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向林春平,林弘毅沉默片刻,刚要说话,却听见陈和平已经从小屋里走了出来,在院子里喊着:“弘毅,弘毅,我先回去了。那本资料,你随便用吧!”
听见他的话,林弘毅连忙从北屋里跑了出来。连声道谢后,林弘毅再对他低声说:“和平,你以后,会越来越开朗,越来越主动与人开心地交流的。”
陈和平默默地点点头,就与林弘毅道别了。
他走回隔院的自家小屋,坐在椅中,心中也是哀叹不已。
陈和平的父亲性格也比较内向,陈和平的性格,似乎也遗传了父亲的呆板,甚至有些木讷寡言。
但陈和平的母亲和哥哥,却都是一样的急脾气。父亲因为性格问题过于老实,母亲却因为急脾气,占据了家庭地位的制高点。
因此,也是少言寡语的陈和平,从小就不被母亲喜爱。哥哥陈宁,更是对这个在他眼里近乎是聋哑人一般的弟弟,呵斥不断。
这样的“持之以恒”,陈和平过于内向的性格,也就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开朗一些。哪怕是多和别人说几句话,自己就会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是对方难以忍受自己的回应过少。
但近来却大有不同。林弘毅主动引导之下,陈和平原本压抑的内心,也就像是冰封的河流遇到了春日的暖阳,而立即开解了。
此时的陈和平,虽然仍不能尽情表达,对林弘毅从情感方面尽心帮助的感谢。但他的心中,早已对林弘毅很是赞许。
不仅如此,陈和平本来就对邻家女孩吴琳心生暗恋,但自己既很讷口,又不敢用什么行动来略微表示一下。即便心里再着急,他也只能暗骂自己无用。
林弘毅却能四两拨千斤一般,促进了陈和平与吴琳的初步互动。
这使得陈和平原本就对做事认真的林弘毅很哟好感,现在,更增添了额外的感谢、感激之情。
陈和平坐在小桌前,暗笑着:别说一本学习资料,就是弘毅要我对他陪读,我也是心甘情愿。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q i s u w a n g 。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q i s u w a n g 。 c c 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陈和平在家中的暗自感谢,林弘毅当然不可能知道。
此时的林弘毅,正站在北屋的堂屋中,不断地宽慰着父亲。
因为他知道,父亲林春平如果不能在此事中得到精心开解,就将会遭受接二连三地不幸命运的打击。
作为重生回来的林弘毅,虽然身体是十八岁,但他的心智,毕竟是四十八岁的成年人了。
“这件事,没有多大麻烦的。”林弘毅淡淡地对林春平说。
………………………………
第11章 逢山开路
林春平与贺翠莲听了林弘毅的话,除了内心生出许多欣慰以外,对于他说出来的话的内容,以及他郑重的表情,都觉得有些诧异。
欣慰的当然是自己的儿子虽然现在只有十八岁,但已经深切地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懂得一家人应该是甘苦与共的道理。
诧异的,也正是自己的儿子不过只有十八岁,却能以这样的状态,说出这样的话来。
夫妇两人对视一眼,脸上尽是疲累、焦虑的神情,略微有些好转。
贺翠莲对林弘毅点点头,指着旁边的木凳说:“弘毅,你学习也累了,在这里先坐一会儿。”
“嗯。”林弘毅答应一声,坐在母亲身边。
林春平看看妻子贺翠莲,再看向林弘毅。
毕竟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里的最为年长的男人,林春平此时的心情,又因为眼见儿子已经人高马大,更还很懂事而愧疚。
林家几代单传,林春平作为林家的长子长孙,从小被长辈约束很严。
这样的严格要求之下,林春平的确没有沾染什么恶习。但却也因此,他的性格也就不会很张扬。做事沉稳之余,他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刻板与自傲。
这样的性格,结婚居家过日子,当然会被认为是恬淡、儒雅,更因为与世无争,而与妻子、家人们相处很好,获得了家人们的喜爱。
甚至在学校里做个固定教书的老师,林春平也因为对领导尊重,对同事谦和,对授课学生体贴,而获得了不同人群的尊敬。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经典的话,对于有着淡泊处世性格的林春平来说,也是适合。
长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待人接物与踏实工作,林春平工作成绩明显的同时,人际关系也很好。
基于此,校方有了做三产项目,而这个项目又和林春平的学识、专长相关时,首先就考虑到了他。
领导层开了几次会,再逐渐扩大与会人员,提到由林春平来负责这件事时,基本没有争议,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林春平得知此事后,也做过思想斗争,觉得自己没有真正从事过相关实际工作。但在校方各位领导,以及同事们地鼓励、支持下,他觉得应该回报大家的信任与看重,必要做出一番业绩来才行。
因此,他没有再过多考虑,就快速地“走马上任”。
很不幸,没过了多久,他就遭遇了这个“玉石事件”。
此时的林春平,想起自己经历,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真的是百感交集,有苦说不出。
看看与自己从外貌到性格都很相似的儿子,他慨叹一声,对林弘毅说:“弘毅,你和我很相似,性格也很沉稳。说起来也是好的,但也正因此,或许就更应该老老实实生活。所以,你就只管踏实学习。尤其,哎,你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
听了父亲的话,林弘毅点头认同。但他知道,今天与往昔,大不同!
前世的自己,遇到此事时,的确是除了干着急,并帮不上什么忙的。
但重生回来的自己,却不一样了——虽然没有带着吕洞宾那样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回来,但他确信自己可以凭借带回来的历世经验,处理好今生遇到的难题。而这些经验,足可以成为自己面对今生困难的“金手指”!
“我跟您已经说了,您就相信我。”林弘毅看着林春平说,“这件事,起因在于倪才道。若要得到结果,必还要从他那里获得。”
林春平苦笑一下:“谁知道他躲到哪里,跑到天南地北的什么地方去了。这件事,再跟他较劲,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要想得到解决,就只能是我与学校尽可能协商一下,能否缓缓,”
说着,他想起自己半生忙碌,却不仅是一事无成,更还要“倒赔”,心里委屈至极。
眼圈发红,林春平一时说不下去。
“你爸的意思,”贺翠莲抹着眼泪说,“就是尽量自己想办法,请求学校能够看在他以往勤勤恳恳工作的份上,分批还款。但现在看来,哎,这点小请求,也是不太可能得了。”
母亲的话没有全部说出来,但林弘毅是懂得的:之所以连分批还款也不行,一是因为林春平已是犯了众怒;二是因为校方领导,急着要摆脱自己对此事的领导责任,要林春平做此事的“替罪羊”。
“嗯,人算不如天算。”林弘毅淡淡地说,“我爸的冤屈,或许还要等一段时间,才可以得到昭雪。但是我们面对的这些欠款,一定会迅速还清!”
听了林弘毅的话,即便知道儿子也多是鼓励的话,林春平夫妇的心中,也不禁再次燃起希望之火。
三人正在相互宽慰、劝慰,随着屋门被敲响,同院的吴时来,走进屋里来。
他进来后,先是安慰了一下林春平夫妇,就再与二人低语说了几句。
林春平夫妇听了他的低语,都连忙摇头,一边摆手,一边连声说:“不行,不行。”
林弘毅虽然不能了解内情,但也大致猜到,吴时来必要为林家遇到的事,尽心竭力地想办法。
但这办法,也就是筹钱罢了。
林弘毅见几位长辈做交流,自己留在这里不便,就起身回去自己的小屋。
坐在写字台前,他的心情,肯定是不能立即平复下来的。
前世的甜美生活还未过足,就戛然而止了。
而重生回来,固然是得到了十八岁的年轻精干的身体,更还带着前世阅历记忆的“金手指”。但却仓促间,遇到了家中的巨变。
只好遇强则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现在面对重生后的人生选择,林弘毅更是不得稍有松心。
这样的重生不是任意挥洒,而是目标不可动摇。稍有疏忽,悔之莫及!
低下头,林弘毅在草稿纸上一遍一遍地计算着数学题。
马蹄表“咔哒、咔哒”的声音,静静地响着。
林弘毅觉得有些疲惫的时候,看看闹钟的时间:十一点半。
起身略微活动一下,他再拿起水杯喝了口水,重新坐回椅中。
“弘毅,在学习吗?”父亲林春平的声音传来。
林弘毅放下手中的笔纸,起身走去打开屋门。
北屋的屋檐下,亮着一盏铁皮罩子的电灯泡。
灯光里,脸上满是忧郁的神情,林春平站在台阶上,向林弘毅招招手。
………………………………
第12章 家里的老物件儿
见到父亲林春平向自己连连招手,林弘毅连忙走去。
林弘毅进了北屋,发现吴时来已经离去。
坐在八仙桌边,他觉得屋内的气氛,还是很沉闷。
母亲贺翠莲坐在一边,眼圈红肿;父亲坐在椅中,沉默不言。
“怎么了?”林弘毅轻声问。
林春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再放回去:“你吴叔叔只说要尽全力帮忙,但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我怎么能让他们一家,平白无故地卷入这件事里来?咱们一家遇到这个大麻烦,就已是不幸。怎么能让吴家也立即陷入困顿中呢?”
贺翠莲也对吴家人的好意,连连表示感谢,再就又对眼前的难题,感到无以开解。
林春平叹口气后,接着说:“总共二十多万的欠款,哎,我们也是赔不起,怎能赔得起?”
说着,他又是哀叹连声。
看了一眼神情悲愁的妻子贺翠莲,他再对林弘毅说:“我清点了一下,家里除了留着的百十个‘袁大头’,其它也没什么值钱的了。还有几本古籍善本书,《后水浒传》珍贵一些。古画几轴,也就是仇英的那幅《山石松筠图》好些。但这些,我问过了,不太值钱的。”
这些宝贝,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完全显示出真正的市场价值,价格当然不会高。
但林弘毅知道,这些东西里面,很多是不能以价格来衡量的。
再看看屋内的传世家具,林春平的心情更加激动。
再端起茶杯喝口水,借此平缓了心情,他接着,但声音里已带着哽咽;“这堂家具,自祖辈从清中期传下来,倒是完好的。从踏脚凳、罗汉床到顶梁的衣柜,都很全。”
说着,他扫了一眼屋内几件因为时常擦拭,而显得乌黑发亮的镂空刻花家具,低下了头。
林春平往日曾经抚摸着这些家具,自豪地说:再苦再难,林家几代人都保留下来了这套家具,不易啊!今后,还要继续传下去。
此时记起父亲曾经说的话来,林弘毅再看向颓唐的父亲,心知他此时,肯定是伤心欲碎的。
百多年的祖传物件儿在自己手中卖出,这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一试的行为。
但是此时遇到眼前的难事,又更没有其它办法,能让这些家具完好地留在屋里,而让林春平继续背着黑锅过日子,甚至更还有承担牢狱之灾的风险吗?
母亲贺翠莲一边抹泪一边说:“这家具,问过收旧家具的了。哎,打听了好几个,也不值进口大彩电、洗衣机、录像机、摩托车,这几样加起来的钱。”
这还是不错的。
九十年代初期,有的人家心急,以一套老家具换台彩电,卖掉明代黄花梨书案换二百块钱买酒喝,以几部古籍换回一台半自动或全自动洗衣机,卖掉古画换摩托车骑……,都是平常的事。
但林弘毅听了除了无奈之外,只有苦笑,心中暗叹:挺过去,二三十年后,只是这些家具,就都是寻常百姓家里,难得一见的宝贝。
见屋内气氛沉闷,贺翠莲既然也没有别的办法,也就更不能让丈夫林春平,继续每天为这事哀愁,甚至还可能有更大的厄运发生。
“院子,暂时不用卖。但这事儿也要解决不是?!家里有三两万块钱,加上你爸说的这些。我又找亲戚、同事、朋友,舍尽了脸面,答应给凑个几万块钱。”贺翠莲说着,挺直了腰板儿。
看看林春平,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