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节约出来的资金,加上基地现在的剩下资金和以后航模、歼七四、歼教七A出口所得,用来负担一款新飞机前期子系统技术研发的一半资金,那还是搓搓有余的。
资金投入和收益分配这两项定下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既然是合作,那么就有一个问题:飞机研发工作在哪里开展?
到底是共和国,还是在美国?是在基地这个穷山沟里面,还是在诺斯罗普所在的繁华都市圣迭戈?
毫无疑问,双方又是一番争论,不过好在关于超七倒是不用管,肯定是在基地这边做改进,只需要把超七的机体内的布线改动一下、座舱甚至可以直接移植F20的座舱。
反正两款飞机大小都一样,中置操纵杆,到时候诺斯罗普把F20座舱设计的设计师、工程师派过来,双方合作,最多半年时间就可以搞定。
而新飞机的研制就有了很大的争议,白所长首开战斗。
“应该放在我们这边,以后在我国重新开始双发战斗机招标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是本土研制的飞机,这将是我们赢的招标的一个很大的助力。”
基地方面有自己的考虑,诺斯罗普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
“这不行,你们这里的基础研制设施落后,完全不能承担起我们新飞机的研制工作,同时你们这里是生活水平也相当落后,我们公司的工程师恐怕没有几人人愿意来这里工作。”
这算是双方都各执一词,看样子是不好解决的,杨辉知道需要自己再次拿出一个比较平衡的方案来。
“这样吧,我们把这次的研究分为两部分,前期的预先研究,主要是研究飞机的各个子系统、气动外形设;另一部分就是我们在夺得了新飞机项目之后的具体设计、试飞工作。”
刚把两个部分分出来,双方都明白了杨辉的意思,开始思考杨辉提出的建议可行性,在杨辉还没有说出下文的时候,双方都已经按照自己的长和具体情况分好了。
“系统预先研制工作同超七项目一样,在我们公司进行,由诺斯罗普排出技术人员协助,一直到我们拿下新的双发多用途战机项目。”
想了想,白所长又加上一句:“马上,我们会安排建设一处新的美国专家公寓,走美式风格,以最大的程度为诺斯罗普的专家做好服务。”
想到这里,白所长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仿效当年的苏联专家楼,现在建设美国专家楼,希望能和年和苏联合作一样,能学到一些好东西。
不过杨辉听了白所长提出的建设专家楼之后,却是觉得这是要重新走历史的老路啊。
现在咱们和诺斯罗普公司谈的很好,看起来和当年中苏之间关系也差不太多了。是该建设个专家楼,但恐怕这美国专家住不上几年时间。
等到了八九年之后就会有宣传:
“……但是,美国人背信弃义,悍然撕毁合约,撤走所有专家、销毁设计资料。然而,在XXX的决定后,0011基地决心做出自己的争气机……”
后面的就不用说了,这和共和国当年种蘑菇大业何其之相似,杨辉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头。
瑞德听了这安排觉得也没有问题,诺斯罗普需要的就是新飞机在诺斯罗普公司进行试飞,公开向世人宣布:我诺斯罗普公司回来了,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制造第三代战斗机。
至于前期的预研制,放在共和国也无妨,反正这东西诺斯罗普不需要进行宣传。
“我同意你们的计划,前期的预先研制在你们这边开展,一些你们没有的设备只要不是太敏感,你们给出成本价,我们就想办法给运过来。但是后面的试飞就得要在我们公司开展,当然。你们这边也是会有试飞机进行一些试飞工作。”
听听,这真皆大欢喜,不仅把前期的预研放在基地这边,还可以以成本价通过诺斯罗普搞到一批先进的设备,这真是……
白所长笑着站起来和瑞德互相握手:“好好,那我们就合作愉快。”
第261章 都该拉出去遛遛
诺斯罗普很上道,由于始终不愿意放弃他们在战斗机业务中的传统地位,对合作给了很大的支持,十多天的商定中,陆续敲定了很多的合作事项。
瑞德临走之前还说道:“放心,这次我们回去之后将马上着手开始准备合作事宜,按照合作规定,我们的F20会立即停止开发,第一批工程师、技术资料也会在一个月之内到达。”
诺斯罗普很有诚意,基地方面同样也是对这次的合作抱有很大的期待,这年头能和国外航空制造业巨头合作,特别是来自美国的主力航空器制造商合作,那绝对是一件说出去倍儿有面子的事。
现在基地众领导也不能免俗,一脸的欣喜,恐怕也只有杨辉这个怪胎能淡定的看待这次合作。
白所长听了瑞德的话,当即也表示:“完全没有问题,我们马上着手安排美国专家的住宿问题,一定达到我们这里的最高标准。”
送走诺斯罗谈判队,几大领导心里都乐开了,没想到这还真就把诺斯罗普这个美国大鳄给留下来了,同时基地付出的代价还不可谓不小,投资对半分,以后赚的钱也对半分。
最主要的是基地可以学到很多主流的技术,还无偿的拿到了现在歼七四、歼七五所需要的座舱航电技术、还有以后不管在哪里都能用上的1553B数据总线。
心情好,大家也就难得慢悠悠地往会议室走,送走了诺斯罗普并不代表事情都搞定,还有很多的事都要准备。
“行了,这次首先表扬一下我们的功臣杨辉同志,事实证明他推测出的诺斯罗普公司愿意拿出YF17J技术来合作,这是绝对正确的。我们必须为他好好的记上一功,以后我们退了之后,基地就的要靠杨辉这样的年轻人来主事才行啊。”
越听这话,杨辉越觉得白所长说的挺有深意,以前白所长只是在有意地扶持自己,但是今天白所长已经是把这事挑明,看来离自己目标又要更近一步了。
静静的看着其他人的回应,比如于总师对白所长的建议表示赞同,其它如双阳厂的厂长因为受杨辉的航模项目得利最大,也表示赞同以后由杨辉接班。
其他的厂领导却都没有表态,看样子是还是有顾虑,至于顾虑什么,这就只有各人自己知,云马厂厂长这时候站出来换一个话题。
“这事,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一些,我们这些老家伙还两三年时间,慢慢来。这不是马上巴黎航展又要开幕了吗?我们现在该商量一下这件大事,我看这次就由杨来筹办航展,也算是再锻炼一下,我们这老头子就不用再去搅合了。”
本来大家对杨辉也没有什么不满,只是突然提出这事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现在换个话题,商量一下航展的事,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白所长已经看明白了所有人的意见,也就不再坚持,正如云马厂厂长说的,老头子们还能坚挺两三年时间,还可以再看看,航展一事确实需要好好的商议一下。
“也行,我们就先谈谈这次巴黎航展的事宜,此次巴黎航展官方给我们发了正式的邀请函,我们自然是和上一届去卖航模的时候不一样,现在我们也是正规军。”
白所长说话还是那么幽默,于总师接着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以,作为正规军的我们。现在需要拿出一些镇得住场子的好东西。这次再把歼教七A的模型拿去就有些不够,我看我们的歼七四也可以把等比例模型拉去遛遛,顺便宣布一下我们在歼七四上面和诺斯罗普的合作。”
好方法,现在基地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歼教七A型,作为一款歼击教练机始终它只是一款侧重教练工作的飞机,真正挑大梁的还是得要正牌的战斗机歼七四。
沉默了良久的杨辉,终于开口:“我觉得这些都不够,这次我们因该把能拿出来的统统拉出去遛遛。我们在范保罗航展上已经做好了铺垫,很多国家都对我们的歼教七A表示感兴趣,他们都是潜在的客户,现在巴黎航展就是我们一鸣惊人的时候,成名需要趁早。”
语不惊人死不休,杨辉接着又把自己后续的计划说出来,杨辉知道这次是基地对自己的一次考核。
若此这次能满载而归,那么明年最多后年,自己能成为基地的事实上的领导者,这么大的一个基地交接肯定是要有提前一年的适应期。
至于会不会有上面投一个到基地的管事老大出来,杨辉表示这不担心,自己在帝都还是有点人脉,加上自现在又是‘土著’,成绩摆在那里,自然不用但心。
所以现在就要把这次的展办好,而要办好航展,你首先就需要你能拿出好东西来。
“大家都知道前不久我们的歼教七A在巴基斯坦外海大出风头,现在我们完全应该趁着这次机会,继续宣传下去。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应该把上次在巴基斯坦的那架试飞机飞到巴黎去做飞行表演,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一下共和国的军用战机研发能力。”
这建议不错,大家都只知道上次歼教七A在巴基斯坦外海出了风头,在国际上都是出名的,但是都没有想到该怎么进一步挖掘这次事件的价值,还好杨辉这小子聪明。
所有人心里都默默的思量:不得不说杨辉这家伙确实很有能力,以后基地交给他也个不错的选择。
正要对杨辉的建议大加赞同一番之时,杨辉却还没说完,这次要展出的东西可不止这一点而已,还有更加劲爆的。
“不仅仅是要把这次的歼教七A飞到巴黎去做飞行表演,我们还要把我们的新发动机也拉出去遛遛,咱们的第一款涡扇发动机,同时还是国际上第一款采用损伤容限设计思想指导设计的发动机,不宣传一下怎么对得起这款发动机。”
好嘛,还要再放出一个大新闻,不过有了杨辉建议把歼教七A拉去做飞行表演的先例,大家对杨辉的新想法也有了抵抗力,虽然很大胆,但是也能接受。
要把新的涡扇10拿去参展,白所长第一个表示支持,反正是给杨辉这次参加航展助威的,再加上着款发动机本来也不是保密的产品,白所长毫不犹豫。
“我看这事可行。我们的涡扇10已经装上了模拟高空试车台,现在一切顺利,最多再有一年半时间,我就可以保证新发动机投入量产,现在拉出去在国际航展上亮相一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人家负责发动机研制、生产的二所所长兼黎阳厂代理厂长都同意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同意呗。
事实证明只要是好意见,在0011基地高层还是不会有当瞎子装作没看见,然后痛批一顿的情况。
“我看行,这次航展就这样办,把我们的歼教七A拉出去做飞行表演、把歼七四等比例模型拿去做展示、同时把们的新发动机涡扇10也拿去为两款飞机做坚强的后盾。”
“对对,此事可行!”
“我同意,就让杨辉同志带上这些东西去参加航展,一定能一鸣惊人。”
第262章 再战布而歇
再次随白所长回到二所,其他的先不说,杨辉首先就是和白所长来到了测试中心,现在二所的测试中心,绝对是热火朝天。
不仅仅是因为有涡扇10的地面测试工作在这里,所以有大量的技术人员,更多的还有国家军标修订小组人员驻扎,他们要全程跟进涡扇10的研制工作,根据涡扇10的研制经验,新的国军标会逐步修订、完善。
在涡扇10的研制中,各种技术论文不断涌现,甚至是国际上也引起过巨大反响,原因自然就是涡扇10首开损伤疲劳容限设计。在八五年这东西虽然前景好,但还真没有哪家发动机制造商在这个时候就大着胆子用,毕竟有些太冒险。
杨辉和白所长刚到测试中心,涡扇10总设计师温总师就拿出了阶段性成果来。
“这是我们的涡扇10现在的设计情况,我们投入大量的发动机进行试验,每运转100小时就全部拆成零件,再一个一个检查疲劳情况。在第380小时的时,压气机叶片出现大面积疲劳损伤,随后我们改进工艺,现在整个发动机运行510小时还没有出现故障,预计首次翻新寿命会在630到650左右。”
听到这里,杨辉只能说这真心不容易,在材料、工艺的限制下,通过采用损伤容限设计思想,首翻期延长近一倍,这不得不说是这个巨大的进步。
进步明显,但杨辉这次来,并不是视察工作,他是来寻求帮助的,要在航展上展出发动机,还需要从试验中心协调出一台发动机来。
等到白所长和温总师两个把发动机的研制情况交流完以后,这才是杨辉提出自己的需要。
“那个……温总师啊!这次我前来主要还是寻求您的帮助,这主要是关系到我们的涡扇10发动机,所以现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