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有点儿吃惊,对褚时健说:“老褚你别吹牛。”
褚时健告诉他:“我跟同行都不会乱说,何况跟您?等到改造完成后,您可以问问财政部这笔钱拿到没有。”
***知道,作为全中国排名第二位的税利大户,褚时健当然不会随便吹牛,他也许是想刺激一下褚时健吧。事实上,随后几年,玉溪卷烟厂税利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褚时健的承诺,从1992年的52。39亿元,到1993年87。7亿元,1994年时达到了146。79亿元。
当关索坝工程改造完成后,褚时健还不忘提醒***手下的工作人员:“请朱总理注意一下老褚的承诺是否兑现了。”其实,这个提醒完全是多余的,在关索坝改造投产的第一年,玉溪卷烟厂上交的税利就已经位列当时中国所有工业企业的第二位,到1996年便一举超过了排在前面的大庆油田,排到了税利第一位。朱总理当然会知道谁交的税最多。
受到隆重接待的国际大买家
1993年6月,玉溪卷烟厂完成了工程建设的设计、招标工作,准备破土动工。
在得到玉溪卷烟厂关索坝改造工程的消息后,那些烟草设备制造的国际巨头自然是闻风而动,争相向玉溪卷烟厂推销他们最新的设备。
褚时健决定带领技术团队飞往欧洲进行设备引进的最后考察,他们在1994年4月10日离开昆明,转中国香港飞往法兰克福。
在欧洲的两周时间里,褚时健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法兰克福、汉堡、纽伦堡、不来梅、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伦敦等城市,考察了欧洲最重要的几家设备制造商,着重看了它们最新的产品。
他在欧洲享受到了帝王般的接待。对于欧洲的这些制造商来说,玉溪卷烟厂的快速崛起让他们感到非常吃惊:短短十年时间不到,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变成了行业内世界前三的企业巨头,并且前所未有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购买了他们这么多产品。几大制造商都是总裁或董事长亲自出马,在机场等候。在德国豪尼公司,董事长叶力沙笑称对褚时健“无秘密可言”,带他参观他希望看到的任何东西,包括那些还处于设计阶段的产品。在英国莫林斯公司,褚时健看到了一款不错的新玩意儿,他认为值得引进,但又担心在新厂房安装有一定困难,莫林斯公司的总裁索山马上承诺:“不要紧,我们负责安装。”说完迅速让人拿来安装图纸,并在半小时内让工作人员先后两次制作安装图纸,直到褚时健一行人满意为止。在巴黎,意大利GD公司总裁马蒂斯已经等在戴高乐机场,而同时在那里等待的还有法国德古费勒公司的总裁。
褚时健的欧洲之行在高效率的工作节奏中结束,两周时间走访了欧洲最顶尖的几家设备制造商,并实地考察了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他差不多购齐了20亿元的设备,这绝对是烟草世界的第一大采购。
他同时考察了欧洲的那些花园式工厂,他提醒随行的副总工程师李穗明,玉溪卷烟厂新建的厂区一定要学习人家。
关索坝为证
1994年5月26日,关索坝打下了第一根桩。
这地方原本是一个小山沟,褚时健决定把这个长1。3千米、宽500米的地方填平,作为玉溪卷烟厂的新厂区。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把厂址选在施工难度大的山里,而不是平坝的工业开发区?”
褚时健回答说:“我是农民出身,知道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地少人多,良田对农民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宁可多投5000万削山填沟,也要为后代子孙多留点儿好地。”
年轻的工程总指挥李穗明指挥着4000多人的队伍在工地上苦战,十四冶建设集团集中了全部重型机械,这个工程需要处理300万土方,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这里会聚了数百位国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和4000多名中国建筑工人一起,日夜奋战在这块工地上。
关索坝工程建成后,这里将出现两条世界上最大的制丝生产线,每小时生产24吨;这里将会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卷烟机,每分钟生产600包;这里将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封箱系统;这里还将会有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物流自动线、高架自动仓库,实现从烟叶进厂到装箱入库的全线自动化……
褚时健说:“我管总体把握,放手让小穗明干。”于是,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挑起了数十亿高技术含量的技改工程的重担。
这个年轻的总指挥并没有让褚时健失望。
工程原计划在1998年竣工,但随着工期的不断提前,竣工时间不断更改:1997年、1996年,最后,仅用时一年零九个月,24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完成;1995年8月第一条制丝线投入生产;1996年3月,主要车间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完成了搬迁调试,6月,新厂区全面投入生产,年产量可达200万箱,并从设备、原料、人员上保证了1998年达到年产量250万箱的目标,待德国进口的膨胀丝生产线完成后,生产规模可达每年300万箱,赶超菲利普·莫里斯公司350万的年产量已经指日可待。
不过,这中间也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在关索坝工程热火朝天地进行之际,国家计委对这个工程进行了干预。他们拿出一个十几年前的老文件对褚时健说:“你们这是在搞违规建设,必须停下来。”褚时健回忆说:“这个老文件规定,技术改造不能超过原资产的30%,而我们超过了原来资产的若干倍,我们原来的设备价值几个亿,这一回投资是好几十亿元。”
褚时健一下子就蒙了。这个项目一直是按国家规定进行立项、审批的,他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文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找国家有关领导。这一回,他找的是国务院分管国家计委的副总理邹家华。由于办公室人来人往,无法静下来沟通,褚时健选择在晚上到邹家华家拜访。他很小心地把握着话题,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谈到了玉溪卷烟厂目前的发展态势、上缴税款、战略规划及可见的远景,邹家华听得入了迷,对褚时健大加赞赏。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向这位温和的副总理道出:“这回遇到麻烦了。”
“什么麻烦?说出来我帮你解决。”
褚时健道出了关索坝工程的全部原委,并告诉邹家华,实在是产品供不应求了才考虑搞这么大的建设工程。邹家华乐呵呵地反问他:“就这事儿吗?”
过了几天,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联合工作组来到玉溪,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步步惊心,褚时健在玉溪卷烟厂十几年的岁月向来如此。可以说,这是变革者的宿命,或者是他们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
褚时健说:“在新的生产线投产后,世界备大烟草商都派人到这里来参观,他们的结论是:玉溪卷烟厂已经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卷烟厂,即使和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相比,也只有超越的地方,没有不足的地方。”
………………………………
第十四章 烟外出拳,缔造帝国
褚时健的视野其实早已超越了烟草,望向了更辽远的天空,他决定在烟外出拳。而对于如何做企业,他从来都是信心满满的。
为钱寻找出路
红塔集团“谋局”:电力
红塔集团“谋局”:配套
红塔集团“谋局”:能源
红塔集团“谋局”:金融
为钱寻找出路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已是“亚洲烟王”的褚时健开始考虑一个新的问题:玉溪卷烟厂存在银行的钱越堆越高,他得为这些钱找出路。
促使褚时健这样考虑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剩余;另一个是媒体采访褚时健时常常提出的问题:随着禁烟越来越厉害,人们都认为烟草是个夕阳产业,玉溪卷烟厂今日很红火,未来呢?褚时健也从来不避讳,他认为,现在发展卷烟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客观存在,仅中国就有三亿烟民,即使中国人不做,外国人也会来占领这么庞大的市场。而如果有一天香烟没有市场了,那是好事情,“我们可以转做其他行业”。
褚时健的视野其实早已超越了烟草,望向了更辽远的天空,他决定在烟外出拳。而对于如何做企业,他从来都是信心满满的。
1992年,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到玉溪卷烟厂视察,褚时健向***道出了准备烟外出拳的想法。玉溪卷烟厂准备投资一项新的产业:汽车。他认为中国人会越来越富裕,未来汽车市场不可估量。褚时健的计划是由玉溪卷烟厂投钱,从他青睐的德国引进技术合作,然后在中国生产、销售。但这位未来的国家总理告诉他,他不支持褚时健的汽车计划,因为政府已经选择了“一汽”作为支持的对象。但***并没有否定褚时健烟外出拳的想法,他建议投资交通、能源等领域。
对于这位国家经济管理者的建议,褚时健选择了接受,但他需要时间来思考究竟应该投什么。不久之后,他的思路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红塔集团“谋局”:电力
1993年秋的一天,玉溪水电厂厂长刘会疆正在昭通老家出差,有人告诉他有电话找他。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他跑到乡政府去回了电话,接电话的人称,褚时健要见他,刘会疆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从来没有和褚时健打过交道。
几天后,回到玉溪的他去见褚时健,褚时健告诉刘会疆,玉溪卷烟厂准备在澜沧江投资建设几个大型的梯级水电站,总发电量将超过三峡,希望他能加盟。刘会疆在大学里学的就是电力专业,正感叹这辈子不能在大型电力工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专业才干。而褚时健听人介绍说刘会疆是个人才,因此把他找来。经过三天的考虑,刘会疆告诉褚时健,他愿意加盟褚时健领导的这个新公司。
刘会疆是褚时健为烟外出拳招募来的最初几个人之一,此前,褚时健已经找了一个人,他就是褚时健委以重任、担任投资总裁的黄某某。褚时健回忆说,黄当时正在做一个纤维厂,遇到一些麻烦,没做起来,但人是很能干的,因此,他对黄说:“过来,过来。”黄就来了。
这时候,褚时健设想的烟外投资的蓝图已经基本清晰,他计划做的第一个板块是电力,在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上连投10级电站。他的规划是:在香港成立一家叫“云南电力”的上市公司,每年从香港资本市场募集40…50亿元左右的资金,玉溪卷烟厂那时每年贡献的净利润已将近60亿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如果再通过银行每年贷款四五十亿,那么,每年就有150亿左右的巨额资金投入电力。连投10年,全部投资额将超过1500亿,产生的电量将接近三峡电站的两倍,而投资还不到三峡的一半。按他的预计,20年后,这些投资每年贡献的净利润将会达到二三百亿元,并会真正带富一方百姓。
这是一个大手笔、大魄力、十分诱人的计划。
1993年11月28日,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68亿元,褚时健任董事长,黄某某任总裁。按当初的格局设定,褚时健的想法跃上了一层楼,这不是一项单纯的烟外投资,而是一个更宏大的设想:把玉溪卷烟厂整体纳入这个新设立的集团中,这个集团将是烟草、电力、金融等诸多板块的一个组合。这样,玉溪卷烟厂将由一个卷烟企业迈入一个多元的世界级集团公司。
但这条路走起来并不那么顺畅。
首先是玉溪卷烟厂内部人员的反对,他们认为既然做烟已经这么赚钱了,何必再去做别的什么投资呢?不单是那些普通职工这么想,就是部分高管,也拿同样的问题问褚时健。不过,褚时健早已习惯了在反对声中做事,这对他来说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与中国其他做主业外投资的国有企业不同——这些企业做投资主要是为了安置富余人员——褚时健决定新公司人员全部从外面招募,这无疑又招致了更强烈的反对:竟然把我们挣的钱交给外人来管!他不得不在一次职代会上对大家说:“不是我不要你们进来,而是你们不懂。我把钱交给懂的人,到时候赚了钱,你们只管享福就行了。”
进入这个投资公司的人,褚时健要求其必须在企业做过,至少做过总工或副总以上。因为他想搭建的是一个以资本和项目管理为主的投资公司,而不是人工密集的部门。
尽管中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电力投资却有很严格的壁垒限制。褚时健知道,只有得到电力部门的支持才能取得突破。于是,他让人去找相关领导,但得到的回应是冷淡的。
于是,褚时健决定另寻对策。1994年,