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总设计师看着这一队人马,老老少少看起来还是挺协调,断层还不算太严重。
“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大家早就知道了,一句话:为了兄弟单位,同时也为了我们自己,一定不能让美国人看扁了,到了那边记住,我们都是祖国西南航空人。”
队伍中的杨为看着这些,默默的不说话,自己这应该算是第二次到自己那老同学地盘上了吧,没想到当年整个寝室中,也就杨辉这家伙现在混到最是人模人样,现在都和美国人勾搭上了,真是有意思。
想到杨辉,杨为又想起当时还在学校时,杨辉和自己的那一番对话,而现在两人都在向这一大难关冲击。
“好小子,没想到让你先几年出来工作,现在就一步先,步步先,把电传飞控的技术搞都出了开头,我这次就只能给你当个马前卒咯。”
笑着摇摇头,随队伍一起离开,这次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亲自试验一下电传飞控的研制,这确实很有意思。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工大,杨为的研究生导师,负责研制了歼教七A模拟电传增稳系统的教授,也收好邀请函,一脸激动。
“厉云,准备一下,我们要到西南一家航空单位去出差,这次的机遇难得,我看这次恐怕各个学校的老怪物们都要过去,我们必须要赶快。”
被称之为厉云的正是继杨为之后,西工大又一位在电传飞控技术上相当有造诣,有天赋的技术人才,更可喜的是,厉云这位还学习了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而且还相当精通。
同时学两种技术,还样样精通的,西工大的上一位还是几年前的一位本科生,据说哪位高材生现在就在西南科工……
第304章 目标不同
在西北地区行动起来的不只有西工大,同样还有其它科研工厂,这里面就包括前几年还和西南科工二所合作过的红旗厂。
红旗厂几年前因为涡扇9下马,全厂都颓废了好久,后来一些关键的技术资料又被自己的老对头黎明厂复制跑了一大部分,更是让红旗厂上下群情激奋。
好在,后来厂里曾经负责斯贝国产化的吴总师,介绍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活,和西南的0011基地还是叫西南科工联合公司来着的单位合作,他们要研制一款新发动机。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红旗厂全心全意地配合,终于完成了发动机高温涡轮叶片的研制,据说这款发动机已经快要完成定型。
这款发动机还把自己的老对头黎明厂也打趴下了,据说黎明厂原本用来给歼八配套研制的涡喷13发动机就是被这款发动机挤死了,这真是大快人心。
西南科工新发动机的研制成功,这边的红旗厂也时来运转,伴随着四发轰六的上马,斯贝的国产化再次被提上日程。油耗低,效率不错的斯贝发动机再次被军队相中。
虽然只是无加力燃烧室的版本,但也足够了,红旗厂本来也没有生产加力燃烧室的经验,红旗厂生产的涡喷8虽然有高达9吨的推力,但这款发动机也是无加力燃烧室的东西。
再次得到资金注入,红旗厂格外的珍惜机会,也知道了机会难得,绝对不能拖进度,国产化斯贝发动机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
白天黑夜都在加班,发动机的进度很不错,还没有超出计划节点的事发生,但现在红旗厂也有了另外一种声音。
倒也不是对天天加班的不满,而是在涡扇9的技术上有了更激进的想法。按理说激进肯定是不能在这时候出现的,但这种激进的方案仔细想起来也并不是太激进。
“我觉得我们在斯贝的国产化中完全可以采用我们国内的新技术,比如西南科工研发的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复合空心气冷叶片,按造他们的试验数据,新的高温涡轮有高达1286摄氏度的耐热上限,这比我们现在拿到英国的技术要好上很多。”
负责斯贝发动机高温涡轮技术国产化的负责人,激动据理力争,现在拿到的斯贝202发动机高温涡轮总温只有1167摄氏度,若是换了高温涡轮叶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绝对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看没有人说话,就继续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这方案自己2计划了好久,甚至连高温涡轮叶片升级之后的推力都做出了大概的估算。
“我大概算了一下,若是采用新的涡轮叶片,涡轮总温可以增加119摄氏度,这增加的一百多摄氏度温度,能给我们国产化后的涡扇9带来全新的蜕变。即使是无加力型号,我们改进之后,发动机最大推力也能突破6吨,这将增加大概500公斤的推力。”
国产化后的新发动能有500公斤的推力增加,这是什么概念?还是拿四发轰六来计算。一台发动机增加500公斤推力,那么四台发动机就将增加共计两吨的推力。
以前说过轰六这款飞机是亚音速轰炸机,推重比比较低,只有0。25,现在算算这多出来的两吨推力能干多少事?
四台发动机一共可以提供24吨推力,0。25的推重比,这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就可以达到全新的96吨,这足足比不升级发动机的四发轰六增加了八吨的起飞重量,想想这八吨若是用来载油……
老天,这样的轰油六可以用来给受油机使用的油料已经足足有了32吨,比起上辈子的轰油六那可怜的13吨可用于受油机使用的油料,这32吨实在是高出太多太多,就是和世界主流的空中加油机比起来也不会落后太多。
增加五百公斤的推力,这可就值得所有人都好好研究研究了,红旗厂厂长首先就不淡定了,若是真的有这么大的增幅,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必须要干下去。
“好,若是我们的发动机能再给力一些,要是能突破到6。2吨左右,靠我们的发动机,完全就可以把轰六的最大起飞重量稳稳的送进一百吨的新天地,这将是多么大的功绩,而且我看这改动也不会太大。”
当然不大,仅仅是换上已经研制完成的涡轮叶片而已,其它方面的改动非常小,小到几乎可以不用计算、忽略掉。
还能怎么滴,厂长都说了,那就干吧,本来负责国产化的总设计师也是比较倾向改进的,现在有了厂长的支持,这就更不用说。
“好,我们就这样办,国产化也不能毫无改进的国产化,怎么也要有些提高才好,以后走出去我们说话也能硬气些。”
有厂长、总设计、高温涡轮项目负责人的力主改进,红旗厂上下终于统一了口径,可以放心大胆的齐心协力走向未来。
于是这就有了各路人马往西南科工去“朝拜”,现在的西南科工可谓风头无两。
“恭喜恭喜啊,歼教七A在巴基斯坦的战绩相当不错,现在国际上都对歼教七A投来了相当大的关注,超越米格21指日可待啊。”
听到这恭喜之言,于总师自然是知道来源,国际上对这款战机的评论都什么:已经超越了米格21比斯;和米格21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的媒体甚至于将共和国战斗机摆脱苏联战机风格的第一架战斗机的名号给了歼教七A。
于总师倒是难得的有些脸红了,若是自己设计的这款歼教七A,加上后续的歼七四能有米格21那样的外销战绩,也就不枉此生了,得个大器晚成的称号也不错。
“哪里。哪里,现在的歼教七A还当不得这称号,这款战机的发动机并不是原计划要安装的涡扇10,还并不完善。”
这本是一番大实话,只是想要谦虚一番,但其他人听起来倒是更加的承托出歼教七A的设计优秀。还不是设计中的完全体就能有这么好的战绩,那后面的完全体能有什么样的风采?
和这些来参加电传飞控项目攻关的兄弟单位客套一番,于总师终于抽出身来,将后面的事情交给杨辉。
“杨秘书长,我们可是第二次见面了,这次来找上你们,是来寻求支援的,你们可不要藏着掖着啊。”
看着这位自称和自己见过一面的兄弟单位来客,杨辉仔细的思考,打量着这人的长相,那一脸的老秦之地面相,一看就知道是来自西北。
“哦,想起来了,是红旗厂来的客人对吧,我还记得上次我们西南科工二所的高温涡轮研制,就是你来协助我们攻关无余量精铸技术的,对吧。”
杨辉还猜对了,来的这位就是上次红旗厂协助二所攻克高温涡轮技术的哪位老技术人员,也是在红旗厂第一位提出改进涡扇9发动机高温涡轮技术的。
“对,这次我在我们厂负责我们涡扇9的高温涡轮项目,英国人提供的技术可比不上你们研发的涡扇10发动机高温涡轮啊。”
第305章 先下手为强
听着这口气,似乎红旗厂对涡扇10使用高温涡轮有什么打算?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想要在国产化斯贝202无加力型中进行改进,要使用我们上次联合开发的高温涡轮叶片?”
杨辉一语中的,这边红旗厂也不卖关子,直接表明自己的来意。
“是的,我们这次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准备寻求你们的技术支持,英国人交给我们的技术实在是有些落后。我们寻思着将高温涡轮制造工艺、材料,统统都更换为涡扇10采用的技术。”
说出来意之后,就看着杨辉的反应,虽然在涡扇10的高温涡轮研制中红旗厂也出过力,但现在要寻求整体的高温涡轮技术支援,红旗厂还是有些忐忑。
在红旗厂这次前来沟通的负责人还在忐忑中的时候,杨辉也默默的计算一番,现在红旗厂还真是放开了思路啊。
斯贝国产化中改进高温涡轮,这么有创意的想法,这到底是谁想出来。太有实现的可行性了,对于这种的改进措施,杨辉表示必须要支持。
“改进高温涡轮的方案很不错,那你们计算过改进后的收益和改进风险?”
没有听到拒绝,而是在询问改进后的收益,这就表明完全有戏啊!
“当然,我们在前来这里之前,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技术方案,改进之后我们的发动机推力至少可以增加500公斤,这样的改进我们认为非常值得。”
增加500公斤,这的确是很好很强大的诱惑,杨辉在听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忍不住了,必须要支援一下,有一款这样不错的发动机,轰油六肯定能有很大的提高。
至于涡扇10的高温涡轮叶片技术,现在也没有必要继续死死拽在手里面,已经决定要把涡扇10发动机技术到时候要交到黎明厂同时生产,那这技术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
“若是真的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把高温涡轮技术支援给你们也不是不行,相信二所那边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你过几天和我一起到二所去吧!”
杨辉带这位回二所去,也算是顺路回去,这边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已经开始,新的翼型也定了下来,后面就要看科研队伍砸时间,这种事杨辉没有多大的兴趣。
正好有机会回二所去,正好看看所里现在和MTU公司合作的进展。特别是杨辉期待了好久的齿轮传动技术,前几天来了消息,说是已经按照加雷特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制造出了首批传动系统。
现在不回去,那还更待何时,关于二所在新发动机的核心机技术技术构架,杨辉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也很有必要提出来。
要回二所去,首先要把一所这边的电传飞控项目理顺,最重要的是要接待这次西工大来的技术队伍,上一次的失误现在杨辉还记得很清楚。
这次带队的老教授身份,杨辉早就提前得知,正是上次研制了歼教七A模拟电传飞控的老教授。
尽管杨辉没有读研,对这位老教授不怎么熟悉,但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次杨辉是学精了,上一次来基地的时候,这位老教授身边带的就是杨为这种超级牛人,不过造化弄人,最后杨为还是被0611先下手为强,按照上辈子的轨迹,杨为到了0611。
这一次,老教授又带来了一位高徒,杨辉这次绝对不能再错过,要知道这次要来支援西南科工的兄弟单位可不仅仅是科研院校,如狼似虎的0611、洪都、西飞都来了支援。
0611这次更是派出主力电传飞控研制队伍来支援,上次就听说了0611的高层和这位老教授有段渊源。
若是自己现在不早下手,恐怕又要被0611把人拐跑,那可就是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摔倒,这肯定不能容忍。
“丁教授,这次又麻烦您前来一趟,真是不好意思,这次我们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研制起比较麻烦,不过机会难得,我们好不容易才在诺斯罗普这边打开了缺口。”
杨辉的解释显得有些多余,教授早就知道这些情况,一副我早就知情的样子。
“我知道这次机会难得,不仅仅是你们的机会,也是全国的航空系统的机会,所以我们就来到了这里,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