在书中各种伏笔其实解释得很清楚,他的本名不叫六耳猕猴,而是炮灰,他被孙悟空制造出来、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送死,制造本体悟空可以获得成佛指标的机会。”
“一切都通了。真假美猴王的真相,讲的就是如何让孙悟空获得一个成佛的指标!如果纠结在六耳是谁,死的是谁这两个问题上,将永远看不透这个真相。”
汪谦结束了他的解释,再次坐回了座位上。
“等等!这么珍贵的成佛指标,如来为什么要给孙悟空?这一点你不解释清楚,你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你的胡乱推测而已,根本就站不住脚!”陈运宏立刻站起身向汪谦发出了质疑。
说起来陈运宏已经开始有些相信汪谦的解释了,但是,他研究了五十年,都没有把这个无解之谜研究出来,怎么能让汪谦研究出来了呢?如果汪谦的解释成立了,汪谦岂不是成了华国第一‘西学家’,他陈运宏以后还怎么靠这个名号出去混吃混喝?
所以,一定要想各种办法质疑汪谦的解释,哪怕只有一处站不住脚,就可以推翻汪谦的整个立论了。
“这是因为,佛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汪谦再次站起身来。
“如来佛祖此时需要一个死心塌体、六亲不认的孙悟空,去做一件拯救佛教,与另一大势力道教对抗的大事。所以必须要给悟空一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如来为了此事殚精竭虑,以至于乱了分寸,差点把二心的真相说漏了嘴。原因很简单,他太紧张了。”
“那么,孙悟空到底要为佛教做一件什么大事呢?他和如来之间进行了怎样的利益交换呢?”
“孙悟空在如来和观音的授意下,历经周折有惊无险的杀了二心六耳猕猴,终于获得了一个极其珍贵的成佛指标。从此以后,唐僧不敢再念紧箍咒,猪八戒‘哥啊,哥啊’叫得十分亲热。孙悟空赢得了全队的尊重,曾经爱找茬、滋事、老挨骂的混球徒弟,一去不复返了。”
“孙悟空的地位空前提高,本应开心的享受胜利的喜悦。但实际上,他的心太乱,他十分清楚,能获得这个奖赏,必须要为如来,为佛教,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