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捡漏王-第1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随着陈宇话声出口,原本死寂的决赛现场瞬间炸裂,尖叫爆响。

    九个脑袋!

    这个‘柳氏’有九个脑袋?

    这特妈谁能想到?

    九个脑袋……还能算人吗?

    世界上有不少基因变异的个体,样貌体征或许与常人不同,但九个脑袋……啥基因狂野到了这种程度,能变异出九个脑袋?

    喝东洋排放的蘑菇蛋废水了?

    那也不对啊,大禹时代,东洋那边还是一群未开化的野人呢!

    乍一听到这种事,搁谁谁都要震惊。

    但震惊过后,许多人也就平静下来了,发出了犀利的反问。

    你陈宇是咋知道的?依据呢?

    还有,你光说了‘九’是九个脑袋的意思,‘柳氏’又是什么意思?

    大禹时代,还没有明确的姓氏观念,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名字,真的只是一个代号。然而人们搜肠刮肚,也没想起大禹的那位近臣、左右手,代号与‘柳氏’比较接近。

    面对人们的质疑,陈宇不慌不乱,条理清晰地解释道:“大家还是太小瞧大禹的格局了。把自己或者自己亲信重臣的名字刻在九州鼎上歌功颂德,永世流传,你们认为这是大禹制造九鼎的真正意图吗?”

    “确实,由于九鼎过于神秘,几千年未曾出世,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怀疑与推测,觉得九鼎上的文字,大概率记载的是大禹生平之赫赫功勋。”

    “但是今天,九鼎中最大最重的青州鼎碎片出世了,我可以正式宣告:从古到今,所有人的推测都错了。”

    “大禹的格局,大到了惊天的地步。”

    “九鼎很大,或许大禹确实在上面记载了一些自己的生平,但那只是小部分,绝非主流。九鼎身上所铭刻之文字,占据绝大多数的,还是大禹身为九州之主,一心为民的公心。”

    “你们用小格局推测,永远推测不出来‘柳’、‘氏’、‘九’三字的内涵。若用大格局推测,答案则是……”

    顿了顿,陈宇表情庄严肃穆,语气平缓,准确无误朗诵出了一段古文。

    一段惊世的古文。

    一段注定在今天以后,于华夏古史上铭刻烙印的古文。

    陈宇朗诵的古文是:‘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这段古文,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共工部落的首领手下有一位臣子,名为相柳氏,他有九个脑袋,他饕餮暴虐,每个脑袋可以吃空一座山的食物。

    相柳所到之处,大地便会塌陷,水流汇聚成溪流和沼泽。

    由于相柳作恶多端,大禹为民除害,把他给宰了。

    却不想,相柳的血所流之处,腥气熏天,被污染的大地居然无法再播种五谷。为治理这片土地,大禹前后数次,将腐湿的泥土挖掘出来,堆成土台,铸成众帝之台。

    所谓众帝之台,便是历史上消失的五帝台。

    受时代所限,这段古文里充斥着神话色彩,基本上没有科学依据。

    但仍不影响其伟大。

    仍不影响这段古文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了大禹那胸怀天下苍生的大格局。

 第2205章 九州鼎与山海经

    陈宇所朗诵的这段古文,光怪陆离,乍一听,完全是在扯犊子。

    但完全可以从科学的角度,重新推敲一遍这段话的内容。

    首先,共工,这个名字大家十分熟悉。

    不过,这个共工可不是洪荒传说里怒触不周山的那个共工。

    共工是一个部族的名称,他们的首领都叫共工。

    好比皇帝本身的名字不重要,所有的皇帝都统称为‘皇帝’是一个道理。

    最早的共工,也就是共工部族的初代首领,是炎帝的玄孙之一。所以,共工部族算是炎帝部族的一系血脉分支。

    后来炎黄合并,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融合成了炎黄华夏部族,共工部族也就成了炎黄华夏部族的附属部族。

    但到了大舜时代,洪灾泛滥,这个共工部族不好好帮忙,还离经叛道,背后搞阴谋,增加治水的难度,弄得天怒人怨。

    大舜一怒之下,将当时共工部族的首领共工流放到了幽州。

    与共工一起流放的,还有另外三人,分别是:三苗、驩兜、鲧。

    三苗就不用多说了,始终是炎黄华夏部族的心头大患,在某次大战中,大舜活捉了他们当时的首领,直接给流放了。

    驩兜也是个十恶不赦的王八蛋。

    而大鲧,就比较有意思了,是大禹的亲爹。

    一开始,大舜是指派大鲧去治水的,哪成想,大鲧提倡封堵的办法对治理洪灾毫无卵用。无奈之下,大舜决定换人,换大鲧的儿子,主张疏通河道治水的青年才俊大禹。

    本来这没啥,谁行谁上,更何况接替大鲧的还是他亲儿子。

    谁知道,大鲧大权旁落后,内心不平衡,开始频繁搞事情。

    最终大舜忍无可忍,把治水有功的大禹的亲爹大鲧,也给流放了。

    共工、三苗、大鲧和驩兜皆被流放,四人统称‘四罪’。

    而平四罪,消除炎黄华夏部族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大舜生平的重要功绩之一。以此为铺垫,后续大禹接班,方能带领炎黄华夏部族战无不胜。

    共工部族的首领共工被流放,是因为他阻碍治理洪水。所以,后续的神话传说,说共工是‘水神’,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洪泛滥,也就可以理解了。

    陈宇这段古文中,主角是‘共工之臣相柳氏’。

    他主子共工都不是啥好玩意,他这个‘共工之臣’,自然也不是好鸟。

    说相柳氏九个头大概是扯蛋,最有可能的是,相柳氏出身于某个以九头蛇为图腾的部族,后来因为与共工臭味相投,才成了‘共工之臣’。

    他身上大概佩戴着九头蛇的图腾,被他摧残过的人们因此感到恐惧,口口相传,就把他传成了一个九个脑袋的怪物。

    至于‘相柳食九山’,其实更应该是相柳的封地名字叫‘九山’。

    他摧残封地的百姓,还打着治理洪水的旗号大兴土木,到处挖坑乱刨。

    因此,才会有为了丑化他,说他所到之处,大地塌陷,溪泽汇聚的传说。

    当时的炎黄华夏首领大舜,只流放了相柳氏的主子共工,像他这种小角色,大概率成了漏网之鱼,得以幸存,继续作恶。

    后来是正在治水的青壮年时代的大禹发现了他,为民除害,宰了他。

    紧接着,大禹用掺杂着相柳氏鲜血的腐朽泥土,铸造了‘五帝台’。

    这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是第一点,这段古文的出处。

    为什么说九鼎中最重最大的青州鼎上出现这段古文,能证明大禹的格局?

    仅仅因为大禹治水有功,为民除害,宰了相柳氏吗?

    何止。

    这段古文足以惊世的原因是:它出自于《海外北经》。

    大禹诛相柳,是《海外北经》上的记载。

    《海外北经》是什么?

    答:《山海经》中的一卷。

    华夏第一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了大禹诛相柳之事。

    《山海经》是华夏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传世版本共计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

    记载大禹诛相柳之事的《海外北经》正是《海经》中的一卷。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对华夏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之所以说《山海经》奇幻,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细究之下,与今世截然不同的一方世界。

    有趣的是,《山海经》记载的洪荒怪兽,其中是有‘相柳’这种九头蛇怪兽的。《山海经》说相柳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

    显然是历史上的相柳氏造孽太多,于是百姓们决定把他写成怪兽埋汰他。

    全国古玩大会总决赛现场的无数人理清这庞杂的关系脉络后,开始纷纷变颜变色,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山海经》的内容会出现在大禹铸造的九州鼎上?

    这二者……有什么关联?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不知道。

    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作者不详,为这部光怪陆离的华夏第一奇书,又笼罩上了无边的疑云。

    而今天,某些答案,似乎喷薄欲出了。

    大禹铸造的九州鼎上,有《山海经》的内容。

    这无疑在昭示着一个惊人的事实:

    《山海经》的作者,至少《山海经》的作者之一,是大禹!

    那个履历辉煌,却伴随着无尽争议的大禹!

    治水有功的大禹,诛杀相柳氏的大禹,平定三苗的大禹,设九州、铸九鼎的大禹,一手开创夏王朝的大禹!

    《山海经》的作者之一是大禹,那么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大禹为什么要在九鼎上铭刻《山海经》?原因很简单。

    对今世的我们来说,《山海经》是一本光怪陆离的奇书。但对当时淳朴、无知、迷信的九州先民来说,这就是一本涉猎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九鼎不光铭刻了九州的奉赋、田土之数,更铭刻了九州内的一切山川、地理、历史、民族、民俗、文化、神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交通。

    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第2206章 消失的五帝台

    铸造九鼎时,大禹已经是天下之主,辉煌的履历,无双的战绩,辅以强硬、铁血的手腕,偌大的华夏大地,无任何一人,无任何一个部族敢忤逆他。

    他完全可以在九州鼎上随意发挥,把他从出生到现在,每一天的经过都加以夸张的笔法大书特书,他可以把自己塑造成龙傲天,让自己的事迹永远承载于九州鼎,随着华夏的气运流传下去。

    但他没有。

    他选择了胸怀苍生,在代表九州的九鼎上,铭刻下一部深具那个时代神秘原始崇拜色彩的百科全书《山海经》。

    ‘铸鼎’并非大禹最先开创的。

    在大禹之前,炎黄华夏部族还有一号战绩无敌的猛男,名字叫黄帝。黄帝手持轩辕剑,号令大军,砍瓜切菜,横扫了所闻所见疆土内的一切部族。

    黄帝平定中原后,就曾在荆山铸鼎来表彰自己的功绩。

    当然,黄帝的时代比大禹还要早不知多少年,铸鼎的工艺差到不能再差。

    黄帝所铸之‘天、地、人’三鼎,在大禹时代之前便烟消云散了。

    在大禹时代,已经有了猛男黄帝铸鼎表彰自己的先例。

    但难能可贵,大禹没有用九州鼎表彰自己,而是让它为百姓所用。

    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除此之外,还有他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等,也一一刻出。

    至于形象,他和他的左右手伯益,将草图画出,再由工匠临摹到鼎上。

    这个伯益,是大禹的亲信重臣,辅佐大禹治水,更是在大禹开创夏王朝后,作为一人之下的辅政大臣,辅佐大禹的儿子夏启治国。

    到后来,伯益的后人被分封到徐国当诸侯,‘徐’姓逐渐演化而来。

    换句话说,大禹的左右手伯益,是今天所有姓‘徐’的人的老祖宗。

    大禹和伯益,算是《山海经》的初代作者。

    九州鼎便是《山海经》的第一载体。

    鼎铸成之后,再从鼎身上将图像拓出,分发给九州百姓,使他们知道哪一种动物有益,哪一种动物有害。免得他们跑到山林、川泽里去劳作,遇到不好的东西,自己也不知道,被魑魅魍魉所害。

    这,便是大禹的格局。

    在已有猛男黄帝铸鼎表彰自己的前提下,他依旧选择了胸怀天下苍生。

    自然,大禹本身的事迹也够多够猛,哪怕仅仅是客观陈述,也足够震撼,导致他还是在原始版的《山海经》中占据了不少篇幅。

    这仅仅是原始版的《山海经》,往后历代还有完善和改编,暂且不提。

    全国古玩大会总决赛现场,听完陈宇冷静、复杂、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