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捡漏王-第16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允炆丢了龙椅后,那么一瞬间,彻底明悟了,意识到了一切。

    所谓靖难之役,其实不过是一场间谍游戏。

    纵观华夏历史上值得一提的大战,没有任何一场战争,诡异程度,比得上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靖难之战。

    是的,诡异,无比诡异。

    就拿人们最熟悉的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来说,人们拿这句话,笑话朱允炆优柔寡断,不够狠,难成气候。

    是这样吗?

    包括朱棣在内,好多个藩王,被朱允炆整得痛不欲生,自杀的自杀,死全家的死全家,流放的流放。幸运的,也是贬为庶民。

    朱棣是演技好,能忍,苟且偷生,才活了下来。

    朱允炆整死了自己多少个叔叔?

    真到动刀子打起来的时候,他又不忍心了?

    可能么?

    事实就是,朱允炆确实说了这句话,但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个意思。

 第2367章 朱允炆与燧明国

    朱允炆一上位,周王全家流放;湘王**,全家死绝;齐王软禁;代王软禁;岷王流放。燕王朱棣,也是靠装疯卖傻,通过自污的方式逃过一劫。

    这是怂包能干出来的事?

    陈宇在建文帝朱允炆的日记本上看到,他确实说过‘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但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只不过他没说出来而已。

    朱允炆的意思是:为了我的名声考虑,不想阵斩我四叔朱棣。你们这帮文臣武将,都有点眼力见,别破了我仁慈的形象,让我四叔死于‘意外’即可。

    然而,朱允炆的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却被群臣曲解了。

    群臣理解成了字面意思,真的不去杀朱棣。

    这事,听起来就很搞笑。

    群臣能不懂朱允炆的言外之意吗?但他们为什么只按照字面意思去办?

    原因很简单,所谓靖难,不过是一群双面间谍的狂欢。

    纵观华夏历史上所有值得一提的大战,除了那些跟鬼神挂钩,玄乎其玄的以外,再没有哪场大战,比靖难之役更诡异了。

    朱棣怎么赢的?

    朱棣从京城起兵,一路往南打,气势很盛。然而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费了老鼻子劲。打下来的城池,还总丢。最后他实际掌控的,也不过只有京城周边而已。打了四年,朱棣才占三个郡。

    照这个速率,朱棣五十年也看不见金陵城门。

    朱棣不光打得艰苦,还好几次险为刀下之鬼。

    可总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帮助朱棣化险为夷。

    单是突如其来的大风,就帮助朱棣至少反败为胜了三次。

    一次是巧合,三次都是巧合?

    这里面,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

    最后朱棣之所以能赢,是他孤军直捣金陵城,然后赢了。

    就这么莫名其妙。

    别的州府郡县呢?为什么不勤王?一动不动,瞅着朱棣去一路去打金陵?

    不知道,史书没写这群人干啥呢。

    还有朱允炆的主帅李景隆,跟闹着玩似的,给朱棣送人头,还开门献城。

    跟朝廷比,朱棣一没人数优势,二没民心优势,三没战略空间,四没物资储备、便利补给,五没势如破竹,一路碾压,反而还总被逼得绕路。

    直至朱棣进打进金陵,还有许多军事重镇未曾攻克。

    结果他赢了。

    别说后人,恐怕连当事人朱允炆,都想不通朱棣是如何打赢的。

    不过陈宇看了朱允炆的日记,看到‘群臣害我’四个字,知晓,在城破,逃亡之际,朱允炆大彻大悟了。

    间谍的狂欢。

    那些个文臣武将,那些个州府郡县,全是双面间谍,全在观望。

    反正是老朱家自己的事,谁当皇帝都是姓朱。

    既然如此,他们还干嘛认真呢?除了少数人,谁愿意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至于忠诚于朱允炆的少数人是谁……看看朱棣进城后杀了谁,就知道了。

    除了被朱棣杀掉的,剩下的,城内城外,中秧与地方,所有人都在观望。

    正因为除了少数忠于朱允炆的忠臣外,没人愿意尽心尽力,所以才会出现种种无法解释的离奇现象。

    朝廷军接到命令去杀朱棣,他们跟闹着玩似的,上班打卡,混吃等死。

    朱允炆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意思是你们手脚干净点,别破坏我形象。然后那群二五仔,真的理解成了字面意思,碰着绝境的朱棣,装没看见。

    偌大个朝廷,九成河山握在手,兵强马壮,城坚炮利,粮草充足,结果却是一群二五仔,愣没打过一个弱得多得多的朱棣。

    可以想见,逃亡之后,幡然醒悟的朱允炆,内心有多么崩溃。

    他用鲜血在日记本、逃亡笔记的第一页,写下‘群臣害我’,也就不足为奇、可以理解了。

    陈宇叹了口气,摇摇头,轻声道:“王权,江山,仁义,能操纵人心,才配得天下。你爷爷朱元璋把盘子捂得太严实,一点缝隙都没留。”

    “那些觊觎皇权的家伙,找不出一点取代你们老朱家的可能。”

    “因此,他们知道,不管你和你四叔怎么闹腾,最后皇帝都姓朱。”

    “所以他们达成默契,两头观望,都不得罪。谁赢,他们臣服谁。”

    “你确实很惨。”

    “但从历史的走向来看,你四叔朱棣当皇帝,也不算坏事。”

    陈宇感慨一番后,继续翻看朱允炆的日记、逃亡笔记。

    朱允炆从排水渠钻出皇城后,趁着兵荒马乱,在几个心腹太监的拼死掩护下,一路向北。

    是的,向北。

    因为北方是朱棣打过来的方向。

    朱棣肯定以为他往南逃了,所以会派人去往南寻他。

    朱允炆一路往北,艰苦卓绝,险象环生,但还算是幸运。

    走了一路,他经过一些州府郡县,也遇到了一些死忠的基层官员,挂印封金,坚定选择追随他。

    之所以是基层官员,是因为地方高官,逃亡中的他没法见,也见不着。

    他都意识到各州府郡县的大员是二五仔了,他更不敢相见。

    “嘶!”翻过下一页,陈宇不由倒吸冷气,浑身汗毛炸立!

    他看见……

    朱允炆被一群死忠掩护着,一路向北,到了……

    到了燧明国遗址!

    朱允炆在日记中说,这个地方很奇怪,生长着一些很容易着火的树木,让他想到了传说中燧人氏取火的燧木,没想到燧木居然真的存在,未曾灭绝。

    不过由于他走一路,北方失踪了不少基层官员,已经称帝的朱棣有所察觉,开始加派人手,往北追杀。

    朱允炆不敢在燧明国遗址耽搁太长时间,又匆匆上路了。

    这次他们兜了个圈子,又开始往南逃亡,隐姓埋名,一路风尘,最苦的时候,甚至有上街乞讨的经历,终于到了南海。

    看到此,陈宇双手颤抖,捧着朱允炆的日记本,眼神无比怪异,直勾勾盯着朱允炆的尸体,激动到说不出来话。

    过了不知多久,陈宇才从喉咙里憋出三个字来。“你……没命。”

    “你果真没有真龙天子的命格!”

    “因为传国玉玺,就在燧明国!”

    “当时传国玉玺就在你身边!你要是能发现它……”

    如果朱允炆能在燧明国遗址找到传国玉玺,不说扭转乾坤,起码天命所归。在那个迷信的时代,他站出来,振臂一呼,传国玉玺往外一亮……

    朱棣造反上位,‘清君侧’就是骗小孩的把戏,朱棣自己喊着都心虚。

    到时他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的法统,会崩塌得连渣都剩不下。

    建文帝得传国玉玺,这么玄乎的事若昭告天下,恐怕追随者不在少数。

    最起码,朱允炆能靠传国玉玺,得到和朱棣再次较量的机会。

    然而,朱允炆在燧明国遗址,跟传国玉玺擦肩而过。

 第2368章 小渔村闹妖

    陈宇这一路走来,始终相伴的主旋律,便是追寻传国玉玺的下落。

    自从在金陵的‘秦淮八绝’酒楼,他慧眼无意中扫到了藏在墙壁里的、百年前银行家族的保险柜钥匙,便一发不可收拾,与传国玉玺结下不解之缘。

    他拿着钥匙,去银行家族开启了最后一个保险柜,拿到了传国玉玺的破碎一角。之后他又开了明朝闲散王爷朱显槐的墓,从《少鹤诗集》中发现线索。

    草原、津卫、蓬莱,三个地方,陈宇去了两处,皆无功而返。

    蓬莱他没亲自去,但也派出了曹连城、时万、包大仁、金大牙四人组,在蓬莱追寻了大量时间,啥都没找到。

    线索自此断绝。

    直至黄河流沙大墓事件,陈宇从黄河预言天碑上,窥见天机。

    传国玉玺,失踪于一片火海中,它遭受火劫,最终会出现在极火之地。

    钻木取火的‘人三皇’之一,燧人氏,带领部族的先民,迁徙到燧明国,这样会更加方便生火。

    之后燧人氏的儿子知生氏,又教会了部族先民种植作物,于是带领部族迁徙到更适合耕种的地方,与别的部族融合,逐渐成为炎黄华夏部族。

    迁徙前,和迁徙后,有两个燧明国遗址。

    然后,陈宇一个都没找到。

    直至今天,直至此时,直至此地。

    在雷暴月的雷神岛,在雷神岛上的先天大阵里,在朱允炆避难的洞穴里。

    在朱允炆的日记本上,在朱允炆的逃亡笔记上。

    陈宇知道了燧明国的确切位置。

    终于,终于。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陈宇的追随者曹连城,用命,给陈宇换来了绿柳,换来了燧明国的坐标。

    陈宇已经无暇感慨朱允炆的悲惨遭遇了。

    相比起朱允炆这个前人,在燧明国遗址,与传国玉玺擦肩而过,陈宇的想法只有一个:自己绝不能重蹈覆辙,也错过。

    “活下去。”陈宇咬紧牙关,沉声说道:“活下去。”

    “只有活下去,活到最后,我才能走出雷神岛,满载而归。”

    “雷神岛之后的下一站,我就去燧明国!”

    “找到传国玉玺后,在国内,我便没太多牵挂了。”

    “到时候,我就可以远赴欧罗巴,加入欧陆大变局,闯出一番天地来!”

    幸亏朱允炆有写日记的好习惯,详细记载了燧明国遗址的确切坐标,要不然,陈宇恐怕不知何时才能找到燧明国遗址。

    平复下来后,陈宇继续翻看朱允炆日记。

    在燧明国遗址与传国玉玺擦肩而过,说明朱允炆的帝王命格止步于此了。

    事实的确如此,之后的逃亡途中,朱允炆联系过很多人,想过很多种办法,做过很多种尝试,要么胎死腹中,要么溅不起多大水花。

    离开北方燧明国后,朱允炆带着一群追随者,兜个大圈子,一路往南。

    说来也是神奇,朱允炆的帝王命格虽然垮了,但他仍保持着贵人命格。

    一路逃亡,无数凶险,但朱允炆始终命不该绝。

    这一次,在南海海边,他们更是撞上了一桩奇遇。

    他们去一个遗世而独立的偏远小渔村要饭时,发现家家户户房门紧闭。他们一敲门,屋内便哀嚎连连,好像被吓破胆子了。

    朱允炆寻思,自己身上的真龙之气,这么磅礴吗?

    普通老百姓承受不住自己的龙气,都吓得尿炕了?

    朱允炆一行人疑惑不解,找了栋门都关不严、几乎半坍塌的茅草房,不费吹灰之力跳进去,把钻在床底顾头不顾腚的穷苦老汉拽出来,问怎么了?

    住着危房的穷苦老汉瑟瑟发抖,却还是说出了实情。

    这段时间,他们村,闹妖怪了。

    妖怪不是别的,正是他们村原来的俊后生,孙小五。

    孙小五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身强体壮,性情温和,爱村护民,家家户户,都被孙小五帮过忙。

    按理说,孙小五这种三好青年,以后是村长的有力竞争者,大家照顾他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怕他?

    殊不知,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来讲,这样确实是很好。

    可前几年……

    朱允炆在日记本里,用无奈的语气复述:

    那个穷苦老汉,原话是这么说的:“特娘的,都怪那个狗皇帝,先前那个狗皇帝,还有现在那个狗皇帝,一家人打来打去,呸!都特么该死!”

    “狗皇帝,推粪球去吧!就是你们害死了孙小五!”

    穷苦老汉住着半坍塌的茅草房,孤家寡人,眼瞅着今天又到了孙小五进村的日子,他恐怕是活不成了,他还怕什么皇帝?

    为了泄愤,穷苦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