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捞过界的情况。
  而如果能够把陆军的模拟训练系统做好,那么也就意味着西南科工点亮了一条相当来钱的技术线,要知道这种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的虚拟技术就是一套仿真软件在起关键做用,而这套仿真软件再稍加改进一下,那就是后世风靡全世界的军事模拟游戏。
  仔细看一下后世研究军用模拟训练系统的公司,哪个不是研制军事类游戏的大鳄,美国E&S或许不太出名,那么微软总知道吧,这也是一家研制地面模拟飞行训练系统的公司,《模拟飞行》就是其在模拟飞行训练软件领域的鼎力之作,在大型飞机的模拟器上面几乎是垄断地位。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技术底蕴,微软才随后开发了一系列的军事射击类游戏《光环》《量子破碎》等,这些单机游戏在国内不太出名,实在是因为国内的环境使然,使得单机游戏很难存活。
  但你不能否认,微软靠着这些游戏依旧是疯狂敛财,虽比不上其win系统的赢利能力,但依旧不可小觑。既然微软可以从专业的军事模拟训练系统中发展出军事模拟类游戏来,为啥咱西南科工就不行?
  不同之处就在于微软走仿真效果好、硬件要求高,和军事模拟训练系统技术关联比较大的单机游戏路线,西南科工在共和国走不了这种路线,但必须要明白的是,杨辉作为重生者,肯定是知道在上一位面共和国的PC游戏是网游为王,只要知道这一点,开发出大型军事网游也就不是什么问题。
  然后,这就可以和上一位面什么《坦克世界》之类的游戏沾边了,这种游戏赢利的能力简直不要太强,你若是再娱乐化一些,什么《穿越火线》之类的东西也可以披上军事网游的名头堂而皇之地出来,然后还怕没钱吗……
  这些都是现在投入到军用地面模拟训练系统所能带来的民用市场,并且这些专业的软件也并不是一定用在军用方面,民航飞机也对这种仿真训练系统有硬性需要,需知现在的MPC…75项目就是民航飞机,那也要有这种配套的飞行训练系统。
  越想越觉得历云提出的搞地面模拟训练系统有前途,只要按照杨辉想的这路线继续做下去,以后发展壮大后也妥妥的能为西南科工总公司旗下带来一家强大的模拟仿真开发公司,那才是最来钱啊!
  下来之后一定要和历云好好的沟通一下,就算这次军队不支持,西南科工也要继续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就以MPC…75的民用飞行模拟系统为突破,一定要把这条新的路子走下去,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条军民用结合的来钱路子。


第578章 蚊子再小也是肉
  “你们要研制地面飞行模拟训练系统?要说传统的机械模拟式那套国内之前也有研究过,最后结果表明它并没有起太大的效果,所以也显得没有这种必要。除非你们是要走计算机模拟训路线,但这种技术所需要的大量新技术、程序开发人员都不是那么容易搞定!”
  对于刘副主席提出的这些问题,杨辉知道、历云同样也知道,不同之处在于两人所想的并不一样,历云从人才、经验来考虑,得出的结论是:整个共和国能够有这个能力开发新一代地面模拟训练系统的,除了西南科工之外也就是611那边算是勉强有这个技术能力。
  “这个我知道,开发这一套技术需要有大量的程序开发人员,并且还要有飞机研发单位提供的飞行数据,相比之下的交互式硬件设备就要显的更加容易一些。而开发这一套技术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我们西南科工有一百人的骨干技术团队,并且他们都参与了18号研制,在开发这一技术上有天生的优势。”
  这种话也就只有历云能够说出来,全国范围来看也就西南科工在这方面的人才、技术储备最丰厚。
  刘副主席是知道西南科工在数字式软件控制上的开发能力,虽然这些人才都是开发工程控制软件的好手,而这次需要开发的一种是飞行模拟软件,但这两方面差距并不是太大,反正要模拟的就是那套控制系统。
  坐下来之后,这才有了一些想法:“目前来看,国内要是真的准备开发这种技术,的确是你们来做最好。不过你们现在铺开的电传飞控、数字化玻璃座舱研制工作都需要这一百多人科研骨干去做,我是比较担心你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西南科工人才的确是国内相关单位中最丰厚的,但同样也是国内在相关领域科研任务最重的,刘副主席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因此在面对这样的诱惑之时,依然还是忍住没有给出说法,而是多方调查。
  “是的,我们的确只有一百多位技术骨干,不过我们这些年一直都还从基础程序员中培养技术骨干,我们拥有大量的基础程序员,他们都是应届大学生构成,只要磨炼一年两年时就能有优秀的人才挑选出来,因此我们的技术骨干每年都是两位数增长。”
  这涉及到人事方面,杨辉就站出来多说了两句,这年头的西南科工已经出现了码农群体,他们干的活和上一位面的码农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只是在于这年头他们的上升渠道比较宽,就算说出去那也是国内最前沿最风光的技术人员。
  况且,这年头开设程序猿培养专业大学可就要比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院校多一些,再加上国内对这种人才有需求的单位也不是太多,西南科工若是有需要,是可以一两年之内把队伍扩张起来,唯一不同的也就是这些人没有任何和航空航天有关知识。
  不过搞飞行模拟训练软件的基础程序员,他们就不需要考虑这些,只需要在技术骨干的带领下,完成基础的程序代码编写就好。
  听了杨辉的解释之后,这时候才算是明白了一些情况,又把目光投向历云那边瞧瞧,光听杨辉的一家之言是不够的,技术带头人的想法也需要考虑,而历云就正是这样的存在。
  “杨总说的没有错,我们在前期或许会面临一些人才困难,但项目开始之最多两年时间我们就可以把队伍充实起来,而且那时候18号的电传飞控也已经大致编写完成,届时这边也能有一些技术人员空出手来,开展地面模拟训练系统研发工作不会有任何问题。”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刘副主席也没有什么疑问了,现在需要的就是说项目立项的问题。
  “具体的情况我已经明白了,首先是以你们现在的人手来做这个项目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完全步入正轨,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也没有那么着急立项开始,先给批准技术预研项目吧!你们现在需要时间来展开这方面的项目,国家和军队也暂时拿不出大量资金来,先预研技术是最好的。”
  技术预研倒是一个还算可以让人接受的结果,一方面给西南科工这边的科研队伍一个缓冲,另一方面也给国家那边一个缓冲,对大家都有好处。与此同时,做技术预研本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毕竟这可是国内再此之前从来没有涉及的项目,预研必不可少。
  不仅如此,杨辉同时也考虑到了国内电子工业的发展,八十年代国内的电子工业的确有很大的发展,借助那段时间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不过那段时间带都是囫囵吞枣,只要能做出成品来就了事,要说消化还真就没有过。
  事实上,大家都是等到九十年代才有时间和环境来慢慢消化和发展,必须要知道的是现在已经上台的386就是曾经电子工业部的老大,84年范堡罗航展的时候还和西南科工一起去英国考察过,当时杨辉就特意指点去考察引进了英国的一款最早期型的个人PC机,现在也不知道那个项目最终怎么样了。
  不过,必须要明白的就是,386在九十年代肯定是对共和国的电子工业有很大的支持,要不然也不会有上一位面共和国电子工业大发展,成为在航空工业这个综合性学科中唯一大比分甩开毛子的子系统。
  如果说之前说的软件开发人员是模拟系统的灵魂工程师,那么就之后这几年时间的预研期,也可以算是在等待386在电子工业上的动作,为地面模拟系统塑造一副强大的体魄:主控机(大型计算机)。
  有了以上的这一些软硬基础,这才能说是对地面模拟训练系统开展研制工作,要不然一切都是虚的,至于说什么大型计算机用的芯片不是国产的问题。倒是因为这种配套的地面模拟设备并不是太过于敏感的装备,美帝能够出售芯片给共和国超算使用,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谈了历云提出的这一套技术,杨辉和刘副主席也没有什么心思继续看什么18号的研制进度,只是略微地和孙总师沟通了一番,知道科研进度还不错之后,也就不再打扰科研工作。
  之后的杨辉倒是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来自哥伦比亚和围内瑞拉两国的代表团,终于在他们最大的权限内给出了一份意向订单。
  委内瑞拉稍稍要有钱一些,给了17架的JF…17、3架歼教七意向订单;哥伦比亚因为也和巴航工业在此之前有合作,在这个时候也下了9架JF…17、3架歼教七的意向订单。
  两国家加起来也有30架的订单了,虽然不是太多,但也还算不错,至少这6架歼教七总还是由西南科工生产的嘛,总体算起来应该还是有一两千万美元的油水,反正是蚊子再小也是肉。


第579章 拉皮是一种学问
  伴随着参加JF…17首飞的嘉宾离开,西南科工这边终于又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歼七四的生产交付依旧在继续中,前些时间因为要给JF…17让出试飞空间,因此积累下来的下线飞机也是相当的不少,等到17的首飞工作完成之后,这批歼7…4型的工厂试飞工作也是一架接着一架的密集进行。
  同时杨辉也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翻过年到巴西的第一站,连带着整个公司都在为此进行着准备,首先是巴西那边催促的涡扇10A生产线的问题,毕竟人家巴西把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发资金都到账了,作为交换条件的涡扇10A发动机总装线也不能跳票了不是。
  于是,按照双方商定好的计划,巴西那边的总装线首先是完成20台的零部件总装任务,这20台发动机的零件由西南科工提供全套的零件生产,之后的发动机将会由巴西方面本土生产约百分之三十的冷端零部件。
  而这百分之三十的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自然就要从西南科工旗下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拿出来,精挑细选之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百分之三十零部件生产技术已经打包完成,不日就将从共和国启运至巴西。
  而杨辉这时候也在各种准备着,如何和巴西那边联系上并开展舰载机的设计项目,这就是杨辉这个时候所考虑……
  “杨总,按照计划后天就要出发往巴西那边去,你看公司还有些什么需要处理,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安排之类。”
  也是直接摆摆手表示没有这种必要:“不用了,我们去巴西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谈的也都是些之前有一些接触过的项目,我带上于总师一起去就行了,其它的技术人员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至于发动机公司那边派哪些技术人去,那就看他们的安排,做生产制造的技术人员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次也是想好了,发动机的事也不同管太多,反正那边有专人负责,自己带上于总师一起就是为了做舰载机的技术顾问,而这一次的项目也正好引起了于总师的兴趣,一老一少正好去巴西那边好好瞧瞧。
  同样还是坐飞机前往巴西,其它的啥都好说,就是中间太过于麻烦,先要到帝都、再到美国、再到巴西,要是能够有一款公务机的话就能解决太多的麻烦。
  这一刻的杨辉对MPC…75的期望就更大了,不过想想之后才发现这飞机即便是改成公务机之后,在航程上恐怕也很难一次从共和国飞到地球另一面的巴西,除非能够把这款飞机的机身再延长、发动机再增推。
  这是一个好想法,不过这种改进之后的MPC…75还能算是支线客机吗?毕竟这是一款有着堪比波音737机体横截尺寸的家伙,机身延长之后和737还有什么区别吗?这样的大家伙就已经可以和现在魔都厂正在生产的82项目有了极大的重叠,到时候或许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也未可知。
  这个时候,野心的种子再次被埋下,毕竟加长机身这种事并不是太困难,这种事在民航界几乎是玩儿烂了的技术,甚至衡量一款飞机是不是够成功,其实只需要看这款飞机被拉皮儿的次数就行了。
  我们还是拿737来说话,同样是和MPC…75一样的机身截面,这款飞机在研制之初的定位几乎和MPC…75一模一样,737最初的设想就是一种只有65到80个座位的小容量短途客机,最后是在启动客户的要求下才改成100座级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